基于文体的教学,如何生长

    汲安庆

    一、导入与检测

    师: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好语言关。这篇文章共490余字,注解有60多处,大家预习时应该能读懂课文。读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掌握它们的常用意义。

    本文在语言上有一个特点,就是词性活用现象很丰富。下面老师就重点检测一下大家在这方面的掌握情况。

    投影演示检测题,重点检测并落实本文中出现较多的“词性活用”现象,如“病”“名”“实”“蕃”“筑”“子”“爪”“硕茂”“早”“烦”等词,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并作指导。

    [评 析] 导语朴实却绝不拖沓,因为学法指导、目标提醒均化入其中。聚焦“词性活用”检测,更是体现了教者精准、简约的教学风格。

    美中不足的是教师本位意识很强劲。教者辛辛苦苦梳理出来的“词性活用”词,并不一定都是学生的学习盲点。如是,排地雷式的检测岂非浪费学生攻坚克难的时间?联系下一环节的提问——询问学生对文章语句、文意等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此环节检测完全多余。

    措辞亦需严谨——检测题如何“演示”?“检测并落实……现象”,词语搭配合理吗?既然前句提到了“检测并落实”,为何后面再来一句“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并作指导”?

    教学需要适当的良性冗余,但那是学生思维、想象、情感等活动卡壳时所展开的感性滋养,断不是随意的重复,乃至用词失误。实录发表在《语文学习》上,出现这些语用瑕疵,令人讶异。二、引导学生提问质疑

    师:在预习中,大家对这篇文章的语句、文意等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提出一些字词方面的问题,教师一一帮助解决。其中一学生提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我觉得本文的题目好像有点特殊。

    师:特殊在什么地方?

    生:我们平时读的传记,一般都是“某某人传”,而这篇传的题目在“郭橐驼传”前面还要加上“种树”两个字,是否有什么特殊的用意?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转向大家)大家平时读到的传记,通常是给怎样的人作传?

    生(纷纷):给名人、伟人作传。

    师:记录他们的什么情况?

    生:记录他们的生平,至少记录他们某一段比较有意义的人生经历。

    师:那么这篇传的“传主”是怎样一个人?作者记录了他的哪些情况?

    生:传主是“郭橐驼”,是一个驼背,没有名字,郭橐驼只是他的外号。

    生:作者并没有记录他的生平事迹,只是记录了他“种树”的技艺。

    师:传记,通常记录名人的生平事迹。而本文是给郭橐驼这个普通人作传,并且只是介绍他的一种技艺。那么,柳宗元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传”?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研讨这篇《种树郭橐驼传》。

    首先,我来指导大家朗读课文(教师对重点句、难点句的句中停顿进行朗读指导,以帮助学生理解句意)。

    [评 析] 这一环节完全围绕学生的阅读敏感点展开教学,体现了可贵的生本思想。尤其是引导学生比较《种树郭橐驼传》与一般人物传记的区别,触及了“传记体寓言”的文体特色,有力地守住了语文的体性。

    不过,师生口径一致地认为文本只是在“介绍郭橐驼种树的技艺”不妥,因为真正介绍的是“种树之道”,用教者的话说是“种树经”。倘若联系全篇看,介绍“种树之道”也不是目的,真正目的是要传递“养人术”。“术”是文中问者的措辞,其本质还是“道”。

    教者与学生的讨论,已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求柳宗元写作动机的兴趣。可是,教者突然悬置这一兴趣,横插了一个朗读环节,而且还是“指导”朗读,再次回归先前的理解句意,这种斩断学习兴趣,也使“课气”断裂的举措,不知出于何种考虑?三、朗读感知课文,抓住关键问题,从最强信息切入对课文的阅读

    1.指导学生解读郭橐驼的“种树经”。

    师:郭橐驼种树有他的绝技,为什么?因为他有一本“种树经”(板书“种树经”)。

    他是怎样介绍自己的“种树经”的?自由朗读课文,找到相关语段。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遇到问题就举手提问;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的提问。学生自读课文毕。

    师:大家找到郭橐驼的“种树经”了吗?

    生(齐):找到了。

    师:请大家齐声读出相关语句。

    生(齐):“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师:大家觉得这段话中最关键的语句是什么?

    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师:还有吗?

    生: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师:这两句话连起来,正好能组成一句假设复句。大家连起来读一下。

    生(齐):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师(投影这句话):这句话最关键的词有哪些?

    学生纷纷说出“顺”“天”“性”等词,教師顺势板书“顺天性”。

    师:什么叫“顺天性”?你能结合郭橐驼的种树经说说它的含义吗?

    说明:此环节意在为学生理解文章的寓意作好铺垫。

    生:比如种树的时候,要适应树木的本性和自然生长规律,才能使树木长得茂盛,使它早结果多结果。“顺天性”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就是我们常说的“顺其自然”。

    师:说得很好,那么,我再问一句,“顺其自然”是否就意味着放任自流,撒手不管?

    生(纷纷):不是。

    师:何以见得?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到根据。

    学生再次细读“种树经”。

    生:郭橐驼在种树时能做到顺其自然,但并不是放任自流。他在种的时候是非常小心谨慎的。文中“其莳也若子”说明了这一点;种好之后,他才撒手不管,文中“其置也若养”说明了这一点。

    师:是啊,顺其自然并不表示人们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该放手时才放手。

    那么“他植者”是怎样种树的呢?请大家将“他植者”的种植方法和郭橐驼的“种树经”对比起来阅读一下。

    学生活动:大部分同学能准确地将相互对比的语句对照起来阅读。

    2.重点指导学生比较“郭橐驼的种树经”和“他植者的种树法”,领会文章的寓意。

    说明:这是引导学生领悟寓意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文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对“顺应自然规律”的哲学含义有真切的心理体验,求得一种“心领神会”的体验效果。体验要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要由“此”(文本)及“彼”(生活体验),在认识过程上要体现一种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师:他植者种树与郭橐驼种树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大家有没有发现两者的共同之处?

    生(纷纷):他们都想把树种好。

    师:对。其实他们都有着相同的“情感”和“欲望”。(教师板书这两个关键词),但为什么结果却截然相反呢?

    生:因为他们的方法不同。

    师:那么方法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

    师:方法是从思想中来。一个人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取决于他对这件事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思想。我再问一句,什么叫“思想”?

    生:……

    师:我查了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思想”这个词的解释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既然如此,那么必定有些思想是正确的,有些思想是错误的。这决定了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正确。那么什么样的思想才是正确的呢?

    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才是正确的。

    师:说得对。做事情要“理智”地把握事物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得最漂亮的事情肯定是“情感、欲望”与“理智、规律”的和谐统一。如果只以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出发做事,有时难免会好心办坏事或欲速则不达,就像“他植者”种树那样。(板书“理智”“规律”两个关键词)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郭橐驼的“种树经”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大家是否看到或听到过和“他植者”类似的情形呢?请大家结合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来谈谈,思路越开阔越好,大家可以相互讨论。

    学生活动:纷纷互相讨论,气氛热烈,兴致很高。讨论毕,踊跃举手发表看法。

    师(小结):所谓“小寓言大智慧”(板书之)。寓言是可以常读常新的,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人读同一则寓言,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同学们刚才都从“种树经”中获得了独特的理解,很好。

    3.回到课堂开始时的提问,作为小结。

    师:刚开始上课时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柳宗元为什么要给郭橐驼这个普通人作传,而且介绍的是他的一种“种树”的技艺,现在大家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在形式上是“传记”,实际上是一篇“寓言”。传主郭橐驼这个人物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能是作者虚构的,叫“郭橐驼”“李橐驼”也无所谓。重要的是他的“种树经”,作者是想借种树经来表达“养人术”的政治主张,建议统治者引以为戒,整顿吏治。

    学生再次齐读全文,结束对课文的阅读。

    [评 析]了解种树经→体悟寓意→明悟写作目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教学理路十分清晰。教学内容的确定不仅聚焦了学生的兴趣中心,而且紧扣了寓言文体特征进行体知与建构,整个课脉显得十分紧凑、精致。

    引导学生对郭橐驼种树经的提炼,以及对其间假设关系的感知,对郭橐驼与他植者种树之法、之情、之道异同的比较,还让学生结合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与郭橐驼种树经打通,现代性十足,都是基于扎实学养的精彩设计与生成。

    至于说“顺其自然是否意味放任自流”的激疑,从两种种树法中看出背后思想的不一,得出“做得最漂亮的事情肯定是‘情感、欲望與‘理智、规律的和谐统一”的结论,更是教者文本解读中的个性化建构。

    将“一本”种树经的说法,置换成“一套”种树经,是否更为适恰?四、指导课后“探究性学习”

    课前的准备:教师课前指导学生阅读“高考优秀作文·寓言故事类”(包括《最美丽的鸟》《上帝的回答》《“诚信”漂流记》《百元钞票的自述》等四篇满分作文)。

    过程描述:

    师:同学们看过这些优秀作文后,有怎样的评价?

    生:这些作文在文体上都用了寓言故事的体裁,比较新颖。

    生:故事讲得比较生动,读起来很有趣味。

    生:作者所构思的故事都有比较深的寓意,耐人寻味。其实作者就是把要阐述的道理用一个故事来表现了,感觉比读议论文要生动有趣些。

    师:是啊!应该说寓言是一种不错的文体,值得借鉴模仿。现在高考作文要求“文体自选”,大家多练习一种文体,就意味着多一条写作的路子。

    那么写作寓言有哪些最基本的要求呢?

    投影展示——

    怎样写“寓言”?

    1.编故事:可以是虚拟的动物故事或生活小事,叙事要有“情趣”;

    2.一定要有耐人寻味的“理趣”;

    3.“事”与“理”之间一定要有隐喻、象征关系。

    师:今天老师布置给大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读寓言,明事理,学创作”。希望大家课后多阅读一些古代经典寓言故事,比如柳宗元的《三戒》,刘基《郁离子》中的一些名篇,领会这些优秀寓言的深刻寓意,多揣摩古人创作寓言的取材方式和写作技巧,平时多练习构思和写作,“三年磨一剑”,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出成功的寓言的。

    [评 析] 教者没有停留在理解寓意,与现代生活打通的层面,而是继续将语文学习引向言语表现,这便实现了化知成智,从占有式学习向存在式学习的飞跃。

    怎样写寓言的指导——有情趣,有理趣,“事”与“理”之间一定要有隐喻、象征关系,切中肯綮。稍感遗憾的是,这种方法不是从《种树郭橐驼传》的学习中生长起来的,而是从外部贴过来的——其实,生长并不难,教者只要在和学生对话过程中稍加点染即可。“情趣”与“理趣”在寓言写作中,何者为重,何者为轻,亦应让学生晓喻。提出三个话题(心存善念、懂得感恩、利己与利人)供学生寓言创作时参考,引而不抑,善莫大焉。

    经典阅读与时文阅读同时推进,便于学生在无形中牧养文体史意识以及互文阅读的自觉性。在下发的“探究性学习材料”里,指点学生阅读柳宗元寓言《黔之驴》《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罴说》《蝜蝂传》,刘基寓言《卖柑者言》《工之侨献琴》,注意从作品记述的故事和描写的形象入手,看看作者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文中点明或包含了什么道理,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来理解寓意,既指示了阅读门径,也强化了本堂课的学法。

    “《最美丽的鸟》《上帝的回答》《“诚信”漂流记》《百元钞票的自述》等四篇满分作文”,这样的表述依然有语病。

    [总 评]

    语文教育基于文体(或文类),是对写作教育传统的尊重,更是对阅读教育规律的呼应——基于文体而教,不论是辨体、化体,还是走向言语创造的用体,都是在有力地捍卫语文体性,为篇性揭示、语文素养积淀充分蓄势,使语文教育科学性与审美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并最终实现语文学习从占有向存在的飞跃。

    遗憾的是,这一常识并不为广大语文教师所熟知。教学中,将各种文体一锅煮的现象还很常见,甚至连语文名师的公开课,语文名刊上发表出来的经过千锤百炼的教学案例,也不能幸免。

    在这样的背景下,蒋红卫老师能敏锐而扎实地辨体以教,努力实现教学巧妙而自然的生长,实属不易。

    一、辨体以教的三个向度

    基于文体教学,首先得注意辨体——属于什么文体?有什么特征?文体的时代性如何?文体的个人特点如何?等等。

    辨体一般从三个向度进行:

    1.是否遵体了——按特定的文体规范写作,如寓言结构上的短小,还有故事性、虚拟性、形象性、说理性等,是否被表现出来了?

    2.是否跨体了——优秀的作家多会注意遵体与跨体的统一,比如鲁迅小说中的戏剧性,郁达夫散文中的诗性,叶圣陶说明文字中的文学性,这是作者基于文体又超越文体的个性化创造,也是最富教学吸引力的所在。钱钟书先生说过:“文学有各种文体。大致有体,死守则自缚。贾谊的论文像赋,辛弃疾的词似论。真正的大家总是在文体形式上有突破创新。”

    3.是否悖体了——指跨体不成功所形成的蛇足之笔,比如杨朔《荔枝蜜》中很矫情的诗体写法。虽然教材选录的文章多为经典篇目,基本上不会存在悖体的现象,但辨体时的批判意识还是要有的。

    落实到《种树郭橐驼传》的教学,蒋老师从学生的兴趣中心“题目有点特殊”切入,引导学生比较《种树郭橐驼传》与一般传记的差别——普通人与大人物;种树经与生平事迹;政治主张与丰功伟绩(这一点的比照稍欠火候),并紧扣不同点“种树经”和“寓意”的内在关联展开教学,便是自觉的辨体以教——将文本定位为传记体寓言。传记是形式,本质是寓言。就像韩少功的《马桥词典》,词典是形式,本质是小说。抓住本质确定教学内容,而不被形式迷惑,难能可贵。

    值得一提的是,在挖掘寓意的过程中,蒋老师并未定于一尊:种树需要顺其自然,管理百姓亦然,而是作了多向度延展:顺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得最漂亮的事情是情感、欲望与理智、规律的和谐统一;还让学生结合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打通,这其实已经有了不自觉的关注文体时代性的意识——先秦诸子寓言,在寓意上多是单向度的,发展到唐代柳宗元这里,寓意开始有了多向度的展开。

    之所以说不自觉,因为蒋老师在讲课中并未确切指出这一点,更未结合当时柳宗元的政治革新经历谈写作目的来强化文体的时代性。对先秦寓言的漫畫化和唐代寓言的写实化(柳宗元特地说郭橐驼是长安西的丰乐乡人,还对其相貌、职业、种树成果作了记述),也未向学生指出。

    二、谋求体知与认知统一

    好在蒋老师的教学基本上是沿着学生审美的敏感点、兴趣点或困惑点展开,所以比较自然地实现了体知与认知的统一。

    不妨将蒋老师和学生的对话转换成下述问题:

    1.《种树郭橐驼传》的题目怎么有些特殊?

    2.与其他人物传记比,还有哪些不同?(人物不同——一介绍名人,一介绍普通人;内容不同——一介绍生平事迹,一介绍种树经。)

    3.郭橐驼的种树经是什么?最关键的语句是什么(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最关键的词语是什么(顺-天-性)?

    4.顺其自然是放任自流吗?

    5.他植者是怎样种树的?

    6.郭橐驼与他植者有共同之处吗?不同之处是什么?(方法)

    7.方法从哪里来的呢?(思想)

    8.郭橐驼的“种树经”(思想)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9.柳宗元为什么给一个普通人作传,而且是介绍他的种树技艺?

    虽然除1、9两问来自学生,其他均来自蒋老师,但是因为教者的七个问题都是在学生审美敏感点上生成的,且紧紧盯住寓言文体开掘,不断追索寓意以及寓意的表现手法——对比,细节描写(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因此还是发挥了顺势而化的效力。

    令人称道的是对寓言“象征性”(主要围绕郭橐驼和他植者形象展开)的感悟,大体遵循了“顺木之天—顺民之天—顺心之天”的思维路径。前两者属于文本的意脉,后面的“顺心之天”则是蒋老师的有意识营构。蒋老师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文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对‘顺应自然规律的哲学含义有真切的心理体验,求得一种‘心领神会的体验效果。”多么神奇!生长得那样无痕,是否可以说顺教之天,以致其性了?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