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竞赛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文/赵伟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技能竞赛融合教学质量
近年来,技能竞赛作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得到了北京市教委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北京市教委要求通过技能竞赛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善实训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如何将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有效融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1.落后于企业的实训设备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所面临的就业方向是行业企业一线的岗位,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将不断地变化生产规模和更新工艺,各高职院校为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不断添置实验实训设备,由于设备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学校刚刚投资建设的实训设备很快就落后于企业。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条件还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教学基地少、设备陈旧、技术含量低,这就使得学校教育无法满足行业企业的要求,虽然每年有许多相关专业的高职生毕业,但企业却找不到满意的人才。
2.不够彻底的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近几年,高职院校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在采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办学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际运作中有很大的难度。例如,将学生安排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时,受到场地及安全方面的因素影响,学生只能通过观察进行学习,很少能直接上手进行实践锻炼。因为技能不能达到要求、没有上岗证书,学生不能通过顶岗实习来提高动手能力。
与技能竞赛相融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1.人才培养与技能竞赛相融合,推动专业技能体验式教学的常态化
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学校的教育逐渐与企业发展相结合,让生产实际中的新技术尽快进入课堂教学,技能竞赛就是一个突破口。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将技能竞赛内容提炼转化为教学改革项目,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模式的调整,最终促进职业教育不断提高质量。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已将技能竞赛的相关赛事纳入相关人才培养方案中,并设立专项经费,开展每年一届具有企业生产背景的校内技能竞赛,让每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完整的技能竞赛,通过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变学习方式,形成了以技能竞赛促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构建起学生面向岗位获取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机制。
2.人才培养与技能竞赛相融合,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技能竞赛是在行业企业指导下进行的,使得竞赛组织与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相结合,竞赛项目与职业标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竞赛内容与专业课程和日常教学相结合。竞赛内容与实际岗位要求联系紧密,学生以技能项目组形式组队,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例如: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国赛“工业机器手与智能视觉系统应用”赛项,要求参赛学生完成焊接电路、机器人动作编程、故障排除及PLC编程等竞赛任务。专任教师需要完成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资源制作、展示与答辩等环节。
3.人才培养与技能竞赛相融合,促进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实训条件还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而企业又没有较多的场所可以提供给学生进行实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联合共建实训基地过程中,学校应广泛听取企业对实训基地提出的建议,在总体布局、设备配置、环境布置等方面认真考证,争取实现与企业实际环境的“零距离”对接;在实训基地的使用中,学校还要努力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加强对实训基地的管理,确保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不断改善学生的实训条件,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例如:2012年,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以承办“北京市第三届技能竞赛”为契机,创造性地提出了“把企业搬到学院,把车间设在课堂”。目前,该学院实施的以“校区企业”为主体的校内汽车实习基地建设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训场地,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4.人才培养与技能竞赛相融合,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评价依据
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举办,特别是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的提出与构建,由于技能竞赛评委大多来源于各高校和行业专家,对竞赛结果的评价直接反应了人才培养结果的市场判断。在此基础上,技能竞赛对参赛选手的职业操作水平进行评价、选优,进而作出职业院校教学质量高低、优劣的评价。通过对技能竞赛结果的评判,可以了解行业企业的技能要求,把握市场对技能的需求。在开展技能竞赛中,不断积累评价体系,并将评价标准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结果的评价依据之一,技能竞赛评价体系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目标方向。
与技能竞赛相融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合理的教学资源配置是融合式培养模式的基础
首先,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技能竞赛的锤炼,使广大教师进一步熟悉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和相关标准,促进教师自觉转变观念,促进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学院注重对年轻教师的锻炼,要求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并将参赛成绩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体系。其次,完善配套教材的建设。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体现在课程建设上,其载体是教材,技能竞赛引导了以职业资格与标准解读、国家和技能大赛试题剖析、新项目课程开发等为内容的新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新型教材应具备贴近技能竞赛实际,涵盖面广、针对性强、思路新、技术新等特点,教材中介绍了市场上最先进的材料、技术、软件、工具等,对职业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2.构建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符的专业课程体系是融合式培养模式的关键
通过大赛,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了解行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岗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标准的制定与研讨,使课程体系与实际岗位能力需求相符。同时创新课堂教学,突出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校园,通过企业文化宣讲、上墙、课堂等形式,培养学生遵守规则与诚信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培养学生创新、创意、创业能力是融合式培养模式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校的特定培养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能动的思维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创意、创业能力。同时,技能竞赛的项目设置也是要考察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室内装潢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这些项目不仅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创意、创业能力,而且还检验学生对市场和社会的认识程度和接触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如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领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同时,在感悟、思辨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4.依托技能竞赛平台,持续改革实践教学是融合式培养模式的保障
通过技能竞赛,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的理念。依托技能竞赛平台,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教学环节设计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始终做到将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技能竞赛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抓手,建立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的融合机制必将进一步促进学校专业内涵建设,使得任务引领、做学结合等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体现,推动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的实训条件得到加强,学生的学习更贴近工作岗位,逐步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张 雯]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