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许助香

    摘 要 吕叔湘先生曾经力导“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语感是什么呢?语感,它是对语言的一种迅速、敏锐、准确的感受能力,是一切认知语言文字的基础,是读者的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内心的桥梁,也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和把握语言之理趣的金钥匙。它强调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受,最终达到对语言文字快速领悟的境界,是加强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那么,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语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1以读为本,蕴积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充分说明了朗读的重要作用。朗读的过程是把书面的文字语言转换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是眼、耳、心等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过程。充分发挥作用,利用不断反复的朗读教学过程中,可以更为有效帮助学生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及文章的脉络,进一步体会作者写作目的与思想感情。朗读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目视”、“口诵”、“耳听”、“心思”等多方面的感官协调去感知文章,达到使文中之意皆出我口,文章之情皆出我心的目的。在经过反复的朗读训练,体会领悟文章中的感情后,再辅之于适当的语速语调配合,自然就能产生出较为明显的语感效果。著名央视主持人赵忠祥老师在解说“动物世界”时,每次都能感染我们,给人以亲切谦和的美的享受。这些都是他长期从事播音工作,时常声情并茂朗读,把语境体悟于心蕴积语感所带来的效果。

    朗读训练时,我们通常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整体朗读。即以一则相对完整的材料或一篇文章为朗读对象,以感知作者思想感情或审美倾向为目的的朗读。教师可事先作示范朗读,学生试读后,作评价性的点拨,再让学生带着倾向性分角色去朗读。如此反复两三次,学生便能较全面深刻而又主动地去感知作品的意旨和审美情趣。另一种是情境朗读。即在学生朗读前设置情境,把学生带入某种情境之中让主客体之间达到一定的和谐,再进行朗读,这样可以加快感知文章内容的速度,易于引起朗读者与作者的共鸣,产生对文本艺术的再度创作。如教古诗《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句时,这两个诗句可谓是此诗中最为精彩的部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艺术夸张,再现了远眺瀑布时所见到的逼人的雄浑气势。教学时,我让学生高声反复诵读,去体味瀑布的雄浑、壮丽的气势,去感受作者此时此地于此地的心境,慢慢地,语感就蕴积沉淀于心中了。

    2分析品味,领悟语感

    语感的获得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的认识,它还必须有一个进行适当的语感分析的过程,在对文本的局部语言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咬文嚼字,考究了某个字或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微言大义”,仔细琢磨些精彩句子、段落的妙处及其蕴含的艺术魅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不断地从文本中寻找精彩的字、词、句、段,引导学生火眼金睛去比较归纳、品味揣摩,逐渐地领悟语感。

    (1)比较归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句子中词语的删与留让学生进行讨论,在比较中深入了解語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把具有丰富内涵的词语改换成另一些词语,让学生在比较中认真推敲。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对原文的句子进行变换,在比较中去归纳体会不同文体语言之间的不同特色。

    (2)品味想象。在阅读中,我们在教学感知描写性的语言文字时,除了准确、迅速地在脑子里呈现有关的表象外,更重要的还要进行必要的联想和想象。只有对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环境描写通过丰富的联想,将情与景交融,把学生带入意境,逐渐领悟,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语感。《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千古名句,其中的“绿”这个字不仅形象写出了春天来到江南后的景色变化,还有效地凸显了春天鲜明的色彩和勃勃生机的特征,成为这首诗的诗眼。于是,我教学这一句时,紧扣“绿”这个字,着力训练学生的语感。首先,我让学生想象诗人作诗的情境,根据学生的回答勾勒出诗人立于船头眺望的简笔画,继而让学生扮演诗人来讲述想象到的情景。最后,又向学生介绍了王安石在选定“绿”字之前曾想用“过”“入”“满”等字的故事,让学生分别将这些字放入诗中像诗人那样吟诵、比较,体会“绿”字的妙用。这样,经创设于文本内容相应的情景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想象,缩短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增强诗歌语言文字的画面感,加深感受力度,切实提高学生通过想象感知语言形象的能力。

    3生活积累,提升语感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后的文字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本人认为语感的培养当然应该要抓住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对事物的感知程度是难于一致的,人们只有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有效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事物及其背后蕴藏着的思想与情感。例如我在教《燕子》一文时,其中有一段文字——“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赞歌。”“五线谱”一词,由于很多学生没有五线谱的形象知识,学生缺乏对种事物的感知,起先,许多同学出现难于理解的现象。所以,只有为他们讲解一些有关五线谱的知识,待他们有了具体的形象感知后,自然而然的那些学生的阅读语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感悟与提升。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