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培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新增长点
文/魏中龙+杨旻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各个历史阶段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和诸项改革措施,均围绕于人才培养这一重点,而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需要高校不断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本科教育教学质量面临着多元挑战,提升教学质量的内外压力正在酝酿一轮更为深入的教学改革。
高校有效教学面临现实挑战
教与学是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础载体。教育的过程既是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训练,更是情感与人格的全面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完成这一目标的核心任务就是如何促成有效的教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对有效教学的投入力度不足,没有采取充分的策略与举措,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吸纳到有效的专业学习之中。教学多注重课堂讲授,课外指导时间不够,缺少对学生课后学习的安排与要求。教师虽有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大任务,但教学表现在晋级、晋升职称时,未占到足够地位,重科研轻教学的学术评价及学术管理制度导致投放到本科生教育的资源不足。学院、系对高等教育因社会环境变化而出现的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认识不足,没有完成在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应尽的职责,未能科学合理地规范、协调、辅助教师的有效教学。教学资源不足与浪费的矛盾并存,教学资源供给与资源需求之间的适应性差。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被动学习,缺乏以能力成果为导向的过程考评。如何有效地把学生吸引到课堂、吸引到专业学习与学术活动中成为人才培养急需破解的难题。学生的学习取向与教学者的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学校亟待回归并坚守“教(Teaching)与学(Learning)是高校的核心活动”这一价值原则。
提升教学质量成为强大需求
1.适应大学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高等教育与研究在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中的新动力》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必须使教师有能力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21世纪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质量保障是当前高等教育至关重要的任务,质量保障不仅要求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模式,而且要求促进机构内部质量文化的发展。“质量”已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经合组织(OECD)有关教育文献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在以赢得未来竞争核心优势的质量制度框架中,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成为重要内容。
面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面对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发生的巨大变化与国内高校相继推出的改革举措,面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从理论共识到实践创新的自我需求,北京工商大学认识到必须跳出狭窄的视野,调整教育理念与目标,主动向国内外先进高校学习、借鉴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与经验,全力推进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培育学校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新增长点。
2.重炼并提升大学的自身价值
如何在大学同质化的情况下开展有竞争力的办学,形成自己的个性与特色,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成为北京工商大学办出特色的必由之路。作为北京市重点建设的经、管、工、理、文、法、史、艺术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十二五”期间是北京工商大学从教学型大学向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学校及教师们需要审慎考虑如何给学生提供一种标准较高、要求较严、挑战性较强的本科教育,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方案,促进生师互动,对学生的学业、生活给予有益的引导与帮助,以进一步培育和增强学生的学业成就感及对学校的教育满意度,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优秀学子。
高校的教学改革面临着很多挑战,敢于率先迎接这些挑战并有所作为的学校,就能够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而通过人才培养过程的系统优化,明确专业的特色,强化专业的优势,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将成为解决大学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脱节问题的战略之路。
规划学校特色发展的新改革
北京工商大学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教学观,坚持办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切实推进了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实践教学创新与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学管理制度与质量监控体系等建设,接连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学校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巩固提升学校“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设成果,圆满完成学校“十二五”规划确立的各项教学工作目标,学校从2011年10月开始启动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力求整体优化本科教学模式。
1.以办出特色为改革基准
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总目标是办出本科教育特色,持续提升办学质量与声誉。以2020年为前瞻,正确认识学校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按照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实践、教育理念,站在更高、更广、更前沿的平台上审视本科教育的质量、结构、内涵、品质,进一步更新、凝练、创新教育观念,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对本科教学进行深层次的实质性的改革,重整和优化人才生产过程,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创新的、有效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教学模式,打造植根于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土壤,契合学校特色定位而又兼具前沿性、国际性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成为学校本科教育最重要的方向。在本科教学模式的重构过程中,完成从“灌输式教育”向“学习型、研究型教育”的转变,完成从“内容导向+被动式教育”向“结果导向+主动式教育”“能力导向+研究导向的教育”的次第转变。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并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与21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本科教学模式是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深刻诉求。
2.以差异化定位改革特点
本科教学综合改革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改革,它的特点在于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科学性、创新性、适应性、有效性。本科教学综合改革不仅仅是教学管理部门、教学单位、教师的事,而且它需要全校各单位的协同努力与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从而实现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由于触及到各种既得利益,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教学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利益的合理调整,形成投入产出效益,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是一项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变革。其关键是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重点是教与学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教学管理与保障的变革,涉及教学管理、教学运行、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论证与建设、课堂教学组织、课后教学活动配合、实践教学等问题,还涉及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管理、学生管理与学业考核评价、管理者对教学改革的责任、资源配置、育人环境等方面。
3.以多策略助力改革规划
北京工商大学围绕“质量优先、内涵发展”的战略主题,秉承“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创新为先”的教育教学理念,立足于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优势和办学定位,明确学科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社会(考生、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
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策略规划可以概括为“把专业建设好、把课程建设好、把学生培养好”。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本科专业体系,交叉应用专业、社会急需专业、特色优势专业得到快速发展。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与相应的国际专业教育接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接轨、与学生的成才愿望与人生发展规划接轨,打造核心竞争力。专业课程体系充分体现科学性、先进性、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深入拓展课堂延续教学。通过改革本科人才生产的过程,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掌握有用的技能,具备综合的素质。师生共享教改的成就与快乐,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人文环境、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学校本科教学的声誉和影响。
以质量为导向探索教改实践
本科教学综合改革通过整合过往零碎地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教育工作,以综合考量的教学改革代替局部调整,将学校本科教学重新构建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彻底转型学校教学管理与教学体系框架。
1.举措进展
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是一个由诸要素构成的系统,需要保证目标、内容、策略、过程的一致性。与此同时,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又是一个动态、持续、发展的变动过程。在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进程中,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思路、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改革的方案不断完善。
从方案设计到全面推进,北京工商大学的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践行着一系列重要举措: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为主线,制定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方案;按照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要求,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模型;创建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形式,实质性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与学服务平台。目前,适应于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与教学运行管理模式已开始,各个学院、专业、课程基于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研究与设计正在加快推进。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先导,着眼于学生个体的整合、全面发展,以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及学分配置为核心,对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进行全方位的优化,打造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相融的培养体系下,教育理念清晰、质量标准明确、课程设置科学的学分制本科阶段专业学习架构。
北京工商大学设置了2012级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为学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搭建了实验框架和平台。会计学、英语、金融工程、法学、自动化、食品质量与安全、产品设计等七个试点专业,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规划(体系、类型、内容)与教学目标、学生能力结构优化紧密联系与对应,框架结构统一,同时又具有灵活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013级本科生规划统一的新培养方案,从课程准入、课堂教学、课后指导及课程考核方面对本科课程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各专业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结合国内、国外专业排名前10位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完成课程模块的有机配置、有效组合和合理排序。学校借鉴欧美一流大学的本科课程要求,将课程总门数精简为45门左右,学分总数在136~145左右,均较之前减少了约1/4。新的学分不是以传统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面对面上课的时间来计算,而是包括作业、案例分析、讨论、文献阅读、写论文、实验、科研训练、竞赛等所有时间。各专业普遍增加课堂延续教学环节,学时数是课堂学时数的50%~100%,由此打造课前、课中、课后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全程教学”。
2.发展愿景
通过完成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组织、延续教学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育等领域的相应工作,学校已进入全面推进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关键阶段。围绕如何教学的主题,需要重构教师教学观念、组织、方式、方法、评价、效果综合系统;围绕如何学习的主题,需要优化学生学习的理念、方法、目标、效果、考核等要素构成的综合系统;围绕如何实施教学管理的主题,需要革新教学管理的理念、组织、制度、方法、激励、约束、效果等要素构成的综合系统。科学评价教学以及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效果,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科教学改革在学校体系中不是孤立的,需要多元改革策略相互促进才能达到效果,更需要采取有力的教学改革制度保障举措,落实教学改革目标责任制,让各部门、各单位、全体师生形成合力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应当充分尊重学院、专业、教师的首创精神和利益诉求,充分发挥他们参与改革、自我提升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推进改革结合起来,保障教师、学生、全校上下观念理念的转变和各项政策、措施的相互配套、衔接。必须对现有基础、预期目标、实施步骤、资源配置、效果检测等方面审慎考虑、周密设计。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应该贯穿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始终。
本科教学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改革成败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质量,这也注定是一条不容松懈的漫长征途,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许多问题并没有现成答案。但通过积极探索、深化认识、群策群力,我们有信心一定能够实现目标。
[责任编辑:张 雯]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各个历史阶段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和诸项改革措施,均围绕于人才培养这一重点,而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需要高校不断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本科教育教学质量面临着多元挑战,提升教学质量的内外压力正在酝酿一轮更为深入的教学改革。
高校有效教学面临现实挑战
教与学是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础载体。教育的过程既是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训练,更是情感与人格的全面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完成这一目标的核心任务就是如何促成有效的教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对有效教学的投入力度不足,没有采取充分的策略与举措,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吸纳到有效的专业学习之中。教学多注重课堂讲授,课外指导时间不够,缺少对学生课后学习的安排与要求。教师虽有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大任务,但教学表现在晋级、晋升职称时,未占到足够地位,重科研轻教学的学术评价及学术管理制度导致投放到本科生教育的资源不足。学院、系对高等教育因社会环境变化而出现的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认识不足,没有完成在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应尽的职责,未能科学合理地规范、协调、辅助教师的有效教学。教学资源不足与浪费的矛盾并存,教学资源供给与资源需求之间的适应性差。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被动学习,缺乏以能力成果为导向的过程考评。如何有效地把学生吸引到课堂、吸引到专业学习与学术活动中成为人才培养急需破解的难题。学生的学习取向与教学者的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学校亟待回归并坚守“教(Teaching)与学(Learning)是高校的核心活动”这一价值原则。
提升教学质量成为强大需求
1.适应大学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高等教育与研究在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中的新动力》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必须使教师有能力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21世纪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质量保障是当前高等教育至关重要的任务,质量保障不仅要求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模式,而且要求促进机构内部质量文化的发展。“质量”已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经合组织(OECD)有关教育文献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在以赢得未来竞争核心优势的质量制度框架中,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成为重要内容。
面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面对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发生的巨大变化与国内高校相继推出的改革举措,面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从理论共识到实践创新的自我需求,北京工商大学认识到必须跳出狭窄的视野,调整教育理念与目标,主动向国内外先进高校学习、借鉴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与经验,全力推进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培育学校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新增长点。
2.重炼并提升大学的自身价值
如何在大学同质化的情况下开展有竞争力的办学,形成自己的个性与特色,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成为北京工商大学办出特色的必由之路。作为北京市重点建设的经、管、工、理、文、法、史、艺术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十二五”期间是北京工商大学从教学型大学向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学校及教师们需要审慎考虑如何给学生提供一种标准较高、要求较严、挑战性较强的本科教育,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方案,促进生师互动,对学生的学业、生活给予有益的引导与帮助,以进一步培育和增强学生的学业成就感及对学校的教育满意度,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优秀学子。
高校的教学改革面临着很多挑战,敢于率先迎接这些挑战并有所作为的学校,就能够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而通过人才培养过程的系统优化,明确专业的特色,强化专业的优势,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将成为解决大学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脱节问题的战略之路。
规划学校特色发展的新改革
北京工商大学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教学观,坚持办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切实推进了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实践教学创新与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学管理制度与质量监控体系等建设,接连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学校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巩固提升学校“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设成果,圆满完成学校“十二五”规划确立的各项教学工作目标,学校从2011年10月开始启动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力求整体优化本科教学模式。
1.以办出特色为改革基准
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总目标是办出本科教育特色,持续提升办学质量与声誉。以2020年为前瞻,正确认识学校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按照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实践、教育理念,站在更高、更广、更前沿的平台上审视本科教育的质量、结构、内涵、品质,进一步更新、凝练、创新教育观念,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对本科教学进行深层次的实质性的改革,重整和优化人才生产过程,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创新的、有效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教学模式,打造植根于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土壤,契合学校特色定位而又兼具前沿性、国际性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成为学校本科教育最重要的方向。在本科教学模式的重构过程中,完成从“灌输式教育”向“学习型、研究型教育”的转变,完成从“内容导向+被动式教育”向“结果导向+主动式教育”“能力导向+研究导向的教育”的次第转变。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并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与21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本科教学模式是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深刻诉求。
2.以差异化定位改革特点
本科教学综合改革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改革,它的特点在于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科学性、创新性、适应性、有效性。本科教学综合改革不仅仅是教学管理部门、教学单位、教师的事,而且它需要全校各单位的协同努力与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从而实现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由于触及到各种既得利益,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教学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利益的合理调整,形成投入产出效益,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是一项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变革。其关键是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重点是教与学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教学管理与保障的变革,涉及教学管理、教学运行、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论证与建设、课堂教学组织、课后教学活动配合、实践教学等问题,还涉及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管理、学生管理与学业考核评价、管理者对教学改革的责任、资源配置、育人环境等方面。
3.以多策略助力改革规划
北京工商大学围绕“质量优先、内涵发展”的战略主题,秉承“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创新为先”的教育教学理念,立足于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优势和办学定位,明确学科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社会(考生、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
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策略规划可以概括为“把专业建设好、把课程建设好、把学生培养好”。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本科专业体系,交叉应用专业、社会急需专业、特色优势专业得到快速发展。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与相应的国际专业教育接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接轨、与学生的成才愿望与人生发展规划接轨,打造核心竞争力。专业课程体系充分体现科学性、先进性、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深入拓展课堂延续教学。通过改革本科人才生产的过程,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掌握有用的技能,具备综合的素质。师生共享教改的成就与快乐,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人文环境、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学校本科教学的声誉和影响。
以质量为导向探索教改实践
本科教学综合改革通过整合过往零碎地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教育工作,以综合考量的教学改革代替局部调整,将学校本科教学重新构建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彻底转型学校教学管理与教学体系框架。
1.举措进展
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是一个由诸要素构成的系统,需要保证目标、内容、策略、过程的一致性。与此同时,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又是一个动态、持续、发展的变动过程。在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进程中,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思路、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改革的方案不断完善。
从方案设计到全面推进,北京工商大学的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践行着一系列重要举措: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为主线,制定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方案;按照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要求,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模型;创建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形式,实质性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与学服务平台。目前,适应于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与教学运行管理模式已开始,各个学院、专业、课程基于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研究与设计正在加快推进。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先导,着眼于学生个体的整合、全面发展,以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及学分配置为核心,对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进行全方位的优化,打造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相融的培养体系下,教育理念清晰、质量标准明确、课程设置科学的学分制本科阶段专业学习架构。
北京工商大学设置了2012级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为学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搭建了实验框架和平台。会计学、英语、金融工程、法学、自动化、食品质量与安全、产品设计等七个试点专业,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规划(体系、类型、内容)与教学目标、学生能力结构优化紧密联系与对应,框架结构统一,同时又具有灵活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013级本科生规划统一的新培养方案,从课程准入、课堂教学、课后指导及课程考核方面对本科课程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各专业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结合国内、国外专业排名前10位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完成课程模块的有机配置、有效组合和合理排序。学校借鉴欧美一流大学的本科课程要求,将课程总门数精简为45门左右,学分总数在136~145左右,均较之前减少了约1/4。新的学分不是以传统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面对面上课的时间来计算,而是包括作业、案例分析、讨论、文献阅读、写论文、实验、科研训练、竞赛等所有时间。各专业普遍增加课堂延续教学环节,学时数是课堂学时数的50%~100%,由此打造课前、课中、课后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全程教学”。
2.发展愿景
通过完成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组织、延续教学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育等领域的相应工作,学校已进入全面推进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关键阶段。围绕如何教学的主题,需要重构教师教学观念、组织、方式、方法、评价、效果综合系统;围绕如何学习的主题,需要优化学生学习的理念、方法、目标、效果、考核等要素构成的综合系统;围绕如何实施教学管理的主题,需要革新教学管理的理念、组织、制度、方法、激励、约束、效果等要素构成的综合系统。科学评价教学以及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效果,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科教学改革在学校体系中不是孤立的,需要多元改革策略相互促进才能达到效果,更需要采取有力的教学改革制度保障举措,落实教学改革目标责任制,让各部门、各单位、全体师生形成合力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应当充分尊重学院、专业、教师的首创精神和利益诉求,充分发挥他们参与改革、自我提升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推进改革结合起来,保障教师、学生、全校上下观念理念的转变和各项政策、措施的相互配套、衔接。必须对现有基础、预期目标、实施步骤、资源配置、效果检测等方面审慎考虑、周密设计。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应该贯穿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始终。
本科教学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改革成败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质量,这也注定是一条不容松懈的漫长征途,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许多问题并没有现成答案。但通过积极探索、深化认识、群策群力,我们有信心一定能够实现目标。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