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微”出效果
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各个行业领域中的应用极为广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授课PPT、微课等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语文这门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是一个重要学科、关键学科,而且语文学科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中占据着较大的分数比例,在教育教学的创新过程中信息技术以及微课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是课改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微课的教学作用分析
1.提升教学成果
微课的教学融入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教师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教学之前为学生搜集一些有关图像、图形等方面的资料,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投影仪设备为学生在大屏幕上播放,使学生能够看到更为直观立体的知识内容,教师也可以将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进行排列,为学生提供一个鲜明的对比,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从教师备课的角度上看,虽然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增加了教师的备课负担,但是却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板书的时间,教师能够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内容的教授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从学生的角度上看,多媒体大屏幕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知识进行掌握和吸收。
2.提高学习兴趣
以往的教学模式不仅课堂氛围过于死板而且还存在着诸多的限制,环境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改变人的思维和活动力,所以教学环境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根本无法提起学习知识的欲望,而且初中生本身就有贪玩、注意力不集中的特性[1]。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上应用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利用相关的教学软件制作课堂教学PPT,网络资源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来说极为有利,教师不仅可以在网络上获取优秀的教学课件还可以浏览各个教学方式的应用方法,结合实际的课堂效果与网络资源中的教学案例,不断的改善课堂教学的氛围和环境,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直观的重点内容和趣味性的教学环境以及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1.教学内容的融合,强化交互
首先教师应对教材课本的每节内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分列出来,然后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教材重点内容设计到教学课件中,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微课内容的融合;其次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寻找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制作教学课件,在一些抽象不容易理解的中心思想、文言文的教学上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给予学生创设一个更为直观形象的听课感观;最后教师应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熟练度,确保对计算机系统中的各个教学软件能够熟练的应用,例如教学软件中的视频功能、动画功能、图片播放功能等等。在信息化发展趋势以及新课改的影响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方式越来越多,微课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前提条件,作为教师授课的好助手,微课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节省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一部分时间在课堂上为学生深入的讲解教材重点内容,也可以利用这一部分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重点内容的感悟、以及开展课堂提问、小组交流等等,由此可见微课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2]。
例如:在《济南的冬天》一课的课堂教学中。作者利用了众多的文笔描写济南冬天的美景,意在通过对济南冬天的描写寄托自身对济南的热爱与赞美情怀,具体的微课的应用步骤为下述内容:第一,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图片与音乐进行导入,可借助计算机将搜集好关于济南冬天的视频与图片,并配置相应的纯音乐制作成新课导入教学课件,并在课堂教学的前几分钟为学生播放出来给予学生一个直观的视觉体验。《济南的冬天》重点描写了济南的景物,所以教师在课堂朗读的过程中同样可以播放轻音乐促进学生对济南环境的感受。第二在学生朗读阶段侧重于帮助学生感受济南冬天的美景,教师可为学生播放课文录音也可以带领学生朗读。第三情境式的文本解读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思考,教师可以利用山水图片去深化作者笔下济南冬天的山水景色并要求学生边看图边分析,适当地进行教学提问,给予学生一个明确的目的。
2.教学形式的融合,强化教学效果
在教学形式上微课的应用要求教师正视自己的教学模式,跟随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结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然后再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作用,使教学形式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创新,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微课教学模式的融合是教师在利用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同时也是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同时将开展兴趣课堂、以学生为本作为重要的教学理念,从而促进教师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式的顺利开展。以往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但是目前教育教学领域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为学生的日后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微课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好助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以往教学方式上的缺点,比如以往的复习课程都是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重温,而融合多媒体技术在课后教师可以将微课课件上传到校园知识网中去方便学生的复习,教学视频的预留和重复播放不仅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还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由此可见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会得到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的双丰收[3]。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一课中,课文中的百草园、三味书屋分为两个不同的氛围,学生并不能够亲身的处在两个不同情境氛围中,就无法感受到两种不同的体验,在百草园这一模块中教师可以将“乐”“儿童乐园”作为中心、在三味书屋这一模块中教师可以将“严肃”“沉闷的书塾”作为中心,以鲜明的场景对比让学生明确两种不同的体验与感受。具体的方式教师可以将两种场景的小视频组合成课件,技术操作主要为视频剪辑,方式主要为课中播放和语言引导,目的主要为强化学生的感受,提升授课进度与教学重难点的突出。
3.利用微课情境导入
在新课导入环节中微课独有的感观体验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参与教材内容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氛围的完善,例如在《桃花源记》的新课导入环节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世外桃源”这一成语为学生搜集能够表达世外桃源景象的视频或者图片,也可以利用娴熟的信息技术将桃花源记的重点故事情节制作成PPT,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教学问题“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林的”?“渔人离开桃花林后发生了什么事情”?“作者通过对桃花源记的描写给我们一种进入了世外桃源的感觉,那么作者想表达的内在思想又是什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教学总结,微课播放当时作者的仕途背景,使学生明晰作者对向往与渴望世外桃源一样的美好生活,间接的映射了作者不满当时的黑暗与现实[4]。微课情境导入的教学应用需要能够被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微课的融合深化了对文章重点内容的认知,教师要想全面的发挥微课情境教学法的效用,应建立一个持续性、系统性的教学规划,将微课情境创设、微课情境渲染等与实际的教育和学习融合在一起,侧重于长久性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
三、结束语
微课技术的应用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融合力度以及教学方式的拓展,为了使微课的应用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应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从而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来提升自身的教學课件制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高培芳.论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成才之路,2019(33):66-67.
[2]阳红玲.探讨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07):26-28.
[3]赵从书.浅析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让语文课堂“微”出效果[J].中学课程资源,2018(12):4-5.
[4]孙东云.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02):37-39.
徐菡,中国人民大学附中西山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