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与广东的实践
游慧冰
【摘 要】邓小平关于发展旅游业的一系列讲话,形成了一个丰富、深刻而完整的旅游经济思想体系。在他这一思想体系的指引下,旅游业先行一步,奏响了改革开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序曲,并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广东省,30多年来积极践行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旅游业经历了萌芽、发展、腾飞的过程,目前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各项旅游指标位居全国第一,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旅游业发展道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邓小平 旅游经济思想 主要贡献 广东旅游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审时度势,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
搞”,①强调发展旅游业对于实行改革开放、建设四个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性。他的关于发展旅游业问题的一系列讲话,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经济思想体系,成为邓小平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直接推动下,旅游业先行一步,奏响了中国改革开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序曲。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积极践行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旅游业经历了萌芽、发展、腾飞的过程,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各项旅游指标位居全国第一,在中国旅游业中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旅游业发展道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主要观点及贡献
从1978年10月9日至1979年7月15日,邓小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五次就发展旅游业问题作出重要讲话。据《邓小平年谱》(1975-1997)记载,22年间邓小平直接谈及旅游的地方有32处。邓小平的有关讲话、谈话,完整地呈现了他对发展中国旅游业的思考和决策过程,是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旅游业发展道路的全记录,语言朴实、简洁,内容全面、深刻,论及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几乎所有问题,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旅游经济思想。
(一)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主要观点。
1、“旅游赚钱多,来得快。”粉碎“四人帮”后,中国开始拨乱反正,百废待兴,亟需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然而,建设资金匮乏、外汇短缺的问题极为突出。怎样使经济迅速好转,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刚复出的邓小平苦苦思索的问题。此时,国际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带动作用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他形成了“发展旅游业可先行一步”,以解决外汇紧缺问题的战略思想。1977年11月17日,他指出:“多搞点外汇,争取进口些大设备。”② 1978年10月9日,他同旅游总局、民航总局负责人谈话时指出:“一个旅行者花费1000美元,一年接待1000万旅行者,就可以赚100亿美元,就算接待一半,也可以赚50亿美元。要力争本世纪末达到这个创汇目标。”同时要求“以发展旅游为中心,搞一个综合方案报中央”。①1978年11月,邓小平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三国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坚定了他大搞旅游业的决心。回国后他直截了当地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旅游赚钱多,来得快。”
2、“旅游业发展起来能够吸收一大批青年就业。”邓小平多次强调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扩大就业的重要作用。1978年2月1日在与四川省委负责人谈话时指出:解决下乡知识青年问题,要开辟一些就业门路,比如发展旅游事业,可以用很多人。一年后,他又强调指出:“旅游业发展起来能够吸收一大批青年就业。”②在与方毅、胡乔木等谈教育的一次谈话中,他指出旅游业和服务行业可以用很多人,要按这样的思路广开就业门路,调整教育结构。
3、发展旅游业“可以很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979年1月17日,在与工商界人士谈话时,邓小平说:“过去工业是以钢为纲,钢的屁股太大。”“要先搞资金周转快的,如轻工业、手工业、补偿贸易,旅游业等,能多换取外汇,而且可以很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他强调:“搞旅游要千方百计地增加收入。既然搞这个行业,就要看看怎样有利可图。”③1979年7月,75岁的邓小平游览黄山,对当地党政部门负责人说: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是你们发财的地方。这里的资本就是山,要靠山吃山,要以旅游为依托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你们物产很丰富,这个地方将来会是最富的地方。④
4、“旅游业可以大大发展,算是一个新行业。”1978年4月13日,邓小平与方毅、胡乔木等人谈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问题时指出:我们还有很多领域没有开辟,比如旅游事业。⑤1978年4月30日,他强调指出:“旅游业可以大大发展,算是一个新行业。”⑥ 1979年1月17日与工商界领导人谈话时,他再次强调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把轻工业、手工业、补偿贸易、旅游业并列,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经济产业来发展。
5、“旅游这个行业,要变成综合性的行业。”邓小平认为旅游业是一个涉及诸多内容的综合性行业,带动功能是多方面的,其发展亦有赖于各部门的支持与合作。他指出:“旅游这个行业,要变成综合性的行业。”针对当时交通不便、住宿条件差、旅游服务质量差等问题,他提出:“搞旅游要把旅馆盖起来。下决心要快。”⑦“要搞好旅游景区的建设,要有电、有路、有旅馆,还要搞好城市建设,搞好服务业。”⑧“要狠抓一下旅游和城市建设,发展旅游要和城市建设综合起来考虑,开始时国家要给城市建设投些资,旅游赚了钱可以拿出一些来搞城市建设。”⑨
6、“利用外资建旅馆可以干嘛!应该多搞一些点。”邓小提出要敢于和善于利用外国的资金与智力,大胆学习国外旅游业的先进经验和酒店经营管理方法。他指出:“利用外资建旅馆可以干嘛!应该多搞一些点。昆明、桂林、成都都可以搞,一个地方设一两千个床位。” “第一批可以找侨资、外资,然后自己发展。”“搞旅游,经理看来要请人,城市规划设计也要请人。有些华侨爱国心很强,我们可以用他们”,要“发挥他们的作用”。⑩
7、“要用管经济的办法来管理,要抓利润。”邓小平要求引入竞争机制,改革分配制度,按市场要求运行。他提出:“全国要搞若干个旅游公司。公司之间可以互相竞赛。”①“凡是服务态度好,服务质量高的,工资要高,不好的要批评,不改正的还可以淘汰。这样就搞上去了。工作人员要实行按劳分配,年终利润多还可以发奖金。”他认为搞旅游的关键是搞好服务,要提高服务员的素质,否则就没有竞争能力:“第一是服务态度,清洁卫生。”“要搞一些培训班,培养翻译、导游、经营管理人员,甚至服务员。服务员也要有知识,有一点外语基础。”②
8、“政策对不对头,是个关键。”邓小平认为政府部门在发展旅游业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宏观指导。一是要有“对头”的政策。1977年11月17日,他在与广东省委负责同志谈旅游时说:“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政策问题,政策对不对头,是个关键。”③二是要做好旅游规划。1979年7月在视察黄山时,他叮嘱当地党政负责人“省里要有个规划”,“你们要很好地创造条件,把交通、住宿、设备搞好”。三是要重视保护旅游资源,保护环境,开发与保护并重。他对有关同志指出:“桂林那样的好山水,被一个工厂在那里严重污染,要把它关掉。”④针对各地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邓小平也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定要保护好西湖名胜”;新疆天池“风景不错,要保护好”;“苏州园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一定要好好加以保护。苏州作为风景旅游城市,一定要重视绿化工作,要制定绿化规划,扩大绿地面积”;“要处理好保护和改造的关系,做到既保护古城,又搞好市政建
设”。⑤四是要重视培养和使用旅游人才。他指出:“旅游局要用人得当,要有一些有闯劲、有干劲、有办法的人,只凭资格不行。”⑥五是要重视宣传推介。1979年1月17日同荣毅仁等人谈话时,他提出了“要加强对旅游景区景点的宣传介绍”的观点,后来分别对安徽和北京的同志指出: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北京和其他地方的风景区,都可以带广告性质地搞一些东西,不搞不能吸引人家来嘛!
(二)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主要贡献。
1、在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旅游业成为新时期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文革”期间,“四人帮”为非作歹、颠倒黑白,推行极左的一套,把许多人的思想搞乱了。旅游被归之于“享乐主义”,海外关系、外商、外资等更被视为洪水猛兽。邓小平关于发展旅游业的讲话振聋发聩,在当时具有解放思想的强大冲击力。一是引导人们破除思想枷锁,清除“左”的观念,起到了正本归源的作用;二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发展旅游业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大胆利用外资,从而真正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奏响了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序曲。作为改革开放的先导性行业,中国旅游业在邓小平的引领下,始终站在解放思想、对外开放的前沿,目前已进入深度国际化大交流、旅游外交功能凸显的新阶段。2014年我国内地公民年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入境旅游1.2亿多人次。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沿边开放、自贸区建设等战略的实施,旅游业作为开放的前沿和窗口的作用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⑦
2、在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邓小平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提出旅游业产业属性的第一人。改革开放前,旅游仅仅是外交工作的补充形式。在邓小平的直接推动下,我国旅游业实现了两大跨越,即从外事接待型向经济创汇型的跨越、从经济产业到综合性产业的跨越。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明显提高,旅游市场格局不断升级,目前已发展成为综合性、集群化的产业体系,在创收外汇、回笼货币、吸纳就业、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①旅游外汇收1978年仅为2.63亿美元,到2014年达569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达30312亿元;旅行社数量从过去的两家增加到2013年的25946家,星级饭店的数量达到了13000多家,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比例已经超过4%。②中国旅游业增加值2013年占全球GDP的9.5%,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达3.1%,创造了1亿多个直接就业岗位。③人们普遍认为,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中国的旅游业。
3、在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旅游业走出了一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揭示了旅游经济内部发展规律,为中国旅游产业定性、定方向、定目标,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旅游业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对这一道路作过精确的描述:它是符合旅游业发展客观规律的;它是建立在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美丽风光和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新生活基础上的;它是社会主义的。④中国旅游产业正是沿着邓小平指引的方向稳健发展,仅用二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其他旅游发达国家用了二三百年才走完的历程,步入了旅游大国的行列,并成为推动世界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1997年预测,中国2020年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2006年,该组织进一步修订了预测,将达到此目标的时间提前到2015年。⑤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证明,践行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遵循旅游业发展规律,坚持中国特色,发挥中国优势,就能走出一条符合党和人民期待的正确的旅游业发展道路。⑥
二、广东践行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广东把践行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部署紧密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开拓进取,以大手笔、大举措、大气魄推动旅游业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率先利用外资兴建酒店,广东成为新时期对外开放和发展旅游业的“先行者”。
广东旅游业起步,是从利用外资兴建三家五星级酒店开始的。1977年11月,邓小平与广东省委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从旅游角度可以解决广东许多问题。要用旅游养旅游,无非是进口一些材料,盖点旅馆、餐厅,一二年就赚回来了。在邓小平的鼓励和支持下,广东利用外资兴建的三家五星级酒店于1983至1985年先后建成,即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花园酒店。白天鹅宾馆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宾馆。当时,有些方面对广东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非议诸多。从不轻易题字的邓小平1984年2月2日第一次南巡经过广州时,亲自为花园酒店题写店名,给了广东很大的鼓舞。三大酒店每年收入达15~16亿元,令广州酒店业一度独领风骚。广东率先利用外资兴建酒店获得成功,起到了“破冰”作用,既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强了外商投资内地的信心,而且实实在在地推进了广东乃至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它的政治意义不言而喻。
随后,利用外资建设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开发旅游资源的热潮逐步掀起。外资大举进入珠三角,并迅速向全省和国内各大城市扩散。外向带动逐步成为拉动广东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至1985年底,全省兴建和改造了114家宾馆、饭店,新建了一批游乐设施,新增豪华旅游汽车近4000辆。这些大多是以合资、合作等利用外资方式完成的。广州酒店业在利用外资的同时,引进品牌经营、标准化管理、总经理负责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造就了高起点、市场化机制和国际化运作的行业特点。①三大酒店为广东乃至全国酒店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仅花园酒店就先后输出和培训了酒店业人才1万多人。②
(二)率先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广东旅游业快速发展有了坚强保障。
一是制定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抓落实。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就把旅游业定位为先行产业,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1998年9月,省委工作会议将旅游业确定为经济新增长点之一和现代服务业的重点。2002年5月第九届党代会进一步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旅游强省。2012年7月颁布的《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广东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惠及全民的幸福导向型产业。“无旅不旺”、“一业兴百业旺”在广东已成共识,全省各地积极推行“旅游旺市”战略。
二是加大旅游投入和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宣传推介力度。各级政府在不断增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鼓励各类投资进入旅游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旅游设施、旅游项目多由政府投资建设和维护,尔后,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本市场自由化,民企、外企成为投资主体。各级政府注重搭建海内外旅游招商和吸引社会投资的平台,宣传推介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同时,大力整治旅游市场,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努力打造美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三是注重旅游规范服务和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成立了全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先后发布实施旅游地方标准20项,初步形成内容完整、衔接有序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编制《广东省旅游信息标准》,完善12301旅游服务热线管理,妥善处理旅游咨询投诉,发送旅游消费警示和安全提示,组织全国导游人员考试和酒店职业英语初级考试等等。③
(三)率先实行旅游改革创新,广东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一路领先。
上世纪八十年代三大酒店进行的诸多改革,直接带动了全社会的变革。2002年,广东对旅游局与旅游开发总公司合二为一的混合体制实施改革,同时进行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开创了旅游体制改革的先例。2012年,实行旅游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转移了一批旅游行政审批事项。无论是新的制度变革,还是新产品的开发和新型企业的兴起,广东一路领先。比如,在全国率先推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率先建设全国唯一的省域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广东的旅游体制机制和商业运营模式逐步完善,旅游区域合作、市场开拓、粤港澳旅游圈建设、旅游扶贫等方面的工作均取得新的进展,政府主导、大产业综合推进、产业融合大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由过去的以观光为主,过渡到观光、休闲、度假三头并举,旅游交通也由以往的大巴、飞机、火车转变为邮轮、游艇、高铁、自驾车、房车,旅游产品形态多元化,与旅游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生机勃勃。④旅游已成为广东人的消费新热点和生活方式,居民出游率逐年上升,假日经济和旅游休闲消费蓬勃发展。
三、广东践行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主要成就
广东是践行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取得成功的典型代表。在三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对兄弟省市发展旅游业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一)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广东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已成功实现从事业型从产业型的转变,并已形成一定的产业体系,具备了相当的规模,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和新增长点,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广东旅游产业与三大产业相关行业的融合度日趋紧密且相得益彰,对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的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包括旅游收入、旅游创汇、出入境游和国内旅游人数等,一直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全省旅游总收入从1978年的1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8305亿元、2014年的9227亿元。
(二)旅游产业体系日益完善。截至2014年12月止,全省共有星级旅游饭店1085家、其中五星级119家;旅行社1969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292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239家、其中5A级10家。目前已经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完善配套的旅游生产力体系,旅游出行、住宿、餐饮、景区、商贸和娱乐服务全面发展,旅游商品开发超前,旅游夜生活多姿多彩,“吃在广东”更成为旅游第一品牌。广东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旅游经济最发达、活力和吸引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全国乃至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业集聚地之一。
(三)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景点)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锦绣中华等主题公园建成,开创了全国景区建设的先河。随后,世界之窗等景区组成了中国最大的主题公园群。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全省掀起了景区建设热潮。到1997年底,全省拥有1个国家级和2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国家级和2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2个国家级和22个省级森林公园,基本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和粤东粤北粤西三条旅游干线构成的旅游大格局。①多年来,广东锲而不舍地推动旅游重大项目的开发建设。仅 2012年,全省旅游投资总额就达2600亿元,超过1亿元的新增及在建旅游重点项目达86个。②
(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态势日趋明显。广东省将根据各地区情况因地制宜,推动文化旅游产品多样化。比如,依托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等地方文化,加上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文化,发展品类繁多的文化观光游和文化休闲游。注重研发设计富有南岭文化内涵的手工艺品、土特商品,打造高品质的旅游演艺产品,比如“客家风景烙画”、“客都艺韵”剧场,让游客对岭南特色文化留下深刻印象。③
(五)红色旅游方兴未艾。广东省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活动较早的策源地之一,革命史迹比比皆是,拥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1个,红色旅游标志地达1000多个。广东多年来注重发展红色旅游,一是把发展红色旅游与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结合起来,重点扶持,加大投入。二是组织策划“活力广东·红色100”活动,推选了百家红色景区、百条红色线路;推出8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并形成“国共合作、红色政权、东纵风云、解放南粤、英雄伟略”5大红色旅游主题的格局。三是评选出首批26家“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整合、规范红色旅游发展。四是利用与台港澳区域合作的机会,向外推介红色旅游产品。五是把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结合起来。2011年广东省红色旅游综合收入22.7亿元,红色旅游景区仅接待入境游客就达31.8万人次,直接就业人数约3.3万人,许多老区群众踏上了“脱贫致富”之路。④
(六)旅游发展外向度高。1986年以前,从广东入境的旅游人数占全国的90%左右。⑤此后多年来仍保持在80%左右。居民出境旅游人数占全国的70%。广东也是国内游的重点目的地和客源地,国内旅游三分之二的游客来自省外。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粤港澳三地合作建设“大三角旅游区”,九十年代初期三地联合成立“珠江三角洲旅游区联合推广机构”,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成为国际旅游中心之一。2003年1月起,深圳落马洲口岸实现24小时通关,外国游客经港澳地区进入珠三角地区和汕头地区可以享受144小时免签证等便利政策。2014年,全年口岸入境旅游人数9986.28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71.06亿美元。
毋庸置疑,广东省已是当之无愧的旅游大省、强省,在全国旅游业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广东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仍不少,比如旅游总体规划不够科学和完善,旅游品牌形象不够鲜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不够科学合理,缺乏旅游核心竞争力,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等,这些都是制约再发展的“瓶颈”,也是危及广东旅游业“排头兵”地位的因素。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以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全面展示南粤风采、广东特色为主线,用世界眼光谋划大旅游发展新格局,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旅游业自身规律,不断创新发展、开拓进取,才能实现把广东建成具有较高国际水准旅游目的地的长远目标,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