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研究
邹雪环
【摘要】在小学教学管理中,一个极其值得注意的问题便是通过教师们的言传和身教使得小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良好的习惯将使得学生们终身受益,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将使得学生受害无穷。因此作为班主任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开一个好头,在学生的小时候就为其养成一个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由此能够使得学生行走在正确的人生发展轨道上,不断地取得发展和进步,最终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学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学生习惯;策略
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习惯正处在形成阶段,许多坏习惯还未形成,我们应该抓紧时间,创造条件,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那应当培养小学生的哪几方面的习惯呢?
一、小学生需要培养的习惯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常有人说“不善学习的人,知识陈旧,必将成为被社会淘汰的人”,因此我把学习的魅力作为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不是给学生以“鱼”,而是给他们以“渔”。
首先,让学生们爱学习。学生们一进入小学,对什么都好奇新鲜,有的孩子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我就告诉他们,小学阶段他们能认识很多字,写很多字,还能在身边和书本上找到很多的朋友;每学一定阶段就总结自己的收获,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确因为学习而越变越聪明了。同时也常常把我自己在工作之余的学习收获和他们交流分享,他们能感受到老师也在和他们共同进步,老师是爱学习的,自己也应该爱学习,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形成了。
其次,让学生们会学习。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不是首先教他们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先教会他们怎样预习、怎样听讲、怎样复习,然后再将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法一并贯彻执行。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多数学生能通过自己的预习和复习自学课文内容,我在教学时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培养学生读课外书和观察思考的习惯。我要求学生每人每天至少要带一本课外书在书包里,利用课间和午休等时间多看课外书;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我安排成读书展示时间,由老师和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自己看课外书的收获;还用班会课的时间进行读书比赛等活动。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首先在我们班的教室里放置一些易养活的花草或几条可爱的金鱼,利用学生对动植物好奇的特性,给他们提供充足的观察对象,在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和习惯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爱心,还利用语文课作文小练笔等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的观察所得转化成文字,训练他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2.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培养他们爱老师和同学。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中,我着重培养他们“爱”的能力。要他们学会爱,教师就先做爱的示范,我用自己对每个学生的爱来教会他们爱人,对班上的每个学生,无论他是待优生还是后进生,我都一视同仁。只要他们有困难,如生病、心情不好、学习困难等,我都会带领学生们多去关爱;谁取得了进步或过生日,我也会和学生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和幸福;如果有谁不听话或犯了错误,我也会给予严厉的批评,指出他们的错误,要求他们改正,并时刻关注他们的改正情况。
其次,引领他们爱家人。除了教会他们爱同学、老师,我还引领他们用行动去爱家人,如:“三八节”到了,让他们回家为妈妈端杯水、递双鞋、亲手做张贺卡……“母亲节”、“父亲节”让学生为他们唱首歌、讲个故事、捶捶背、打盆洗脚水……这些活动使学生学会了爱亲人,同时也尝到了爱亲人的快乐。
再次,教会他们爱周围的事物。我还教他们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首先让他们从爱教室里养的动植物做起。教室里放置的动植物,我给学生们分配任务,让他们轮流饲养照顾,这样他们不但能锻炼观察习惯,更能培养爱心、培养他们和自然界的动植物共生的能力。
3.良好的行为习惯。尊重长辈。我首先让他们学会尊重长辈们的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勤奋学习的习惯;我还教他们孝敬长辈,尤其多为远方打工的父母着想,经常与父母电话交流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心得体会,让他们与父母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在家里让他们多替爷爷奶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他们从小就爱亲人、尊重长辈的美德。
尊重竞争对手。引领学生面对同年级的竞争对手时,我曾经有过失败的教训,也获得过成功的经验。记得初当班主任的时,我总是教育学生无论学习还是其他活动,都去争第一,无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竞争对手的感受。经过多年的磨砺后,我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成长,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去面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我们尽力了,就该为自己高兴,我们要看重的是成长和收获,而不仅仅是结果。让他们学会尊重对手,因为那也是为了更好地尊重自己。
学会敬畏生命。我还要求学生把这份尊重带到生活中去,多关注身边的事物,尊重所有值得敬畏的生命。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比原来的学生心态更平和,心境也更广阔了。
二、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
1.班主任要借助多种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为了让学生成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校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其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展,以养成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2.班主任通过班级管理,促使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肯定有一个出众的班级领导核心———这就是班主任领导下的班委会。从接手班级开始,班主任就应该有目的地通过课堂和各种活动,观察和分析,挑选一些学习认真、关心集体、团结同学、有一定奉献精神和组织能力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而习惯的养成正是一件件小事中情绪体验的积累。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十分注重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学校的规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起着监督和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去做。
3.班主任要建立科学的评价赏识教育模式,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赏识教育模式,对学生能够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因为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并肯定赏识学生的相关行为,是对学生的肯定,赞美,能够对学生予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另外,教师在具体进行科学评价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学会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将其进行放大,为学生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不断地将闪光点充分地发扬出来。在日常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赏识教育,注重发挥榜样学生引导作用,激励学生不断地向榜样看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有耐心,允许学生反复,而每一次反复就是对学生的强化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对学生施加習惯养成教育,采取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使学生能够乐于参与,而且要注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活动,真正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内化,推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福.小学生行为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
[2]马翠娟.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思考[J].青海教育,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