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并发展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如何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到生活当中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作用。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重视教学实践,将生活与知识相互融合,在生活和课堂之间架起桥梁,是教师应该要做的。这也是本文要重点分析的问题,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让道德与法制课堂回归生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回归生活 教学方法
引言
道德与法制看似是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事实上却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堂也应该要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同时,这也是现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应该要探索的问题。为了解决实际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这是十分重要的途径。
一、转变道德与法制教育观念
在传统的道德和法律教育中,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老师的解释,缺乏有效的互动,这使得学生很难对道德和法律教育产生兴趣,道德与法制的教育与生活的实际相脱离,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因此,为了让道德和法律教育回归生活,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中加入生活元素,并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或多媒体教学法来改进教学。例如,当学习法律的这一部分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含义以及与其他规章制度的区别。在解释了法律的含义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在学校不可以迟到早退、不能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可以闯红灯、不能打架斗殴赌博等,通过现实生活中的这些案例,让学生自己辨别哪些是违法的。如此一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违法性的概念以及法律和一般规则之间的区别。
二、营造良好的道德与法制环境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指导者。因此,在道德法律教学中,有必要提高教师的素质,以保证教学质量。同时,教学环境对学生的道德和法律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2]。因此,学校也应该注意校园气氛和环境的建设。首先,在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道德和法律教育基础知识的积累,还要注意生活中道德和法律案例的收集和整理,以便在教学中向学生解释更多的案例,使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其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可以通过张贴与道德和法制相关的口号或海报来加强宣传,并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学生在道德和法律制度实践中的榜样,从而创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创设情境,回味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生活场景,营造课堂气氛,抓住适当的机会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其他手段再现生活中的片段,拉紧学生与知识内容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教学不再空洞乏味,也让教学自然融入生活[3]。道德和法律治理不仅仅是纯粹的理论,而是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优化情境,营造课堂情境氛围,打造生活中的课堂和课堂中的生活,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首先,要及时更新教学的材料。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道德和法律教材的设计有些相对落后。因此,教师选择的材料要有时效性,而且要体现学生所关心的方向。笔者面对的学生是少数民族杂居,学生有侗族、苗族、瑶族、汉族等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有所差异。因此在讲到: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笔者让学生讲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学生自如地说:侗族的斗牛节,苗族的斗马节,瑶族的习俗等。在发言中,学生不仅感受各个民族不同的风俗,懂得与同学相处中要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更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其次,在生活中捕捉材料。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或接近他们生活的材料。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知识点,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同时,在课堂上更加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总结和判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4]。将典型教材引入思想道德课堂教学,创造积极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改变学生消极心理的心理定势,让学生在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探索学习。
四、课外延伸,探究生活
除此之外,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来看,道德和法治的形成和发展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探索生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课外延伸,探究生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精心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课堂实践活动,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独立探索,在活动中快乐学习[5]。比如,可以为学生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当一天的志愿者。主要负责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或是走进社区,帮助社区的职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工作等。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和勤奋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道德和法律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将触角伸向廣阔的社会阶层,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从发生和生活的现实中检验和丰富他们的知识,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语
道德与法治课堂需要立足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将课堂中的知识与课外的实践内容相结合,只要将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回归本质,才能更好的实现它的价值。通过无数次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当课堂回归到生活,学生的掌握程度才会更好,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才更深。这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尊重学生个体的需要,立足实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然.核心素养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史俊华.构建简约、思辨、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J].名师在线,2018,29:19-20.
[3]孙泊.道德榜样论[D].苏州大学,2016.
[4]韩一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7.
[5]戴冰.当代青年工作的价值导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陈婷(1983.11—),女,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