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化背景下女硕士生的学术体验

    孔苓兰

    

    [摘 要]我国传统女性角色与现代女性学术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矛盾,這一对矛盾将对女硕士生的学术历程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访谈的方法,探究我国当前女硕士生的学术兴趣、经历、动机与期望,并与来自性别较为平等的北欧地区的女硕士生相比较,发现两个群体的学术体验呈现出小同大异的状态,并得出结论:北欧女硕士生更为坚定、自我、独立,北欧女硕士生的学术体验更为丰富,性别因素对北欧女硕士生影响较少。在访谈基础上,从教育、社会、文化三个层面分别分析原因,并进而给出完善学生在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转换机制、健全女性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女性性别教育等建议。

    [关键词]女硕士生;学术体验;北欧地区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07-0123-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7.022

    女性在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被定位于贤妻良母型角色,并被强加上“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等义务,阻碍了女性的自我实现。与此相对的是,北欧地区受女权主义运动影响颇大,女性能够在个人价值与家庭价值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这一差异在两个地区女硕士生的学术体验中也有体现。

    一、问题的提出

    北欧地区包括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冰岛5个国家,性别平等是其突出的相同点之一,瑞典、芬兰、丹麦分列欧盟国家中性别平等指数的前三位[1]。在政治平权方面,北欧5国女性在议会代表与政府官员中的比例均达到40%左右;在经济平等方面,北欧5国中参与有偿工作的女性占全体女性劳动力的80%左右;在社会权益方面,男女育儿时间相对平等[2]。相比起我国女性实际获得的地位与待遇,北欧女性已经得到了更多的权益与更少的限制。

    近几年来,女硕士生在学人数逐年攀升,教育部教育年度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女硕士生在学人数分别占当年硕士生在学总人数的52.15%[3]、53.14%[4]与49.88%[5],女硕士生群体占到了全体硕士生的半数。但近3年女博士生占全体博士生的比例只有37.85%[6]、38.23%[7]与39.27%[8],女性学生的所占比例出现断崖式下降,这一走势不得不让人关注女硕士生的学术与生活状态。

    女硕士生是社会女性精英的储备人才,但是女硕士生一方面需读博或工作等人生重大抉择前做出决定;另一方面要处理来自婚恋择偶的烦忧与困惑,在学业上与生活上均面临较大的压力,可以说是一个“重要但不稳定”的群体,十分具有研究价值。但遗憾的是,目前在以女硕士生为关注对象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都将重点放在女硕士生的就业与婚恋情况上,少有关注学术体验与规划的[9],更不用说采取中外比较的方法来研究的。本研究试图弥补这一空白,以中国与北欧地区的女硕士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女硕士生的深度访谈,了解她们的学术体验,旨在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高学历女青年的性别态度,以及背后的形成原因,为我国女硕士生能够突破传统性别角色限制、实现自我价值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

    笔者选取就读于挪威A大学并分别来自北欧3个国家的5名女硕士生作为北欧地区女硕士生的代表;选取就读于国内4所“双一流”大学的5名女硕士生作为中国地区女硕士生的代表。10名访谈对象就读的学校均是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代表着两地女硕士生的较高水平,同时她们的所学专业分布于人文、社科、理工、医科,具有较广的覆盖面。

    二、调查结果

    通过对10名女硕士生的访谈,笔者深感中国与北欧女硕士生各自学术历程的小同大异,表现出不同文化视域下女硕士生不同的学术遭遇与心路历程。本次访谈的主要内容将从学术兴趣、学术经历、学术动机、学术期望4个方面进行呈现。

    (一)学术兴趣

    1.学术兴趣明晰度。在访谈的5名北欧女硕士生中,每一位学生都表达自己清晰明确的学术兴趣。“我有一个很感兴趣的领域,就是先天兔唇儿童的言语治疗”(B4)。“我的兴趣在护士勇气、品德这一块,它是与伦理相关的”(B5)。即使是在同一专业学习的学生,也能够明确找到各自感兴趣的具体领域,“我想研究中国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的关系,我目标很明确”(B1)。“目前我对中国艺术家们如何处理他们作品中的审查限制、禁忌很感兴趣”(B2)。

    与此相比,大部分中国女性硕士生的学术兴趣不甚明晰。有些学生能够保持自己对学校专业的兴趣,却无法找到更为具体的关注点进行深入挖掘。“我自己的领域是内分泌,但是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我特别想深入研究的方向”(A1)。有些学生则直接表示对自己学习的整个专业都不感兴趣,更别提产生对其中某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兴趣了。“我对目前的专业并没有什么兴趣,现在对学术道路基本也已经放弃了”(A2)。

    2.学术兴趣产生时间点。北欧女硕士生基本在入学之前就对该学科或领域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该学科要学什么,学成之后能从事哪些工作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她们的了解与兴趣多半是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的,因此他们的选择都较为主动。“从高中时我就对国际关系感兴趣。至于对中国的兴趣,是在我去中国住过一年之后才确定的”(B1)。“我在进入本科阶段学习之前就对这个专业有所了解,我有强烈地想了解残疾儿童的冲动”(B4)。

    即便是对自己所学学科产生兴趣的中国女硕士生,她们的学科兴趣也是在本科乃至硕士入学之后才慢慢被培养起来的。有同学表示自己是被调剂到所学专业的,学这个专业是被动接受的,“当初本科念这个专业是被调剂的,目前对学医也算还比较喜欢,但也算阴差阳错吧,当时确实不是我个人的意愿”(A1)。另有一些同学虽然进入了自己填报的专业,但并未对该专业产生任何学习兴趣。“因为当时我一个朋友说心理学发展前景好,我就报了心理学,但本科4年我都没有对心理学产生任何学术方面的兴趣”(A3)。

    (二)学术经历

    1.升学就业环节性别歧视现象。北欧女硕士生较少在升学与就业环节遭遇申请学校或招聘单位的性别歧视,在问及招生与就业时是否有遇到过或听说过性别歧视现象时,北欧女生大多表示“没有遇到性别歧视,都是以成绩来评判的”(B1)。“我们需要写一封陈述信,陈述你做了些什么,招生人员都是以那个为标准的”(B2)。同时,也有少部分北欧女生肯定了这一现象的存在“护理领域大部分都是女性,所以他们会想多招一些男生平衡性别比例”(B5)。

    中国女硕士生则普遍表示,升学与就业时出现性别歧视是整个社会现象。“现在整个的倾向就是招男生,有一些硕导在招硕士的时候也会倾向于选择男学生”(A1)。“如果有相同条件的男生他们会更倾向于招男生,出于平衡男女比例的冲动,单位也会考虑多要男生”(A5)。少部分女生甚至在入学时亲身经历过性别歧视,“我当时考研复试时一共两个男生参加,最后都被录取了,如果他们是女生的话,就难说了”(A3)。

    2.专业选择容错率。在北欧,除了三年制本科外,还有一年制、两年制的低于本科层次的文凭学习项目,在结束这些只有一到两年的课程学习之后,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升入相应的本科项目或是转换到其他学科去。因此在北欧,专业转变比较容易,付出的成本低,专业选择容错率高,学生常常在尝试多种不同学科的学习之后,再决定自己到底要以哪个学科作为发展方向。“我之前学习过艺术、文学、语言等一系列一到两年的课程,直到我学习了艺术课程并在中国待过一段时间后,我才终于发现我感兴趣的地方”(B2)。“我发现我还是更喜欢语言,于是我从数学与信息技术专业退学,开始了语言学的学习”(B3)。

    但是中国高等教育学制相对僵硬,等级明显,学生转换专业成本很高,如果想换一个专业,只能在大一或者大二表现优异才有可能获得机会,否则只能退学复读或跨专业考研。由于转换专业难度太高,本科阶段不少同学只能在不感兴趣的专业中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读研专业的选择,也降低了学生探寻到学术兴趣的成功率。在访谈中,有不少中国女生就遭遇了这样的情况,“被调剂到心理学之后,硬撑着读了4年,这4年我都没有好好学习我的专业内容”(A3)。

    3.学习科研过程中性别认知。在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的过程中,中国与北欧的女硕士们的性别认知基本一致,认为不会因為性别而在学习中产生自卑、不如男生的心态。“在学习或者找工作这方面,我也从来没感觉到性别歧视”(B4)。“就学业这边的话,其实没有这种感觉,大家都是在做科研、做实验,还是以成果说话的”(A1)。“如果只是关于学习和科研的话,那我觉得和我是男生还是女生是没有关系的,我没有感到任何的区别”(A5)。

    但也有少数女生表示在学习与科研方面确实会有男女差距。“如果我是一个男生,我可能更有自信的走出去做调查”(B3)。“因为我们专业需要外出到乡村去做田野调查,男生在生存能力方面肯定有优势一点”(A4)。

    (三)学术动机

    1.本科毕业升学动机。从访谈结果来看,中国与北欧地区女硕士生在做出本科毕业后升学这一决定时,均包含学习更多知识与找到更好工作这两个层面的动机。“我读硕士是因为我对中国很感兴趣,同时也是为了简历更好看、找工作更有优势”(B1)。“因为我感觉自己学到的很少、很浅薄,同时这个领域本科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硕士毕业情况会好一些”(A4)。“如果要想在这个领域做出成绩的话,本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A5)。

    至于是兴趣动机占上风,还是功利动机占上风,这取决于个人,但总体来说北欧地区女生兴趣动机更强,而中国地区女生功利心态更重。在受访的北欧女生中,没有一位是出自纯粹的功利动机,有两位是出自纯粹的求知动机。“读硕士是因为我觉得学习这个专业让我觉得非常有趣,我想要继续下去,我想尝试独立进行我的研究”(B3)。“我觉得做研究时我非常快乐满足,这正是我想从事一生的事情”(B5)。与之相反,在受访的中国女生中,没有一位出于纯粹的求知动机,反而有出于纯粹功利动机的。“我选择在这个专业读研,主要考虑的是工作的需要”(A2)。

    2.当前阶段从事科研活动动机。对硕士阶段从事科研活动的动机,中国女生与北欧女生均提到为了“完成毕业必需的要求”而努力做科研、写文章。除此之外,北欧女生更多的提到“做研究很有趣”(B3),“做研究时我非常开心满足”(B5);而中国女生则更多提到奖学金等物质奖励,“能拿个奖学金就更好了”(A2)。“向拿奖学金靠拢吧,能拿点钱肯定更好”(A3)。

    (四)学术期望

    1.学术期望水平。在短期学术期望方面,中国与北欧地区的女硕士们均表现出较低的姿态,对自己的短期学术期望均不太高,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完成当前论文之前没有思考太多,也没有给自己设定要发多少篇论文之类的学业目标。“今年先把手头的文章发了,其他的话没有想那么多”(A1)。“短期目标就是好好写自己硕士阶段的论文,深入了解我感兴趣的主题”(B2)。“我目前打算先把这一篇关于护士道德的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再考虑其他的”(B5)。

    在长期学术期望方面,中国女生与北欧女生中都有选择读博的,也都有选择直接工作的,在这一方面,北欧女生显得更为坚定想法明确。“我不想做太多研究,硕士毕业后我会去工作”(B1)。“我应该会在未来某个时候读博,但目前我想先体验一下做老师的感觉”(B3)。与此相比,中国女生则有些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我目前比较偏向读博,但也没有完全考虑好,目前做两手准备吧”。(A4)

    2.影响学术期望的因素。通过访谈可以发现,中国女生的学术期望受传统性别角色认同,家人对女性发展的期望等因素影响较大;而北欧女生学术期望受这些因素影响较小。

    中国女生在考虑将来是否读博时,无一幸免都会考虑到年龄、婚恋以及家人意见等等无关学术的方面。部分女生在自身对女性的认知上,明显受传统性别角色的影响。“我还是会有这样的看法,女孩子读到研究生就可以了”(A5)。“面临读博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犹豫,主要是要顾及到家庭,而且年纪大了要考虑结婚生孩子之类的事”(A1)。另一部分女生则是由于家人的反对而处在是否读博的犹豫之中,“父母可能更希望我考公务员,我放不放弃学术道路取决于我爸妈”(A3)。“我家人非常明确地反对我读博,他们就是希望我赶紧毕业出来工作,我会有所动摇”(A4)。

    北欧女生在考虑读博还是就业时,几乎不曾考虑年龄、婚姻这方面的因素,完全以个人发展与兴趣爱好为决定标准,很少顾及社会对女性的传统看法。决定读博的女生会明确表示“这个领域太有趣了”(B3)。“我很喜欢做研究写论文的感觉”(B5)。家人不会成为影响她们决定的因素,“我的家人没有一个对中国感兴趣,但是我自己有就足够了。”(B1)。

    三、调查结论、原因探究与建议

    通过对中国与北欧地区女硕士生在学术兴趣、经历、动机、期望等方面的表现,相同之处较少而不同之处颇多。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这一局面的产生呢,我们又该如何提升中国女硕士生的学术体验呢?

    (一)调查结论

    1.北欧女硕士生更为坚定、自我、独立。在对10名访谈对象的访谈过程中,笔者能够切实感觉到北欧女硕士生在提及自己的学术规划乃至人生规划时的坚定、独立与自我;相比之下,中国女硕士生更多呈现出的是犹豫、摇摆、顾虑良多的精神状态。中国女硕士生在面临学术选择与人生道路选择时基本都会考虑家人尤其是父母的意见,有两名访谈对象的高考志愿也是父母代为填的,“我的专业志愿是我爸妈帮我选的,帮我选了金融一类的”(A1)。“因为我父母希望我留在本地上大学,他们帮我决定了志愿,我也没反对”(A2)。在考虑是否读研、读博时,父母的意见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能够动摇甚至改变学生本人原本的决定。一方面是自己的认识追求与志趣;另一方面是父母的阻挠与社会的偏见,在两方势力拉锯中,中国女硕士生往往缺乏明确、笃定的态度,也缺乏人生全盘规划。北欧女硕士生在做这些决定时,则基本上完全依靠自己的体验、兴趣来判断。自己喜欢这一领域并想学到更多相关知识,则决定读研、读博,自己不喜欢做研究或觉得在这一领域已经学到足够多想学的内容,则中止学术道路转向就业。

    2.北欧女硕士生的学术体验更为丰富。在5名北欧女硕士生中,只有一名同学经历过完整不间断的学术体验,即不曾经历过间隔年与专业转换,其他4名同学均经历过不止一个专业的学习,其学术经历也是断断续续的,学术体验丰富度更高。例如,受访者B1就读过国际关系与中国研究两个专业,并拥有在国际学生组织中当义工、在中国当英语老师等工作经历;受访者B2曾在昆明与北京进修中国艺术,并且在挪威当过画家经纪人。在中国受访学生中,5名同学均不曾在就读本科前有过工作经验,其中3名同学学术历程不曾间断,只有两名同学有过一年工作经验,只有一名同学经历过两个不同的专业,相比之下学术经历较为贫乏。丰富的、专业不同的学术体验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术兴趣,北欧女生正是在不断尝试新领域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明确了自己的学术志趣与人生规划;中国学生由于缺乏这一过程体验,因此出现学术兴趣不明、人生规划迷茫的情况。

    3.性别因素对北欧女硕士生影响较少。性别影响一方面来自外界对女性的态度,即女性是否会遭遇性别歧视;另一方面来自于女性对自身的认识,即女性是否会认同自己的弱势地位。在性别歧视方面,北欧女硕士生认为自己很少在入学或就业环节遭遇性别歧视,她们认为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与即将从事的行业都是“根据能力来判断的”(B2)。“性别完全不会产生任何影响”(B1),并且回答的非常斩钉截铁。但中国女生均无奈地表示性别歧视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各个评价环节,偏好招录男生是整个社会的倾向。“但凡是面试,只要有男生,他们就有优势”(A3)。“如果你在中国找工作的话,这种倾向性是很普遍,已经司空见惯了”(A5)。在女性自身认识方面,北欧女生很少把性别当做规划人生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在被问及“如果身为男生是否会改变自己的学业决定”时,纷纷表示“性别不会影响什么”(B1)。“因为实在有趣才坚持这个领域”(B4);但是中国女生们会因为性别而彻底改变自己的学术道路。“如果我是一个男生,我会本科毕业就工作”(A2)。“如果我是男生,应该会考虑读博,改变自己的长期学术规划吧”(A5)。

    (二)原因探析

    关于造成北欧与中国女硕士生学术体验如此不同的原因,笔者认为应当从教育制度与社会背景两方面加以分析。

    1.教育制度:中国学生转换专业成本高,北欧学生转换专业较容易。我国学制硕士—本科—高中三级衔接紧密,大部分同学都是一口气读下来的。如果需要中途转换专业,只有复读、或大一时部分学校开辟的转专业以及跨专业读研三条途径。其中复读与跨专业考研需付出的精力多,但成功率并不高,因此只有大一转专业成本较低。但是大部分学校为了控制各专业人数的相对稳定,严格限制各专业转入转出名额,每年能够成功转入心仪专业的学生寥寥无几。部分同学在錯过大一转专业的机会后,如果还想转换专业,就只能选择其他两条风险较大的途径。正如受访者A2所言“如果我早点醒悟的话,我应该会在大一选择转专业,觉得我自己莫名其妙的被一步步推着走到了这里”。我国学制并未给同学们太多专业试错的空间,增大了学生探寻学术兴趣的难度。

    相比之下,北欧高校教育学制比较灵活,相互之间的衔接没那么紧密。在北欧,攻读各级学位的年限没有严格的限制,且大量存在略低于本科层次的一两年文凭课程项目,这些文凭课程项目与正规学位项目之间能够灵活地转换互认,转专业成本较低。受访者B2就曾经历过中文、法语、艺术等一系列一到两年制课程的学习。同时,受访者坦言“由于之前的法语基础,我只用了一年就拿到了语言学的学位”(B3),可见学习年限能根据之前的学习基础进行灵活的调整。北欧学制凭借其较短的修业年限、相对灵活自由的升学转专业机制,以及能够随情况调整的毕业时间,降低了北欧女生们转专业时的种种顾虑,鼓励她们自由探索学术兴趣。

    2.社会背景:中国女性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北欧相关制度比较完善。性别不仅仅是生理区别,更是一项社会事务[10]。尚未健全的育儿保障制度妨碍女性的求职与升学。第一,缺乏免费、优质、覆盖面广的公立婴幼儿日托系统,将会使得每个家庭中必须要有一人牺牲职业发展,将部分时间与精力抽出来分配到照顾孩子上,而这种牺牲在中国往往是女性。第二,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性的产假须达到至少98天,而各省男性陪产假平均在15天左右。男性与女性在育儿方面付出的代价差距如此之大,是用人单位与高校在招录女生心存顾虑的原因之一,也是女性在求职与升学时无法与男性公平竞争的缘由之一。

    北欧地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建立男性育儿假制度,最长的男性育儿假长达15周,同时,自上世纪末北欧免费的公立婴幼儿日托覆盖率就达60%以上,如今除丹麦外的其他4国覆盖率均接近100%[11]。女性无需太分心于家务,也没有必要担心用人单位与导师因为女性需面临生育问题,这使得北欧女性学生在升学、就业方面很少遭遇性别歧视。

    3.文化观念:中国性别角色较为固化,北欧性别观念开放。在社会观念层面,我国民众仍然受传统文化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主外女主内”等思想的影响,这使他们一时无法接受现代女权主义理论的观点。在普通大众看来,女生硕士毕业后能够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嫁一个门当户对的丈夫,在30岁之前完成生育任务,是一条非常完美的人生道路,女生过分追求学术道路会不利于她们的择偶与婚育。在此情况下,大部分家长反对自己的女儿读博。当前我国社会不少人,甚至包括部分女研究生自己都认为,女生终有一日是要回归家庭相夫教子的,因此读到硕士毕业就已经足够了。不少受访女生认同女性价值在于家庭而不在事业,“女主内”这一性别系统定位仍然根深蒂固,也有研究显示,女性对性别歧视的认同,再生并强化了社会范围内的性别歧视[12]。

    有趣的是,北欧受访女生的家人很少有仍然在经济方面提供支持的,同样也很少有反对自己女儿读研、读博的,他们对于女儿的培养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因此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女硕士生学术体验的重要因素。由于北欧受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影响深远,因此普通民众关于性别的看法趋于开放,无论是男性或是女性,都能够挣脱传统性别角色的限制,按照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遵循性别规范而活。

    (三)改善中国女硕士生学术体验的建议

    1.教育层面:完善学生在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转换机制。在教育层面,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转换机制应当尽快完善,允许学生能够较为自由地在专业之间进行转换,提升学生与专业的匹配程度。大部分高中学生对大学要学什么专业,要么持读什么都无所谓的态度,要么就片面了解该专业后冲动草率地下决定,很少有学生能够在入学前详细了解就读专业,这一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缺乏亲身从事某项职业的经历,只能以书本、影视、家人、朋友的建议作为选择专业的依据。我们应当给高中学生多提供一些实习、兼职、志愿者等了解各行各业的机会,让他们从亲身经历中找寻人生志趣。同时鼓励高校增加转专业途径,将关注点放在学生转入转出的理由上,组织面试考察学生对申请转入专业的学术兴趣,如果学生真的对转入领域有兴趣并充满热情,那就应该批准他们从事这一专业的学习与研究,不必局限于过于死板的转入转出比例。学校还可尝试根据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学术经历,灵活调整修业年限,使学生不必为毕业年龄担忧。

    2.社会层面:健全女性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消除就业与升学时性别歧视。在社会制度层面,政府应当尽快健全与女性发展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在产假方面应当做到男女平等,延长男性陪产假天数,并给予用人单位与休假人一定补贴,提升双方的休假意愿。抚育刚出生的孩子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男性有义务休产假照顾妻儿,父母一起抚养孩子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其次,构建覆盖范围较广的婴幼儿免费日托系统,这一系统可以依据小区、居委会、村委会等生活单元建立起来,帮助女性从育儿负担中解脱出来。在升学与就业时招聘机构之所以偏向男性,除了生理、体力差距的考虑外,也是担心女性会分心于家庭,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或学习,男女平等的育儿假以及普遍的免費日托会降低用人单位的这些顾虑,促进就业平等。此外有访谈对象提及“我觉得政府也可以通过补贴的形式,鼓励企业多招收女员工,消除性别歧视”(A5),这一补偿机制可以先在某些城市、某些行业进行试点,但无论如何,这一切保障体系都需要政府率先做出改革,政府在消除性别歧视方面责任重大。

    3.文化层面:重视女性性别教育,解放性别角色束缚。“自从有男人和女人以来,男性统治就固定不变了,男性秩序通过男性统治世世代代延续下去”[13]。传统的性别角色已然固化成了一种社会秩序,在思想、行为、价值观等各个层面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刻板的社会角色已然融入了教育之中,因此不少女性自身从内心认可这种社会角色,将这些说教内化于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之中,并在制订学业与人生规划时不自觉地遵从性别角色的限制。针对这一情况,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再到家庭教育,从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再到高等教育,都应当重视女性性别教育,宣扬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打破男女两性角色刻板印象和不合理的两性分工认知,将大家从性别角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但只要性别教育不摆正,女性就无法意识到自己还有许多其他的发展可能性,从而使自己困于传统女性角色的桎梏之中,回归传统女性分工与气质,做出不恰当的妥协。因此,重新审视我国的性别文化与性别教育迫在眉睫,这需要来自教师、家长、教材编写者以及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该从小被教导性别平等、性别开放、性别尊重。

    参考文献:

    [1][2][11]Teigen Mari, Skjeie Hege.“The Nordic Gender Equality Model,” in The Nordic Model of political science——challenged, but still viable, ed.Knutsen Oddbj?rn[M].Bergen: Fagbokforlaget, 2017:125-147.

    [3][6]教育部.2015年教育统计数据各级各类学校女学生数[EB/OL].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5/2015_qg/201610/t20161012_284506.html.

    [4][7]教育部.2016年教育统计数据各级各类学校女学生数[EB/OL].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6/2016_qg/201708/t20170822_311614.html.

    [5][8]教育部.2017年教育統计数据各级各类学校女学生数[EB/OL].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7/qg/201808/t20180808_344694.html.

    [9]耿颖超,刘训华.三十年来关于女硕士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62-67.

    [10]Widerberg Karin.Harrit Holter: A Pioneer in Gender Studies and Sociology[J].Acta Sociologica.2000,43(4):416.

    [12]余秀兰.认同与容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再生与强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1(9):76-84.

    [13]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M].刘晖译.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245.

    (责任编辑:王岚)

    Abstract: There i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female role and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modern women in China. This contradiction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academic career of female master students.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ore the academic interests, experiences, motiva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female master students in China through interviews,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female master students from the Nordic region with relative gender equality. Academic careers of the two groups present the state “minority similar, majority different”. We get the conclusions: Nordic female master students are more determined, self-sufficient and independent; the academic experience of the Nordic female master students is more abundant; gender factors have less influence on the Nordic female master students than on Chinese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this interview,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easons from the dimensions of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then gives the suggestions: improve the conversion mechanism between stud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education and different disciplines, strengthen the femal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pay attention to female gender education.

    Key words: female master student; academic experience; Nordic countries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