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实践

    潘丽

    【摘要】语文教学的核心之一就是阅读教学,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阅读教学更是成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的重要路径。在生本教育理念下,阅读教学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与现象,能更好地鼓励学生自主、广泛、大量地阅读。以生本教育倡导的“减少分析、海量阅读”为基本模式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找出了既往语文教学中具有生本教育特征的做法和闪光点,对其进行了再生、强化、改造、创新,逐步形成了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内外相互促进的大阅读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生本大阅读

    一、课内结合课外的生本大阅读教学

    (一)利用生本“前置研究”,推进生本大阅读

    生本教育模式其中之一的环节是前置学习,即以学生自主阅读为核心,结合教材文本内容,以点带面,形成群文阅读与学习任务群,摒弃了传统语文中进行单篇阅读教学的弊端,有效提升了学生阅读兴趣。如《登鹳雀楼》一课的前置性研究——“诗人王之焕的资料介绍和其他作品”;《郑板桥题联赠渔民》一课的前置性研究——“诗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对联的初步理解”,以此拓展开,使学生能对文本产生进一步深入了解的欲望,促进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相互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利用生本“单元整合”,推进生本大阅读

    单元整体教学是依据单元教材或单元主题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语文教学活动,强调在一个单元里“大感受,小认识,勤熟悉”,落实生本“单元整体教学”,在围绕核心目标整合资源、找准单元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努力用生本的过程和方法落实单元整体的核心目标——大阅读,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指导,提高阅读的时效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五种单元整合阅读课型:以了解单元主题和各课主要内容为主的单元导读课、以关注不同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的课文品读课、以课文感悟点为延伸的拓展阅读课、落实识字写字的字词整合课以及进行单元整体评价的语文评研课。五种阅读课堂模式的构建实现了单元的整体教学,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整合、重组,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教学内容单元进行教学,单元内的课时之间相互融合、层层递进,切实提高了学生语言实践、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大大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为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内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利用生本“群文阅读”,推进生本大阅读

    虽然生本教育与群文阅读的概念与意义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是两者有一个共同的连接点,即阅读。群文阅读即在单篇的基础上选择与教材文体类似、内容相近的文本开展阅读,在这种对比之中能够有效拓展学生阅读范围,提升学生知识积累量。而生本教育中将阅读理解与群文阅读相融合,在学生主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丰富学生知识,品味到经典名篇中的语言、文字魅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所以,以课文为切入点,合理整合具有关联性的一组组文章,或以作者为线索,或以体裁为线索,或以主题为线索,或以表达形式为线索,或以观点为线索,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例如,把《愚公移山》《明罗移山》两个版本的“移山故事”放在一起阅读,两种相反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形成了认知的冲突,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在一个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信息社会中面对阅读的挑战时能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自我分析、决断,成为信息的主人。

    二、课外延伸课内的生本大阅读

    (一)坚持课外大阅读建构模式

    坚持“一主”“两翼”的课外阅读建构模式。“一主”即以阅读指导课为主渠道;“两翼”就是以创建充满书香的校园文化和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为翼翅。通过阅读指导课,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借助这些书籍,在培养学生优秀阅读习惯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与方法。在实践中,我校全力打造书香校园,开展各种校园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活动,在整合各种阅读资源的基础上有效激发了全校师生的阅读热情,师生养成了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习惯。

    (二)实践课外大阅读指导课型

    生本教育指出,“阅读是教育的根”“生本教育的核心是课程的重组与再造”。为此,我们探索了提高课外阅读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策略,总结出五种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并付诸实践,即推荐欣赏课、自由阅读课、群文拓展课、读写结合课、成果汇报课。

    1.推荐欣赏课。推荐适合不同学段儿童阅读的优质读物。我们提倡“文本”“自然”“生活”相结合的大阅读理念,推荐给儿童阅读的作品体现出经典性、趣味性、前沿性和多元性。

    2.自由阅读课。不布置阅读任务,落实阅读时间,自选文本方法,在自由阅读中感受文字魅力,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

    3.群文拓展课。在较短的单位时间里指导学生阅读多篇文章,意义在于运用课内所学的方法技能进行海量阅读,培养一种更为实用的生活化的阅读能力和更为广泛的阅读视野。

    4.读写结合课。学习表达方法,知识转化技能,让写作成为真实的生活需求;打造平台,让作文在交流中成为作品。

    5.成果汇报课。通过读书笔记、读后感、仿写、自制手抄报及特色书签的交流;亲子共读和同伴互读影像资料;课本剧表演;最喜爱精彩片段的朗诵等形式展示阅读成果,激发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三、立体交互激励的生本大阅读评价

    (一)评价原则开放

    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在阅读评价中要注重评价的过程性,积极收集能客观反映学生阅读结果的内容与资料,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还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評价和相互评价,或者通过家校共建等方式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到阅读评价之中。具体实施中,我们将阅读评价分为了自我评价与他评两个部分:自我评价包括自定目标、自评过程、自我展示等;他评则包括家长监督与评价、小组同学评价与交流、教师评价等,使阅读评价成了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面等易被忽视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公正的评价。

    (二)评价内容多元

    对学生阅读的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数量。例如,在学生阅读习惯与态度的评价中,可以主要考核学生是否热爱阅读;是否会根据自身兴趣或者教师指导合理选择书籍;是否制定科学的读书计划;在阅读中是否会使用工具书辅助阅读;阅读中是否准备好纸笔、是否会摘抄好词好句等等。在实际考核中,要采用学生自我评价与小组互评的方式,综合考量。通过制定《小学生阅读能力形成性评价表》和《小学生阅读能力示范性测评量表》评价学生阅读能力。评价学生的阅读量时,则可以每月进行观察统计,对学生所读书刊的性质和数量与《语文标准》的要求相对照。建立《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周阅读登记卡》,量化评价学生课外阅读。

    (三)评价方法多样

    查阅学生课内外阅读的过程性资料,如《学期阅读计划》《周阅读计划》《阅读登记卡》《读书笔记》(有摘抄型、感想型、提纲型)等,作为评价学生阅读的方法;把学生在作品朗诵比赛、名篇佳作背诵比赛、奇闻轶事讲演会、格言谚语擂台、辩论、科普擂台等活动中的表现、感受记录于阅读成长记录袋中,用于评价学生;鼓励学生以不同形式表现个人阅读成果,通过作品评价学生的阅读质量,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结语

    语文大阅读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推动学生阅读,不仅需要教师和学校积极创建各种有利条件,同时教师也要利用课内、课外的一切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开展高质量、高品质阅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达到启迪智慧、促进能力提高的目的。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