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余长坤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以读为本,培养学生的感悟力
语文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阅读理解能力是以感悟、体验为基础的语文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读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把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读通读懂。读完课文后,让学生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大意。语文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多悟、多说,多交流个人的感悟。
我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就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例如:在让学生体验桂林的山水时,我除了展示有关桂林山水的视频,还让学生反复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让学生多读课文,从文字中细细地体会桂林山水的特色,比教师的任何讲解都更有说服力。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通过读、说、练来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可以帮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
二、采取灵活的阅读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阅读方式主要有粗(略)读、细(精)读、默读、诵读等几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灵活变换,交替使用。初步了解文义多用略读,深入理解文意常用精读,目的性较强时需要跳读,想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气势和感情,应该朗读、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我在教学《少年闰土》时,因为文章比较长,我就让学生粗读,了解文章的大意。在讲到对闰土的肖像描写时,我就让学生精读:“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在作者发感慨时,我让学生诵读:“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样让学生采取灵活的方式阅读,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精读要求按照行文顺序,仔细看清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还要求对文章的语句、段落和篇章进行深入思考。略读就是综观大意,迅速把握住主要观点。这两种阅读方式经常是交叉使用、互为补充的。叶圣陶先生说,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
朗读和背诵相结合,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诵读能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过程,提高阅读写作能力,还能陶冶情操、塑造人格。诵读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教师应充分重视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我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就要求学生朗读和背诵相结合,让学生既会读,读出情感,又会背,吸收古代文化的精华。朗读重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感,要从停顿和语调的高低、强弱、缓急等方面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要根据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选择背诵的文段、诗篇,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美并不断积累语言材料。
三、掌握规律,开发学生分析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一篇文章的认知,是从字、词、句、段、篇逐步理解内容,进而概括出文章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的,这是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活动过程。反过来,再从中心思想出发,研究作者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剪裁布局、分段谋篇,如何根据所想表达的中心思想与描述事物的需要来准确地遣词造句、修饰文字等。要真正读懂、理解乃至吃透一篇文章,一般都要经历这两个相辅相成的心理过程,这就是阅读的一般规律。当然,弄清了这个一般规律,并不等于就能独立地阅读乃至评析一篇文章,不同的文章还需根据内容区别对待。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语文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阅读,把阅读理解的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运用技巧分析处理文章,掌握并运用规律,从而打好阅读基础,使语文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责 编 晓 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