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
桂玲玲
一、教材分析
《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5课。本课从三个方面介绍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开辟新航路的原因、经过以及影响。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兴起与发展,下启为早期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提供前提,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已对新航路开辟有了简单的了解。但知识没有体系化,缺乏辩证地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可层层设疑,进行问题探究。鼓励大胆发言,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利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政治根源和主客观条件,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2.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迪亚士抵达好望角、达·伽马直通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及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
3.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比较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景再现、地图动态情景演示、史料分析、表格归类、历史对比等方法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经过。
2.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感受学习探险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并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的先进性。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是历史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结果又充满血腥味与罪恶感。
四、教学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五、教学难点
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分析教材,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搜集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
2.学生:先预习教材,搜集有关航海家们探险的故事。感受其中艰辛,教师事先将学生分组以备展开课堂讨论。从而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七、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今天看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得出这一认识却历尽艰辛的,展示两幅地图:(一幅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和现在的世界地图)由学生观察比较两幅图找出区别。(学生回答)
【教师解说】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只有欧洲、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地方,没有大洋洲、美洲、太平洋,更没有南极大陆了,但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情况发生了改变,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人们的认识呢?由此导入本课。
第一目:开辟新航路的经过。
【教学方法】第一步:利用多媒体展示传统欧亚之间的旧航路(旧航路经过地中海)。问题设置1:那么什么是新航路呢?
【学生回答】“新航路”指欧洲人开辟的不经过地中海通往世界各地的航路,称为新航路。
第二步:根据学生课前准备,搜集的材料。选出四名学生代表介绍四名航海家历程。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记忆与理解。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新航路开辟的动态示意图”填写表格,做到讲练结合,准确把握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国家、人物和航线。
第三步:问题设置2:欧洲航海家是克服重重困难,追波踏浪,才开辟了新航路,从这些勇敢的航海家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呢?
【学生回答】探索,开辟精神,恒心,毅力。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过渡】既然存在旧航路,那为什么西欧人还热忠于开辟新航路呢?探索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第二目: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教学方法】第一步:展示一幅西欧商人清点钱币图片和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一段材料。问题设置3:为什么这一时期欧洲人对黄金有这么强烈的渴求?培养学生结合课本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而得出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第二步:展示一段《马可波罗传记》选段,问题设置4:为什么欧洲人舍近求远,不经过地中海到达东方“寻金”呢?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寻找答案: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商业危机。
第三步:教师先提问:“最先探索新航路的国家是哪两个?”学生根据初中知识作答。问题设置5:为什么西、葡可以领先一步最先走在开辟新航路的前列呢?(教师总结:两国地处大西洋沿岸;热忠于传播天主教;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政府有力量支持远洋探险)这样找出新航路开辟的政治根源与宗教热情。
【教师总结】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政治需求、宗教热情这些构成了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经济根源、社会根源与宗教热情说明欧洲人有着开辟新航路的强烈要求,而商业危机又使得他们不得不去做这件事。但做成一件大事,光有动机和动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可能性,即主客观条件。
第四步: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历史纵横》,假如你是一位航海家,具备什么条件你才敢进行远洋航行呢?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可能性。
【归纳要点】
1.必要性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渴望,出现“寻金热”。
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旧航路。
政治需求:西、葡统治者通过开辟新航路掠夺财富,巩固封建统治。
宗教热情:传播天主教热情。
2.可能性
主观条件:西、葡统治者支持。
客观条件:欧洲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的发展。
【知识拓展】展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我国远洋航海业:从15世纪初郑和率庞大船队七次下西洋,比西方远洋航行早了近半个世纪,但为什么没能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呢?(教师引导学生从目的和结果上思考,再由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郑和下西洋目的是宣扬国威,以天朝上国自居,发展了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而西欧的远洋航行为追求黄金和掠夺财富,进行了资本原始积累。
第三目:开辟新航路的影响
【教学方法】西方史学界把15-17世纪称为“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说明新航路的开辟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意义,同时给全世界带来的影响也是多层次的,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课本最后一目和幻灯片中材料展开课堂讨论:“新航路开辟带来的是曙光,还是灾难?”并要求学生证明自己观点,注意“论”从“史”出。(学生充分讨论后)
【教师总结】
1.积极影响
(1)经济上: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概念讲解】商业革命: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极大推动了西欧商人资本的发展。
(2)政治上: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概念讲解】价格革命: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源源涌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在“价格革命”过程中,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封建主势力衰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因此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使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加速封建制度的解体。
(3)文化上:各地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走向融合。
2.消极影响
对外关系上: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下一课即将学习,教师点到为止)
【课堂小结】幻灯片展示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练习题。徽省
(作者单位:安徽省天长中学)
一、教材分析
《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5课。本课从三个方面介绍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开辟新航路的原因、经过以及影响。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兴起与发展,下启为早期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提供前提,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已对新航路开辟有了简单的了解。但知识没有体系化,缺乏辩证地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可层层设疑,进行问题探究。鼓励大胆发言,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利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政治根源和主客观条件,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2.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迪亚士抵达好望角、达·伽马直通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及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
3.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比较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景再现、地图动态情景演示、史料分析、表格归类、历史对比等方法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经过。
2.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感受学习探险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并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的先进性。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是历史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结果又充满血腥味与罪恶感。
四、教学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五、教学难点
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分析教材,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搜集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
2.学生:先预习教材,搜集有关航海家们探险的故事。感受其中艰辛,教师事先将学生分组以备展开课堂讨论。从而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七、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今天看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得出这一认识却历尽艰辛的,展示两幅地图:(一幅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和现在的世界地图)由学生观察比较两幅图找出区别。(学生回答)
【教师解说】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只有欧洲、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地方,没有大洋洲、美洲、太平洋,更没有南极大陆了,但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情况发生了改变,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人们的认识呢?由此导入本课。
第一目:开辟新航路的经过。
【教学方法】第一步:利用多媒体展示传统欧亚之间的旧航路(旧航路经过地中海)。问题设置1:那么什么是新航路呢?
【学生回答】“新航路”指欧洲人开辟的不经过地中海通往世界各地的航路,称为新航路。
第二步:根据学生课前准备,搜集的材料。选出四名学生代表介绍四名航海家历程。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记忆与理解。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新航路开辟的动态示意图”填写表格,做到讲练结合,准确把握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国家、人物和航线。
第三步:问题设置2:欧洲航海家是克服重重困难,追波踏浪,才开辟了新航路,从这些勇敢的航海家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呢?
【学生回答】探索,开辟精神,恒心,毅力。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过渡】既然存在旧航路,那为什么西欧人还热忠于开辟新航路呢?探索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第二目: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教学方法】第一步:展示一幅西欧商人清点钱币图片和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一段材料。问题设置3:为什么这一时期欧洲人对黄金有这么强烈的渴求?培养学生结合课本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而得出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第二步:展示一段《马可波罗传记》选段,问题设置4:为什么欧洲人舍近求远,不经过地中海到达东方“寻金”呢?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寻找答案: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商业危机。
第三步:教师先提问:“最先探索新航路的国家是哪两个?”学生根据初中知识作答。问题设置5:为什么西、葡可以领先一步最先走在开辟新航路的前列呢?(教师总结:两国地处大西洋沿岸;热忠于传播天主教;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政府有力量支持远洋探险)这样找出新航路开辟的政治根源与宗教热情。
【教师总结】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政治需求、宗教热情这些构成了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经济根源、社会根源与宗教热情说明欧洲人有着开辟新航路的强烈要求,而商业危机又使得他们不得不去做这件事。但做成一件大事,光有动机和动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可能性,即主客观条件。
第四步: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历史纵横》,假如你是一位航海家,具备什么条件你才敢进行远洋航行呢?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可能性。
【归纳要点】
1.必要性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渴望,出现“寻金热”。
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旧航路。
政治需求:西、葡统治者通过开辟新航路掠夺财富,巩固封建统治。
宗教热情:传播天主教热情。
2.可能性
主观条件:西、葡统治者支持。
客观条件:欧洲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的发展。
【知识拓展】展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我国远洋航海业:从15世纪初郑和率庞大船队七次下西洋,比西方远洋航行早了近半个世纪,但为什么没能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呢?(教师引导学生从目的和结果上思考,再由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郑和下西洋目的是宣扬国威,以天朝上国自居,发展了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而西欧的远洋航行为追求黄金和掠夺财富,进行了资本原始积累。
第三目:开辟新航路的影响
【教学方法】西方史学界把15-17世纪称为“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说明新航路的开辟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意义,同时给全世界带来的影响也是多层次的,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课本最后一目和幻灯片中材料展开课堂讨论:“新航路开辟带来的是曙光,还是灾难?”并要求学生证明自己观点,注意“论”从“史”出。(学生充分讨论后)
【教师总结】
1.积极影响
(1)经济上: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概念讲解】商业革命: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极大推动了西欧商人资本的发展。
(2)政治上: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概念讲解】价格革命: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源源涌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在“价格革命”过程中,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封建主势力衰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因此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使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加速封建制度的解体。
(3)文化上:各地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走向融合。
2.消极影响
对外关系上: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下一课即将学习,教师点到为止)
【课堂小结】幻灯片展示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练习题。徽省
(作者单位:安徽省天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