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鲁迅慌”

    孙丽君

    【摘要】踏踏实实地走进鲁迅的世界,踏踏实实地走进鲁迅的作品,要让学生变怕读鲁迅的作品为爱读鲁迅的作品。

    【关键词】鲁迅课文;“鲁迅慌”;走进鲁迅

    鲁迅的文章素以大师之作收入中学课本,见解精辟独到,批判入木三分,语言精练犀利,凝聚着一腔热血,涌动着一片赤子之情,洋溢着脊梁式的民族精神。但是,阅读鲁迅文章的现状却难以让人乐观。教学中发现,很少有学生会按照老师的要求自觉阅读鲁迅的文章,理由是鲁迅的文章都很深奥,还没看就担心自己看不懂而不想翻开它;有的时候确实想认真看下去,可总是看了一半就不再有继续阅读的兴趣了。这样,学生就变得很敏感,一看到鲁迅的文章心里就发慌;而教师也觉得鲁迅的文章教授起来比较难,也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慌。

    那么,这种“鲁迅慌”是怎么产生的呢?

    在多年分析研究鲁迅的文章后,我发现这与鲁迅文章篇幅比较长、思想内涵比较深刻、人文含量比较丰富等特点有关。再加上鲁迅作品时代跨度大,背景的理解比较难,学生的生活经历又比较简单,他们对生活缺少应有的感悟和思考,因此课堂上学生怕学、教师怕教,鲁迅作品就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谈“鲁”色变,冷落鲁迅那一篇篇血性的文章,冷落一颗忧国忧民之心,这是很不应该的。

    那么,怎么才能带领学生跨越这道坎,成功地把学生摆渡过鲁迅文章思想艰深这条大河,让他们走近鲁迅,亲近鲁迅,与这位大师产生感情的共鸣呢?

    要解决这个难题,我个人认为办法是有的,这就是:两脚走路,两脚都走踏实了。

    一只脚,要踏踏实实地走进鲁迅的世界。走进生活中的鲁迅,走进作品中的鲁迅,走进他的好恶,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尤其是走进他写作该文前的那段生活和思想变化中。这是非常必要的。鲁迅是一棵大树,他根深叶茂;鲁迅是一条大河,他源远流长。唯有对他的作品对他的为人理解得深,解读得透,才能透过他冷静而坚毅的外表,感知到包藏着的那颗忧患的爱心和满腔火热的情怀。这样学生阅读时的心理距离就缩短了,体味鲁迅性情之真味也就水到渠成了。

    而要走进鲁迅就要抓两点,一是鲁迅生活的时代特点及与此产生的写作命意,比如杂文的社会事件(尤其是20世纪初的社会大事及现状)的针对性,《呐喊》小说的批判辛亥革命不彻底性并积极探寻救国救民良方的命意,散文诗的象征性等。二是鲁迅爱恨情感的复杂交融,比如对散文中身边人(弟弟,阿长等)的真诚而又复杂的情感,对小说中被欺凌而不自知者(孔乙己,阿Q等)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内心等。鲁迅的好多作品是现实与回忆交集的,这也必然增加阅读的难度。如《朝花夕拾》里的回忆性散文,那都是他在中年(当时已经四十六七岁了)时回忆着写的,站在有着丰富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的年龄角度写的,少年时的情感和中年时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相当复杂,要完全理解难度很大。这样的话,站在鲁迅这么一个复杂的立场去把握文章有一定困难,因此,分析情感变化曲线也就变成重中之重了。

    另一只脚,要踏踏实实地走进鲁迅的作品。所谓踏踏实实就是做到认认真真地字斟句酌。要理好文体线,要理顺思路情感线,要咀嚼语言的滋味。记叙类的,我们可以按照一般的记叙文散文去处理文本;散文性强的我们可以凭借同龄人的生活经验去感知、去体悟鲁迅曾经的童年生活和现实的精神生活;散文诗类重在解读象征物中寄托的与现实的联系;小说重在分析人物形象及产生这类人的社会生活;杂文重在感受作者的对人物对社会的看法和见解。譬如学习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要重视阿长这一社会底层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关爱普通人、关注弱势群体的情怀,并理解作者表达的用意。鲁迅的文章虽然常因时间太远或背景复杂或蕴含太深而造成阅读上的难度,不过,他的散文也充满了童年少年时的情趣,如果我们教学时能抓住这个突破点,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阿长与<山海经>》出自《朝花夕拾》,这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记实性文章。它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有影响的人物,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有着淳朴、宽厚、仁慈的美德,作者通过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我想,教学中如果按照这种由事及人的教学思路展开,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作者对长妈妈的情感因为有了过去与现在的交融就变得复杂起来,不过,抓住文中的关键字眼“不大佩服”、“讨厌、不耐烦”、“非常麻烦”、“空前的敬意”(善良的讽刺)、“产生新的敬意”(买书),作者的情感变化轨迹也就清晰可见了。

    鲁迅写文章很喜欢突破时间框架而以自己的情感和感悟来组织材料。《祝福》、《风筝》、《为了忘却的纪念》等莫不如此,鲜活、多姿、有创意、入情入理。所以说理清了他文章的思路就等于阅读成功了一半。

    有时我们会感到鲁迅文字佶屈聱牙很难读,让人头疼,但是,你若能细细分解辨析,你就会发现他语言有着奇妙的魅力。譬如《祝福》中有一句对祥林嫂沦为乞丐时的评论语——“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看起来重复的三个副词却准确地表达了祥林嫂被赶出鲁四老爷家后沦为乞丐的明确性、不容置疑性和长久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中的“似乎”、“确凿”也是同样的效用。再如: “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祝福》)等,透彻地理解好这样的语句对读通鲁迅的文章是必不可少的。

    踏踏实实地走进了鲁迅的世界,踏踏实实地走进了鲁迅的作品,教学情景就会大为改观,学生不但不会再有“鲁迅慌”,而且还会主动地去细读鲁迅的作品,从而真正领悟鲁迅作品的精神文化内涵。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