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中医药学科发展策略研究
张丽莉 徐晓红 赵娜娜 王致磊 万志强 赵雷
摘 要:中医药重点学科的建设能够有效的加快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整体中医药学术水平。重点学科建设的工作重心在于如何发展建设,意在通过中医药重点学科的科学建设,以达到带头示范作用,惠及整个中医药学科群的建设。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振兴发展,对中医药利好几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通过对中医药学科的发展进行调研,梳理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推动中医药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探索更多有效途径。
关键词:双一流;学科发展;中医药
自2015年8月18日,中央深改小组审议通过“双一流”建设方案,到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公布了国家“双一流”建设项目名单,2018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公示名单,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学科”成为了国家教育领域的热点和焦点[1]。聚焦中医药事业发展,2016年出台的《中医药法》以及《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文件精神,陆续出台了《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等具体措施,为国家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学科建设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只有重视了学科设置,才能够使得院校人才培养结构更加的合理。中医药重点学科是推动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中医药学术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中医药学科的发展进行调研,梳理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推动中医药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探索更多有效途径。
一、“双一流”背景下中医药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中医院校在“双一流”学科背景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在发展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一)中医药学科发展模式单一,特色优势不够突出
在全国各大中医药院校中,几乎存在相同的学科设置模式。首先,把相当大的一部分资源分配给占主要地位的中医药学科,目的在于建立类似“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另一部分人富起来”的发展模式,以中医药学科为核心,逐渐向药学、生命科学等周围学科扩展,最后才涉及法学、管理学等新兴学科。从不同程度上盲目得追求学科大而全的,却忽略了学科特色的形成,中医药学科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2],导致一些学科特色及优势学科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同质化”的中医药院校不得不思考并迅速调整自己的定位。
(二)中医药领军人才缺乏,学科团队成员结构不合理
“领军人物-高水平临床-高质量项目-高贡献成果-高影响论文-高水平人才培养”这一模式可以推动学科的科学研究、临床实践向纵深发展,形成优势和特色,建立良性循环的机制[3]。学科领军人才少,学科团队成员学历、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学科学术创新、临床研究、医疗水平、社会服务等的决定性因素。需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汇聚和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使行业内有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数量增加,形成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带动学科发展。
(三)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缺乏联动机制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一体化路径不明,对本科的人才培养重视度不够,学科建设的成效在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作用不突出;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对社会发展的响应和反应机制尚未形成[3]。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一流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一流学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互动构成现代教育和科技的一个重要特征,研究生在学科中的贡献度与人才培养是统一的,在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作用这一方面的认识和实践均不够,另一方面各高校没有形成研究生、本科生一体化的联动机制,无法利用研究生教育及科研资源来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4]。
(四)学科管理与评估机制不够完善
中医药学科建设的组织保障有待加强,学科评价制度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学科建设应从注重数量的增长向注重质量转变,缺乏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缺乏同行学术评价与长期社会效果跟踪相结合的评价制度[5-6]。
二、“双一流”背景下中医药学科发展对策
“双一流”背景下,中医药学科建设唯有不断创新,把握国家政策,不断进取,把创新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重中之重,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建设工作。
(一)医教协同发展,加强中医药学科投入
强化基础研究,打造高端学科平台,重点重点支出高端人才培养,加强政策扶持,为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提升学科软实力,采取多元化方式投入学科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為了推动中医药学科建设的科研与学术研究,还要不断加强学科的基地建设,保障实验室设备配备齐全,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铺好发展之路。
(二)以人为本,加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保护和引进力度
将人才政策与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和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科技发展,以人为本,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学科建设工作。重点强调人才在学科建设中的所挥的重要作用。如果想建设建设一流水平的学科,一定少不了一流水平的学科建设团队,而一流水平的学科建设团队,至少要有一名具有一流水平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声望的学科带头人,能够正确的带领团队进行科学、有效并且可行的学科建设工作。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优秀的学科带头人的团队里,还需要具有一定水平和实力的相关工作人员,来高度完成上级分配下来的各项任务,以保证建设工作计划、有序开展。所以,在学科队伍建设过程中,人才引进也是重要一环,不仅能够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还能为学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三)遵循学科发展规律,优化学科结构与布局
根据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合理的学科结构。一个中医药院校属于哪一种类型,重点突出哪些优势,在同类院校中能够展示怎样的特色等,都与学科结构密切相关,同时,合理的学科结构也能提升学科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学科结构的形成,需要办学者充分研判学科发展前沿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要,科学合理做好学科建设范围和目标定位,优化学科结构布局,错层发展的学科引导机制,做好学科生态体系的整体谋划[7],在学科建设战略上集中力量,选择最能发挥中医药院校优势,重点发展、率先突破、以形成特色,配合区域经济发展,建立符合中医药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使中医药院校的学科调整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有效的无缝对接,使其成为培养中医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同时,还需要考虑中医药学科本身发展建设的趋势与国家政策的相结合,使得学科建设思路从“广而全”向着“精而優”转变[8]。
(四)健全学科管理的体制机制
加强学科顶层设计,明确学科管理组织架构,可以实现对学科管理的精准化、制定学科发展规划的科学化、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精确化、学术水平提高的整体化,完善学校、二级院校及学科管理制度,增强学科资源的宏观调控,结合各中医药院校不同学科差别化发展,实施分类建设,分层发展的学科建设指导机制,根据分类分层结果确定目标,明确学科带头人负责制,落实学科联动机制、奖惩机制,进一步完善学科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促进中医药学科良性发展,同时通过财政拨款、学校配套、项目合作、平台共享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科建设经费的筹集,根据评估评价结果调整经费支持幅度,激励中医药学科加强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9]。
中医药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中医药院校必须搞好内涵建设,凝练优势,奋发有为。作为专业性较强的中医药大学内涵建设必须依据自身特点做好顶层设计,立足传统,彰显特色,发挥优势,在“双一流”的学科建设中,避免盲目扩张式的“全面发展”,做好思想指导实践、实践反馈作用于思想的螺旋发展方式,以我辈之优势与长处为基,并加强重视优势与特色的继承与发扬,逐步向周围开疆拓土,链条式一环带一环的发展,以此带动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翁铁慧.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教研究,2019,11(2):1-3.
[2]徐向宇.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32):6321-6324.
[3]郑晓红,黄成惠,段金廒,等.中医药学科发展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战略选择[J].中医杂志,2015,2(3):181-183.
[4]魏静,邓洪平,罗克明,等.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本科生”联动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以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J].2018,5(43):181-183.
[5]姚静.以学科为支点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基本遵循、主要任务与动力所在[J].教育评论,2018,12(2):29-31.
[6]姚思宇,何海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01:19-26.
[7]杨佳丽,郭向明.关于地方高校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11(47):215-217.
[8]徐向宇.试析中医药学科发展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战略选择[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63(17):207-209.
[9]陈芳芳,周茂福,李艳华,等.基于SWOT分析的中医药院校学科建设发展策略研究[J].大学教育,2017,2(1):75-76.
基金项目:1.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双一流”背景下中医药学科发展策略研究”(编号:JJKH20190487SK)(201901-202012);2.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新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研究生导师考核机制建立与对策研究”(编号:JJKH20190485SK)(201901-202012)
作者简介:张丽莉(1986—),女,汉族,吉林扶余人,硕士,长春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秘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学科研究与管理;徐晓红(1978—),女,汉族,吉林蛟河人,博士,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与管理;赵娜娜(1984—),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药学;王致磊(1987—),男,汉族,山东胶南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万志强(1984—),男,汉族,吉林通化人,硕士,长春中医药大学考务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研究与管理。
*通讯作者:赵雷(1978—),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