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生态伦理观及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 要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不仅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取物以时,取用有节”等观点是儒家思想中对人与自然关系最初的考量。传统儒家生态伦理观为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提供了经验基础,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也是对儒家生态伦理观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本文认为通过对儒家生态伦理观的深入研究学习,不管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对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儒家 生态思想 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作者简介:李宇丹,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111
我国传统儒家生态伦理观强调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和“取物以时,取用有节”等思想,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并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在要求一致。儒家主张将“仁爱”思想延伸至宇宙的天地万物之间,是当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思想渊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也是在汲取儒家生态伦理观念营养的基础上,逐渐找到了一条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的绿色生态之路。所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传统儒家生态伦理观的传承是进行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 “天人合一”——儒家生态伦理观的哲学基础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的焦点,传统儒家哲学思想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中“天人合一”思想最具有代表性,它也是研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前提。儒家通常将“天”视为宇宙或自然界,而将“人”视为人类自身,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便是主张将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统一在一个有机整体之中加以思考和研究,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共赢和发展,体现了和谐自然的生态伦理观。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个明确提出自然天道观的哲学家,尽管他并无明确提出过“天人合一”思想,但是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无不展现着这一看法。《论语》中“尧之为君,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协调融洽的关系,这实质上也间接表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四时生焉,百物生焉”,则表明孔子将“天”界说为囊括四季运转、万物生发的自然界,而四季更替、万物成长,是自然界最大的特征和职能。儒家通过“为天地立心”表明自然界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客体,有其独自运转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理应适应自然环境的变迁,不能违背规律而行。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不知名,无以为君子也”,就是将“知天畏命”看作是君子应当具备的美德,认为“天命”具有客观必然性,“知天命”就意味着对自然规律的了解和把握,而“畏天命”意味着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戴。孔子将“知天畏命”与君子的理应具有的良好品德联系起来,展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识,即人与天一样考究德行,各司其职,各安其位,最终形成一种稳定和谐的秩序。与孔子一脉相承的孟子以“诚”来作为“天人合一”的理论指向。按照孟子的观点,“天人合一”指的是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事统一、协调。“天”不仅仅是宇宙存在的本体,还是道德仁义等价值存在的载体。孟子将“天”人格化,通过《孟子》一书中,“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以是事天也,”可以看出孟子强调通过延伸自身的良知良能,全面表达和了解自己的品德个性,从而掌管天的本性。也就是说,孟子希望通过道德修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孔孟不同,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学说,《荀子》说:“明于天人之心,则可谓至人矣。”荀子将宇宙分为天、地、人三种势力,并且认为三者都有其独特的功能。“诸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变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声”,这就是天、地的功能,人的功能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天、地提供给我们资源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但需要说明的是,荀子认为人和自然并不会因为“天人相分”而形成敌对关系,相反,由于对人类和天地万物的区分,二者会更协调融洽的共处于同一个有机整体之中。无论是孔孟主张的“天人合一”还是荀子强调的“天人相分”,都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实质上都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其出发点和目的都是要通过人和自然的区分,明确天与人的属性、功能和价值,从而更好的各司其职,和谐共存。
二、 “仁民爱物”——儒家生态伦理观的核心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儒家不仅主张仁爱待人,宽容待人,更加强调用仁爱、尊重和保护的态度对待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主张善待自然即是善待自己。儒家思想强调在利用自然为自己谋取利益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平衡的方式协调双方之间的关系,这种“仁民爱物”的思想为今后人类的开拓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理念基石。
孔子所主张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说人类在捕鱼时不要斩尽杀绝,从而保证鱼类的繁衍生息,不杀归巢的鸟儿,来让母雏团聚,这就这体现出儒家对自然界中其他生物飽含仁爱怜惜之情。在孔子看来,庇护幼小的动物,便是仁爱精神的表现,亦是热爱自然、维持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这种思想一方面表现了孔子反对人类无节制获取自然资源和猎杀动物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孔子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始终秉持着扬善弃恶的态度。孟子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君子之于物,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观点,意思是孟子将君子的仁爱概括为三点,一是亲人之爱,二是普通民众之爱,三是自然之爱,这三种仁爱也是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只有以和善的态度对待普通民众,才能赢得民心。与此同时,仁民又必需爱物,唯有爱惜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才可以为苍生的太平盛世提供足够的物质保证。从孟子推己及人,由人及物的道德观念能够看出,孟子以为只爱己爱人是不够的,还必须将“仁爱”扩展到自然万物,甚至宇宙苍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仁、大爱。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们不仅是实现了自身的道德价值,也促进了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荀子将对生态的维护视为践行“王道”的根基,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高尚、最神圣的价值选择。荀子认为“君王之治,皆在草木繁荣丰硕之时,斧斤不入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春耕夏耘秋冬藏四者失机,故五谷不断,而黎民有余食也……”可以看出荀子为了保证自然界给人类带来更多物质财富的可持续性,主张一定要对天地万物施以仁爱的精神,根据万物生长发育的需求,构建一个根据时节采伐和取用自然资源的管理制度,也通过这种保护自然的制度奉劝统治者,要根据自然生态的演变规律,对自然资源进行适当的管理和使用,爱物节用,使万物各得其所、各尽其用,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所以说,“仁民”是“爱物”的前提条件,“爱物”是“仁民”的保证,通过“仁民而爱物”能够实现自然道德和人性道德的有机统一。同时儒家强调将“仁”的态度延伸到宇宙之间,是在价值观意义上对万物平等的肯定,把仁爱作为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途径,成为了儒家生态伦理观的主要内容。
三、取物以时,取用有节——儒家生态伦理观的实践原则
传统儒家思想十分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现实,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儒家诸子逐步总结出平民百姓普遍具有的社会属性,即喜怒无常、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等,并且也越来越意识到欲多物寡之间的矛盾。儒家认为欲与物都是与生俱来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类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而自然万物却是有限的,只有在理性、道德和制度的约束下才能保证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因此,儒家积极探求动植物生长繁衍的规律,强调遵循客观生态规律的重要性,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正确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孔子以为“道千盛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也就是说统治人口众多、繁荣昌盛的国家,君主应当审慎处理相关事宜,讲道德,倡导勤俭节约,爱惜民众,按照时节来安排百姓来进行生产种植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孔子认为君主实施政令时,不要在春播、秋收等农忙之时,避免干预百姓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可见孔子对“取物以时”的重视。《孟子》中所提到的“不违农时,则谷不胜食也”,反映出孟子主张要根据农作物生长的时间来开展农业种植活动,民众才能丰收,为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物质保障,如果不遵循种植规律,不但无法收获粮食,还会受到自然界的处罚。诸如“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等等,这些都是要求善待自然,避免过度捕捞,乱砍乱伐,导致资源枯竭的主张。同时,孟子也认为“不违农时”也是君主统治国家的前提条件。荀子的思想中也包含“取物以时、取用有节”的思想,他认为人类所拥有和使用的资源均来自大自然,理应“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所,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即君主统治得当,顺应自然万物的客观规律,遵循万物生长成熟的时节,那么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都会获得合适的发展。荀子认为人类是生活在自然界之中的一部分,人类只有合理利用自然界的各种资源,按照自然界的演变规律开展生产活动,将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统一起来,才能维持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儒家对“取物以时、取用有节”的重视,不仅是为了保证人类生存所赖以需要的资源,维持自然界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类逐步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四、儒家的生态伦理观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文明是一种强调持续发展的文明。在物质层面上,它主张摒弃过度掠夺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创新资源的利用方式,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精神层次上,它要求摒弃与自然对抗的观念,构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文化主旋律,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共同繁荣。因此,面对诸多生态难题,怎样维护眼前利益同时还要兼顾未来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古代的儒家生态伦理观为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准备了充足的文化资源,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打上了理性的烙印。所以,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当积极借鉴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有益成分,为建设绿色中国,打造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类共同体奠定基础。
(一) 加大宣传力度,让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全国上下的共同支持和参与。因此,国家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儒家生态伦理观和社会主义生态理念的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抛弃人与自然敌对的观念,树立尊敬、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人们从小事做起,将绿色健康的生态理念付诸行动。我们也应当借鉴儒家“仁民爱物”的核心思想,以包容的态度去思考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这也是提高人类思想道德素质的一种渠道。春秋战国时期,政局动荡,各位肆意的土地开发和资源掠夺,启迪了孔子等先哲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当前我国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下,积极对生态布局做出科学的规划,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传统老工业发展模式,着力建设创新性发展新模式,促进我国产业结构逐步走向合理化。此外,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我国与世界各国共处于一个生态环境之中,其发展自然也会相互影响。因此,我国应当加强与各国之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承担维护社会生态环境的责任,建设地球美丽新家园。
(二) 借鉴儒家思想的有益成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儒家的思想文化中有诸多论述都极具时代感,在当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儒家十分重视宇宙中万事万物的联系,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发展规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利益,协调万物生长。借鉴儒家“取物以时,取用有节”的实践原则,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来对待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规律和演变过程,努力将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系统中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涵盖全体民众的基本实践原则。同时,要为社会各系统取用资源制定一个明确合理的标准或原则,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保制度为保障,争取为国家或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普通民众的绿色、健康生活作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在完善生态相关的制度时,最重要的是规定相关责任人的主体意识,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职责和监督奖惩机制。儒家生态伦理中讲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倡导人们勤俭节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这也启迪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应有之义,更是现代人类发展的崭新方向。因此,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保护自然资源,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三) 以儒家生态伦理为指引,培育生态文明理念
一种崭新文明形态的出现总是以古代的伦理价值为指引和根基的。因此,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进程,最重要的还是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进而落实到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传统工业社会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平衡,注重个人进步却忽视社会和谐,注重人类自身却忽视大自然等片面的观念造成了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了很多的生态问题,例如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等。解决生态问题的重点就在于协调不同社会系统之间的利益冲突,清晰判定合理需求与无穷欲望之间的分界线,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的今天,我们应当树立崭新的生态观念,首先在思想上接受生态观念,主动遵循生态规律,珍惜自然环境,为自然界的生态修复和净化留出足够的空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界中的一份子,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国家、企业、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统筹各方面的利益,使社会诸系统共同践行生态文明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承担义务,履行责任。
五、结论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要思想战略,其思想渊源与儒家的生态文明理念密不可分。儒家“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取物以时,取用以节”的生态伦理观将人类的道德价值观和自然规律统一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为我国解决当前面临的一系列生态难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经验和指导。它启迪我们应该抛弃旧时期以牺牲环境、消耗大量能源、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转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减少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总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在传统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更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的生态文明观念,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当积极借鉴传统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有益成分,从自然中感悟生命的真谛,践行生态伦理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徐嘉.简论儒家生态伦理及其现代价值.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2004
[2]任俊华.儒道佛生態伦理思想研究.湖南师范人学.2004.
[3]任俊华.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3).
[4]王艳.传统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述略及其当代价值.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
[5]陈科频、余文好.论儒家“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转换.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6]何怀宏.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述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2).
[7]张雪瑞.试论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湖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6).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