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引领 务实优化管理工作
李小兰
怀着对幼教工作的热忱,带着对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思考,2017年暑假,笔者来到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新苗幼儿园担任园长一职。新的身份,新的同事,新的环境,一切都是新的,尽快融入这个大家庭成为我的首要任务。上任之初,我对幼儿园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幼儿园经历了从公办到民办再到公办的过程。政府回购以后,幼儿园法人代表由当时的教办主任兼任,日常工作由民办园时的老板主持;2013-2016年期间,政府的投入基本为零,园舍、设施设备陈旧,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严重不足,教师的专业意识不强,教学理念不足,教育反思缺乏深度和广度,幼儿园的管理局限在“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即可”层面。我到任后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省优质园的复审。经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充分的交流讨论和缜密的思考审议后,我们管理层决定以省优质园复审为切入口,加强常规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提升幼儿园管理的整体水平。于是,我们从“规范”入手,务实优化每一项工作,引领幼儿园走向光明的未来。
一、用规范细化责任,实现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实施管理工作的前提。我们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等文件精神,将原有的规则制度与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中的岗位工作标准、工作内容和制度进行整合、修订,按职责分类集聚、组合到一起。结合幼儿园的中心工作,我们逐一核对细化省优质园的标准,坚持围绕省优复审工作,强化要求,不断丰富内涵发展。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在征求了全体教职工的意见后,我们编制了《幼儿园章程》《幼儿园制度汇编》《幼儿园文化读本》等。在实现岗位工作目标明确、职责分明、内容具体的过程中,推动各部门根据规范要求履职履责。
例如,每年的绩效考核方案涵盖师德师风、工作表现、工作质量、工作量和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根据考核细则又依次细化出教师、后勤教辅、副园长、园长的工作规范。工作规范为每个部门教职工开展工作提供了根据和支撑,也成为管理人员考核教职工的参考和依据。
又如,综合学期考核有教师学期专业成长目标考核、家长满意度、幼儿学期发展评估等工作事项,继而又形成了家长的满意度测评、幼儿学期发展评估工作规范标准等。在幼儿学期发展评估工作规范标准中,我们修改了幼儿行为评价模式,由教师单向评价变为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师对幼儿观察和评价后,将其发送给家长,家长针对这份评价写出与教师观察记录一致或有差异的行为,教师与家长之间信息互通、相互补充,进一步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
可见,通过将宏观管理制度有效转化为详细工作事项和相应的工作规范,让规范管理与文化理念深植教职工的具体工作中,使规范管理更具可行性和实践性。
二、融规范于理念行动,助推队伍素质内涵发展
(一)“以园为家”,提升教工师德内涵
思想作风形于外而源于内,内心有什么样的思想指导,外在就有什么样的表现。要想幼儿园有所发展,管理者必须深挖思想根源,从“破”中求“立”,方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省优质园复审在即,我们必须从思想源头抓起,激发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鉴于此,我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师德小故事宣讲”“夸夸身边的好同事”“‘幼儿园特色发展之我见的提案”等,激励和熏染每一个教职工。教师们的想法从原先的“只是个工作而已”变成了“这是我的家,我要为此努力付出”。渐渐地,教师们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思想意识,幼儿园也形成了全体教职工团结协作、群策群力谋发展的工作局面。通过思想的洗礼,教师们增强了专业责任感,找到了成长方向感,体验到了实现生命价值的可能。《幼儿园“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出台更是教职工对幼儿园发展的期望所在。
(二)实施课程游戏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当代管理决策论者西蒙曾经说过:“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领导者,领导艺术的核心在于激励下属积极主动地工作。”由此可见,一切管理的核心最终都是人的管理,人才管理的核心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幼儿园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自2014年江苏省幼儿园实施课程游戏化项目以来,我园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理解大都停留在口頭上,“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课程游戏化精神还未得到有效落实。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焦点在于孩子。《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为教师专业发展指出了具体目标。于是,我们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做法才是真正的放手?如何把握契机,生成课程?带着问题,我们进行了细致的学习、研讨、交流和反思,不断探索和尝试,努力寻找答案。
第一步:培养有思想的教师
首先,我们通过大组集中、小组交流、个人研读的方式,让教师们深入学习《指南》及课程游戏化实施的六个支架和五大行动,逐渐明晰理念,更新观念。然后,我们通过开展优秀书目推荐、专业杂志订阅、指定书目领读、好书美文分享、聆听专家讲座、各类专题研讨等活动,教师们思维相互碰撞,产生出智慧的火花。这种“功利化”的读书模式为课程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步:培养有功底的教师
学会观察是教师所需要具备的基本功,是获得课程顺利开展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手段。基于“观察”的课程日记是我们最初的行动。当班教师要记录每个环节的精彩活动,分析孩子的游戏过程与行为,提出解决策略。可是,坚持一段时间后,这样的观察记录就“变味儿”了。那么,幼儿园如何进行减负,让教师真正学会观察,有较强的观察意识呢?
我们将课程日记拆分成“班级日记”和“视频记录”两个部分。班级日记由两位教师共同完成,如实记录一日活动内容、精彩游戏瞬间或发生的问题,能否生成新的活动、怎样解决问题也都在记录范围之内,这样的观察日记为第二天的活动埋下了伏笔。例如,美工区里,一名幼儿为爸爸制作的贺卡(爸爸想我想哭了,我想爸爸想哭了)让教师产生了灵感,并及时抓住契机生成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中秋主题活动。
视频记录指由教师拍下精彩的游戏瞬间,在点评时让幼儿看到自己或同伴的游戏行为,学习他人的游戏经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看到孩子真实的游戏状态。例如,玩沙區中,一名幼儿说:“今天的沙子湿湿的,真好玩,我要做个小螃蟹。”另一名幼儿道:“没有水的沙子就不能这样玩了。”教师受到了启发,在玩沙区设置了一口井。孩子们开渠引水,挖游泳池,乐此不疲。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又有了小心思:“这个沙全湿了,我的小筛子没法用。”“要是还有干沙子的地方就好了。”于是,教师采纳孩子们的意见,在原来的沙池旁边又挖地填沙,增加了干沙区,孩子们玩得更加兴奋了。
精彩的游戏视频也是教师诊断幼儿游戏状态的重要素材。教师们通过观看视频,记录下幼儿的游戏过程,分析其行为,提出一系列支持性策略,再由拍摄视频的教师介绍游戏实况和幼儿表现。在此过程中,全园教师轮流解读各班孩子的游戏行为,游戏中需要给予孩子怎样的支持,共商解决办法,起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第三步:培养会行动的教师
有了思想,有了功底,还得会行动。把握契机实施园本课程的行动可以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那么,如何把握园本课程的生成契机呢?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推进,教师们的课程意识渐渐清晰明了。首先,研究他人的课程,寻找秘诀,借鉴姊妹园的优秀课程,做到学习中有创新;其次,观察孩子,把握教育契机,从孩子的兴趣点着手,寻找并生成素材;再次,谈话调查,了解孩子,生成活动要基于孩子当前的发展状况,满足其需求;最后,研讨架构,形成初步的课程网络。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师们不再觉得生成课程遥不可及,在生成课程时还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例如,后场地整改引发的环境课程“阳光部落诞生记”成为孩子们流连忘返的乐园;二楼的空中平台在孩子们的规划与动手操作下形成了生态课程“青青园中园”;幼儿园要建新房子了,喜欢建构的中班幼儿生成了建构课程“我们的幼儿园”,足球场、教学楼等一一呈现;班里要来男教师了,孩子们在期待中开始了社会课程“男教师来了”……
三、以规范引领夯实发展底蕴,谱写园所发展崭新篇章
管理的最终结果在于优质高效地达成目标。幼儿园工作的目标是培养人、发展人,把各种育人要素综合、全面地规范并利用起来,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有创新、有特色,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当前的社会形式,确保幼儿园持续稳定发展。实践证明,幼儿园管理工作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规范管理则是管理工作最基本的要素。我们在摸索中前行,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短短的三年时间,幼儿园取得了可喜的变化:我们的规范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们的辛劳换来了幼儿园的环境大变样,我们的付出使教师的理念和行为有了较大的改观,我们的努力换来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与快乐发展。可以说,我们的管理从教职工的发展需求而来,又回到教职工的发展中去,教职工良好的工作状态推动了幼儿园各项工作自主良性运转。在今后的工作中,哪怕遇到困难,我们也要向着光明的未来,希望我们能以研究的实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以丰硕的成果迎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