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支部共建”模式开展研究生党建工作研究

任峰 张晓东 张冰 燕夏婧
【摘 要】党支部共建具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进的特点和优势,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联合共建,是当前高校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型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研究生基层党支部建设背景与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创新提出“两横”“两纵”的学习模式,研究了教工、研究生基层党支部联合共建实现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教工;研究生;两横两纵;联合共建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2-0035-02
党支部共建是指两个或多个党支部联合开展各项活动,共同学习、共享各项资源、互相之间取长补短的一种新的支部建设模式。而高校教职工与研究生基层党支部共建,则能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吸引更多优秀研究生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1](P.68-69)
一、研究生基层党支部建设现状及背景分析
研究生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开展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抓手和载体。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基层党组织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加强研究生党支部的基层组织建设,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群体在研究生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引导广大优秀研究生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凝聚,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导核心作用。
研究生党员人数多,党员比例高,研究生群体具有年龄跨度大、群体组成复杂、学历层次较高、目的明确、世界观价值观已形成等特点,他们主要以科研团队或导师为单位开展学习、科研和生活,导师和科研团队对研究生影响较大。据统计,2016年北京化工大学在校研究生党员比例高达30%左右。研究生党支部工作存在人员难凑齐、学习教育活动效果难发挥,个别研究生在组织、纪律方面涣散,思想认识松懈,理论知识匮乏,重科研轻思政,个别支部组织程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等问题。因此,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具体要求,需要结合研究生党员群体实际,创新开展研究生党建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研究生党员群体的先锋模范和标兵作用。
二、研究生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
(一)人员构成复杂,工作难度加大
研究生群体人员构成复杂,党建工作难度大。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群体具有年龄跨度大、群体组成复杂、学历层次较高、目的明确、世界观价值观已形成等特点,经历过社会工作的磨练或者本科阶段的学习,研究生的社会阅历和理论知识也都有所提高,研究生在校期间目的性更强,这些特点使得研究生党员综合素质和理论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大,个别研究生在组织、纪律方面涣散,思想认识松懈,理论知识匮乏,增加了研究生基层支部开展党建工作难度。
(二)培养方式分散,班级概念弱化
研究生培养方式分散,班级概念弱化。研究生属于导师管理制,在校期间主要以科研团队或导师为单位开展学习、科研和生活,班级概念弱化。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根据课题要求和导师研究方向各有特点,党支部成员中个体因导师和研究方向不同,课程学习方式差异很大,因此集体学习时间较难一致;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有半年的企业实习实践经历,研究生会根据导师的安排进入到不同的企业实习实践,空间距离上的限制使得支部生活无法正常开展。这些特点使得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工作人员难凑齐、学习教育活动效果难发挥。
(三)重科研轻思政,组织生活涣散
重科研轻思政,组织生活涣散。研究生在校期间评优评奖的考评体系中,虽然有对研究生德育思政的要求,但主要考核指标还是科研论文,德育考评条款可操作性不强,形成了德育评价中无过便是功的错误思想,个别研究生党员认为只要不犯错误,搞好科研多发文章,支部活动或者理论学习可以少参加或不参加的错误认识;个别导师对研究生的要求只注重学生科研成果,忽略了学生的与理论修养和党性培养,使得有些研究生在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方面主动性强,积极性不高,党的理论知识匮乏,参与支部学习活动积极性不高,个别研究生支部组织生活涣散。
三、以“支部共建”模式开展研究生党建工作
为深入贯彻“两学一做”,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群体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解决研究生党员在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2](P.83-86),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创新其学习方式,结合“支部共建”开展研究生党建工作。
(一)教工支部带动学生支部
1.与学院教工支部共建
共建模式可采用教工党支部、科研团队与学生党支部共建。利用科研组汇报、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开展共建活动;邀請教工党员为研究生党员“讲党课”、指导研究生思政、科研、学习和生活。通过共建活动充分发挥教工支部对研究生党支部的指导和带动作用,发挥导师在研究生育人中德育思政教育作用,同时共建也为教工支部注入了研究生党员的新思想、新活力。 [3](P.73-76)
2.与离退休党支部共建
离退休老党员作为学校中资历最老的党员群体,其党性修养很高,但在其组织生活和建设方面缺乏创新及活力,而与研究生党支部共建则可实现优势互补的效果。活动形式可通过参观各纪念馆,由老党员为新党员讲述过去的故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使研究生党员深切感受到科研工作的严谨和艰辛,感受到党员榜样的力量。
(二)高年级支部与低年级支部共建
高年级党支部开展一系列党务党建工作培训活动,帮助低年级党支部尽快开展支部建设;组织开展系列学习活动;开展工作经验交流和支部工作心得分享活动。共同的学习和交流不仅帮助低年级党支部快速开展支部工作建设,而且促进了高低年级研究生党支部党员的了解,有利于完善支部建设制度的制定。
(三)同年级支部共建
同年级研究生具有相同的学习阶段和特点,因此,同年级党支部开展共建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是做好研究生党建的新途径。
1.开辟读书角,倡导读经典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学院研究生党总支建立了经典书籍库,书籍由各支部推荐共享,包括《毛泽东选集》《从理论到实践》《向榜样学习》《红色记忆》《共筑中国梦》等多本经典书籍,各支部组织成员互相借阅学习,定期分享交流学习感悟。创立读书角这种创新学习方式,一方面促进研究生党员阅读红色经典,深入了解党的发展及建设中的不易,提高党性修养;另一方面,通过定期的交流分享,可逐渐强化学生党员学习的主动性,并将这种主动性应用到科研学习当中。
2.与兄弟学院党支部交流
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学科特色与优势,通过与同年级其他学院党支部的共建交流不仅可以拓展研究生党员在不同专业领域的认识、学习,更能通过思想和知识的交流碰撞,激发研究生党员的创新思维,在党建与科研两方面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与化学工程学院支部进行共建,在党课学习、日常活动、党建思政、科研学术等方面开展丰富而有特色的交流活动,一方面,促进了两院之间学科交流和科研合作,另一方面促进双方研究生基层党支部的共同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3.采用新媒体为共建搭建新平台
微信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其受众广,传播消息迅速,且通过图文的形式能够在传递信息时达到良好的接收和传播效果。[4](P.64-66)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学院16级研究生党支部相互合作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并设立了“时事热点”“先锋人物”“支部活動”等模块,通过这种新媒体对党建工作进行宣传和支部活动推广,方便研究生党员进行学习。
(四)通过红色“1+1”与企业党支部共建
与企业党支部进行联合共建,由企业党支部为研究生党员进行企业管理及建设方面的培训,研究生党员为企业发展提供科研方面的助力,互帮互助,取长补短。这种共建模式利用校企各自的优势,在党建上,能够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开拓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在各自的需求上,企业能够帮助研究生群体提前进入社会,感受企业氛围,培养企业生存技能,了解出口方向,而研究生群体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自身所学为企业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双方合作共赢,以党支部合作为窗口和纽带,连接校企,助力共同发展。该种发展模式以“企业引领教育,共建促进发展”为原则,以“互帮、互学、互助、共赢”为目标,受到了广大学校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和推广。
总之,高校要不断提升研究生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水平,通过支部共建,增强各共建党支部工作的实效性,将基层党支部织成一张“网”,紧密联系,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在共建过程中,要不断推进支部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交流,找准契机和切入点,扩大共建范围和影响;同时,要借助新媒体,做到模式创新,紧跟时代步伐,让党建共建工作思路活起来,形式新起来,跟多人参与,跟多人共享共建成果,促进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全面深入展开。
参考文献:
[1]陈哲.“师生结对、支部共建”与高校团队学习“耦 合”[J].学习月刊, 2016,(2).
[2]胡杨,林芸.基于“两学一做”的教工与学生党支部 协同共建模式构建的原则及意义探讨[J].老区建设, 2017,(4).
[3]杨连顺, 裴淑娥.高校师生共建党支部的研究与实 践——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J].石家庄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
[4]徐辉,官媚.“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与教 工党支部共建的研究与实践[J].人才资源开发, 2017,(8).
[责任编辑:秦 超]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