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德在韶关革命活动几个问题的考证

    梁观福

    【摘 要】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潮汕失败后,朱德率余部转战粤赣湘来到粤北韶关,继续开展武装斗争,这是他革命生涯的一段辉煌历程,现存的记录和反映朱德这段历史的历史文献甚少,而且多以回忆录为依据,由于回忆录存在误记和引用回忆录的误解等因素,因此后人在记述朱德这一段历史时,出现一些与史实不相符的问题,比如粤北党代表参加汝城会议的问题;朱德率部离湘到韶的原因问题以及朱德部队入韶活动路线的问题。

    【关键词】 朱德;韶关;汝城会议;原因;路线;考证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潮汕失败后,朱德率余部转战粤赣湘来到粤北韶关,继续开展武装斗争,这是他革命生涯的一段辉煌历程,因此后人在记述朱德一生的革命事迹中都不会忘记这一段历史。然而,由于记录和反映朱德这段历史的历史文献甚少,多以回忆录为依据,而又由于回忆录存在误记和引用回忆录的误解等因素,使后人在记述朱德这一段历史时,出现一些与史实不相符的问题。本文试图就一些问题做一些考证,并请教于专家学者。

    一、粤北党代表参加汝城会议的问题

    1927年11月,朱德率南昌起义军余部来到湘南汝城召开会议,计划在湘南和粤北举行起义。关于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员,朱德事后曾说有“来自湘南和粤北的代表”①,有“衡阳所属各县县委书记”②,《朱德年谱》记有“湘南和粤北党组织负责人”③,但都没记述参加会议的“代表”、“书记”和“负责人”的具体人员。而有文章认为参加会议“有来自郴县、耒阳、宜章、资兴、乐昌、仁化、始兴等县的代表夏明震、毛科文、杨子达、任卓宣、钟古、彭晒、龚楚等十多人。”④至于谁是湘南、粤北的代表,有地方党史记述就很明确:“出席会议的各地党组织领导人是:湘南方面,郴县夏明震(代表湘南特委),耒阳谢竹峰,宜章毛科文、杨子达、彭晒,资兴黄义行,汝城何日升、何举成,桂东郭佑林;广东方面,任卓宣、钟鼓(代表广东省委),龚楚(代表北江特委),乐昌李光中,仁化阮啸仙,始兴梁明哲等。”⑤

    上述参加会议人员的确定,作者没有提供依据来源,也许是根据当时湘南和粤北党组织负责人而推断。湘南所属党组织负责人或代表是否准确和是否真的参加了会议,在此不论。而粤省或粤北所部分县党组织参加会议的人员我认为有不少疑点。

    其一,任卓宣、钟鼓为广东省委代表参加会议。任、钟是否广东省代表无法查实,而阮啸仙却是当时广东省委委员,说他也参加了会议。这样说来,朱德在汝城已与中共广东省委的同志取得了联系。朱德在汝城与广东地方党组织取得了联系,目前尚未查到有历史文献记载。据当事人回忆,朱德与广东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是在他率部南下仁化后的事。赵镕说:“朱德同志便率部南下广东韶关,大约在十二月十日前不久,部队到达广东的仁化。就在这里,朱德同志幸运地和广东北江特委联系上了。”①杨志成说:“这时宁汉战争停止,我们即南下广东。十二月十日,部队到达仁化,在这里与广东党取得了联系。”②1927年12月下旬,当中共中央得知朱德部来韶关时,便指示朱德“立即与广东省委接洽,直接接受广东省委和北江特委(大约在韶关)的指导。”由此可见,朱德与广东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并不在汝城而是在曲江的事,而说广东省委代表参加了汝城会议,应值得商榷。

    其二,北江特委代表龚楚参加了会议。龚楚是广东乐昌县人,中共党员,他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广东潮汕失败后不久潜回广州。据他回忆说,当年11月下旬潜返乐昌故乡,潜伏在家里。12月25日,北江特委派人与他联络,随即前往曲江犁铺头,加入朱德部队任副团长,开始活动于朱德部队与北江特委之间。从龚楚返回家乡的时间和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的情况看,龚楚应没有参加汝城会议的可能。再说,汝城会议时,北江特委尚未成立,北江特委于12月20日中共广东省委才下文成立,龚楚怎能是参加汝城会议的北江特委的代表呢?

    其三,仁化阮啸仙和始兴梁明哲也参加了会议。仁化是汝城的邻县相隔几十公里,据仁化县党史记载:汝城会议“仁化也有党员参加。”③但没有记述具体人的姓名。阮啸仙曾两次来仁化开展革命活动。第一次是1925年秋到仁化开展农民运动,第二次是1928年1月23日到仁化任县委书记组织农民暴动。汝城会议时,阮啸仙并不在仁化而活动在香港与广州之间。④因此,我认为阮啸仙代表仁化参加汝城会议应不可信。同时说梁明哲代表始兴县中共党组织参加汝城会议,我认为更不可信。梁明哲是哪里人当时是否中共党员在此无需说明,关键在于汝城会议时始兴是否有中共党组织。据新编第一部《始兴县志》和历史文献记载,始兴第一个中共支部于1929年才成立。

    二、朱德率部离湘到韶的原因问题

    朱德在汝城与范石生达成合作协议后,于12月初率部南下广东韶关,先抵达仁化县。其原因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随范石生部移防到粤北韶关;二是接到党的指示南下参加广州起义来到粤北韶关。

    持第二种说法的人,也许是来源于两方面的依据。一是美国作家史沫特莱所著的《伟大的道路》。该书说:“朱将军刚把五百名武汉警备部队派到湖南东部的山城茶陵,并正打算把其他部队派到别的地方,便接到广州共产党的命令,要求他立即南进,支援在十二月中旬发动的起义。”二是朱德1962年的回忆,他说:在与范石生合作后的“一九二七年十二月,我们接受了党的指示,去支援广州起义”。⑤目前,持第二种说法的人的确不少。如《千流归大海,奔腾涌巨澜》一文认为:“正当朱德同志打算把部队派往湘南、粤北各地的时候,接到了广东省委的通知,要求他立即南进,参加广州起义。”⑥又如《驰骋南粤卷巨澜》一书云:“正当朱德同志与湘南地区党组织商议举行湘南暴动并作准备时,上级党通知朱德同志率部南下支援广州起义。他立即率领部队经汝城进入粤境……仁化县”⑦。还如《朱德年谱》载:朱德“奉特委转告的中央指示,率部兼程南下参加广州起义。从资兴南下抵达粤北仁化县”。最近,还有文章说:“朱德率部在湘南汝城活动时,接到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支援广州起义,并率部向粤北仁化进发”。①引文中所说的“党”,分别有称“广东省委”、“上级党”和“特委”以及“中央”。其中的“上级党”和“特委”,指的是中央、广东省委和哪里的特委并不明确。

    从持第二种说法的依据看,朱德所回忆的记述,一是没有说是在湘南的资兴或汝城接到的指示,二是指示他参加广州起义的党,是广东省委还是中央或是哪个特委。而美国作家说的在湘接到“广州共产党”要求朱德率部参加广州起义的命令,也许是误记。

    从历史文献和一些当事人回忆录看,朱德在汝城或资兴尚未与中共中央取得联系。当年中共中央给朱德的信说:“你们退武平,转入江西时,江西省委又派人前往接洽,最后知道你们越大庾岭而入湘南,中共乃又命令湖南省委派人与你们接洽,但一切都是徒劳,始终未得赶着你们。现时你们的踪迹,但从报纸上的记载和辗转来的消息,似乎正驻扎在桂东和桂阳一带,惟乃未能证实”。②据当事人赵镕回忆说:“我们在湘南与范石生搞了统战关系,范帮我们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这期间,我们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朱德与中央失去联系,说明朱德没有接到中央要求参加广州起义的指示。

    朱德在湘南汝城或资兴,是否接到中共广东省委要求参加广州起义的指示,目前也尚未发现有历史文献的记载,但有书记述广东省委当时有通知要求朱德率部参加广州起义:“(1927年)11月底,中共广东省委派出大批干部到广东各地组织农民暴动,配合广州起义。并通知在湘、粤边活动的朱德、陈毅率领的部分南昌起义军准备南下,参加广州起义。”③据不少当事人回忆,朱德接到党组织要求他参加广州起义的指示,是在粤北仁化而非湘南的汝城或资兴。杨志成说:我们“南下广东,十二月十日,部队到达仁化,在这里与广东党取得了联系,并接到中央的指示,要我们兼程南下,参加广州起义”。④粟裕也说:“(1927年)十二月上旬,我们转移到仁化,和中共广东北江特委取得了联系。在这里,得知了我党要举行广州起义的消息,同时接到党中央来信,指示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率部队于十二月十五日赶到广州,参加广州起义。”⑤赵镕说:在湘南期间,我们不仅“与中共失去了联系,与广东省委也没有接上头……。在仁化听到说要举行广州起义,大概在广州起义前几天”。赵镕还说:“大约在十二月十日前不久,部队达到了广东的仁化。就在这里,朱德同志幸运地和广东北江特委联系上了。特委同志对朱德同志说:‘中央有指示:第一,要你参加北江特委。第二,要你率部南下,参加广州起义。这样,朱德同志便成了北江特委三委员之一。”⑥

    从上述引文看,朱德在粤北仁化才接到参加广州起义的指示是应该肯定的。至于朱德接到的指示,是中共中央还是中共广东省委发给的,有待考证。上述说到要求朱德参加广州起义的指示是中共北江特委转告的,这里应给予纠正。大革命失败后,称为北江特委的中共地方党组织随之解体。“八七”会议后,中共广东省委为适应各地农民暴动的需要,决定成立北江农暴委员会。同年12月20日,中共广东省委“为指挥暴动及便利起见”,才决定“暂成立北江特委”。据此,朱德在仁化接到中共中央或是中共广东省委要求他参加广州起义的指示,应不是中共北江特委,而是北江农暴委员会。因为朱德在仁化时,中共北江特委尚未成立,北江特委成立是在广州起义失败后,这时朱德已率部南下来到曲江犁铺头,朱德成为中共北江特委委员也是这时的事。

    上述情况表明,朱德率部离开湘南南下韶关的原因,并非是在湘南接到参加广州起义的指示,随范石生部移防才是朱德率部到韶关的真正原因。对此,有当事人进行过回忆。李奇中说:朱德在汝城与范石生合作,“当时正值国民党内部发生分歧,两广联合发动护党运动,北伐声讨蒋介石,并派范部为先头部队即日开赴郴州。据此情况,朱德同志遂决定率部去资兴,待朱德同志率部到达资兴时,又得知护党运动停止,十六军须立即回驻韶关。朱德同志当即率部离开资兴开往韶关。”李奇中还说:“范石生部又因故撤出湘南退驻广东韶关,朱德同志也随即率部入粤”。①赵镕说:“十六军军部迁往韶关,朱德同志也率部队随军部迁移。”②

    三、朱德部队入韶活动路线的问题

    1927年底至1928年初,朱德率部队在粤北韶关进行革命活动,其路线据相关书籍、文章以及回忆录记载大致清楚,但也有不够具体和准确以及自相矛盾之处,因此有考证和理顺之必要。

    朱德在湘南汝城与范石生合作后进入粤北的路线有多种说法,多数学者认为,是从湘南资兴经汝城到达仁化。这一书法应是准确的。但亦有两种说法认为朱德部队不是先入仁化的:一是说“朱德接信(范石生派人所送的信)后即于次日开拔,经大庾、南雄,行军八天,于十二月十九日抵达犁市驻扎。”③认为朱德部队不是从湘南而是从赣南进入粤北;二是认为朱德部队是从郴州下坪石经乐昌到达犁铺头。④这一说法应是误记。还一种说法认为,朱德部队分两部分进入粤北,一部分由资兴入仁化,一部分由江西崇义文英入乐昌。⑤再有一种说法似乎是自相矛盾,书中的文字记述认为朱德部队“从资兴南下抵达粤北仁化县境”⑥,而在同一书中的《示意图》却认为朱德部队从资兴出发前往南雄到达曲江犁铺头,而不是先到仁化。⑦

    朱德率部来到仁化后,接到参加广州起义的指示南下到达曲江城韶关火车站,得知广州起义提前并已失败,便在城东、西河坝驻扎,几天后北撤到达犁铺头圩。1928年1月初,朱德与范石生合作一事暴露,朱德按照中共广东地方党组织的通知和要求,决定脱离范石生部,撤出犁铺头,到广东省东江海、陆丰和广州起义军余部回合。

    至于朱德率部撤离犁铺头的行军路线,目前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自相矛盾的说法:在记述中说朱德“离开犁铺头(韶关西北15公里),是日(1月5日)到达仁化县城”,⑧而在同一书的《南昌起义军作战路线图》中却标示朱德率部从犁铺头前往乐昌。从目前的资料看尚没发现有朱德部队由犁铺头直接前往乐昌的记述。第二种说法认为,朱德部队离开犁铺头南下曲江城沿浈水边到周田鸡笼坑再到仁化。⑨从目前的历史文献和相关回忆文章看,尚未发现此种说法的

    记述。

    第三种说法认为,朱德部队离开犁铺头经仁化到周田鸡笼坑受阻折回仁化。这种说法虽然没有历史文献记载,但不少当事人有过回忆录,应该是准确的。龚楚当时在朱德部队任团副,他回忆说:朱范合作暴露后,我们“将部队紧急集合,向外宣称‘野外演习……离开犁市,向仁化进发”。他在回忆录中绘制的《朱德部队由粤入湘路线图》,也是如此标记。李奇中回忆说:朱范合作暴露后,部队“朝海陆丰走,……不能过南雄,回不去韶关,怎么办呢?于是部队回头就到了仁化”。①赵镕也有同样的说法:“我们在走到仁化跟曲江交界的河边上,看到敌人坐船沿浈水开上来,如果我们过河,就会与敌人遭遇,为了保存实力,我们避免与敌人交锋,又回头西进”。②这里所说的“走到仁化跟曲江交界”,明显是说部队是从仁化去的,否则就会说“走到曲江与仁化交界”了。杨至成对朱德部队离开犁铺头由仁化向海陆丰转移说得更为具体:“当天,部队冒雨集合在韶关到仁化的公路上,在朱德同志亲自指挥下,破倒了电线杆、割断了电线,便向仁化前进,到达鸡笼附近的江边时,发现方鼎英的部队正沿着浈水开向南雄,后面的大队还在源源而来。往前去不行了,便折头向北。”③《朱德年谱》载,朱德率部撤出犁铺头“抵达仁化时,发现国民党军方鼎英第十三军正沿着浈水开往南雄,截住去路,便折回北进”。该书所附的《朱德所率南昌起义军余部行军路线示意图》,也有如此明确的标示。

    从以上引文中的“回头”、“又回头”、“折头”、“折回”记述看,朱德部队离开犁铺头是从仁化向东转移到达周田鸡笼坑受阻再回到仁化的。

    朱德率部折回仁化后,很快作出向西北进军的决定,随后部队经乐昌向粤北乳源前进。部队前进后是先到何处策动宜章年关暴动,却有不同的说法。有当事人回忆说是到宜章莽山洞策动宜章年关暴动。④其实是先到乳源梅花(今属乐昌市)杨家寨决定再到莽山洞继续策划宜章年关暴动的。朱德在《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一文中所说“宜章县的杨家寨子”,经学者考证应是乳源梅花的杨家寨。⑤朱德发动宜章暴动后,曾两次和一次率部进攻坪石攻打敌军胡凤璋和许克祥,后来又前往湘南继续发动湘南起义。

    (作者系韶关市史志办退休干部)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