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现代“运”的文章 续写运河千年文明

    玄志祥

    

    摘 ?要:运用加快港航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绿色发展等手段,对京杭大运河积极科学开发利用,让千年大运河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 ?水路运输 ?港航经济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是中国民族悠久和灿烂历史文明的重要象征和载体。京杭大运河始于春秋,创建于隋,成河于元。从公元前487年春秋时铲起邗沟的第一锨土,到610年隋炀帝开通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再到1293年京杭运河全线贯通,一直到今天,华夏儿女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为开发运河奋斗了2500年。

    时至今日,京杭大运河仍是中国唯一的南北水上物资运输主通道,至少有10万多艘船舶长年航行在京杭大运河上。据有关资料显示,尽管目前的京杭大运河只有一半的里程在通航,仅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1%左右,但完成的水路货运量却占全国内河的20%。

    济宁:一座应“运”而生、因“运”而兴的城市

    特色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特色。特色成为优势可以产生竞争力,特色成为品牌可以形成吸引力,特色成为形象可以形成凝聚力。运河便是济宁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之一。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在济宁穿城而过,为济宁提供了对外开放的大通道,为济宁带来了数百年的繁荣,将济宁的商业文明推向了峰颠,济宁亦被世人誉为“江北苏州”和“运河之都”。在数百年的历史演进中,运河不仅是条诚招四方来客、汇聚八方财源的聚金河,还是条有着融各方文明、底蕴深厚的文化河,更是条造福一方水土、养育千万百姓的母亲河。千百年来,运河哺育滋养着济宁人民,她的名字已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

    1、济宁运河的开凿

    纵贯济宁的京杭大运河开凿于元朝初期(元世祖至元19年,即1282年)。元朝统一全国,定都北京,其封建王朝的一切物需主要仰给江南,而元朝之前,北上物资需经原先隋唐大运河曲折迂回达8次之多,才能转运到北京,这是一条绕远道、费时力的水陆联运路线。据史料记载,当时一石米(按120斤)运至北京,却要花去三石米的运费。与此同时,海运虽然利大,却因风涛难测、危险极大而为封建王朝慎用。在陆运极其落后的农业社会,开通京杭大运河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为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元朝于1282年开挖了济宁至东平的济州河,此后不久,京杭运河全线贯通。原来张开的折扇状的隋唐大运河,改造成为直线型的京杭大运河,运距比原来缩短了七百公里。南北之间的交通运输,就此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济宁随之逐步成为南北漕运的咽喉,独领风骚数百年。

    2、济宁运河的兴衰

    千里运河通航的关键河段在济宁。位于济宁北部的要塞之地南旺,为整个京杭大运河全线最高点,因其地势高亢,一直是困绕运河通航的“水脊”。明永乐九年(1411年),兵部尚书宋礼采用白英建议,设计建造了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遏汶水至南旺入运河南北分流,“三分朝天下,七分下江南”,从根本上解决了围绕运河通航的水源补给问题,确保了运河数百年的畅通。漕运的畅通同时带来了济宁数百年的繁盛,名不见经传的济宁一跃成为“车马临四达之衢,商贾集五都之市”的繁荣商业城市。运河之上百舸争流、商贾云集,运河之滨城镇林立、繁华似锦,运河两岸货畅其流、店铺林立。在清代,仅济宁城区,较大的店铺行栈就达三四百家,零售和批发商达千余户,日营业额白银10万两以上。有诗描绘道:“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氍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药材业、皮毛业、酱菜业、铁货业、茶叶业、陶瓷业、文具业、饮食业、服务业等10多个行业的一大批商号开业于运河涯畔,成为远近闻名、妇孺皆知的老字号品牌。“国家大计,莫过于漕”。随着封建王朝对漕运依赖性的增强,为确保漕运命脉的畅通,历代王朝均以济宁以聚点强化对运河的管护,由中央政府派出的高规格、高层次管理人员驻节济宁,开府设衙,理漕督运。济宁成为千里运河的管理中心,水司衙门林立,朝廷命官纷至沓来,清帝康熙、乾隆南巡几度驻跸济宁。元代的行都水监、明代的总理河道,清代的河道总督等相关治运、司运机构均在济宁运河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也曾在济宁任职河道总督。济宁也因驻地治运衙门规格高、数量多,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运河之都。1855年(清咸丰五年),运河在河南铜瓦厢被肆虐的黄河拦腰斩断,清政府腐败无能,无力恢复运河全线通航,加之清末津浦铁路过境济宁,漕运衰退,历史上的济宁经济随之趋于衰落,重振济宁运河雄风的责任只能是落在后人身上了。

    3、济宁运河的新生

    新中国的诞生,掀开了运河发展的新篇章。勤劳朴实、自强不息的济宁人民,在开发和利用运河的伟大征程上,栉风沐雨、默默无闻地奋斗了60多个春秋。济宁港航人加强运河的开发建设,大力发展水上交通事业,使古老的大运河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济宁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以河兴市战略,不断加大港航基础建设,济宁港航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当好京杭运河水系排头兵,为济宁经济发展提供水运支撑

    近年来,济宁港航事业通过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全体港航人的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港航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在济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已开创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最辉煌的局面。截止目前,全市通航总里程达1100公里。其中京杭运河主航道210公里,2013年,济宁完成港口吞吐量4883万吨,占全省内河总运量的80%。其中,完成煤炭运输3100万吨,相当于济宁市2013年煤炭生产总量的42%。全市拥有各类船舶11000余艘,其中长航运输船舶7600余艘,运力650万吨,居山东第一位,在京杭运河沿线12个港口城市中运力位居前列。港航业及相关产业生产总值达120多亿元,占济宁市GDP的4.5%,港航从业人员近20万人,年上交国家规费和税收近10亿元。港航业已成为济宁支柱产业之一。全市初步形成了以运河为主脉,南连江淮、辐射苏鲁豫皖、通江达海的水路运输网络。

    这些成就充分说明济宁港航业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具备了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条件,已进入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历史转折时期。

    开拓进取的济宁港航人认清形势,把握大局,适时调整确立下步的港航工作思路,即:

    贯穿“一条”主线:即以“发展、开放、安全”为主线。

    围绕“两大”目标:即以“百亿投入实现亿吨能力”、“争当京杭运河水系排头兵,冲刺全国内河港航先进行列”为目标。

    加快“三化”建设:即加快“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

    强化“三争一引”:即强化“争项目、争政策、争资金、引人才”工作。

    做好“七篇”文章:即:一是向规划要效益,坚持规划引领;二是向规模要效益,全力提升港航总量;三是向规范要效益,统筹推进港航规范化建设;四是向科技要效益,努力提升信息化水平;五是向市场要效益,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六是向人才要效益,实施人才强港兴航战略;七是向环境要效益,切实创优环境提高效率。

    实现“五个”提升:即实现港航管理水平、服务意识、队伍素质、社会形象、综合实力的提升。为建设济宁水陆空铁立体交通枢纽做出航运人应有的贡献。

    1、加快港航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

    加快推进港航业的“三化”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需要我们港航人认真去研究,力争经过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把济宁港建设成一个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大港。

    加快港航规范化建设。主要包括规范业务工作、执法程序、内部管理、从政行为、服务方式、监督机制、外部形象、决策体系和应急指挥系统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港航人认真思考、用心研究,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快我市港航规范化建设步伐。

    加快港航信息化建设。当前时代已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信息化已进入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领域。交通运输部已将信息化建设列入“十二五”重大工程,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建设智慧交通。要乘势而上,加快制定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力争今年起步搞好试点,明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争取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航道重要区域、渡口码头、船闸管理视频监控全覆盖,船舶北斗定位系统全覆盖,重要港口生产作业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快速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加快港航现代化建设。重点要抓好航道监管水平的现代化,安全监管的科技化,船型建造的标准化、港口作业的自动化,港航生产的清洁化,应急救援和安全检查装备的先进化。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境界,特别是在港口审批、船舶建造等方面可适当增加一些现代化、清洁化、标准化的刚性要求。在装备引进方面既要考虑承受能力,更要引入现代化理念,充分考虑设备性能的先进性。通过这些有意识地引导和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逐步实施,努力提高我市港航业现代化水平,使济宁港真正成为拥有亿吨能力的全国内河先进港口。

    2、大力开展“三争一引”工作

    港航的根本任务是发展,而发展的根本要素是项目、资金、政策和人才。要克服“等米下锅”的传统理念,转变思路积极“找米煮饭”。“三争一引”就是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引人才。项目是港航事业发展的“引擎”,政策是港航事业发展的“催化剂”,资金和人才是推动港航事业发展的保障。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是扩大招商引资、优化港航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的必然要求,引进人才是实现港航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基之路。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三争一引”作为港航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认真研读国家和行业的投资政策、投资方向,依托现有资源和港航发展规划,积极生成项目,跑省进京,大搞“三争一引”,努力突破瓶颈制约。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政府高度重视内河航运发展的机遇,积极编制、包装、储备一批项目,向上争取资金、争取政策,争取支持。市港航局有关科室、单位要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相关县(市、区)港航局要认真搞好调研,对辖区支流航道、港口作业区建设提出意见,包装项目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努力发展本辖区内河水运事业。我们还要大力实施“人才兴航”战略,着力优化港航队伍结构,建成一支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港航人才队伍。

    3、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抓投资上项目仍然是我们推进跨越发展的第一选择,是实现港航规模效益的基础条件,必须坚定不移的以项目建设为牵引,持续形成项目建设会战攻坚热潮。一是全力抓好在建项目建设。微山一线、长沟、邓楼、嘉祥四大船闸工程要赶工期抓进度,白马河航道扩建工程要确保今年施工、当年竣工。洙水河航道要在实现简易通航的基础上,加快三级航道提升步伐。二是力争上马一批新项目。加快京杭运河济宁至韩庄段(三级改二级)、京杭运河湖西航道(五级改三级)和韩庄复线船闸工程的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加快刘楼河航道升级改造,实现下级湖东西航道的顺利连接。三是努力建设一批支流航道。加快推动泉河航道(六级改三级)工程、新万福河及郓城新河航道复航工程,特别要以“南四湖村村通航道便民工程”为抓手,开挖、改造湖区生产生活航道,改善湖区群众的出行条件。四是下大力气抓好现代化港口建设。要尽快实施太平作业区和南方作业区二期工程,推动梁山港区铁水联运项目邹城正方纸业、汶上南旺作业区、嘉祥新挑河作业区等早日开工建设,早日投产达效。

    4、切实加强行业管理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文书,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加大执法人员职业化培训。认真开展“每月一法”活动,积极搞好2014年交通运输部2号令、3号令的宣传贯彻,进一步清理行政许可项目,优化审批流程。完善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航运和港口市场秩序。高度重视当前航运业市场低迷形势,认真研究应对措施。优化服务方式,扶持企业发展壮大。积极稳妥推进船型标准化改造,切实做好老旧船舶拆解工作,淘汰落后运力。规范公平竞争的航运秩序,持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集中清理非法小码头、装卸点,努力提高全市港航生产规范化、现代化、标准化水平。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