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哦讽诵,再现诗境,领悟诗情

曹芳
【内容摘要】遵循古诗词教学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古诗词教学中以诵读为主线,以情境教学为手段,按照“知意——悟情——入境——赏句——诵文”的思路,抓好“读(意)——品(味)——悟(情)——诵(文)”几个主环节,尝试诗意的诗词教学。
【关键词】诗词教学诵读吟读忆读情境教学意境赏析
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学史上一朵久开不衰的奇葩。它集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为一体,语言凝练,音韵和谐,内涵丰富,意境优美。学好古典诗词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所以,古典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在教学中,我却常常发现,一部分教师为了应对考试,只是对诗词做简单讲解,对名句做重点分析,然后要求学生背诵默写就万事大吉。至于遣词造句的功夫、深邃优美的意境,根本不在教学之列。这样是不是就能节省时间,让学生牢牢记住诗词,做好试卷呢?其实不然,8分的古诗文默写一直是学生失分的大项。面对失误,教师一再批评学生,“我已经要求你背过多少遍了,你怎么还错?”仔细想来,我觉得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古诗文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7-9年级诵读古代诗词,应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对于古诗文阅读的评价,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这就要求教师应在指导学生吟诵、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引导学生自主诵读,感知诗词的魅力,步入诗词的意境,获得思想的启迪,提高审美情趣,最终在诵读中理解、积累。
遵循古诗词教学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以诵读为主线,以情境教学为手段,按照“知意——悟情——入境——赏句——诵文”的思路,抓好“读(意)——品(味)——悟(情)——诵(文)”几个主环节,尝试了诗意的诗词教学。
一、吟读是古诗词教学的关键
古诗词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因此让学生借助吟读来感悟古诗词的魅力,领略古诗词的优美,培养语感,提高审美情趣是非常必要的。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带领学生反复吟读,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领略作品的意境。
1.注意教师的范读。
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会使学生陶醉其中。因此,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适时的范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高水平的吟读也会把学生带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加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根据诗词的内容,我们还在范读中配以合适的音乐和课件,强化意境,增强直观性和感染力。这样的范读,往往会使学生沉浸其中,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吟读。
2.注意读的层次。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首古诗词,我们一般都涉及5个层次的朗读。
第一层次:读准字音和节奏。要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这个层次的朗读主要靠学生来完成。
第二层次:把握重音和语调。要求初步把握情感基调。在这个层次中,我们一般通过教师的范读或名家的朗读来引导学生。先听后评再读,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稍加注意朗读的感情。
第三层次:读懂诗词大意。要求学生借助文本的注释和自己的朗读,能够说出诗词大意,从整体上感知文意。
在这个环节中,要强调学生的整体感知,强调学生的理解,强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词的中心或主题。
有时候,可以根据诗词的难易适当调整教学环节。可以以诗解诗,对诗词进行译读。让学生练习用现代文解读古诗词,同时注意自己的用语——韵脚和诗味。这样的练习,会增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更有利于培养语感。
第四层次:读出情味。要求学生能够站在诗人的立场,感悟诗人的情感体验,读出诗中的情感和韵味,甚至读出诗词的意境。这一步最为关键,但也有一定难度,教学的艺术与重点在这里充分凸显。
为读出情味,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要让学生进入时光隧道,体味作者的心境,感悟作者的情怀。通常情况下,我们采用的是忆读和说读的方法,以现代语言解读古人情思。(下面还要详细介绍)
第五层次:赏析语言,自然成诵。
在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的基础上,学生有了个性体验和感悟,就可以字斟句酌的赏析语句,对精彩的地方做一些自己的点评,领略我国古代文学的成就。在诵读的过程中,诗文也悄然熟记于心。
二、知人论世是解读诗词的起点
要准确的把握诗意,理解作者的情感,走进诗词的意境,就必须先做到知人论世,也就是了解作者以及时代背景。
对于7-9年级学生来说,初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很有必要。对诗人生平的了解,会帮助学生熟悉诗人生活的环境,理解诗词的意味,体悟诗人的趣味,尤其是感悟“味外之味”,聆听“弦外之音”。
在了解作者生平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作者的品行修养。知道他的为人性格、交友情趣,有时候就可以借助其语言、行为、作品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也就会更贴切地感悟他的情怀。
对于一些比较著名的诗人,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其他作品,感受其作品风格,探究其思想情感。
在了解诗人的基础上,还要了解相关的创作背景。在一定的背景下,作者抱着一定的写作目的,才下笔成文的。如果不了解这些,我们是无法准确理解作品内容的。
所以,在深入理解诗词之前,我们先要破题识人。
三、意境赏析是诗歌教学的灵魂
诗歌是诗人“心灵的律动”,意境是诗的灵魂。意境教学的着眼点在于整体感知,再现诗人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发挥想象,创造性的挖掘诗歌意境,从而感悟、品味诗歌神韵。
怎样才能借助适当的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怀呢?我们可以采用两种办法。
一种办法是忆读。所谓“忆读”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回忆诗词,同时借助绘画、音乐来展现诗词内容,用文字描摹场景,最终在眼前浮现出诗词的意境。
教学中,一般是让教师先引路,创作自己理解的意境作品。然后,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知,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就可以自己创作了。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用绘画作品、用熟悉的歌词或者曲子,甚至别人的文章,来表达他的理解。随后就可以训练他们把音乐、美术中的意象都转化成语言文字,也就是用一段散文来再现意境。这个过程其实是对文本的改写,但是经过系统的训练之后,不仅仅停留在改写层面上,更加突出的是想象和联想中的意境再现。
通过这样的训练,课堂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学生陶醉的神情,能够听到他们用自己的稚嫩童声投入地解读作者的情怀。每每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在古诗词幽远深邃的天地里,教师、学生、诗人的心灵相通。
另一种办法是说读。说读就是对诗人说话,也就是把诗意扩展开来,在原诗句的基础上增加很多自己描写的内容,然后对诗人说。
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可以这样说读:诗人啊,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的时节,你漫步于菊的海洋,阵阵芬芳沁入你的心间,使你忘情而沉醉,禁不住弯腰采摘点点诗意。不经意间,你抬头看见了秀丽的南山,心也随之飘得很远很远……
这样的说读练习,可以先在小组间实行,然后独立尝试。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扩展诗意,升华诗词意境,并且神思飞越。同时,也给学生揣摩诗意、探求诗境留下了更大的创造的空间。
在忆读和说读的基础上,学生就可以有情有味的吟读诗词。这样,情景教学贯穿始终,教师就注意了对学生的熏陶、情趣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语感的增强。
四、诗意教学是诗词教学的有效手段
1.提高鉴赏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
以读为主,抓住意境,充分想象和联想,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读、品、赏、析、联、写、诵,学习诗歌的方法就深深扎根在学生的脑海。几年来,我们的教学实践,逐渐改变了那种通俗讲解,只管背写的诗词教学局面。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知道如何学习诗词,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2.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效地把读和写结合起来。
译读、忆读、说读的环节有机的把读和写结合在一起,读为写服务,写又促进了读。这样,有效利用教材,不为写而写,不为读而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诗词写作方法的掌握。在写的过程中,有效训练了学生改写、扩写、补写等能力,激活了学生创造型的思维。
如教学《天净沙·秋思》时,在引导学生步入小令的意境之后,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幅深秋游子思归图,以此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然后,学生进行创作。有学生这样写: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荒凉的古道上踽踽独行。路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即将归巢的暮鸦在低回盘旋,好似杜鹃声声啼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远处,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已是炊烟袅袅,他们的欢声笑语仿佛就在耳边飞扬。疲惫的老马再也不愿往前走了,它“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兽犹如此,人何以堪?漂流已久的旅人只好下马驻足。太阳已经落山了,可前路茫茫,长夜漫漫,家在何方?亲人在哪里?游子睹物伤怀,触景生情,不禁悲从中来,柔肠寸断。正是游子心,血泪吟。
在这段话中,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体会到作者的情思,感悟到萧索与寂寞。同时,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想象丰富,联想恰当。这样的写作有效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这样的练习中,提高得很快。
3.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教师,他们在诗词教学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规范了诗词教学。广大教师不再盲目,而是有章可循。
4.大部分学生在考试中,古诗词题目丢分现象逐渐减少。
古诗词教学的艺术魅力无限,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继续努力和探索。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教研室)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