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TH在中国的发展分析
孙志兵 张兴初
摘要:面对再次掀起的FTTH建设热潮,采取理性的态度是必要的,这里试从技术和运营等多层面分析FTTH目前在国内宽带接入中的位置。FTTH得以实现的条件是需求、技术成熟度、成本可接受度和中国具体建设环境诸多因素的综合。
关键词:接入网;FTTH;IPTV
引言
按照ITU-T的定义,接入网(AN)是指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所组成,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目前,由于骨干网已经基本完成光纤化,传输速度快,带宽也相对充足。于是,接入网便成为宽带网络系统的瓶颈所在。FTTH(Fiber To the Home)即光纤到家,从20多年前提出至今,人们一直对它寄以极大的热情和希望,但其在我国的实际发展过程却是一波三折。
因为接入网在整个网络系统中“最后一公里”的特殊地位,使得各大运营商对其极为关注。而光纤接入一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实现网络宽带建设的最佳方案。那么,在几经沉浮之后,FTTH是否能够水到渠成地为我们带来接入网的最终宽带化呢?面对国外,尤其是同是亚洲国家的日本和韩国FTTH的建设热潮,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但是更重要的恐怕是从具体的国情出发考虑问题。本文拟从FTTH的需求,技术成熟度,成本制约及推动条件等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试给FTTH的发展一个较恰当的定位。
1 需求分析
1.1 用户带宽需求
有资料显示:FTTH在日本取得巨大成功的最主要驱动力来自消费者对高质量、高性能视频业务的要求[2]。因此,这里有必要对我国用户带宽的需求进行分析。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用户达1.37亿,其中宽带接入用户已经达到9070万。由此可见网络和宽带化已经越来越普及。伴随着网络发展的深入,网络游戏、VOIP(网络电话)、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以及以视频流为基础的Triple Play(三重演播)体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以IPTV为例,2003年9月,上海文广传媒集团“东方宽频”首先推出网络电视业务,到2006年我国的IPTV用户已经接近60万户,预计2010年会达到1000多万户。再看看我国用户宽带接入的状况。目前,我国大部分宽带接入使用的是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其上行速率可以达到8M Bit/s,下行速率可以达到1M Bit/s。由于我国的IPTV尚处于起步阶段,就目前而言,用2M的带宽即可实现。也就是说现在用户使用ADSL、ADSL2+即可满足要求。但是,一方面,因为ADSL基于现有的电话线,传输速率不可避免地受到用户的铜线长度,线路质量,出线率等的制约(其中出线率大约只有30%),实际的接入速率要比上面理想情况的理论值低许多。另一方面,据相关数据显示,未来3年用户平均带宽需求将超过10M,这种情况下,对带宽的要求与铜缆接入的带宽提供能力的矛盾才会突出,从而体现FTTH的技术优势 [3]。
1.2运营商的推广要求
p2p(对等网)流媒体的流行,使得网络资源流量大增,迫使固网运营商不断地增加带宽。但是,因为ADSL一般采用包月的方式,所以增加带宽并没有给运营商带来额外的收入。而IPTV可以按流量计费,是对现在膨胀增长的P2P流媒体业务的一种疏导,何况,IPTV除了电视外还有增值业务。据移动2006年的营业报告,中国移动2006年营运收入上升21.5%,其中增值业务收入增长达38.1%。由此可见,增值业务的市场前景。于是,IPTV成了国内固网运营商扭转运营现状的一个筹码。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早已分别在23个和21个城市开始了小规模IPTV试运营[4]。并且,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在上海、台州、福州、厦门、西安、汉中等六个城市获得了IPTV业务落地许可牌照。
2 技术成熟度
光接入网(OAN)从技术上可分为有源光网络(AON)和无源光网络(PON)。因为PON是纯介质网络,采用了点对多点的拓扑结构,与AON相比较,节省了光纤用量和光收发器,避免了有源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提高网络可靠性的同时节约了成本,所以现阶段我国主要采用E/GPON为代表的PON技术。
其中以太网和PON技术的结合——EPON,在物理层上使用千兆速率以太网,在数据链路层上采用成熟的全双工以太技术,而且国内在“十五”期间开展了对EPON技术的研究,所以技术成熟度和性价比均较GPON要高,从实用的角度上更适合我国目前的FTTH接入。EPON的国际标准IEEE802.3ah早在2004年就发布了,已经发展到商用水平,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链。目前专业厂商提供的EPON核心芯片已经发展到第三代SoC阶段。因为EPON基于以太网技术,所以非常适合IP业务的宽带接入,而从网络发展的趋势可以发现,语音、数据、视频三种信息获取的途径正在以IP业务的形式进行融合。
3 成本制约
接入网一直是通信网中耗资最大,技术发展变化最慢,成本最敏感和运行环境最恶劣的领域[5],许多应用于骨干网的光通信技术一直未能应用于接入网。因为站在用户的角度上,他们需要的是一种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前提的,性价比最高的接入方式,在目前我国用户对带宽的需求并不高的情况下,DSL无疑是他们最愿意选择的。而且很显然的光节点离用户越近,每个用户需要分摊的接入线路成本也就越高。ADSL在我国之所以得到迅速的推广,除了技术的成熟和成功产业化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它充分利用了原有的铜线资源。低廉的成本和能够简易地实现使其占领了国内绝大部分的宽带接入市场。所以,可以说制约FTTH实现的主要因素不是技术,而是成本。目前,ADSL每线成本在规模使用时在600元以下,ADSL2+每线成本在使用初期也不会高于1500元,而FTTH的成本在2005年为4500元,预计到2008年将下降到2000元,仍高于ADSL2+。所以现阶段FTTH面向的仅限于高端用户,例如企业用户和新开发的高档小区。
4 推动条件
4.1 技术成本双重推动
FTTH技术的日益成熟无疑会带来成本的不断下降,这是FTTH发展的双重契机。目前的PON网络,分路器端口利用率高,耦合器端口成本也较低。在国际铜价一路飙升的同时,光纤和光器件价格却在不断地下降,这必然会拉近光纤接入和铜线接入的成本距离。另外,由于光纤的稳定性,加上原有铜线的老化,而光纤接入网的生命周期要长于35年。所以,从长远来看,光纤线路建成以后的运维和管理成本要比铜线接入线路低。
4.2 用户的接受
用户对成本的敏感主要是因为对带宽要求不迫切,现阶段,ADSL所提供的带宽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了。但是正如前面所说,随着各种网络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带宽的供求矛盾就会出现,而在高带宽和远距离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比光纤更好的传输媒质。另外,由于一纤到家就可以彻底解决语音、数据、视频所有业务的带宽问题,所以FTTH能够降低设备安装的复杂性并可以实质上减少用户的总费用。
结束语
目前,“光进铜退”的趋势已经得到网络运营商的普遍认同,可以说网络的光纤化是必然的。但是,一方面,从用户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用户对高带宽的需求并不普遍,用户接受新业务需要一个市场培育阶段;另一方面,经过本世纪初对FTTH的过分估计,导致的2000年和2001年的电信业“泡沫”以后,运营商的态度应该更加审慎,同时运营商推广新业务和积累运营经验也需要一个过程。根据DSL Forum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中国DSL用户为3330万,是世界上最大的DSL市场。而现阶段FTTH在国内尚处于小规模试验和试商用阶段。可见,FTTH将是我国实现宽带接入和建设下一代网络的重要技术。但是在今后的几年里,DSL仍然是国内宽带接入的主流,对FTTH的取而代之要慎重耐心地对待。
参考文献
[1]山石.FTTH全景扫描[J].通讯世界,2007,(2):56-58
[2]包东智.FTTH:繁荣背后现商机[J].中国电信业,2007,(3):62-65
[3]王海峰.找准症结下对药--浅析IPTV的市场壁垒及经营策略[J]. 中国电信业,2007(3):47-49
[4]张奇.宽带接入技术与产品发展分析[J].通信世界,2007,(1):14-15
[5]叶大革.接入技术的分析与选择 [J].电力系统通信,2007,28(172):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