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教材的同伴互教模式在“画图”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

    朱彩兰 邓凯

    

    

    

    摘要:针对当前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使用电子教材存在的问题,作者构建了基于电子教材的同伴互教模式,并展开教学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从实验结果来看,同伴互教模式可以解决小学生使用电子教材时出现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完成作品的效率和质量,改善学习效果,但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沉浸度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同伴互教;电子教材;信息技术;画图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9)24-0051-05

    ● 引言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将网络教学环境纳入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标准,数字教育资源列入中小学教材配备要求范围。电子教材是信息化教学中的基础数字资源,能促进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优化。在当前的基础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应用电子教材具有天然的技术优势。然而,由于三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应用电子教材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遇到了现实的问题,如在“画图”课堂上,当教师在讲授之后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练习时,学习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作业,而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直接完成作业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对照教材进行练习。由于受电子教材自身特点的影响,学生在使用电子教材的过程中需要在电子教材和计算机其他应用之间不停切换,这些额外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

    基于上述分析,以及对各种教学模式的探索,笔者最终选择同伴互教模式开展研究,希望通过构建基于电子教材的同伴互教模式,解决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有效性。

    ● 基于电子教材的同伴互教模式的构建

    基于电子教材的“同伴互教”是指,一名学生扮演“施教者”的角色,对照自己计算机上的电子教材,指导充当“受教者”的同伴进行操作,“受教者”在“施教者”的指导下在自己计算机上完成操作任务后,再反过来指导“施教者”进行操作。在互相施教和受教的过程中,双方完成角色的互换。整个过程如上页图1所示。

    1.理论基础

    同伴互教强调学生作为施教者,在教授他人的过程中实现学习。因此,学习金字塔理论可以作为同伴互教的理论基础。

    学习金字塔理论从量化的角度出发,依据信息的不同传播途径,揭示不同的学习方式与个体对知识的保持率之间的关系[1],如图2所示。

    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学生通过教授他人获得知识的平均保持率最高,“做中学”次之。据此,在同伴互教实施中应该考虑以学生之间的互相教授为主,教师则作为辅助者、调节者出现。

    2.基于电子教材的同伴互教模式的总体架构

    基于电子教材的同伴互教模式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三个阶段,总体架构如图3所示。

    (1)课前准备

    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模式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环境应该满足网络通畅、便于开展同伴协作活动等要求。

    对学生进行分组是开展同伴协作活动的基础。分组时要考虑如性别、学习能力、人际关系等可能影响学习效果的各种因素,采取就近原则,将同一组的两名学生安排在相邻的座位上,并通过角色的具体化使学生明白自己首先充当“施教者”还是“受教者”。

    (2)课堂教学

    在学生进行同伴協作之前,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自主学习阶段。

    首先,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利用电子教材中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把知识融入到知识情境中,唤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渴望。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搭建教学支架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其最终独立完成任务。

    其次,在课堂上,学生两两结成同伴小组进行协作,合理利用电子教材,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再次,教师的引导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和同伴协作的效率。教师应根据教学重难点以及在学生同伴互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还要注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画图”单元要求分别对画面的内容、颜色的搭配、工具的使用以及想象力的表现进行评分。

    (3)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分为四个步骤:认识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和积极验证。教师在每节课或每阶段结束后都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思考,观察课堂的教学效果,收集学生的反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达到审视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 基于电子教材的同伴互教模式的实施

    1.研究假设

    与独立学习模式相比,实施同伴互教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沉浸度,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2.研究变量

    本实验采用等组实验的模式,实验变量的设定如下。

    ①自变量:实施同伴互教模式。

    ②因变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沉浸度和学习效果。

    ③无关变量的控制措施:通过前期调查,可以认为两个班级在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为了保证实验过程中其他变量对结果不产生影响,由同一位教师在两个班级进行教学,两个班级上课教室相同,使用的电子教材和教学内容都相同。

    3.研究对象

    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南京市某小学三年级各方面水平相当的两个班级:三(2)班和三(8)班。两个班级都使用电子教材进行“画图”单元的教学,其中实施同伴互教模式的三(2)班为实验班,实施独立学习模式的三(8)班为对照班。

    4.研究工具

    (1)调查问卷

    学习态度和沉浸度问卷参考钟柏昌等人的研究。[2]学习态度问卷用来调查学生参与同伴互教模式后学习“画图”态度情况,从学习的自信度和享受度两个方面进行测量;学习沉浸度问卷用来调查学生在同伴互教模式下学习“画图”的投入度,主要从行为、情绪和认知三个方面展开调查。

    问卷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计分方式,选项分为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一般、不太同意和非常不同意5个等级,总体信度为0.779,说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以被采用。

    (2)作品评价表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学生作品评价表,如表1所示。

    5.研究过程

    本研究的电子教材选择河北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数字教材教学系统中的“画图”教材,共8课,每课用1至2课时讲授。本研究共计四轮、为期十二周。其中,第2课到第8课的基本教学思路是以主题任务《我的梦游记》绘本的绘制为主线,进行“画图”程序的学习。具体教学进度如上页表2所示。

    ● 基于电子教材的同伴互教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1.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为了进行对比,问卷分别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发放,共计67份,其中实验班34份,对照班33份。利用SPSS 20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如表3、表4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和对照班学生在自信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班学生在学习“画图”时的自信心明显高于实验班,而在享受度上,两个班级的学生无显著差异,P>0.05。

    由表4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和对照班学生在学习沉浸度上无明显差异,P都大于0.05。

    2.学生作品分析

    每节课都要求学生保存并提交自己的作品,根据评价量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打分。利用SPSS 20对第2~5课两个班级的学生作品成绩进行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第2课、第3课和第5课上完成的作品成绩存在显著差异,P都小于0.05;在第4课上完成的作品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可能的原因是本节课只用1课时完成,两个班级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

    3.影响同伴互教模式的因素分析

    在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两两分组时,学生之间的反应存在明显不同。为了进一步了解同伴互教模式实践效果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发放。

    由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影响同伴互教小组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大多数学生都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关系好的同学结成同伴小组。另外,同伴的能力和性别是影响满意度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

    4.实验结果

    (1)同伴互教模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根据调查结果,在学习态度方面,实验班学生的自信心略低于对照班学生。其原因是,当能力较强的同学成为自己的同伴并扮演“施教者”的角色时,一部分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会感到“受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信心。尽管实验班在自信心方面不如对照班,但两个班级在享受度方面差异不大。学生在访谈中表示,自己对“画图”充满兴趣。

    (2)同伴互教模式对学习沉浸度无显著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学习沉浸度方面的差异不显著。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以及对学生特点和教学过程的分析,认为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沉浸度的影响远远大于同伴互教模式这一变量。

    参考黄鑫睿的研究[3],课堂中促进学生学习沉浸度的积极因素可能有:①基于电子教材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提高了学生投入学习的积极性;②创新的电子教学资源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③生动有趣的“画图”教学内容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不难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沉浸度的消极因素有:①电子教材如果使用不当会阻碍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②学生人数较多导致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学生课堂学习情况;③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性别差异导致课堂上的消极投入。

    (3)同伴互教模式会提高学生的作品质量

    从学生作品成绩来看,基于电子教材的同伴互教模式可以显著改善学生的作品完成情况,这与魏琳琳的研究结论类似[4],说明在信息技术课堂应用同伴互教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运用同伴互教模式,解决了小学生信息技术课堂上独自使用电子教材时存在的应用切换问题,学习的有效时间增加;其次,学生先后扮演“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角色,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作为“施教者”的学生通过教授他人获得知识的平均保持率最高,所以学习效果好;最后,由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师无法顾及所有学生的问题,同伴之间通过合作和交流解决这些问题,保证了學习的有效进行。

    (4)学生对同伴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以同学关系和同伴能力为主

    影响同伴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同伴关系的好坏。刘晓玲的研究表明[5],在需要同伴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同伴关系的好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呈正相关,即同伴之间关系越友好,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越高。

    从同伴的能力或性别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和能力强或性别相同的学生结成同伴小组。无论是作为“施教者”还是“受教者”,能力强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而相同的性别在某种程度上更有利于学生解决交流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分歧。

    参考文献:

    [1]张成尧.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125-127.

    [2]钟柏昌,王艳霞.配对学习模式在机器人教育中的有效性[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03):66-74.

    [3]黄鑫睿.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4]魏琳琳.同伴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5]刘晓玲.小学生学习动机水平、同伴交往与其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5(04):32-35.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苏省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重点课题“基于电子教材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180001)。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