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教师作为教学创新的主体,应该积极主动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已经在各个阶段、各个科目的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课堂教学这种模式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学校教师来说,要想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最为主要的渠道就是课堂教学,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对课堂创新的有效途径进行不断的摸索和探究,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高。
一、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1.深刻把握教学内容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最为基本的依据就是教材,因此教师要想确保教学工作顺利的展开就必须充分地把握教材中的内容。但是,所谓的把握教材并不是机械性的传授教材上的内容,而是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只有这样才能够科学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另外,教师还要以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为依据,重新设计教学内容,使其成为分镜头“剧本”,并对知识传递的最佳途径加以确定,与此同时要对知识的横向关联加以重视,而纵向层次和纵横间的统一也要加以注意,之后教师要以此为依据将创设问题情境的最佳切入点找出来。
2.搜集与课程相关的资料
在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除了各种书籍资料之外,还包括多媒体资料。总之,教师要尽可能收集到最为全面的内容,之后要对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编辑,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将相应的教学情境合理完善的创建起来。
3.充分利用相关载体
(1)图片、幻灯片
教师在创建相关教学情境时可以将图片和幻灯片充分地利用起来,能够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比如,利用图片和幻灯片对相关名人或者事物进行讲解,能够使学生的联想思维有效增强,进而对人物的思想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最终使情境氛围得到增强。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经常穿插一些图片或者幻灯片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激发出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显著增强。
(2)电影、录像
动态展示的电影、录像与静态展示的图片、幻灯片相比,创建出来的情境能够对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产生刺激,能够带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有效的激发出来,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最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快捷有效的创建问题情境。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够对真实的场景进行模拟,还能够将超现实的空间虚拟出来,并且通过人机对话,能够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产生与之相关的各种思维联想,进而将学生的灵感充分的激发出来。
二、设置悬念,激发创新欲望
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学习哪一门课程,对于平铺直叙的课堂教学往往缺乏兴趣,而更加热衷于生动有趣具有悬念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科学合理的设置悬念,这能够将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地激发出来,进而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有效地培养。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合理的设置悬念并鼓励学生进行质疑,之后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能够将学生迫切探究的认识心理充分的激发出来。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对新的知识进行学习以及对悬念背后的真相进行探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的设置悬念,就能够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地调动起来,进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解答悬念的教学活动中,并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设置悬念再到悬念被打破的这个过程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三、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拨动创新心弦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提出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科学合理的提出问题能够拨动学生创新的心弦,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的激发出来。但是如果不能合理的发问,不仅无法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出来,甚至会让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反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有效的培养,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寻找时机科学合理的提问。
1.提问要具有深刻性和创新性
(1)深刻性。提问要具有深刻性就是指所问的问题要能够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深刻的揭示,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触发学生的思维联想。教师要利用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更加宽广的方向引导,从而将问题分解,层层递进提出更加深入的问题,从而为学生正确的示范创新思维,将事物的深刻本质揭示出来;(2)创新性。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以及批判态度讲述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使提出的问题更具创新价值。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智力开发性问题的训练,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进行有效的培养,从而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有效地激发出来。比如,要求学生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某一个相同的问题或者进行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脑筋急转弯”训练等。
2.提问方法要做到“两要”
(1)掌握时机。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设计提问时机。通常情况下,在正式讲授新课之前要进行复习提问,使学生对前面所讲的知识进行巩固,并据此引出接下来的问题。最后,在即将下课的时候还要根据所讲内容布置相应的课后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并提出创新问题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延伸;(2)把握分寸。对于客观存在的教学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严格遵循。另外,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当,不可过于困难或者简单。
四、思路引导,培养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并在这个过程中对他们的创新思维进行有效的培养。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程度集中体现了教师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教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背景引导法
所有课程知识的产生都具有相应的历史背景。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知识产生的社会背景创造出相应的信息环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从而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大跨度纵向的理解,这样可以从思维广度上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有效的培养。学生充分掌握这些背景材料之后,教师再对学生加以引导能够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2.过程引导法
教师在开展課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以问题的逻辑起点为切入点,并经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对知识创造的完整过程进行充分的了解,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进而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激发出来,使其提出的问题更具新意和建设性。
总而言之,无论在哪个阶段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都至关重要,而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在思想上加以重视,更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付诸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的具备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宋云涛.基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高等数学教学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3):30-31.
[2]朱勇[1,2].浅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J].农业网络信息,2015(11):136-138.
[3]冯玉婕.新课改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2015(31):95-95.
[4]陈杰.试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17-17.
徐文华,吉林省敦化市第一中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