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

    蒋亚春

    【摘 要】

    素质教育理念对当年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在进行知识传播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公民素养发展。在传道受业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公民素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进程。

    【关键词】

    公民素养 初中语文 培养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涌入,教育的内容开始从原有的知识型教育向素质型教育拓展。语文教学历来崇尚“传道授业”,知识教育属于授业的范畴,而公民素养教育则归之于“传道”的行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知识和素养教育的双重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解析教材,产生认知意识

    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公民素养教育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挖掘教材中的公民素养内容,开展以文育心、以美育人的语文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公民素养认知。

    如,在进行《海燕》一课的教学时,本课是高尔基先生所作的一首散文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诗中所体现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手法进行阐述,更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不惧困难的战斗精神和乐观态度。在开展课程前,教师首先介绍本诗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在发表后对革命者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在开展教学时从多角度进行挖掘,针对“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集卷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进行分析时,教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开展解析。文本层面:引导学生对于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进行分析;象征层面:引导学生将狂风集卷着乌云的景象与大革命来临前反动势力喧嚣的情境、海燕搏击风浪与革命先驱为自由奔走的情境进行对比,使学生产生对于革命家的敬佩情怀;现实层面:引导学生将狂风集卷着乌云与成功前的黑暗艰难、海燕搏击风浪与自身需要顽强勇敢奋斗进行对比,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战斗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知识层面的文本讲解与公民素养层面的象征和现实讲解相结合,在学生内心渗透了面对困难无惧无畏的情感态度和对于革命先烈的敬佩情怀,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受到了公民素养熏陶。

    2.文本引申,拓展教学内涵

    许多语文课文中包含的公民素养教育内容不太明显,而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无法进行有效提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文本进行引申,逐步引导学生对于文本中所含有的公民素养内容进行剖析拓展,促进公民素养的成型发展。

    如在进行《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时,课文通篇阐述了紫藤萝树,受认知能力限制学生很难从中体会到作者借物抒情所传达出的生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挖掘作品的内涵,实现公民素养教育。本课中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来传达生命情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此为基础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要修辞手段并谈谈对于课文的感受。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就感受到紫藤萝的勃勃生机,结合拟人的手法在教学中教师提示学生从“人和生命”的角度入手进行文本赏析。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将紫藤萝的生长过程同人的生命长河联系的在一起进行分析。在課文的最后环节“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学生对于紫藤萝和人的引申认知达到统一,在领会出紫藤萝艰难曲折的生命轨迹的过程中联想出人在面对生命中所遭遇的各种困难更应该努力面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托作品借物抒情的特点将紫藤萝的教学引申至人的层面,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人生思考,有效实现了对于学生的公民素养教育。

    3.引发议论,促进情怀内化

    相较于自我探究,集体性质的学习活动更容易全面深刻的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在教学中教师可依托集体性的学习活动引发学生对于公民素养的思考,使学生在情感共鸣中内化,在内化中形成责任意识。

    如在进行《散步》一课的教学时,课文包含了四个角色,角色的共同演绎使得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溢满了浓浓的亲情,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议论的方式对于文中所体现出的人文情怀进行深度挖掘,在讨论中引发共鸣。给学生布置任务“从课文中发掘能够体现人文情怀的内容”,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探究。有的学生分析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结合子欲养而亲不待提出应该关心父母及时行孝的观点。有的学生在分析“一切都取决于我”时,意识到了每个人都应当具备责任意识的观点。有的学生将亲情推广到更大的层面,提出应理解尊重老人的社会责任观。在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表达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在多表达多情感的交互过程中,学生的关爱情怀逐步滋生成长,公民素养逐步成型。

    在教学中教师借助议论活动将个人的情感观念进行综合强化,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于关爱老人、珍惜亲情的公民责任感的认知,促进了公民素养的完善发展。

    4.渗透活动,激活积极情感

    语文活动为提升公民素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一系列包含有公民素养内涵的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熏陶,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观念。

    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与爱国情怀相关的内容,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后教师可组织“爱国博览会”的活动,学生可通过搜集到的内容进行诗歌朗诵、故事讲述以及演讲等形式的展示。在学生搜集和表达的过程中,爱国情怀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在表演展示的过程中,爱国的热情和氛围逐渐被点燃,学生在爱国志士的故事中、在诗歌传达的情怀中,逐步形成爱国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从能力和素养的双重目标开展活动,有效促进了公民素养的发展。

    语文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应挖掘语文背后的公民素养内容,让语文成为促进学生知识素养全面发展的沃土。

    【参考文献】

    【1】谢云华.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J】. 情感读本,2016(3)

    【2】王建瑛. 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J】. 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0)

    【3】杨昌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公民素养教育【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7)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