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酵母

    当下社会现实及高考的严酷情形,高中学生正承受着很大的学习与升学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能够利用有效的有趣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以此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音樂,则就是这样一种能够放松学生心情的有效媒介。基于此,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对音乐的有效融合,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水平等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使得能够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情况下,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在提升学生学习水平时,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在课文背景与作家介绍中导入音乐元素

    在高中的课文教学中,一般教师都会对课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等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在充分了解课文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下,对这篇课文进行更加深刻的了解。因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课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身份等,将课文和音乐融合到一起,使得在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时,也能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

    比如,高中语文教师在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将作者当时写作散文时的心境补充进去,让学生能够对朱自清思想苦闷、不满现实、然而又看不到出路的“不宁静”心境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进而能够在了解散文背后大时代背景的情况下,对课文的意旨进行更加深刻的了解。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音乐剧《月光曲》融入进去,并在融入的过程中对作者的经历以及写作情况等进行讲解,使得学生也能够明白该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作者内心的世界进行了解,还能够加强学生对作品背后深刻社会意义的掌握,更是能够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二、利用相同的形象和情感引入音乐元素

    陶行知说:“真教育就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要想使得教育对心灵进行深刻打动,那么就必须将教育从心里深处散发出来。”其实语文也好,音乐也罢,一般来说,作家和音乐家都会将形象和情感塑造和寄寓在作品当中。只不过语文的人物形象塑造方式是语言文字,读者在对人、事、物、景进行品味时,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来进行,进而以此来实现对其中情感、情理的感受和体会。而音乐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方式则是音乐当中的旋律和节奏,听者需要利用乐音、音响或者演唱来对其中的艺术形象和情感进行感受和体会。由此可见,两个学科在课堂教学时,都需要利用对作品形象的分析,来对其中的情感进行激发,进而在实现对学生的形象艺术感染时,促进学生作品理解能力的加强。除此之外,文学的审美意象是以形寓情,而音乐则是使情具形。这种审美意象上的差别,使得文学和音乐在艺术形象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表现在了文学和音乐各自独有的表达方式上,使得能够在将人的情感激发出来的情况下,实现对人心灵的升华。音乐的形象和情感,其实主要就是利用音乐所特有的表现手法对形象进行塑造,对人类的情感进行表达。因此,音乐的思想向来是深刻的蕴藏在情感内容中,因而可以说,在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当中,情感是其三方面内容。由此可见,哪怕文学和音乐对形象特质的塑造方式不同,但是却都能够将作品和作者的形象情感表达出来。因而基于这一系列情况,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将语文和音乐结合起来,使得能够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时,实现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很多时候,一旦有了音乐引入到语文教学中,不光催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从侧面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与欣赏。

    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对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进行教学时,由于作者是通过对翠翠、老船夫、天宝等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对宁静、纯朴和自由生活的向往进行表达。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贝多芬的音乐交响曲《田园》融合进去,并在这样的融合当中,引导学生对音乐当中,对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丰富多样等进行体会,然后在这样的体会当中,让学生思考作家在音乐中表达了哪些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知识的了解,又能够让学生对文章中作者想要吟咏“理想社会的挽歌,也是美丽人生的挽歌”这样的情感进行掌握,从而在促进学生语文内容掌握程度的提高时,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语文学习水平的目的。

    三、探寻引入与课文相似的音乐元素

    陶行知曾经指出“教育者是对真善美的活人进行创造,而真善美的活人就是我们的神,我们的石像和爱人。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将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创造了出来。先生之最大的快乐,就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正确的来说,就是先生和学生彼此合作,彼此创造,从而创造出彼此都崇拜的活人”。在音乐教学中其实有对美进行传播,也有对作者的情怀和作者不灭的情致进行体现,只不过这些都被深藏在了一支支流淌的旋律当中,在这样的旋律中,如果只是简单的分析和介绍,是无法让学生对其中的滋味、对艺术的魅力等进行诠释明晰和感悟体会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谋求音乐元素与文本互相叠加的相同元素,以此就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更易于理解课文文本。

    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进行讲解时,就可以将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黄河大合唱》里《保卫黄河》大型音乐引入,音乐的恢弘,歌词的磅礴,气势的壮大,学生的情趣定会被极大激发出来,学生在这样的音乐中,再让学生与《沁园春·长沙》进行比照分析,对词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等词语进行理解,并在这样的理解当中让学生思考“这些词分别寄寓了作者哪些情思,作者又有着什么样的心态”等等,尤其是两者宏大、崇高的感情与理想,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沁园春·长沙》所蕴含的主旨及毛泽东积极而为的伟大理想与追求。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感悟和获得语文的匠心和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我们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可以引入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在课堂教学开展以前,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将王菲的《明月几时有》进行播放,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由自主地思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刻意蕴,通过相同与相似的情感基调,学生一定会备受启发,从而对古诗词有更深刻的理解,以达成共鸣。

    总而言之,随着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变大,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减轻学生的压力,使得学生能够在身心放轻松的状态中进行学习。而对音乐的融合就是这样一种能够放松学生心情的方式之一。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就更是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对音乐的有效融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放松学生的心情。使得能够在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在促进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时,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袁志新.高中语文教学与音乐的融合[J].教育界,2019(32):35-36.

    [2]张露.将音乐融合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7(1):22.

    [3]赖程祎.谈高中语文古诗词与歌曲音乐的相融教学[J].数码设计(上),2019(2):210.

    王明光,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八高级中学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