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实践.实效
葛维春
目前,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经历了改革之初的理想主义激情与改革之中的争议与喧嚣之后,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静下心来,理性地面对课改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必须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理出头绪,即便暂时还找不到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该有个基本的态度,哪怕是权宜之计;因为,教师的教学就在当下,一刻也不能停息。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理论,眼花缭乱的新教法,我们该做如何选择?诸如“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科学主义”,“人文主义”;“接受美学”,“阐释学”;“语感中心论”,“言语教学论”;“绿色语文”,“民族语文”;“青春语文”,“生命语文”;“人文语文”,“诗意语文”;“语文味语文”,“文化语文”;“新语文”,“新概念语文”,“新新语文”;“素读法”,“速读法”;“点拨法”,“活动法”;“自读指导法”,“探究学习法”……林林总总,仁智相见,何以适从?一线教师最现实的问题是:“我该怎样教?”既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实施素质教育;又要对学生的现实负责,应对中考高考。老师们必须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中做出痛苦地抉择。虽然各种理论都似乎言之有理,各种教法似都行之有效,但是面对具体的教学对象与教学环境,行之有效的教法实难寻觅。名师不可复制,教法也很难简单移植,理论更不能生搬硬套。因此,对于在课堂中讨生活的一线教师来说切实的教学策略,最为实用,即介于理论与方法之间的策略性教育智慧最为重要。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尽心下》)语文教育必须走出“技巧崇拜”的误区。不要期望某某专家或某某名师提供一套巧妙的教法,拿过来一用,一切ok!世界上不存在这样的事情。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很具体,很个性,不可重复的创造性劳动;所以根本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技巧。理智的理论工作者,应该尽量多给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规则和策略性建议,即孟子所谓的“规矩”,而不要贩卖高不可攀的理论和鸡毛蒜皮的所谓技巧;一线教师呢,既不能排斥“理论”,也不能迷信“技巧”,多多琢磨并掌握教学的种种“规矩”,即底线、原则、方向等等,这是形成教育智慧的基础。“规矩”是“巧”的前提。掌握了语文教学的规矩,面对面目各异的理论,就不会盲从;面对花样翻新的方法,就懂得取舍。本文仅就语文教学的基本取向与基本策略,略作陈述。
事物的特征取决于其“质的规定性”,即一事物与他事物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事物,解决矛盾,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须对事物“质的规定性”做出准确判断。研究语文教学,必须抓住语文学科“质的规定性”,必须在与其他学科的对比参照中,找出它的“个性和特质”。作为母语教育学科的语文,与崇尚客观、理性与现代化的自然科学学科相比,它至少具有这样一些特质:人文的,语言的,文学的,文化的,民族的。所以作为肩负母语教育与生活交际为主要任务的语文学科,其教学必须从母语交际的现实环境需求出发,继承母语及母语教育“传统”,面向“生活”,崇尚“实用”,传承“文化”,尊重“个性”,回归“自然”。
黑格尔曾说:“改革,就是要回归事物的原本。”语文的“原本”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显然,“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语文教学的“原本”,即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这个“原本”就是语文教学永恒的追求,是语文课程及其教学改革万变不离的“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作为一线教师,只有保持充分的理性,始终坚守语文教育的“原本”并将其作为行动的指南,才能消除思想的迷茫,走出实践的误区,才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变革中,保持气定神闲,方寸不乱。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来得容易。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时时去听、读,用手用舌头去练习。”如果说现行课程标准有什么缺憾的话,那就是在强调语文实践性的同时,却回避了“语文训练”。能力养成离不开实践,要培养能力就离不开科学的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正如巴金所说:“只有写才会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唯一正确的办法就是多练,阅读也是一样。所以,我认为必须重申并落实:把讲堂变成“学堂”,把语文课堂变成语文能力的训练场,把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进行活泼高效的语文实践。不要回避训练,要为训练正名。有些论家主张“语感中心论”。认为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而语感的养成是靠感觉与领悟,反对训练。我认为这是偏颇的。语感是感觉,也是能力。可以也必须通过实践和训练而习得。针对目前语文课改中浮躁蹈空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召集人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呼吁:“语文教学要理直气壮地抓训练!”诚哉,斯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实效”也是衡量一节好课的唯一标准。一堂课下来,学生有多少实实在在的收获,这是每一个教师首先应该关心的问题。一切教学手段、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成效”服务。力求做到实在一点,再实在一点。决不能一味地追求表面的热闹与形式的好看,求新猎奇,为“生动”而“生动”,决不能把语文课堂变成“非常6+1”或者“咏乐汇”,要坚决摒弃一切花拳绣腿式的“作秀”行为,坚决摈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语文教学,要严防打着人文教育的幌子,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地拓展延伸;语文教育,一定要主食人间烟火,要落地生根,在生活的土壤中开花结果。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根据我个人的教学体会,认为应该重点抓三个方面:重积累、教方法、抓语言。
一、重积累
厚积薄发,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语文积累的厚度,决定着语文素养的高度。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积累,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工程,必须常抓不懈。从基本字词抓起,积累语言材料,背记精美的语句段篇,掌握必要的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常识,增加先学生的语文内涵,培养他们敏锐的语感。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不二法门。
与其他学科相比,积累,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更加重要;积累,之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审视当下的语文教育,对此的重视与研究远远不够。积累,要有记忆,但不只是简单的背背记记。语文积累,就其类别而言,包括语言积累、知识积累、思想积累、情感积累、语感积累,以及审美积累和文化积累等。就其语言积累的单位而言,可以分为词语积累、语句积累、篇章积累等。就其知识积累而言,包括语词知识积累、修辞知识积累、逻辑知识积累、文章知识积累、文学知识积累、文化知识积累等等。积累,也不仅仅是一个“积沙成塔”的过程,更是一个由“量”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所以,要真正提高积累的质量和成效,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背诵记忆的层面上。作为教育者要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来对待语文积累,用母语的精华涵养学生的气质,用祖国文字负载的精神文化去陶冶学生的情操,雅致学生的审美情趣,丰盈学生的心灵世界,为他们的知识建构、人格完善奠定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
比如,教学吴晗的《谈骨气》一文时,让学生记诵文中引用的孟子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不但要求学生理解重点字词及句子的整体含义,而且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此句所包含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教学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时,让学生背记文中警句:“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不仅让学生理解此段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且要求学生一定要以此作为座右铭,来指导和引领自己的人生之路。语文教学要形成这样的常规:指导学生记诵大量的名篇佳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这些中华母语的圭臬,学生熟记于心,涵咏入神,终生受用不尽!这些做法看似简单做法,其实效果非常明显;当然,偶尔为之不难,难在长期一贯地坚持,形成积累的兴趣和习惯。
传统语文教学,在语文积累方面,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应该好好挖掘和整理,汲取精华,与当下的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做一番科学地整合,让母语教育的传统瑰宝,在新的时代绽放异彩,让语文课程改革在传统经验和现代理念的双引擎的推动下,走快,走稳,走好!
二、教方法
达尔文说:“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诚哉!斯言。我认为,忽视学习方法指导是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少慢差费的主要原因之一。现行的语文教学大多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讲解课文,一直到高三毕业花费了大约九年时间给学生讲解课文,但是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不能在独立阅读的情况下,完成对课文的基本理解与鉴赏,在高考考场上许多学生面对阅读部分的陌生文章感到束手无策,对阅读理解的题目也只能连蒙带猜,胡乱地回答一通。九年时间没有教会学生阅读鉴赏一篇千字文,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语文教师的耻辱。原因何在?检视一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常态,就会发现:多数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主要是在把自己的阅读理解传授给学生,没有有计划地把阅读理解和鉴赏的规律与方法交给学生。
比如,如何把握文章主题?如何分析文章结构?如何赏析文章语言?包括如何积累,如何质疑等等,这些本来都应该要教会学生的,却往往被很多教师所忽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归纳并掌握读写听说的规律和方法,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新课标把“过程与方法”列为三维目标之一,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的。遗憾的是课程标准虽然已实施多年,但这条富于创意的设想,并没有在实际的教学中得到很好地落实。重视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么美好的设想啊,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个美好的设想并没有变成美好的现实。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授予,轻学法指导,依然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这恐怕是课标设计者所始料未及的吧。
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改革,必须从重视学习过程,落实学法指导入手。许多成功的语文学习案例一再表明:“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是学好语文的一种普遍规律。教材无非是例子。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发挥“例子”的作用,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示范引领与方法指导。笔者在一次省级赛课活动中曾执教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摈弃了习以为常的“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疏通文字—理解主题—分析写作艺术”的老套子,完全从指导学生学习理解文言文的角度设计并实施教学。让学生独立地阅读文本,交给他们阅读理解的方法,指导他们阅读注释、理解词句、把握文意、品味表达艺术,指导学生披文以入情,通过表情诵读、知人论世等方法,领会这一千古名篇的叙事之美、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蕴之美、情调之美与欧阳氏散文的风格之美。学生在完全自主的情境下,吟咏、默想、交流、研讨、质疑和互动,积极主动,轻松愉快,活泼和谐。多数学生对老师的点拨,能心领神会;对同伴的答问,能做出积极的回应;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多重有效对话;教学者觉得应付裕如,学习者反应收获颇多。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学生不但顺利的疏通了文字,理解了文章意蕴,赏析了精美的段落及其若干雅词美句,还当堂背诵出了文中两个最精彩的段落!这节课就特点而言,就是“学法指导贯穿教学的始终”,不能说这节课有多么“出彩”,但是学生在这节课中的收获确是实实在在的,比常规的传授性教学更使他们多了一些更有价值的收获,那就是了解了一些文言阅读的方法,掌握了理解文言文本、主动获取课文知识、领略文字负载的思想与旨趣,特别是他们还初步尝到了在正确方法指导下,自主学习的乐趣。在本课学习中,他们不仅捕到了“鱼”,还学会了“渔”,并体验到了“渔鱼之趣”。
语文教学如何才能实现举一反三,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我想,科学、合理、适切、高效的学法指导,是最切合实际的策略。
三、抓语言
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永远姓“语”。于漪老师在一次全国语文学术会议上,发言的题目就是《亲近语言·亲密语言·亲爱语言》,听后让人很受启发。语文教学确实应该紧紧抓住语言的缰绳不放,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
只有抓住了语言,语文教学才能“本色”,才会“实在”,才能抓出“实效”。如何抓语言?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
一是宏观层面。就是张志公先生所说的“语文教学必须走一个来回”,即“因文解道,循道悟文”。就是说,一篇文章的阅读,要从语言入手,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然后根据文章的主旨研讨作者表情达意的思路和技巧,品味作者语言运用的匠心。可惜的是许多阅读教学,好像只是为了挖掘文章的深刻含义,往往直奔主题,甚至架空分析,涉及到语言总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因文解道”有余,“循道悟文”不足。特别是那些脱离文本,过度延伸,失度张扬“人文性”的教学,更是如此。
二是微观层面。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文章精彩的语言细节,引领学生去品味赏析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和智慧。
比如,从事物情态领会文章用词的精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绿肥红瘦;水面清圆;风烟俱净;惊涛拍岸;晓风残月……
又如,从语言的细节领会文中的情感。人教版初中课文《老王》人物肖像细节(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茨威格《伟大的悲剧》人物的动作细节(斯科特在写遗信时,把“我的妻子”改为“我的遗孀”)。从这些语言细节进入文本,可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体会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再如,从语言运用的归类赏析中体会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譬如对文言文中常见词语“独”的赏析——
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独”——独善其身;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的“独”——遗世独立;杜甫“百年老病独登台”的“独”——贫病孤苦;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独”——孤寂落寞;陈子昂“独怆然而涕下”的“独”——悲怆孤愤;李清照“独上兰舟”的“独”—茕凄悱恻……
一个“独”字,蕴含了多少人生的辛酸与况味!一个“独”字,表达出中国古代优秀文人遭遇困苦时的抑郁超拔、清高自许、特立独行、孤寂落寞的独特情怀。细细品来,一个“独”字,负载着多少丰富的文化内涵,寓意隽永,回味悠长……
这样的语言学习,已经超越了功利语文的狭隘视野,把语文学习与情感的陶冶、文化的熏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只有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在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面展开各种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落地生根,繁花似锦。
巴尔扎克说:人的头脑可以在天空中驰骋,但双脚必须踩在大地上。审视当下的语文教育,步入深水区的课程改革,各种矛盾和问题接踵而至,我们必须慎思果行,坚守改革理想,保持创新热情,立足教学实际,“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跟风,不媚俗,坚守“实在”,注重“实践”,紧抓“语言”,务求“实效”,坚定不移地推进语文课改从浮躁走向沉潜,从繁华走向厚重,从功利走向人文,走向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和县教育局教研室)
目前,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经历了改革之初的理想主义激情与改革之中的争议与喧嚣之后,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静下心来,理性地面对课改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必须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理出头绪,即便暂时还找不到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该有个基本的态度,哪怕是权宜之计;因为,教师的教学就在当下,一刻也不能停息。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理论,眼花缭乱的新教法,我们该做如何选择?诸如“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科学主义”,“人文主义”;“接受美学”,“阐释学”;“语感中心论”,“言语教学论”;“绿色语文”,“民族语文”;“青春语文”,“生命语文”;“人文语文”,“诗意语文”;“语文味语文”,“文化语文”;“新语文”,“新概念语文”,“新新语文”;“素读法”,“速读法”;“点拨法”,“活动法”;“自读指导法”,“探究学习法”……林林总总,仁智相见,何以适从?一线教师最现实的问题是:“我该怎样教?”既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实施素质教育;又要对学生的现实负责,应对中考高考。老师们必须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中做出痛苦地抉择。虽然各种理论都似乎言之有理,各种教法似都行之有效,但是面对具体的教学对象与教学环境,行之有效的教法实难寻觅。名师不可复制,教法也很难简单移植,理论更不能生搬硬套。因此,对于在课堂中讨生活的一线教师来说切实的教学策略,最为实用,即介于理论与方法之间的策略性教育智慧最为重要。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尽心下》)语文教育必须走出“技巧崇拜”的误区。不要期望某某专家或某某名师提供一套巧妙的教法,拿过来一用,一切ok!世界上不存在这样的事情。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很具体,很个性,不可重复的创造性劳动;所以根本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技巧。理智的理论工作者,应该尽量多给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规则和策略性建议,即孟子所谓的“规矩”,而不要贩卖高不可攀的理论和鸡毛蒜皮的所谓技巧;一线教师呢,既不能排斥“理论”,也不能迷信“技巧”,多多琢磨并掌握教学的种种“规矩”,即底线、原则、方向等等,这是形成教育智慧的基础。“规矩”是“巧”的前提。掌握了语文教学的规矩,面对面目各异的理论,就不会盲从;面对花样翻新的方法,就懂得取舍。本文仅就语文教学的基本取向与基本策略,略作陈述。
事物的特征取决于其“质的规定性”,即一事物与他事物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事物,解决矛盾,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须对事物“质的规定性”做出准确判断。研究语文教学,必须抓住语文学科“质的规定性”,必须在与其他学科的对比参照中,找出它的“个性和特质”。作为母语教育学科的语文,与崇尚客观、理性与现代化的自然科学学科相比,它至少具有这样一些特质:人文的,语言的,文学的,文化的,民族的。所以作为肩负母语教育与生活交际为主要任务的语文学科,其教学必须从母语交际的现实环境需求出发,继承母语及母语教育“传统”,面向“生活”,崇尚“实用”,传承“文化”,尊重“个性”,回归“自然”。
黑格尔曾说:“改革,就是要回归事物的原本。”语文的“原本”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显然,“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语文教学的“原本”,即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这个“原本”就是语文教学永恒的追求,是语文课程及其教学改革万变不离的“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作为一线教师,只有保持充分的理性,始终坚守语文教育的“原本”并将其作为行动的指南,才能消除思想的迷茫,走出实践的误区,才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变革中,保持气定神闲,方寸不乱。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来得容易。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时时去听、读,用手用舌头去练习。”如果说现行课程标准有什么缺憾的话,那就是在强调语文实践性的同时,却回避了“语文训练”。能力养成离不开实践,要培养能力就离不开科学的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正如巴金所说:“只有写才会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唯一正确的办法就是多练,阅读也是一样。所以,我认为必须重申并落实:把讲堂变成“学堂”,把语文课堂变成语文能力的训练场,把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进行活泼高效的语文实践。不要回避训练,要为训练正名。有些论家主张“语感中心论”。认为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而语感的养成是靠感觉与领悟,反对训练。我认为这是偏颇的。语感是感觉,也是能力。可以也必须通过实践和训练而习得。针对目前语文课改中浮躁蹈空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召集人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呼吁:“语文教学要理直气壮地抓训练!”诚哉,斯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实效”也是衡量一节好课的唯一标准。一堂课下来,学生有多少实实在在的收获,这是每一个教师首先应该关心的问题。一切教学手段、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成效”服务。力求做到实在一点,再实在一点。决不能一味地追求表面的热闹与形式的好看,求新猎奇,为“生动”而“生动”,决不能把语文课堂变成“非常6+1”或者“咏乐汇”,要坚决摒弃一切花拳绣腿式的“作秀”行为,坚决摈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语文教学,要严防打着人文教育的幌子,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地拓展延伸;语文教育,一定要主食人间烟火,要落地生根,在生活的土壤中开花结果。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根据我个人的教学体会,认为应该重点抓三个方面:重积累、教方法、抓语言。
一、重积累
厚积薄发,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语文积累的厚度,决定着语文素养的高度。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积累,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工程,必须常抓不懈。从基本字词抓起,积累语言材料,背记精美的语句段篇,掌握必要的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常识,增加先学生的语文内涵,培养他们敏锐的语感。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不二法门。
与其他学科相比,积累,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更加重要;积累,之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审视当下的语文教育,对此的重视与研究远远不够。积累,要有记忆,但不只是简单的背背记记。语文积累,就其类别而言,包括语言积累、知识积累、思想积累、情感积累、语感积累,以及审美积累和文化积累等。就其语言积累的单位而言,可以分为词语积累、语句积累、篇章积累等。就其知识积累而言,包括语词知识积累、修辞知识积累、逻辑知识积累、文章知识积累、文学知识积累、文化知识积累等等。积累,也不仅仅是一个“积沙成塔”的过程,更是一个由“量”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所以,要真正提高积累的质量和成效,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背诵记忆的层面上。作为教育者要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来对待语文积累,用母语的精华涵养学生的气质,用祖国文字负载的精神文化去陶冶学生的情操,雅致学生的审美情趣,丰盈学生的心灵世界,为他们的知识建构、人格完善奠定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
比如,教学吴晗的《谈骨气》一文时,让学生记诵文中引用的孟子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不但要求学生理解重点字词及句子的整体含义,而且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此句所包含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教学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时,让学生背记文中警句:“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不仅让学生理解此段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且要求学生一定要以此作为座右铭,来指导和引领自己的人生之路。语文教学要形成这样的常规:指导学生记诵大量的名篇佳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这些中华母语的圭臬,学生熟记于心,涵咏入神,终生受用不尽!这些做法看似简单做法,其实效果非常明显;当然,偶尔为之不难,难在长期一贯地坚持,形成积累的兴趣和习惯。
传统语文教学,在语文积累方面,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应该好好挖掘和整理,汲取精华,与当下的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做一番科学地整合,让母语教育的传统瑰宝,在新的时代绽放异彩,让语文课程改革在传统经验和现代理念的双引擎的推动下,走快,走稳,走好!
二、教方法
达尔文说:“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诚哉!斯言。我认为,忽视学习方法指导是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少慢差费的主要原因之一。现行的语文教学大多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讲解课文,一直到高三毕业花费了大约九年时间给学生讲解课文,但是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不能在独立阅读的情况下,完成对课文的基本理解与鉴赏,在高考考场上许多学生面对阅读部分的陌生文章感到束手无策,对阅读理解的题目也只能连蒙带猜,胡乱地回答一通。九年时间没有教会学生阅读鉴赏一篇千字文,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语文教师的耻辱。原因何在?检视一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常态,就会发现:多数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主要是在把自己的阅读理解传授给学生,没有有计划地把阅读理解和鉴赏的规律与方法交给学生。
比如,如何把握文章主题?如何分析文章结构?如何赏析文章语言?包括如何积累,如何质疑等等,这些本来都应该要教会学生的,却往往被很多教师所忽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归纳并掌握读写听说的规律和方法,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新课标把“过程与方法”列为三维目标之一,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的。遗憾的是课程标准虽然已实施多年,但这条富于创意的设想,并没有在实际的教学中得到很好地落实。重视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么美好的设想啊,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个美好的设想并没有变成美好的现实。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授予,轻学法指导,依然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这恐怕是课标设计者所始料未及的吧。
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改革,必须从重视学习过程,落实学法指导入手。许多成功的语文学习案例一再表明:“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是学好语文的一种普遍规律。教材无非是例子。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发挥“例子”的作用,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示范引领与方法指导。笔者在一次省级赛课活动中曾执教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摈弃了习以为常的“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疏通文字—理解主题—分析写作艺术”的老套子,完全从指导学生学习理解文言文的角度设计并实施教学。让学生独立地阅读文本,交给他们阅读理解的方法,指导他们阅读注释、理解词句、把握文意、品味表达艺术,指导学生披文以入情,通过表情诵读、知人论世等方法,领会这一千古名篇的叙事之美、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蕴之美、情调之美与欧阳氏散文的风格之美。学生在完全自主的情境下,吟咏、默想、交流、研讨、质疑和互动,积极主动,轻松愉快,活泼和谐。多数学生对老师的点拨,能心领神会;对同伴的答问,能做出积极的回应;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多重有效对话;教学者觉得应付裕如,学习者反应收获颇多。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学生不但顺利的疏通了文字,理解了文章意蕴,赏析了精美的段落及其若干雅词美句,还当堂背诵出了文中两个最精彩的段落!这节课就特点而言,就是“学法指导贯穿教学的始终”,不能说这节课有多么“出彩”,但是学生在这节课中的收获确是实实在在的,比常规的传授性教学更使他们多了一些更有价值的收获,那就是了解了一些文言阅读的方法,掌握了理解文言文本、主动获取课文知识、领略文字负载的思想与旨趣,特别是他们还初步尝到了在正确方法指导下,自主学习的乐趣。在本课学习中,他们不仅捕到了“鱼”,还学会了“渔”,并体验到了“渔鱼之趣”。
语文教学如何才能实现举一反三,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我想,科学、合理、适切、高效的学法指导,是最切合实际的策略。
三、抓语言
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永远姓“语”。于漪老师在一次全国语文学术会议上,发言的题目就是《亲近语言·亲密语言·亲爱语言》,听后让人很受启发。语文教学确实应该紧紧抓住语言的缰绳不放,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
只有抓住了语言,语文教学才能“本色”,才会“实在”,才能抓出“实效”。如何抓语言?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
一是宏观层面。就是张志公先生所说的“语文教学必须走一个来回”,即“因文解道,循道悟文”。就是说,一篇文章的阅读,要从语言入手,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然后根据文章的主旨研讨作者表情达意的思路和技巧,品味作者语言运用的匠心。可惜的是许多阅读教学,好像只是为了挖掘文章的深刻含义,往往直奔主题,甚至架空分析,涉及到语言总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因文解道”有余,“循道悟文”不足。特别是那些脱离文本,过度延伸,失度张扬“人文性”的教学,更是如此。
二是微观层面。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文章精彩的语言细节,引领学生去品味赏析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和智慧。
比如,从事物情态领会文章用词的精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绿肥红瘦;水面清圆;风烟俱净;惊涛拍岸;晓风残月……
又如,从语言的细节领会文中的情感。人教版初中课文《老王》人物肖像细节(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茨威格《伟大的悲剧》人物的动作细节(斯科特在写遗信时,把“我的妻子”改为“我的遗孀”)。从这些语言细节进入文本,可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体会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再如,从语言运用的归类赏析中体会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譬如对文言文中常见词语“独”的赏析——
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独”——独善其身;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的“独”——遗世独立;杜甫“百年老病独登台”的“独”——贫病孤苦;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独”——孤寂落寞;陈子昂“独怆然而涕下”的“独”——悲怆孤愤;李清照“独上兰舟”的“独”—茕凄悱恻……
一个“独”字,蕴含了多少人生的辛酸与况味!一个“独”字,表达出中国古代优秀文人遭遇困苦时的抑郁超拔、清高自许、特立独行、孤寂落寞的独特情怀。细细品来,一个“独”字,负载着多少丰富的文化内涵,寓意隽永,回味悠长……
这样的语言学习,已经超越了功利语文的狭隘视野,把语文学习与情感的陶冶、文化的熏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只有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在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面展开各种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落地生根,繁花似锦。
巴尔扎克说:人的头脑可以在天空中驰骋,但双脚必须踩在大地上。审视当下的语文教育,步入深水区的课程改革,各种矛盾和问题接踵而至,我们必须慎思果行,坚守改革理想,保持创新热情,立足教学实际,“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跟风,不媚俗,坚守“实在”,注重“实践”,紧抓“语言”,务求“实效”,坚定不移地推进语文课改从浮躁走向沉潜,从繁华走向厚重,从功利走向人文,走向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和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