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策略
熊婧茹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是其今后可持续发展需必备的素养之一。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学会审题、激发兴趣、课本知识、反思总结这四个方面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解决问题;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概念,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也得到一定的训练,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与求知心,教师需在此基础上,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一、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在开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也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学是学生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生成的过程,需要数学教师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课堂,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课堂互动,可通过情景教学的创设、提问式教学、组织课外活动等来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二、教会学生正确认识问题,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正确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正确认识问题的关键就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找到问题中的关键之处,从而使得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往往被许多教师近忽视,也是许多学生的薄弱环节。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提问的关键点,发现隐藏条件,充分读懂题目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审题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长期的系统的训练。首先教师要激起学生的审题意识。教师可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就题目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审题意识与读题能力。其次,教师要教学生审题的方法。通常审题可以分为四步:一是阅读题目,大致判断题目难度,准确把握题目的基本要求。二是标注题目,将题目中主要因素標注出来,关键词圈出来。第三步是思考题目,根据题目主要信息思考解题思路。第四步是复述题目,在复述的过程中观察是否忽略某些重要信息。在这四个步骤的引导、训练下,学生才算真正完成了审题环节,有助于教会学生正确认识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
三、强化课本知识研读,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
课本知识作为教学的主材料,其内容是值得教师与学生去深入挖掘的。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强化课本知识的研读,加强对课本内容的讲解,对课本上问题的回答要形成多样的解决策略。在此教学方式的引导下,学生在解题时就会进行联想,为学生解题问题的思路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杨芳兰.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1):26.
[2]邢春霞.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神州,2018(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