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有必要学习人工智能吗

    杨元魁

    在文章的开头,我想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幼儿可以适当接触并使用人工智能产品,学习人工智能的基本思维方式,但是没有必要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何况幼儿根本学习不了。

    首先,幼儿根本不具备学习人工智能所需的数学基础。要想学习人工智能技术,至少需要具备高等数学基础,对微积分有着深入的理解。即使是人工智能专业的大学生,一般也要到了高年级才真正开始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和使用人工智能产品完全就是两码事。举个例子,现在市面上涌现出很多品牌的智能故事机,孩子可以用语音与故事机进行交流和互动,这些故事机都采用了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的人工智能技术。孩子只是使用了人工智能产品,并没有学习到任何人工智能技术。

    其次,编程教育不等于steam教育,更不等于人工智能教育。前几年,当STEAM教育特别热门的时候,很多人认为STEAM教育就是编程教育,但实际上编程教育只是STEAM教育中的一个部分,而且不是主要方面。

    STEAM教育是跨学科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其核心是工程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工程思维,采用的基本学习方法是PBL: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PBL)或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从理论上来说,编程教育确实能够体现STEAM教育的大部分要素,但对幼儿来说,STEAM教育应该基于真实的生活经验,在动手活动中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而不是虚拟的编程游戏,因此在幼儿阶段开展编程教育本身的意义就不大。

    可能有很多人会说:我们让孩子学习编程,并不是学习编程技术本身,而是学习编程的思维方式,这对将来学习人工智能会更有用。虽然这句话看上去没有错,但其实无论是“学习”人工智能技术还是“学习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编程都不是必要基础。

    如果某个人要“学习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那么他只需要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学习掌握人工智能应用软件的操作即可,几乎无需编程,例如笔者。如果某个人要“学习”人工智能技术,那么他真正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是人工智能的算法及其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其基础是深厚的数学知识,而不是编程。编程只是实现这些算法的一种计算机技术,说句难听的:学习编程实际上连人工智能的边都没摸到。

    可能也有很多人会说:你看,我用图形化编程语言或其他編程语言写了一些代码,可以驱动智能硬件完成很多任务,难道我学习的不是人工智能吗?当然不是,你学习的还是编程,这与人工智能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些智能硬件大多数只是采用了各种传感器,少数封装了自然语言处理、人脸和面部表情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你只是写程序调用了这些功能模块,并不是自己写程序实现了这些人工智能技术,说白了就是编程而已。因此,编程教育不等于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编程也并不是学习人工智能的必要基础。

    再次,幼儿可以适当接触和使用人工智能产品,学习人工智能的基本思维方式。对幼儿来说,适当接触和使用人工智能类产品,如智能故事机和智能学习机等,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获取自己所需要、所喜欢的知识和内容。智能陪伴机器人物可以帮助幼儿缓解分离焦虑、练习情感表达等。已有的科学研究表明,使用人工智能产品对幼儿的语言、情绪、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展都有显著的帮助作用。

    尽管幼儿无法直接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但是可以学习人工智能的基本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对将来所有领域的学习和工作都很重要。人工智能涉及很多种思维方式,如逻辑思维、设计思维、工程思维、计算思维等。其中,计算思维尤为重要,希望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幼儿园可以尝试从培养孩子的计算思维入手。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思维包括计算概念、计算观点、计算实践三个维度。编程属于其中计算实践这一维度,幼儿阶段的编程可以通过实物来完成,完全可以“去计算机化”。对于3-6岁阶段的幼儿来说,培养计算思维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展大量的数学游戏,尤其是棋牌类游戏。

    其实,这些思维方式的培养在幼儿园传统的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中均有所涉及。幼儿园应当扎扎实实地做好数学教育(要重视估算教育)和科学教育,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开展STEAM教育,这比抢热点、赶时髦要重要得多。对于家长来说,与其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让孩子学习编程,不如在家里多和孩子做一些数学游戏和科学游戏。

    最后,有一个问题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幼儿家长关注: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会使得孩子获取知识或答案的途径越来越便捷,孩子往往无需思考和探索就能获取知识或答案。此外,人工智能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知识学习路径。然而,在将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孩子们长大以后所面临的竞争与挑战并不是谁能获取或记住更多的知识,而是谁能创造出更多的知识。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方面会赋能教育,另一方面也必然促使教育目标发生转变,所有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要为这一转变的到来做好准备。这个世界,是如何去对待大自然的。如此这般,创设的环境便会充满了对童年的热爱,进而呈现出自然而然的童心。

    “基于儿童”实践逻辑的前提需要尊重儿童。蒙台梭利曾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写道:“我们成人对儿童缺乏理解,在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成人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为中心,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这样最终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误会越积越多。儿童并不是什么也不懂,有时候成人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事情,多欣赏儿童,也要对自己的行为多做自我反省。”儿童是有自主性的。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需要提倡要让儿童自己做主,肯定他们所想,尊重他们参与环境创设的权利。如此,创设的环境便会充满对儿童的尊重,进而呈现出自然而然的童趣。

    “基于儿童”实践逻辑,需要发现儿童。毕加索曾说,自己这一生都在像孩子一样画画。教育理论及心理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针,我们会发现儿童是发展中的儿童,教育决定发展,同时发展也决定着教育。虽然儿童对这些教育理论一无所知,但他们对喜欢什么样的环境、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却了然于心。教师不如停下忙碌的双手,放下对理论运用的执念,观察儿童,发现他们的喜好与文化,获取灵感、想象与创造,发挥儿童对环境的感知的敏感性。如此,创设的环境便会充满对儿童的欣赏,进而呈现出自然而然的童真。

    儿童之心充满着真善美,既是人生的起源,也是人类的归宿。在“儿童本位”的理念指导下,践行“基于儿童”的实践逻辑,我们需要热爱童年、尊重儿童、发现儿童,找到环境创设中的童心、童趣与童真,创设适合儿童并能与其互动的环境,潜移默化地促进儿童健康自然成长。

    教育理论及心理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针,我们会发现儿童是发展中的儿童,教育决定发展,同时发展也决定着教育。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