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与高质量可以兼得

程方平
摘 要: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否只能由公立正规大学独臂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否只能走正规化、高档次一条道路。着眼体系建构、终身学习和资源整合,兼顾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高质量,须有自己的思路和特色。
关键词:高等教育 发展 改革 大众化 质量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各项基本原则,在高等教育方面,特别提到了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高等教育的融通、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高校自身的改革和提升质量等问题,为中国未来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示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值得高等教育领域多方面的相关者认真思考和体会。
就在全国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同时,中国高等教育的压力又一年一度地加重了。每年有700多万的高校入学者需要安排,还有7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仅仅忙于招生和就业,中国的高校已不堪重负,提高高校教学和科研质量的探索很难达到理想的境地。可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还没有真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思路与策略。为此,应在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之前,认真梳理我们的设想,找出能兼顾大众化和高质量的创新思路。
着眼于建构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
对于发展什么样的中国高等教育,至今仍有许多重要和根本的问题还不清晰,如普通高校与高职严格分开的“双轨制”是否需要坚持?普通高校与高职的比例应维持在何等水平上,各50%的比例是否合理?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功用是否重点聚焦研究者和公务员?正在出现和发展的各类高等教育资源有否价值,如何利用与评价?
对比我国长期坚守的“双轨制”,其他国家很少采用这类分割的方法。俄罗斯高中以后的“第三极”教育都被视为职业教育,欧洲各国的大学前职业教育也都有进入普通高校的顺畅通道,职校学生在大学教育中还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助其学业成功和发展。他们在相关认识、理念和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合理建构也有诸多好处。其结果不仅有利于中高职学校与正规高校,尤其是高校工科的融合,而且也可以为各类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学历互认、高等教育大众化奠定重要的基础。
我国目前在普通高校与高职的关系方面,一直是强调区别、少有融通的,致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压力多集中于普通高校,而一些高职院校却吃不饱、没人上,这与政府的引导和制度安排是紧密相关的。
从另一个方面看,作为一个兼有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双重特点的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主体应该是高水平的技术人才,而在这方面中国的高等教育贡献率是较小的。比较欧美、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从事技术创新的人才都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其社会地位、收入保障与教授和公务员比也不逊色。可见,如果不在观念和制度设计方面扭转这一根本性问题,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方向就会出现严重偏差,引发多方面的危机。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中国需要从总体上调整人力资源规划结构,而与之紧密配合的将是高等教育的一系列调整,使职业教育的短板快速强壮起来,使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专门人才的培养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着力于促进高教大众化
世界上几乎所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先行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是只依靠公立正规大学的自我膨胀来达成目标的,各国普遍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一是利用短期大学,包括两年制社区学院、城市学院等,为地方求学者提供就近、便宜、与地方经济及行业特色相关的高等教育,这类学校与正规高校之间建立了学分、学历认同的衔接通道。二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通过“开放大学”、网络大学课程等,为更多的学习需求者提供优质、丰富的学习选择。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近年来实行的“一村一个大学生计划”就有类似的功能和特点,但相关的社会响应与支持并不明显。三是广泛吸收非正规的教育学习资源,如社会上的专业新技术培训机构、工业实验室、技术和产品孵化器等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但在中国目前的学历认证体系中,因为没有政府和行业的认可而难以发挥这些教育学习资源教学更专业、服务更到位、效果更理想的作用。
国外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期,思路是很务实的,以成本低、负担轻,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为特点,重点放在基础的拓展方面,并架构了融通短期地方职业类高校与正规名牌高校的桥梁,发展是稳步推进的。而不是一拥而上、盲目升格,仅仅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思考,忽略了学习者、用人机构的需求。
在中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阶梯的设置与结构的系统化是极为关键的。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只有公立四年制大学一枝独秀,则使教育生态无法优化,也使得大众化本身的发展空间难以持续拓展。
仅从正规高校的学生住宿这一方面而言,20世纪90年代,中国所进行的“后勤社会化”的探索,就是看到了与高校育人并非直接相关的住宿问题不仅是高校提高质量的沉重负担,而且也是影响高校聚焦教育、拓展规模的主要障碍。若能变必须住校为可选择性地住校,高校的发展思路将会有较大改变,在这方面国外的先行经验值得关注。
着手于高校自主发展,助推其准确定位
高等教育要真正发展,切实提高质量, 高校必须要有自主性。当然,对于公立、私立高校而言,其自主权的内涵是不同的,因而,也就会自然形成各高校不同的特色与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校的自主权虽做了若干规定,但在落实的过程中极不理想。特别是在人事、教学、科研、专业设置、教师管理等方面,还没有真正放权;而在基建、采买、营利性附属机构设置等方面,却有超出一般的权力;此外就是在制度不严、监督不力、信息不明的情况下,推进了自主招生、职称评定、干部任命等事关高校命运的关键探索,引发了高校腐败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按常理,高校形成多元化的格局应该是比较理想的,高校应该各有自己的质量标准和实施路径,如此可使高校本身和相关专业的维持和发展不再只依赖政府,而是通过提升质量、提高效率、形成特色、促进就业,在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同时引领其正常有序的发展,通过因校制宜地磨合来逐步形成其特色。因此,必须使高校的师生员工都能了解本校发展的基本思路与特点,并对本校的发展方向产生认同感,知道由谁或什么机构来对学校负责。从2004年开始,日本在国立高校法人化的改革中就明显地改善了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借鉴。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高校章程的起草和确定,从表面上看,这是在推进高校的自主创新与发展。但是,在公立高校的性质和管理方式没有实质性改变的前提下,其作用是难以发挥和体现的。相对于公立高校而言,民办大学的相关建设值得特别关注,其探索对公立大学也将有多方面的借鉴作用。问题在于中国的民办高校一直在环境不利的境遇中难以发展,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中,应尽快加以改善。
对于中国的各级各类高校而言,要从整体上提高质量,革除弊端,必须使高校自身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应付政府派给的任务,更不能把高校办成衙门。根据欧美、日本、以色列、匈牙利等国科技尖端人才培养的经验,高校的自主发展、准确定位是成功的关键。政府的办学行为应该主要集中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完善社会服务等方面,而对高校的具体引领则更应偏重于购买服务、项目提供、扶持专业化的行业评价、资助长线和基础专业、做好信息服务、推进国际化和本土化等。
立足教学与科研,提质量、促改革
近年来,在政府与社会对高校形成的压力中,就业是最直接和明显的问题之一。但是,高校是很难左右市场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充分接纳的。由此,在近十年的高校发展中,压倒一切的就业问题,极大地扭曲了高校的正常发展,对于这一高校不能独立承受之重,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应该认真反思。
高校应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是常理,但如何使毕业生都能正常、充分地就业,相关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包括:专业对口、行业容量、新领域拓展、自主发展、人员新老交替等形成的空间,以及政府人为和计划创造的空间等。对于这些动态的环境与因素,高校的作为应该是通过了解市场信息,及时自主地调整招生、教学、科研、专业结构,提高质量,扩展学习者的社会适应性,增强师生的服务意识与能力,形成专业优势和行业话语权等来对应的。但是,在这些方面高校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都受到了限制,其采用的多是消极适应的下策。
在高校所有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中,教学与科研应该是根本。但是,由于急功近利和僵化管理的导向,使高校普遍形成了形式主义的偏向,正常的学校发展出现了许多偏差。例如,高校的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大学教育四年中的至少两年几乎与专业学习不相关;对于师生的评价僵化、脱离专业实际,过分依赖出版物,尤其是国外出版物,而对专业方面的真实水平却少有关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一切靠行政和制度推动,大学精神、学校文化和读书风气受到极大削弱,不同程度上存在混文凭、混职称的现象,相关政策的实施未能充分激活和调动广大师生的活力与创造性。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上述现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提高质量,必须充分意识到,高等教育的首要立足点是教学、科研,其次才是服务和就业。高校要优化自己的看家本领,必须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进行实实在在的探索与创新,容不得半点虚假、泡沫化和故弄玄虚的宣传造势。为此,要在以下几方面做扎扎实实的具体改进:
一是引导师生参与讨论和认同学校的发展目标、内部制度与合理规划,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上求得高度的认同,而不是事事处处被代表,并通过良好与人性化的机制激发和鼓励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是突破规模大就不能保证质量的魔咒,通过调整、改善教与学的方式,鼓励和引导自主学习探究风气。中国古代的孔子有弟子三千,为了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孔子充分调动了七十贤人的作用,使几乎所有学生的学习都能各得其所。
三是加强师生对大学教育、所学专业、社会与行业、学习方法、教学艺术、研究规范、职业道德、公民意识、人才成长规律的了解,营造钻研专业而不是钻营取巧的学术氛围,激活其自主发展、合作创新的活力与正能量。
四是使高校对教与学的评估、引导、激励回归专业,崇尚实干,免受过度行政化、市场化、表面化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培养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良好学风、教风,在他律与自律两方面加强专业道德、教学道德的修养。
五是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学习资源、模拟实验、专业研究交流、高水平的远程慕课、在线学术研讨、丰富多彩的讲座与微课程等,为师生提供丰富生动的学习与研究借鉴,并在图书信息建设、在校创业、成果孵化器建设等方面,做更加积极、实用与人性化的尝试。
六是细化教与学的规划与管理,对于普遍反映难学、难教的课程,可以通过分级、改善教学方法、加强实用性、提供学法指导、合理建构知识与能力体系、讲究学术规范、宣传成功案例等多方面的帮助,使学生的大学适应期尽量缩短,并尽可能地使教学双方在自知、自信、自觉、自强的心理状态下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总之,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在了解国家宏观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可以因校制宜地快速适应和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理想环境的降临,而忘记了高校引领社会的责任。要善于从建设一个专业、培育一名教学骨干、教好一批学生的“小事”做起,而不是醉心于唱高调、打官腔、搞泡沫宣传。只要沉下心来研究高等教育自身的问题,真正从本地、本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则不同高校的共同探索就会找到最适合中国当下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与适宜方法,使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提高质量的目标同时实现。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责任编辑:李艺英]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