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澄澈之心与孩子连接

    魏秀敏

    初为人师时,我对孩子的爱总是有些一厢情愿。10多年后,伴随教学经验的增长和成为母亲的转变,我越来越意识到爱孩子的复杂和奥妙。特别是看到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的一系列着作后,有了醍醐灌顶之感。

    在《什幺是最好的父母》一书中,河合隼雄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抽丝剥茧地诠释亲子关系和养育的本质。说起爱孩子,给予爱和支持是毋庸置疑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对于孩子的爱总是有些太过自信。我们明明不是很爱孩子幺,为什幺他们总爱唱反调?对此,河合隼雄的回答是,“因为那些是父母的盲点,没有逆反就没有成长”。

    还有让许多家长头疼的孩子青春期如何度过,可以提前做些什幺,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河合隼雄建议用“人际关系的储蓄”来破解青春期之难。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是一眨眼就变了、无法沟通了,引起沟通质变的背后是天长日久储蓄起来的人际关系。如果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正面的、积极的,那幺青春期的难题总能克服,反之则会出现种种问题。

    类似的洞见在《孩子与恶》一书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阐释。作为临床心理师,河合隼雄有更多机会见到这些“恶”的孩子。恶是什幺?当我们谈论它的时候,总是充满了期待,好像要用心良苦制造“好孩子”,不遗余力排除一切“恶”。

    可这种想法太单纯也太简单了。河合隼雄认为,恶与创造存在天然的关联,“恶”天然地具备对现有秩序的破坏性。比如孩子偷窃了,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坦白,使之成为孩子成长的“好”的契机;也可以鼓励其他孩子揭发、告密,但在孩子的世界里这是不能容忍的“恶”的行为。教师应该何去何从?对于学生的顽劣行为,河合隼雄的建议是不能简单批评了事,因为孩子即使破坏规则也想赢,所以首先要认可孩子的这种变化——比起完全不关心输赢,这说明孩子在心里产生了积极的愿望。

    其实,处理好“恶”的事件能让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变得更加深厚。我曾遇到一个先天失聪、戴着助听器的小姑娘,总是傲慢而倔强的样子,对教师的要求视而不见。比如,我让她完成单词和图片连线的题目,她回答“我不想做这道题”……多次沟通无效后,我陷入挫败和伤感之中。后来,通过与班主任、家长多次沟通发现,因为身体原因,母亲总是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这导致孩子以为自己的任何需求都必须得到满足,否则就是别人不对,进而拒绝改变自己的行为。

    当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内心已经柔软了不少。随着我的态度发生转变,与孩子的关系也变得融洽。可见,如果教师能与学生建立心灵的连接,便容易理解孩子的错误或出格行为不是出于主观意愿,如此,更深的爱便会在理解的那一刻释放出来,温暖彼此。

    有时候,所谓长大成人是一个将童年的精彩宇宙忘却的过程。童年渐行渐远,童心也渐渐淡去。天长日久,成人面对儿童世界便知之甚浅或格格不入。所以,如果教师想要探寻孩子的心灵,首先要澄澈自己的内心,才能慢慢走进孩子的世界。

相关文章!
  • 受人类听觉系统的启发首次通过

    衣服可以像人的“耳朵”一樣,作为声音“ 收集器” 吗? 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衣服就能实现接听电话、定位、听诊心肺肠胃等生理信号、帮助听

  • 武汉光谷马鞭草花海在哪里 光

    近期武汉紫色花海火了!这是坐标于光谷边上的马鞭草花海,很适合小姐妹们打开拍照,已经成为网红约会胜地了!目前,光谷马鞭草花海是不收

  • 全球主要氖气供应商关停进一步

    据了解,由于目前的俄乌战事,供给全球50%左右半导体级氖气的乌克兰公司Ingas 和Cryoin,已于近日关闭生产。这两家氖气供应商的关停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