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延安

    林伟桦

    抗战爆发后,在中山军民同仇敌忾,投身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之际,有一批中山籍青年带着共同的理想信念,从全国各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当中,或受党组织委派而去,或受进步思想和抗日洪流鼓舞自行前去;有的最终到达了目的地,有的则由于战局变化等各种原因最终没有到延安,而是在半途加入新四军、八路军等革命部队,或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各分校就读,或以其他的方式参与抗战。他们殊途同归,以中山有志青年的名义,在我国抗战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驰骋沙场 英勇杀敌

    赴延安的中山青年中,以最直接的方式实现抗日宏志的,无疑是踏上战场、扛枪杀敌的那部分,这个群体并不大,而刘舒、方少穆、何镇浪、谭则敏则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东区齐东村青年刘舒,1917年出生于一个华侨家庭,1933年秋考入中山县立中学,开始接触进步思想,1936年考入广州知用中学就读高中。在广州,他结识一批进步青年,经常参加“读书会”,研读进步读物,并目睹日舰水兵的横行霸道,爱国主义精神得到进一步激发。1937年9月,他与就读广雅中学的中山青年黄峰等9人共赴陕北“学打游击”。是年冬天,他们抵达延安,“成为第一批到达延安的中山人”。随后,刘舒被分配到陕北公学第八队学习,该校校长是成仿吾、副校长李维汉。他与聂荣臻的弟弟同班,学习课程主要有游击战术、统一战线和群众工作,曾经聆听过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陈云、何凯丰、任弼时、李富春等领导同志的授课。1938年3月毕业后,作为从600名学员中精心挑选出来的30名学员之一,他被送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继续深造,编入第三期第三大队(知识青年大队)。同年5月底,“抗大”第三期学员毕业后遂奔赴山东敌后战场。他们离开延安、东渡黄河、入山西、经河北,长途跋涉一千多公里,最终到达山东沂蒙山区。此后,刘舒历经大大小小的截击、伏击、爆破等战斗,在1939年一次保卫沂蒙山区人民的反扫荡战斗中不幸牺牲,英年早逝。他是为数不多的北上抗日而牺牲的华侨子弟。①

    沙溪濠冲籍青年方少穆则在踏上战场接受战争洗礼后,逐步成长为我军高级将领。他出生于1915年,1932年考入省立第一中学(即广雅中学),在这里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参加了学校的“救亡歌咏团”等活动,还聆听过叶剑英到该校发表的抗战救国演讲。1938年夏,他毅然离开学校奔赴延安,在历经土匪洗劫、反动派阻挠和饥寒交迫的考验后,终于到达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一大队学习,并在此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4月下旬,从“抗大”提前毕业后,被派往四望山参加开辟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四望山地处信阳、应山、罗山三县交界处,是抗战初期新四军第五师前身挺进支队的驻地,也是豫鄂边区的交通咽喉。在豫鄂边区,方少穆随部队多次与敌、顽作战,其中1940年春、夏该部两次痛击日军,毙敌8人,生俘19人,缴获枪支20多条。解放战争时期,方少穆参加了淮海战役以及淞沪战役解放大上海,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海军某部军级副政委,后来离休居

    上海。②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革命人生中,他先后四次亲耳聆听过毛主席的革命教导。

    小榄的何镇浪是另一位北上后既进入“抗大”学习,毕业后又奔赴战场的中山青年。不过他最终抵达的是山西太行山区,而非延安,他进入晋东南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学习,时间是1938年底。抵达“抗大”分校前,他与另外两名中山籍青年历经香港、湛江、广西、贵州、重庆、四川、西安、河南等省市曲折冒险,过潼关、渡黄河、经垣曲、登太行山,走过了堪比长征的艰苦征程。1939年9月,何镇浪毕业后被分配到部队中,从此与军旅结缘。他曾参加1941年著名的太行山黄烟洞保卫战,此役与敌军血战八昼夜,成功保护了一个较大的兵工厂,战斗中与另一名战友李庄(解放后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被敌人追击,从悬崖上跳下,正好落在一大堆干草上才幸免于难。抗战胜利后,何镇浪继续南征北战,后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打了金城反击战,1959年入藏平乱。戎马一生中,他四次负伤,屡立战功。后担任信阳陆军学校政委,离休后在广州定居。③

    谭则敏,中山三区人,1935年秋在中山大学就读,1937年9月在广州参与了一段时期抗战工作后回小榄,任教于下基小学,1937年10月参与组织成立“中山三区青年抗日救国会”(简称“青抗会”)。“青抗会”成员50多名,大多为三区的知识青年,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抗日的活动。1938年10月后,在抗日形势的发展与革命思潮影响下,“青抗会”部分成员毅然北上,寻找更为广阔的抗日战场,其中有谭则敏、古寿珠、郭旷良、李琼儿等。由于战局变化,他们没能如愿到达延安,起先在陶铸领导下的鄂豫边区抗敌委员会参加战地服务,稍迟一些谭则敏到西安参加了八路军,奔赴抗日战场。解放战争胜利时,谭参与了北平、南京、重庆等重要城市的接管。④

    学成返乡 敌后抗日

    如果说奔赴祖国各地战场的中山青年的轨迹是辐射,另一批的轨迹则是聚焦。他们中有从广州赴延安的黄峰,也有中山地方党组织选派到延安学习的邝健玲、邝叔明、徐瑞、林启琛、林奕保等。这批青年从延安学到了抗日的本领,返乡后将所学所得发扬光大,传播开去,对珠三角敌后抗战产生了特殊作用。

    黄峰于1937年9月与刘舒等一同去延安。当时黄峰在广雅中学就读,受形势与进步思想影响,与同级的几名同学萌生奔赴延安的想法,刘舒得知后,专程找他要求同行。他们从广州出发,几经波折到达延安,成为第一批到达延安的中山人。与刘舒不同的是,从“抗大”学成后,黄峰返回中山参加革命。回到家乡不久,就在县委指示下,以一区抗先队的名义,于1939年初组织举办了长洲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任该班指导员,负责为学员们讲授“抗大”和“陕公”(陕北公学)的一套教学内容,统一战线和游击战术为其重点。这个训练班有学员六、七十人,绝大多数结业后成为抗战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⑤

    邝健玲、邝叔明、徐瑞、林启琛、林奕保等5人则是由中山八区党组织分批选派,时间在1938年1月至5月,同年6至7月先后学成归来,为开展党的地下秘密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⑥其中,邝叔明是1月到的延安,中山八区第一个女党员邝健玲则于春天抵达。八区区委依托这批青年党员,先后于1938年11月在小濠冲健民小学和1939年9月在月坑村举办了两期党员学习班。邝叔明、邝健玲作为主要授课者,为党员学员们讲授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反对自由主义》等文章以及党纪党纲、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游击战等课程,大大提高了党员骨干们的政治思想水平、党的纪律性和革命素质,为中山八区的武装斗争作了坚实的人才准备。

    战场以外 处处战场

    还有一大批青年,北上后没有直接成为战场上的作战人员,也没有返回中山投身珠三角敌后战场,他们在战场以外执行党和国家交给的非作战任务,却处处精心经营属于他们自己的“战场”,与全国人民一起构成了最坚固的民族抗战防线。这个群体人数众多,李凡夫、黄中坚、蔡尚雄等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李凡夫,在抗战时期理论界和教育界是个闪亮的名字。1906年出生于四区濠头乡一个华侨家庭,原名郑赐祥。1926年至1929年在国立中山大学附中读书,开始接触进步思想。1929年秋赴日本留学,开始研读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籍,思想逐步趋向共产主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毅然弃学回国,在中山大学继续求学并参加抗日爱国宣传活动。1933年夏北上到上海加入上海社会科学家“联盟”,1934年加入共产党,担任上海社会联盟常委、党团书记,1937年初,中共文化支部(后改为临时党委)在上海成立,李凡夫任该支部临时党委书记。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转移到了延安,成为最早一批到达延安的党的文化教育工作者。他就任《解放周刊》编辑,并担任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校教授,被当时公认为名教授之一。在延安,他作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主要讲授《社会科学概论》(包括《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并担任“陕公”政治经济教研室主任,为培养抗战干部作出突出贡献,仅在“陕公”两年内便培养了600多名抗日干部。⑦

    长洲青年黄中坚,原名黄祖雄,其父为当时长洲小学校长黄冷观(黄显成)。黄中坚出生书香门第,曾向名家学习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北上抗日前,黄中坚在香港任教于中华中学,期间接受爱国和进步思想,读过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即《红星照耀中国》),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初步认识。1938年底,他与何镇浪共同北上,就读晋东南“抗大”一分校。由于表现突出,提前被调到民革通讯社任助理编辑,后又调到中共北方局领导下的《华北新华日报》任编辑。《华北新华日报》于1938年由何云创办,是宣传和组织群众,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国内投降派,建设太行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精神武器。1939年7月,在太行山南麓抗日根据地壶关县树掌镇芳岱村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5月,在一次日军对太行根据地进行的残酷扫荡中,黄中坚与何云等40多位新闻工作者在转移时被日寇杀害。今天,在山西左权县麻田村,有一座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的正面由杨尚昆题词:“太行新闻烈士永垂不朽”,侧面由陆定一题词:“一九四二年五月,华北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等四十余位同志壮烈牺牲。烈士们永垂不朽。”碑背面刻有烈士姓名,黄中坚名列其中。

    张家边乡青年蔡尚雄1938年6月开始北上,1939年初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学习,期间成为中共党员,并在一次机缘巧合中获赠一部相机,逐步成长为一名战地记者。他参加晋察冀画报社工作,“从此以照相机为武器,从事新闻摄影工作,拍摄抗日斗争的史实”。为了拍摄真实生动的事迹,“经常随八路军、游击队,探入游击区和敌人后方活动,同战士一起行军作战,爬山涉水走遍了敌后根据地”,在他的镜头里,有日寇号称华北最坚固的12个碉堡,以及遭受日寇“烧、杀,抢”三光政策后的五台山区农村惨景,也有革命战士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壮举,为中国人民留下了珍贵的时代记忆。⑧

    此外,小榄青年何耀椿1939年1月由党在香港的负责人廖承志安排,从香港赴延安,1940年12月抵达,安排至延安中央印刷厂工作,担任制版部主任,曾制作过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挂像。⑨溪角乡女青年刘展平于1938年7月从省女师毕业后奔赴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大队学习,接受过毛泽东和朱德的接见,朱德曾为其题词:“把全中国的妇女发动起来!”,1938年12月,从抗大毕业后,她奔赴抗日前线,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⑩

    ……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北上奔赴延安的道路变得更为艰难,但这并不能阻挡中山热血儿女抗日的脚步,他们在中山、在广州、在全国各地,在正面战场、在敌后、在各条战线,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直至迎来抗战的胜利。

    主要参考资料:

    ①参考黄峰:《刘舒烈士小传》。

    ②参考方少穆:《在与敌顽斗争中开辟四望山抗日根据地》、《领袖教导指引我前进的道路》。

    ③参考国平:《永不磨灭的光辉业绩—记几位参加抗日战争的中山同乡》。

    ④参考谭则刚:《中山三区青年抗日救国会》。

    ⑤参考黄峰:《忆长洲抗日游击干部培训班》。

    ⑥《中国共产党斗门历史(1919—1978)》,中共斗门区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⑦参考李炽康:《李凡夫同志传略》;叶芳:《风雨沧桑李凡夫》。

    ⑧参考蔡尚雄:《我的经历和摄影征程》。

    ⑨参考何耀椿:《我们为毛主席朱总司令制印挂像》。

    ⑩参考刘展平:《从中山到延安》。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