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在《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周秀芳 李燕 文秀
【摘要】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与医学有关的各种心理行为科学知识、理论和技术的重新组合,其核心是关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中的社会心理因素。通过在课堂中引入心理拓展训练,不仅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兴趣性,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拓展训练?应用 从学生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探讨心理拓展训练在《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本校学习《医学心理学》课程的 2 个班级做对比试验,其中一班作为试验组,另一班作为对照组,各80人。实验组学生《医学心理学》课程进行心理拓展训练;对照组学生为常规《医学心理学》课程教育模式。对试验前后的医学生成绩进行学习状态、心理状态评估。结果 试验4个月后,试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在SCL-90 的10 个因子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8个因子分圴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心理素质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 心理拓展训练在医学生《医学心理学》的教育中应用效果良好。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与医学有关的各种心理行为科学知识、理论和技术的重新组合,其核心是关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中的社会心理因素。该课程内容包含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治疗两个部分。在心理学基础知识方面,通过讲授的方式,学生可以较好地理解。但在心理治疗方面,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通过讲授式教学和举例并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因而,本研究通过在课堂中引入心理拓展训练,不仅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兴趣性,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利用自然环境或人工设置的各种复杂环境,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为达到“激发潜能、砥砺心智”的培训目的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实战活动。本研究根据“心理治疗,心理学派理论”等内容设计相应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素质拓展训练,设对照组与研究组进行比较,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观察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调整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本校选择学习《医学心理学》课程的 2 个班级做对比试验,其中一班作为实验组,另一班作为对照组。
1.2学生学习状态检测
实验组学生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采用为期 4个月教学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对照组学生在教学中采用常规《医学心理学》课程教育模式。试验时间为 4 个月,在该学期期末,2个班级应用同一张试题卷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由课题以外的其他医学心理学教师进行阅卷评分,最后评分比测中,分数:80~90 分为良好,90以上为优秀,60分-79分为及格,不及格<60分。将2组结果采用 SPSS 15.0 统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以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
1.3学生的心理状态测评
研究工具采用 SCL-90症状自评量表,本次使用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心理健康状况鉴别量表。该量表有90 个项目, 分属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 大因子。
计分标准为: 无该项目所述症状记1 分; 有症状的项目按轻度、中度、偏重、严重4 种不同程度分别记2~ 5分。
1.4心理拓展训练方法
本次心理拓展训练由4次活动组成 ,每次活动时间为 2h,每周活动 2次,训练时间为8
周。该组分别在第一周和最后一周进行问卷调查。拓展训练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训练、信念强化、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强化、情绪控制强化。
1.4.1自我认识训练。安排“心理剧”和“地雷阵、车轮战”三项活动。目的强化学生恰当的自我期望、较全面地认知社会。
1.4.2 信念强化训练。主题为“人生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寒门是否难出贵子”,用心理学原理,剖析信念、理想、需要和能力的内在联系,把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联系,把近期目标建立在通过发奋图强的自身努力可实现的基础上。
1.4.3 人际交往训练。通过“信任背摔”“潮起潮落”“快乐颂”“如何提高自己的信心”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快速掌握有效沟通、与人协作的技巧,强化其团队精神。活动作业从受训者的暖身运动、相互轻度肢体接触开始,从形式上缩短其人际关系距离,短时间内增进学生间的熟识度;目的让学生体会以团队精神应对困境的增效作用。
1.4.4 情绪控制强化训练。 旨在教会学生如何应用技巧缓解应激状态中的紧张情绪,培训技巧包括:笑容可掬、情绪魔鬼、放松技巧、头脑想像和自我暗示。使大学生经多次操练后均能掌握较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
1.5数理统计法
实验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对数据进行t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比较
通过两组学生第1次测试的各因子比较发现在SCL-90量表1O个因子方面差异无显著性,说明实验开始时2个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一致(P﹥0.05)。
第2次测试时,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除了在躯体化症状和精神病性两个因子差别没有显著性外(P>0.05),实验组训练后SCL-90测试结果各项因子分均低于拓展训练前,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的因子分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拓展训练后的SCL-90测试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的因子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经过4个月拓展训练的体验,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见表1)。
2.3 试验结论统计学结果显示,通过一学期的教学试验,应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而且试验组学生心理素质均高于对照组学生。显示素质拓展训练在医学生《医学心理学》的教育中应用效果良好。
3讨论
医学心理学是连接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桥梁,涉及的知识面广泛,但基础概念较为抽象,以往单一注入式教学方式,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没有针对临床问题进行设问的教学场景,缺乏实践体验和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不利于学生潜力拓展与综合素质培养。给医学生讲授这门课程,不应仅限于灌输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内容,更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既能传授专业知识,又能兼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
拓展训练是借助于教育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学科成果,针对社会的需求和学员特点设计出来的一种训练模式;其训练主要让学员体验经过设计的活动项目,接受个人潜力激发和团队凝聚力的挑战,使学员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磨练战胜困难的意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与他人合作.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根据学生情况、课程内容设计拓展训练项目,其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训练、信念强化、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强化、情绪控制强化。通过这些训练学生能够客观认识自己,掌握有效沟通、与人协作的技巧,强化其团队精神,并学会应用技巧缓解应激状态中的紧张情绪,增强学生情绪自我控制。
统计学结果显示,通过一学期的教学试验,应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心理拓展训练后实验组SCL-90测试结果各项因子分均低于拓展训练前,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的因子分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拓展训练后的SCL-90测试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的因子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表明拓展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果断、自信、敢为的优良品质和克服心理恐惧的能力;能够使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拓展训练提供了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共同的活动中,相互发生作用,使学生经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故而改变其整体心理健康。其打破了传统的以“教”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因此拓展训练在医学生《医学心理学》的教育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参考文献:
[1]姚树桥.杨彦春.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2]王全军.拓展训练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班级凝聚力促进效应的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8):49.
[3]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l999. 3l.
[4]周秀芳.心理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障碍调适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8.
[5]何源,徐济达.引入心理拓展训练拓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J].中国学校卫生,2007,(9):836.
[6]王文锦,朱仁坤等.探析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班级凝聚力认知的影响[J].运动训练学.2018,(8):36.
本课题为贵州中医药大学教改课题:《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项目编号:GZY-JG(201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