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学中的“区域”概念重构分析及现实思考

摘 要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国际上,对区域的界定和区域化的概念在不断的改变。然而,对于中国来讲,对区域化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中国是经济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对世界的发展影响重大。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讲,国际对区域的概念重构分析,无论是任何一个国家,几乎都离不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国际在政治学的角度中,对区域的概念重构进行分析,为了准确的理清其含义,以亚欧会议为例子,对区域的构成进行了现实的考量,以及解读。
关键词 经济 全球化 区域 界定 政治学
作者简介:汤燕,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讲,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国际政治大国关系。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002
区域一般是由地表自然因素和人文社会组成的,其主要包括地质等,由于很多因素的分布不均匀,因此,有很多的地区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随着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从国际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各国对区域的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对区域的划分也变得多元化。区域的概念重构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一般分为物质地理区域觀和物质政治区域观、物质经济区域观等。同时,在亚欧会议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在经济上,最终也是金融危机中,各国的合作关系也随着出现了危机。
一、区域概念的演变
(一)区域划分的多元化
区域的划分为微观和宏观区域两种类型。微观区域主要是以研究政治经济领域的问题等为主题;宏观调控是以研究国际领域的政治等为主题。但由于现在的社会经济趋于全球化,微观区域和宏观区域的界定在逐渐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微观区域和宏观区域在相互影响着,因此,微观区域和宏观区域的划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国内区域和国际区域的区别 。从区域活动的主体来看,可分为有形区域和功能行区域两种类型。有型区域主要是以国家的主要行为为主体,包含地理型区域和战略型区域,其主要是和国家控制的地域、军事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功能型区域是以全球的一区域层次作为重点,主要包含经济型领域等,是由文化等地域的各种因素来界定的,且领域范围不受国家行为主体的影响。目前,虽然有形区域依然占世界的主导地位,但由于全球化体系在不断的改变,有形区域开始向功能型区域逐渐转变。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像东南亚等区域依然存在,呈现了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区域划分发生变化
因地理位置或者享有共同空间的国家形成的区域,现在已经成为过去。目前,对区域的划分的内容包含共性与合作,且超越地理和国家的多层次的区域。这是在区域全球化的背景下,从全球、区域和国家三维角度来分析的。在冷战之前,大部分区域的组成是由于国家地理位置相邻,比如,国与国之间经济贸易,建立超级区域背后的推手主要是政治和军事动机,比如,北约。在冷战之后,大量出现次区域和微观区域,首先,美苏两极分化的破裂,部分区域的生产权利出现空缺的状态,为了弥补这个空缺,出现了大量的次区域和微观区域;其次,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给各国区域带来了很多的外在压力,为了缓解压力,各国开始建立次区域和微观区域 。然而,真正影响区域的重要原因,是冷战的结束,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正如索林根所说,占主导地位联盟的成员国是决定区域的范围,在此次的战略中,将该区域纳入到国内的政治联盟是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的范围在随着主导国内的联盟变化而变化,区域范围的定义也在不断的改变。
(三)对区域理解的根本转变
理性主义者认为区域是采用一种描述性的方法来定义的,区域本来就存在。构建主义者认为区域是由共同经历和共同身份等的国家和人们组成的。以往对区域的定义是描述性的,并且还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国家之间的经济和制度性联系方面的数据进行比较。然而,构建主义对区域的定义不一样,其主要强调区域内国家的共同身份,尤其是强调政府等所产生的不同行为体是对国家区域共同身份的定义。因此,对区域的构建不仅可以用地图直接描绘,还可以根据社会的实践来构建。当然在地图直接描绘时,要将其准确代表的地理空间物品和人口流动的物质实体描绘出来。可是,由对身份和目的的共同看法而形成的区域社会,而这种身份和目的的界限一般是不清晰的,甚至完全相反的。这种观点和区域的静态认识不同,它认为区域是通过共同制度和经济纽带的认知结构在不断变化的 。但对于构建主义者来讲,社会事实是从不同的空间单元的设计功能而产生的行为体而创造的。然而,这种功能是和空间单元的使用者利益有一定的联系,并不是本身就有的,它不仅有为行为体的目的服务有积极的作用,也有独立发挥影响力的消极作用。
二、区域概念的重构
(一)物质主义的区域观
1.物质主义地理区域观
物质主义地理区域观认为自然地理存在的是划分区域的基本标准,比如,海洋、陆地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世界划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总共11个区域,在不同的区域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对区域定义的基本因素是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但要强调的是对区域界定的关键因素是由于地理上的相近性和特殊性。比如,中国,中国处在地理位置就是亚洲,这是无法争辩的事实,因此,可以将中国定义为亚洲国家。再比如,澳大利亚,从地理位置上看,很明显是属于大洋洲的,在怎么突出强调,也不会成为真正的亚洲国家。
2.物质主义政治区域观
物质主义政治区域观界定区域的核心是拥有相同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制度。在冷战期间,虽然西欧和东欧在地理位置上同属于欧洲,但在我们看来,西欧国家和东欧国家是两种不同的概念。那是由于西欧是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东欧是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他们所实行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制度是相反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态度和政治制度发生了改变,对一个区域的界定也就随着而改变。由于苏联的解体,以及冷战的结束,东欧国家开始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抛弃社会主义制度,经过持续的实践,正在和西欧国家融合成一个区域,就是现在的欧洲。
3.物质主义经济区域观
物质主义经济区域观认为在经济上的相互吸引和相互依赖是形成一个区域的核心因素。比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它包含亚洲、大洋洲和太平洋三個完全不同的区域,区域界限非常明确。但由于经济出现全球化的趋势,从而是使三个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越来越相互依赖,让亚太经济区域逐渐形成一体化。然而,经济学家们经常把区域的相似性看成等同于区域组织,是为了方便研究区域一体化并进行比较。比如,经济学家们直接用区域内部的贸易数据进行发现比较,并以此为基础,就像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东盟三个区域的内部贸易数据,就是用来对欧洲、北美与东亚的经济一体化的水平进行比较。虽然这种比较分析方法有一定的缺陷,但也能够说明构成一个区域的核心因素是经济因素。除此之外,对区域的界定,还能以特惠贸易安排内部的毛衣效应与水平为标准。比如,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这就反应了在一定程度上,在区域的界定中经济因素也是很重要的。
(二)建构主义区域观
建构主义区域观认为人类社会只有通过实践活动,社会才能产生意义,但并不全部否定自然地理区域的客观存在和作用。而建构主义区域观认为,区域是在互动实践中,对社会产生的一种事实,它的存在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互动实践的过程中,是具有意识、意义和意图的,并且其认识结构在不断的加强。比如,东亚各国对东亚区域的概念,首先,在20世纪90年代初,马来西亚总理在会议上提出东亚经济贸易合作时,曾经遭到美国的极力反对,也没有得到东亚各国的认同,其主要原因是东亚国家几乎是在经济贸易上的输出国,经常和欧美发达国家的联系与互动的往来,且关系比较密切,即使在地理位置上时属于东亚,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很少,这就导致了东亚国家之间的身份意识不强。其次,即使日本在当时是亚洲的经济大国,但并不认为东亚是一个整体的区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日本只关注亚太经济的合作区域。直到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由于各国的经济损失惨重,在得不到任何外援的帮助下,东亚各国开始进行内部的经济合作,从而缓解了东亚各国的经济危机。同时也在此基础上,东盟和中日韩三国之间,还成功的建立了“ASEAN + 3”区域合作框架模式,让东亚各国的在经济合作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区域重构的现实思考——以亚欧会议为例
首先,在政治上,自从建立亚欧会议之后,经过了16年的发展,欧洲和东亚之间真正建立了平等协商和对话的新型伙伴关系,在9届的亚欧会议中,无论是核扩散还是国内民族内部矛盾,都是关注的对象。不过,欧洲和东亚再合作中,也同样存在政治分歧和竞争 。欧洲希望扩大安全合作领域,尤其是亚洲的民主和人权问题,但东亚国家对民主和人权的问题认为较敏感,有可能会干涉到非洲各国的内政,双方互不相让,最终造成欧洲的某些国家在参加会议时,减低了政要的级别。其次,在经济上,欧洲和东亚在9届的亚欧会中取得的成就是最大的,无论是农业还是在能源上都有互动且取得不错的成就。比如,《贸易便利行动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推动了欧洲和东亚之间的经济在不断的增长。但自从出现金融危机之后,欧洲和东亚之间的合作关系就开始出现下降的现象。最后,在文化上,自从亚欧会议之后,欧洲和东亚国家的在文化的互动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比如,成立了资助各类人员交流项目的亚欧基金会等非营利性基金组织。同时,在2004年的亚欧会议上,通过了《亚欧会议文化与文明对话宣言》等,对文化的互动生产了很大的影响。
四、总结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以及经济趋于全球化,因此,对区域的概念在慢慢的转变,对区域的界定和划分也在不断的变化,从而出现了区域概念重构的现象。对区域的划分有的是政治和军事,有的是经济等,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区域的划分界限是可以跨越地理空间的限制的,只要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就像亚欧会议一样,亚欧会议的建立,让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对话和磋商缩短了一定的距离,不仅可以推动欧洲和东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不同程度上,还推动了欧洲和东亚两个区域的建构,促进了亚欧的经济繁荣和发展。
注释:
何塞·S·奈.区域组织的整合与冲突.波士顿布朗公司.2015(1).101-103.
赵俊杰.第一届亚欧会议评述.世界经济.2016,(4).18-21.
郑冬子.地理区域学研究中的哲学观.经济地理.2015(3).119-123.
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反思与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6-17.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