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庞玉昆
[摘 要] 为了推進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教学正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在新课程标准下,中职体育教学的开展面临非常多的阻碍,清除阻碍才是推进中职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将具体对新课程背景之下的中职体育教学的困境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 键 词] 中职;体育教学;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144-01
体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的精神,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作为一名中职体育教师,要高度关注更新中职体育教学方法,将新的体育教学方式灵活使用到中职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促使中职体育教学顺利进行。因此,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职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以及对策十分必要。
一、新课程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不重视体育教学
在很多的家长眼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各方面身体素质的唯一指标,所以,不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追求高分。学生教育方式受到约束,学生同样只重视文化课,不重视体育课。文化课教师为了赶上教学的进度,占用体育课的课时,造成学生缺少体育锻炼。体育课成为其他文化课的补习课或者活动课,学生不能进行体育锻炼,直接给身体素质带来影响,导致学生长时间承受学习压力,出现厌烦之感。
(二)中职体育教学方式单一
新课程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呈现出单一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不能彻底确保贯彻落实各项体育内容。在整个中职体育教学流程中,有些教师依然应用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来给学生介绍体育知识和运动项目,教师在讲台上一味地讲述动作,学生在讲台下学习,学习之后就是学生的自由活动。教师在讲解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单纯地讲解了体育项目本身,并未把先进的体育教育成果分享给学生,从而限制了学生的知识学习范围。另外,中职学校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利用同一种体育内容进行教学,并未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教学方案,对培养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有不良影响。
(三)教学资源缺乏
目前,大部分中职体育学校的教学资源并不完善,特别是体育教学资源的匮乏,显然是限制体育课堂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因为学校体育资源有限,所以学生可以做的活动非常单一,就是跑步、做操、打篮球,学生根本没有充足的运动场所进行体育活动,无法实现运动的目的,课堂枯燥无聊,无法顺利全面地展开体育教学工作。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对策
(一)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学校对教育科目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该科目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体育教学加强关注,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以及安排教学课程时认真思考,对学生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安排。加强对体育器材设备的资金投入,配置高品质的体育设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体育教学的地位,对教师做好教学培训工作,让教师掌握良好的教学方式,加强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充分了解新课程的需求,努力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二)改革并创新中职体育教学方式
教师改革创新中职体育教学模式,需要高效整合体育教学内容,优化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结构。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中职体育教学的内容更好地落实到现实教育工作当中。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差异化的体育教学内容。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由于长久伏案,教师要设置多种运动项目活动学生的肢体,重视学生眼部以及手部的活动;对销售专业的学生,因为长时间的站立会导致下肢酸胀,中职体育教师可以安排各种健身操,帮助学生活动下肢,促使血液循环,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教师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将计算机内容融合进来,打造多媒体体育教学模式,保证在教师介绍的前提上,使用生生互动的方法提高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中职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
(三)努力开发体育教学资源
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场地资源非常匮乏,需要学校的重视,中职学校要大量投入开发体育场地资源的经费。如果获得了拓宽体育场地的批准,就能够参与规划,按照体育教学的特殊性给校方提供良好的意见,进行详细的规划,对各个不同的体育场进行建设。如果因为城市规划不便拓宽,就只能利用目前所拥有的资源,科学地安排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最大限度地利用体育场地资源,实现中职体育教学工作。
总而言之,目前大部分体育教师的研究课题就是怎样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职体育教学进行优化,经过不断的研究表示,中职体育教学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接受的一门课程,对提高中职学生身体素质、锻炼意志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中职学校一定要重视体育教学,开发体育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世鹏.新课程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7(8):57.
[2]陈文富.新课程下福建省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对策[J].亚太教育,2015(1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