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卢一慧
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传统蒙学教育,对全面提高青少年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应当成为当代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品德教育中?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的实践谈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开发
国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济水中心校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国学经典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我们编写国学经典校本教材,按照中心校系列规划从学前班做起,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千家诗》等取我所需、为我所用。同时,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熏陶的目的。
二、传统文化教育与提升学生素养结合
古人实施教育是从礼仪教育开始的,它与今天的素质教育实践密切相关。济水中心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强调各小学教习礼仪,使道德教育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从中国古代重视德教发蒙的观点出发,结合现今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小学生自身实际,分阶段进行引导。一是礼貌语言教育,如“凡出言,信为先”等,对应今天的“诚实守信”等行为规范用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等,对应今天的见老师问好、上下楼梯右行等运用。二是助人行为教育,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教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体察他人的感受,并乐于帮助别人。三是热爱劳动教育,古人倡导“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我们今天不仅应教孩子读书、写字,还应提倡他们种花草、饲养小动物等。要使孩子通过劳动体验,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锤炼坚忍的意志。
三、传统文化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
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适当延伸和补充,立足于“小、浅、活”,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他们的心灵。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体现传统文化教育,如给孩子讲述异彩纷呈的国学故事、自编古文舞台剧等。这些都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既学习国学常识,又锻炼阅读和表达能力。近年来,在教学常规考评、教育督导评估以及优质课评选等活动中,济水的许多小学都推出了国学课堂教学选手,赢得了专家与教师代表的好评。
四、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
济水学区所辖7所学校都把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致力于打造传统文化人文景观园地。各学校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紧密结合起来,校园里的每一面墙壁,甚至楼道的每一个台阶,都成为传统文化学习领域的组成部分。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不断获得新知,关注经典文化。在省市历次举办的经典诵读比赛中,济水的代表队都表现出色,中心校已两次承办了全市“书香校园”建设特色现场会。
在济水,围绕传统文化教育,每个学校都有科研课题。无论哪一个课题,最终都落脚到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济水中心校年年被评为“济源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其所属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科研课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传统文化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
济水中心校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重点强化了家庭伦理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身心成长的摇篮,青少年道德情感和心理的初期形成,直接受其家庭生活的影响。我们通过主动家访、家长学校、开放课堂等形式,使许多家长开始和教师一起共同关注、参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学习传统文化中许多好的教育经验,结合新观念、新思想,科学教育孩子。不少家长都感谢学校的经典文化教育活动,说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头疼的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济水中心校以及所属学校获得省市“家庭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生人格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是篇“大文章”,需要学校全体教师同心协力,关注并解决好一个个“小问题”,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更有意义。
(责 编 莫 荻)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