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有效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费一超
【内容摘要】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语文教学中提倡“留白”,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留下思考的空间。教师不但要掌握教授学法的布白艺术,而且要利用课堂教学的留白,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契机。在语文有效教学中重视“留白”的教学方式,我们的教学更富有成效,适应新时代、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留白”艺术有效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1.背景
教育部早于1992年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现象观察
在上公开课《苏州园林》时,张老师正诗情画意地介绍苏州园林。当张老师提问“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什么”时,学生都能在课文中迅速找到。接着张老师顺势提出“那么同学们还去过哪些苏州园林?结合课文你能说说这些园林还有哪些特征?”有一学生举手回答“在狮子林中,假山重峦叠嶂,四周假山又环绕着小池。也就是体现了苏州园林‘讲究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的特征。”回答得不错。一学生又作补充“老师,狮子林中亭台轩榭样样都有,再加上青葱树木、苍翠柏树的陪衬,让人觉得仿佛身在画中。这又照应了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此回答很精彩。这时一只颤颤抖抖的手在空中举着。一眼望去,原来是李明同学。据我所知,这可是一位极其内向的学生。张老师也在办公室中几次三番地提到这位特别腼腆的学生。只见张老师欣喜地请他回答,李明支支吾吾地说“我发现我们学校也是属于‘园林式的建筑。大家可以看到学校整体的颜色都是……”还没等他回答完整,张老师眉头一皱打断了“李明,老师是让你以苏州园林为例,你听清楚问题了吗?”“可是我……”“好了,请坐!”李明同学坐下后,他一直呆呆地望着窗外。在之后的课堂中,他再也没有举手发言,就连记笔记也是极少动笔。
其实望着窗外,学校真是“粉墙黛瓦”——水乡独有的园林建筑!白色的墙,灰色的顶,而非北方园林浓墨重彩的风格。再看那片翠绿的竹海,隐约中淹没着园林特有的漏窗。这漏窗在江南园林中应用很多,而苏州园林中的漏窗更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化色彩。孩子的回答让你意想不到,却也让你惊叹不已。我不得不佩服在孩子的眼中却有不被人发现的美妙世界。
二、分析
从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并未形成平等民主的课堂关系;教师为了能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追求完美的效果,急于纠正孩子的思路,甚至是扼杀了孩子的思考,这就挫伤了孩子的表达欲望和自尊心;有效课堂在于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能举一反三,活用在实践和生活中,但是孩子的探究热情刚处于高涨期,就被老师剥夺了探究的权利。
三、反思
基于上述现象和分析,我不禁感叹道:孩子敢于表达的机会常会被老师“担心上课时间紧张”“学生会跑题”“提这样的问题会冷场”等种种担忧而“一语带过”“含糊不清”或“转移话题”或“不加理会”。满怀信心的孩子一脸失望,表达的欲望和钻研的精神就被“一棍子打死”!在语文课堂中孩子怎样才能有属于自己的思考空间,属于自己的独特发现,属于自己的发言权。往往取而代之的是教师过于“科学规范”的“统一”答案,而学生也往往“引导”得不求问题的根本,就像安装好的机器,只会提笔记之。久而久之学生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思考的能力、创新的精神、探究的欲望、开阔的视野。
为此,我们应该脱离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夏圭的《烟岫林居图》中用水墨将远景写成烟雾山峰,将近景画为山坡丛树、小桥人家,在坡下绘平远的沙滩和溪水。全图构思简约,以虚代实,以白当黑,以一当十,来表现浩淼而发人遐思的空间,给欣赏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的余地。这就是国画中闻名遐迩的“留白”艺术。留白,顾名思义,就是作画时留有空白,是建立在艺术想象上的创造性表达形式。若教师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留白”艺术于语文课堂中,则使课堂变得越来越有效,留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空间、多一点探索的机会、多一点创新的空地,学生能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能自由翱翔在富有艺术气息的语文课堂中。
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中实现“留白”艺术与有效教学的结合呢?
1.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实施“留白”教学的有效前提。
针对学生懒于思考、害怕举手、对于自己的看法不自信等问题,教师不能以教育者自居,而是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在课堂中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这种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能主动唤起学生的积极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真正的主人,这样学生才乐意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知识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情感得到进一步体验,心灵得到进一步沟通,理念得到进一步认同,从而形成了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愉快的学习情绪后,学生的学习才更具动力。
上文中的“现象观察”就讲述了在课堂中普遍出现的现象——师生之间未建立平等对话关系的事例。李明的热情被老师打压后,他自尊心受到伤害,听课也不认真了。而其他学生本来也可能想积极回答问题,看到这样的情景也不敢举手发言。老师的批评指责无形中熄灭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长此以往,课堂气氛将会死气沉沉,无人响应。因此,师生只有在课堂中营造浓厚的民主平等的气氛才能实现“留白”教学,才能真正体现课堂的有效性。
2.教授学生自学方法——实现“留白”教学的有效途径
(1)留白,使阅读更有效
教授学生学习文体的方法。各类文体特点各异。但是相同文体的课文却有着类似的学习思路。如学习诗歌有三步骤:诗歌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又如自学说明文大致有以下几步:说明事物——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学生若能掌握一种文体的学习规律,则同文体的课文自学起来更简单,更有效。
教授学生把握课文重点的方法。当学生已掌握了每种文体对应的学习规律后,则该学习如何找准课文的重点。比如小说的重点是能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在布置学生自习《“诺曼底”号遇难记》时,学生在找出小说人物,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能简要地分析出哈尔威船长有着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而故事的主题也是要学习在困难和死亡面前要能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的精神。
教师的“留白”,授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索空间,让学生在阅读的原野上自由驰骋。
(2)留白,使写作更有效
不少学生在写作前,未对作文题目仔细揣摩,胡乱下笔,导致文章离题严重。为此,教师该训练学生写作前必须要审题清楚,做到以下要点:①确定文章体裁;②划定取材范围;③掌握写作重点。此外命题作文要深刻理解题目含义、要求,抓住题眼;给材料作文要完全消化材料。有效的留白指导,使学生乘着智慧的翅膀在写作的天空中尽情翱翔,他们的写作思路越来越清晰,写作兴趣越来越浓厚,写作成果越来越有效。
3.课堂教学处处留有余地——实施“留白”教学的有效步骤
(1)导入时“留白”
一堂课须有良好的开端。上课时应根据课文主要内容,通过“留白”的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共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在教授《繁星》时,我直接提问学生小时候对天空有什么遐想。有想银河的,有想月宫的,有想星座的,有想天体的。由于学生的反响强烈,我接着就让学生自由阅读,找出课文中有同感的地方,挖掘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导入时的“留白”,使学生尽情释放自己的活力,赋予了别开生面的有效课堂。
(2)板书中“留白”
板书历来时教学的基本构成部分,是课文重要内容的再现,也是强化教学效果的手段。以前,我们一直为板书设计冥思苦想,力求做到精简、醒目、美观、新颖来吸引学生眼球。不妨我们将少写几笔,在板书中留下空白,让学生去填充完整。这样的“留白”方式,让学生自己成为板书的设计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3)提问后“留白”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问题不仅要提得好,更要注意提问的时间。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要留出教师等待的时间,既有刚开始问一个问题后教师让学生考虑回答的时间,还有学生开始回答后教师或其他学生对回答评价的时间。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教师在每个问题提出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这样作有很多好处: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减少卡壳现象;可增加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性思维的成分;可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向性。
如执教季羡林老先生的《幽径悲剧》时,在“整体感知”环节后,我设计了以下问题“课文讲述了藤萝的悲剧,那么藤萝被毁前是怎样的形态?请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这样的藤萝能用一个什么字来形容?”“这样一棵藤萝被毁时,你能想象它的心理吗?从动作、外貌、心理描写角度形容。”第一问是很简单的,不少学生下足预习功夫,迅速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并概括了是从色、形、味刻画藤萝。第二问则在第一问的基础上,答案呼之欲出,“美”是藤萝的总特征。第三问则是开放性的,需要学生认真思考,根据树木的特点来发挥想象。所以最后一问应该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留白教学势必会荡起学生心中的层层涟漪,激起学生各抒己见的强烈欲望。课堂不再一潭死水,一片寂静,而是变得生动活泼又不失有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计问题,还要留出时间的空白,使学生有充足时间针对问题积极思维并加以整理,学生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顺畅地展现。
(4)结课时“留白”
“凤头、猪肚、豹尾”是元代文人乔梦符提出的写“乐府”的章法,现在已被广泛用作作文的“六字诀”。写一篇成功的作文需如此,要上一堂有效的课更是如此。课堂“序曲”演奏得再优美,若是结尾草草收场,课堂效果也是美中不足,功亏一篑。开了个好头,尾自然也要收得漂亮。在结课时实施“留白”教学,含蓄无穷,足以留给学生想象和体验的空间。
比如在讲授《明天不封阳台》时,揭示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相处的主题后,临近结尾时可以布置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这阳台要不要封?”。铃声一响,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来了。此处留白留下了思维的时间,给探究留下了无限的空间。它如同心湖上荡起的波纹,又如同珠落玉盘绵延的余响,给人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想象。
4.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留白”问题——实施“有效”教学的误区
问题一:应“留白”却未“留白”
有些老师在上课时只知道从头到尾“灌到底”,却不给学生任何一丝思考和消化问题的机会。这样的“留白”教学方法无法体现“有效”,反而禁锢学生思维。
问题二:不应“留白”却“留白”
有的老师在上课前布置学生花大量的时间看书却又不布置思考的问题。如此的“留白”反而浪费学生时间,不带着问题看课文实为无效。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将“留白”艺术巧妙地融合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打开了通往丰富灿烂的知识世界的窗户,我们的教学更富有成效,最终适应新时代、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 陈平.《谈语文教学中“留白”的运用》,《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0.
[3] 刘畅.《谈谈语文教学中的留白》,《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9.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