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田书清

    【摘 要】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是实现“科教兴农”战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更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给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带来诸多现实困难,如何改善这一局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农村;科教兴农;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72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18794(2015)02000504

    从定义可知,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包括高等教育人才向农村的流动与农村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两方面的内容。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尚处于高等教育人才向农村流动以及对农村劳动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阶段,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农村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可以从以下国家新出台的相关政策窥豹一斑。

    一、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现状

    (一)国家相关政策

    自1991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农”战略以来,如何将高等教育推向农村成为当务之急,中央与各级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推动此项工作向前发展,政策也日臻明晰。2001年《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必须从农村长远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2012年《国务院现代农业规划(2011—2015年)》要求:“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围绕农业生产服务、农村社会管理和涉农企业用工等需求,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力度。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支持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优秀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建设。……改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农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设施条件,提高培训服务能力。”国务院关于《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就业。统筹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如学费代偿制度、公务员和研究生考试加分制度、基本工资保障制度等。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更加明确地指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强化省、市(地)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

    从以上政策分析,国家对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政策措施逐渐从笼统走向具体,从模糊走向清晰,突出职业教育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政策的可操作性越加明显。在未来一段时期,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发展重点还是以高等教育人才输送和农村实用性技术人才培训为主。正如高等教育学科奠基人潘懋元先生指出的那样: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可以“先易后难”,可以从高校为农村提供服务开始,逐步创造条件让毕业生通向农村,“可先成人教育,后普通教育;先经济发达地区,后其他地区;先职业性高等教育、后一般学科的高等教育”。[1]

    (二)农村人口资源及人口素质状况

    据2008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3 100万人。其中,男劳动力26 989万人,占50.8%;女劳动力26 111万人,占49.2%。农村劳动力资源中,20岁以下6 947万人,占13.1%;21—30岁9 184万人,占17.3%;31—40岁12 679万人,占23.9%;41—50岁11 021万人,占20.7%;51岁以上13 269万人,占25%。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 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 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 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 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地区差异也较为明显。目前农村劳动力人口年龄构成以青壮年为主体,但总体年龄略微偏高,文化程度以中、小学为主,约占82.2%。这一现状给农村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也就是说多数劳动力人口还不具备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大力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时机尚未成熟,只能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农村地区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5 863万人,虽然比例不高,但绝对数大,具备初步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基础。

    (三)农村高等教育入学情况

    高等教育入学率是衡量农村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关系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农村高等教育入学率却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的城乡差距日益明显。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57万名,在城镇考生人数下降的情况下,农村考生报名人数却在逐年增加,达到592.2万名,所占比例从2001年的40.3%增加到2010年的61.9%,年均增长率达到1.4%。然而农村高等教育入学率却没有实质性增长,一些地区还呈现下降趋势,以云南红河州南部边疆五县2011年高考为例,一本上线总数仅24人,与过去相比下降趋势明显。另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占58.2%,来自农村的学生占41.2%,两者之比为1.413∶1。自1990年以来,农村高等教育入学率始终徘徊在较低水平。此外,农村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高于城市,而农村高等教育入学率却远远低于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1999年扩招后,城乡高等教育入学率差距越拉越大。由此可见,扩招对于农村考生而言惠及不大。如果不积极推进农村高等教育进程,将严重影响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

    (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情况

    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就业是一个现实问题,不管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不管是农学专业还是非农学专业学生皆如此。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结果却是相同的,它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使农村建设缺乏高素质人力资源,使高等教育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长期不足,“三农”问题凸显。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人数已经占总数的80.8%,在县份、乡镇和农村就业人数仅占19.2%。从专业结构看,“在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中具有农学背景的仅占4%,而经济管理占22%,哲学、历史占18%,理学、教育学、文学占22%。”[2]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城乡就业比重严重失衡,专业结构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农业院校发展偏离办学初衷。

    (五)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体制建设与实践

    1体制建设

    农村人才匮乏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适应这一需求,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纷纷采取行动,探索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农业院校通过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得到较快发展,截止2003年年底,“全国共有有独立建制的高等农业专科学校37所,其中高等农业本科院校31所,高等农业专科学校6所。基本打破了条块分割局面,形成中央和省两级政府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格局”。[3]农业院校在本科、硕士和博士招生规模上也增长较快。但是由于国家对农业院校的资金投入长期不足,使一些体制改革被束之高阁。

    农村自学考试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机构也不断深化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改革,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招生制度以适应农村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取得了一些成就。国家为保障农村高等教育的顺利实施,给予办学机构以政策支持。 2012年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出关于《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的通知,要求“紧紧围绕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需求,通过逐步建设一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推动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革与机制体制创新,建立基于农村基层多种形式的服务基地和跨地区、跨校的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形成“多元、开放、综合、高效”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成为带动和引领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是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深入贯彻。从文件的目标和内容来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为我们指明了未来一段时期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具体方案。“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创建,成为继农业院校之后又一直接服务“三农”的高级机构。它的成立极有可能突破传统服务模式,建立一种更为合理、高效、可持续的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服务农村的有效模式。

    2实践模式

    为实现“科教兴农”战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为逐步缩小城乡高等教育差距,实现新农村建设。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都在努力探索,寻求一条兴农之路。2003年,河北农业大学推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是对“太行山道路”的拓展,其目标是“选拔农村中有农村职业背景、相当学历的高考落榜生、复员军人等到高等院校接受两年的高职教育,毕业后回到所在农村,成为‘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河北农业大学为实施此项计划,专门成立了农村发展学院,开设园艺、城镇建设、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治等7个专业,除第一学期选修课开设英语与思想道德修养外,课程完全以专业实用技术课为主。”[4]2003年,南京农业大学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有关部门联合组织“百名教授兴百村小康工程”,从全校20多个专业挑选96名热心科技推广工作,具有相当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加上其他科研单位的11位科技专家共107人,与连云港市选定的107个村分别进行挂钩对接,担任每个村的科技经济发展顾问,帮助制定村级经济发展规划,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新技术、新品种,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以及指导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等。[5]2007年3月,中国农业大学在农村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山东省东营市300农民陆续进入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学习。此外还有多年探索的“太行山道路”“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大篷车”“湖州模式”等。

    二、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制度不完善,投入不足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制度建设长期受到忽视,导致国家在城乡教育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出现较大偏差,城乡教育公平受到质疑。长期以来,农村学生高等教育入学率难以得到实质性提升,尤其是高校扩招后,城乡高等教育入学率差距越拉越大,从1990年的不足2倍扩大到2003年的6倍。如果不在制度层面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城乡教育差距还可能进一步扩大。目前,在农村生源已经高于城市生源的情况下,农村低入学率势必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为实现科教兴农战略,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国家在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政策制定上,有向农村倾斜的内容,财政投入力度也进一步增加。但相比于城市而言仍然不足,一些制度往往由于缺乏配套措施和财政支持而效果不佳。从现实结果来看,一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渠道不畅,长期存在“上得来,下不去,留不住”的难题,即便是去了的学生,往往将此作为跳板,一有机会便往外调,人心浮动,从而影响工作热情和工作质量。二是农村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难以落到实处,且层次较低,加上缺乏师资和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致使农村高等教育发展步履艰难。

    农业院校为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求,通过院校重组、合作、升格等方式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终因无法逾越的制度瓶颈和资金不足等问题,难以实现突破,无法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展所长。院校招生规模虽有所增加,但相比于其他专业而言,发展有限。2005年全国农科招生人数仅占总招生人数的2.1%,在校生人数占总在校生人数的2.1%,毕业生占总毕业生的2.3%。[6]这一现状已经不适应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对普通高等院校而言,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农村建设关怀,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轻视第一产业,重点以二、三产业为主。从地理位置上看,普通高校往往集中在大、中城市,远离农村,不了解农村建设实际,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普遍不高。

    (二)农村人口知识贫乏

    目前,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必须面对的是如何适应农村人口知识贫乏的问题,在劳动力人口中,80%以上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水平,不具备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众所周知,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特殊历史条件的影响,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消费水平长期上不来,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教育。此外,因知识有限,对是否接受教育存在认识上的滞后,阻碍了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农村人口平均知识水平不高的另一个原因在于,那些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农村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就业,即便是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上大学的人也如此。2003年,河北农业大学推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第一届201名毕业生毕业几个月后,真正回到村里的仅占1/10,能长期留在农村工作的则更少。然而,要改变农村知识贫乏的现象,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不断加大对农村初级、中级教育的投入力度,降低初、高中生的辍学率,减少农村人口知识性贫困,为农村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践结果不理想

    从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如“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太行山道路”“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大篷车”等项目,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效果不佳,一些项目流于形式,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三、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因为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体系和财政投入机制,要促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发展是不现实的。但是科学的制度必须建立在充分的实践、调研和论证基础上,以确保制度的严谨性、系统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这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二)畅通农村就业渠道

    这是当前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首要问题,不仅指农业大学毕业生,也包括普通大学毕业生;不仅指农村学生,也包含城镇学生。他们是通过层层选拔而升入大学的,并接受了学校四年的培养,在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上是其他职业技术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和技术培训机构毕业的学生无法比拟的。当前,农村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人才,更为奇缺的是具有战略眼光、思维开阔的高素质人才,是一个能带领农村走向更高生活水平的领头人。所以,农村需要真正的大学生,需要素质全面的大学生。针对当前“上得来、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要畅通农村就业渠道。“推拉理论”认为,导致人口流动的原因有二:即流出地的推力和流入地的拉力,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就业的原因表明:一是政策的推力不够;二是农村的拉力不够。政策的推力受制于政策本身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扶持力度,此外,城市由于受经济发展和毕业生人数激增等多种因素影响,就业岗位有限,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全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农村则不同,就业市场广阔,大学生人才严重匮乏,所缺的只是足够的吸引力而已。农村的拉力主要依靠国家对农村就业学生的政策扶持,以及农村自身的制度环境与社会生活环境,但这些因素的影响力还十分有限。近几年,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就业的政策,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大,加上农村通常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又削弱了政策上的这种优势力量。由此可知,要畅通农村就业渠道,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保障体系,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形成对大学生的长久吸引力,真正做到“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三)以农业院校为试点,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有益探索

    多年来,中国农业院校的发展一直难有起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差强人意,如果农业院校的改革没有实质性突破,这种局面是很难扭转的。农业院校主要面对和服务农村,相对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而言更具特色、针对性更强,但同时其服务对象也更为贫弱,整体知识层次不高。在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探索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现状,在制度设计上需要更加细致、谨慎,循序渐进,并将自身真正融入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成为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否则,农村高等教育很难突破传统上自说自话的局面。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大物博,又因历史因素、地理位置、文化习俗不同而呈现多样化发展模式,这给高等教育在农村的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也带来更为广阔的拓展空间。这是中国特殊的国情,是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不容忽视的现实。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J].上海教育研究,1997,(2).

    [2]罗景群.大学生农村就业思考[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9,(9).

    [3]李国杰.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5,(7).

    [4]何忠洲.“一村一个大学生”的理想与现实[N].中国新闻周刊,20051208.

    [5]张海彬.创建百名教授兴百村工程[DB/OL].探索解决“三农”问题新途径,www.doc88.com/p31073818692.html,20091223.

    [6]张松.高等农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8,(4).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