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现状分析与提升建议

    陈笑莹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尤其是幼儿教育。随着两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实施,学前教育事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投入,在此基础上新建、改扩建大批幼儿园,给许多适龄儿童提供了入园的机会。幼儿园数量在增加的同时,还需要充分把控其质量,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以满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当前教育事业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培养。因此,幼儿园需要积极组建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不断强化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相关培训。本文通过访谈法对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等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进一步立足现实,明确培训内容,强化培训效果。

    一、调查方案

    为了深入了解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我们采取了随机抽样的办法访谈了园内部分教师。同时,我们根据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设计了此次访谈内容,主要围绕幼儿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展开。

    二、分析调查结果

    (一)专业精神

    所谓专业精神,指幼儿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理念与师德,具体包括“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方面。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方法、路径等受其儿童观的直接影响。教师的儿童观即教师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是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何看待儿童涉及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了解与把握,以及对儿童权利和地位的认识等诸多方面,与师幼相处及教师教育幼儿有很大的关系。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以《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为纲领,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蓝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保教结合的原则,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想保教活动具备一定的科学性,适宜幼儿现有需要和长远发展,教师需要正确理解和认识整个保教活动,遵循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规律。

    我们通过访谈后发现:95%的教师比较认同自身职业,热爱学前教育事业,能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也能积极和其他教师沟通,工作认真负责。还有5%的教师第一志愿不是做幼儿教师,他们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情并不高,只是为了就业才选择当幼儿教师。这些教师在接受访谈时明确表示:如果机会合适会考虑转行。此外,幼儿教师要想完全胜任本职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格特点,包括乐学好学、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个性修养等。但是,访谈中仍有9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不够强大,还需要不断培养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

    (二)专业知识

    《标准》指出,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具体包括“通识性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幼儿发展知识”等三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内容就是通识性知识,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幼儿教育的基本原理是教育知识和保育幼儿,大致可以包含幼儿教育的方法、目的、标准、方式等各方面知识。专业知识是指教师在开展保育教育工作时应该具备的智力资源和知识,当教师自身储备的知识越多时,其教学专业水平就越高。

    我们通过访谈分析发现:教师最缺乏的是幼儿发展知识,仅有15%的教师认为自己熟知并能运用幼儿发展知识;65%的教师最擅长把握的是通识性知识,能解决幼儿常见的问题,并有意识地在生活中收集通识性知识;还有20%的教师认为自己对幼儿发展的知识掌握得特别全面,因为自己学的就是幼儿教育专业。总之,绝大多数教师都不够了解幼儿保育教育知识和幼儿发展知识,可见其基础知识储备薄弱。究其原因:70%的教师是因为转岗,对学前教育课程不够了解,缺乏对幼儿心理、生理特点及规律的描述。

    (三)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实践中的集中体现,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幼儿园教育应注重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应是全方位、综合性的。根据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和基本内容,其专业能力主要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七个方面。

    幼儿园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其专业技能。由于幼儿园教学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主张提倡采用“教学结合、游戏为主”的教学方法。

    我们通过访谈发现:幼儿教师最欠缺的是游戏活动的支持和引导能力,仅有20%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较好地组织和指导幼儿游戏活动;超过50%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能力;反思能力也是多数幼儿教师比较欠缺的一项。相对而言,80%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沟通与合作方面比较擅长,能较好地计划和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并能运用适宜的方法激励和促进幼儿发展。

    三、提升建议

    (一)立足實际,明确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是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是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依据,也是培训管理和培训评价的重要依据。幼儿园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完善园所管理和评价体系,立足现实,认真把握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充分考虑其优势和不足,科学制订培训计划。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建立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成长规律和学习方式,尊重其个体差异性,同时强化自身游戏操作技能和教学反应能力。

    (二)完善培训内容,提高自我认知需求

    幼儿教师的文化水平、工作经验、成长背景等各不相同,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不同教师的自身需求也各不相同。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幼儿园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异性,设计适合不同教师群体的培训模板。我们根据前期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大致将课程分成以下三类:第一,专业理念与师德,包括幼儿教师师德修养、幼儿教师角色定位及师幼关系等课程,旨在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情意;第二,专业知识模板,包含《指南》解读、幼儿学习特点与学习方式、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保教结合、幼小衔接等课程,以满足教师对幼儿发展知识和保育知识欠缺的需求;第三,专业能力模板,包括幼儿园游戏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以及幼儿行为观察和评价、家园合作等课程。

    紧接着,受训教师需要根据自身工作需求及实际工作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模板进行学习,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强化培训效果。例如,我园开展研读<规程》中的新变化,对《规程》中新增、修改的内容进行解读,讨论新增内容原因,分析《规程》中体现的新时代儿童观的变化。此外,我们还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体现幼儿在园生活的影片《看上去很美》,并针对剧中小主人公在幼儿园的情绪变化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进行讨论,反思教师角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讲求实效,优化培训流程

    培训效果受培训流程设计的影响。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对教师的操作实践性要求较高,幼儿园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更应该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积极运用多种培训方法,强化教师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培训实效。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一套合理的培训流程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集中研修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帮助教师明确培训目标,找准自身专业发展的短板,在此基础上确定研修重点,制订个人研修计划;第二,跟崗实践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观摩学习和对照反思;第三,返岗实践环节,在这一阶段,参训教师要返回自己原来的工作岗位进行系统实践体验,巩固学习效果。其中,在集中研修阶段,我们主要通过系统学习和测评诊断来帮助参训教师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培训计划,确定研究重点,便于制订各种研究计划。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实践体验、打磨案例、培训技能、专家诊断等多种方法,以提高培训力度。

    (四)跟踪指导,提升培训效果

    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仅仅依靠短期培训。因此,要想增强培训效果,不但要从根本上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建立长期的指导跟踪机制。对此,相关高校可以联合政府等单位共同进行调研,及时得出培训效果。针对教师专业素质培训中出现的问题,相关单位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城市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结对的方式以提高教师的培训效果,组织农村幼儿教师参观实践基地,指派园部骨干教师到结对园参观学习,其他幼儿园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自行参观。

    总之,我们经过访谈发现:部分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责任心和耐心需要提升,职业素养需要不断强化,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也需要改进。可见,对幼儿教师进行专业系统化的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更应该积极参与相关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强化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