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接受理论视阈下的文学经典重拍
昌盼盼
摘 要:影视界中,文学经典重拍这一现象从未缺席。随着影视审美需求质量与数量的提高,带有怀旧情怀和集体记忆的重拍剧不断扩大蔓延,而作为文学遗产的文学经典作品更是重拍剧中的热点题材。接受理论视阈下,文学经典重拍实质上就是重拍者以当下的价值诉求对文学文本予以主动接受与意义重构的行为方式。这一行为实施有一定的必然性,体现在期待视野的非固定性、文本图示化中召唤结构重构的必要性以及审美文化接受心理主导下的内在必需性。文学经典重拍使得“文学经典”地位得以巩固,不断生成新的意义。本文从接受理论角度分析文学经典重拍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同时提出经典在重拍过程中应注重文本价值、艺术手法的传承与重构。
关键词:文学经典重拍;接受理论;接受心理;传承与重构
1 简述文学经典重拍
伊塔洛·卡尔维诺曾言,“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经典是经漫长时间的演化而来,蕴含文化的多元性、内涵的丰富性、无限的可读性和恒久的历时性等特性,包含着整个民族集体记忆的积淀和精神情感的寄托。而文学经典从通常意义上来讲,是指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纸质载体上最有价值的文化艺术作品。
文学经典重拍是指承载着一定文化背景的影视创制人,为迎合新时代受众的文化审美需求,根据自身的理解和诠释,对已经转化为影视艺术作品的经典文本艺术内容组织重构,进行更深层次艺术效果传达的影视拍摄方式。“重拍”从字面意理解是指对同一内容的重新拍摄或再次拍摄,强调的是对同一作品进行深层解读并予以同形态的再拍。经典重拍作为作品传颂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主旨应是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核心价值的再传颂和对思想价值、艺术价值的再建构与再创造,以符合当代人的审美理解为导向,挖掘出经典作品的更多内涵,实现艺术性与市场化的策略均衡。简言之,重拍实质上就是重拍者对同一文本不同理解的表达过程。
文学作品一直是影视剧本创作的主要来源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剧《红楼梦》的播映引起全国轰动,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在其同期开播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改编剧同样也博得觀众的一致好评,都成为难以逾越的经典影视佳作。以文学经典作品为题材的重拍现象大规模涌现则在2000年以后,这一时期从名家小说到古典名著,大量多元题材被重新拍摄和改编重现大众视野,如《四世同堂》《雷雨》《京华烟云》《林海雪原》《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以及《聊斋志异》、民间传说《白蛇传》等都成为重拍题材的热点之作,且诸多作品都创下了当时的收视高点,成为重拍作品的典范。
影视作品重拍作为作品传颂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影视生产方式的一种应需性生产策略,其首要意义是为了弥补原创剧本生产力的不足,而文学经典类作品因含有丰富的文本意蕴和集体记忆的缩影成为重拍题材的首要选择。但近年来,以文学文本为蓝本的重拍作品赢得压倒性掌声者寥寥无几,除却作品原著和网络小说带来的压力外,重拍作品本身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语言带有越来越浓郁的低俗化趋势,甚至是不合逻辑的颠覆性调整。消费文化语境下,大众的欣赏方式和观影习惯逐渐受到改变,在商业价值的驱动下,文学经典作品重拍难逃低俗趣味的漩涡,肆意增添情感戏、添加暴力画面的桥段屡见不鲜。影视作品的翻拍与重拍是为了更好适应时代主题的需求,叙事结构的稳定与适度重构是重拍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经典翻拍的口碑评价也受到其所呈现的最终效果和受众审美期待迎合程度的深度影响。娱乐化浪潮侵袭下,原作的价值与重拍作品的精神特色和审美理解受到严峻挑战,重拍如何符合社会当下接受者的需要成为重拍者不可避免的重要责任。因此,站在接受理论的这一视角对其经典翻拍行为进行客观审视,对于文学经典能否更加充分的与当代的时代精神相融合与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接受理论视域下文学经典重拍的必要性
接受理论认为,审美主体的接受活动是文学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只有靠读者阅读的具体化才获得现实的存在和生命。正如姚斯所说,“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持续地传播与阅读使文学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在各个时代中,在不断地被读者所接受与重释过程中激发与展现出来。经典文本中含有尚未被完全昭示的潜在意义,使不同时代与不同语境下的读者都能够按照自身的审美心理在经典中找到契合点,对经典意义进行阐释与延伸。以经典文学作品为蓝本的重拍行为,实质上就是重拍者以当下的价值诉求对文学文本予以主动接受与意义重构的方式。
在当下,许许多多的观众从不断进行的重拍剧中了解到经典文学文本,影视艺术的视听魅力与逼真代入感形成对文学作品的反哺,吸引观众回过头重新阅读文学文本。如87版《红楼梦》一经播出,立即引发了红学界、影视界以及文艺评论界等大量研究评论性文章出现,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红学热”,吸引人们从作品本身获取其价值和意义。文学经典的解构与重拍并非对文本固有的经典价值的削弱,也并非对文学作品影响力的瓦解与消减,而是在迎合当代观众期待视野的非固定性、满足人们审美接受心理惯性与变异以及重构文本图示化中的召唤结构过程中赋予文学文本新的意义生成。
2.1 审美变异影响下期待视野的非固定性
“期待视野”是姚斯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既指读者阅读前由审美经验和人生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又指这种先在结构在阅读中的期待性过程。姚斯认为,“期待视野”是受众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它的产生受到内外在多重因素影响,因此读者的期待视野是动态的,不同时代下的读者都会因社会语境及人生阅历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当从而产生不同的期待视野。
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拍具有集体期待特征,是时代主导下受众审美期待变异性的必然产物。古典文学《西游记》是我国改编与重拍剧的热门之作,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下对原作的诠释和改编直观反映出了读者的心理诉求和文化风尚。86版《西游记》以忠实原著为基本原则,是传统主流文化与严肃权威性下的创作与拍摄产物,剧情深具戏剧色彩,契合了当时对通俗文化需求不高的群众口味。2013年上映的《西游·降魔篇》不再满足常规情节,将原著中的配角人物唐僧 (玄奘) 转位成新的表现点,独辟蹊径的改编路线迎合了互联网时代下观众追求刺激、反转、视觉奇观与“段子化”的心理诉求。而随后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则突出“萌系”审美的特征,照顾到观众对动画形象“萌”的审美观照及娱乐放松的需要,将主人公唐僧 (江流儿)幼年化并将电影的主旋律定调为“友情”,展现出悟空在成长路上的自省与担当,令人颇为耳目一新。随着社会语境和价值导向变迁,越来越多的经典文艺作品被予以深层次的挖掘与解读。正如姚斯所指出的:“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独立自在的、对每个时代每一位读者都提供同样图景的客体。它并不是一座独白式的宣告其超时代性质的纪念碑,而更像是一本管旋乐谱,不断在他的读者中激起新的回响,并将作品本文从语词材料中解放出来,赋予其以现实的存在。”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并不是恒久不变的,而是在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的共同作用下随审美主体的阐释和建构逐步实现。重拍者也是读者,每一部重拍剧都是重拍者对经典文本的解读与诠释。期待视野的建立、改变、修正、再建立的非固定过程是文学经典改编与重拍的直接动因。
2.2 文本结构潜在意义重构的必要性
英迦登指出:“文学作品,特别是文学的艺术作品,是一个图式化构成,至少它的某些层次,尤其是客观层次,包含着一系列‘不定点。凡是不可能说(在作品句子的基础上)某个对象或客观情境是否机油某种特征的地方,我们就发现存在着一个这样的不定点。”英伽登把客体文本中没有具体显现的部分称为“不定点”,伊瑟尔承传这一概念,认为本文具有“召唤结构”,存在于作品各个层次上的“空白”是诱发读者完成具体的阅读活动、形成作品的动力导向。
艺术作品属于哲学家波普尔所说的“第三世界”中的存在者,承载着主体所赋予的具有符号指称性的意义,可以面对任何不同的读者。文学文本结构中留有大量的未定点和艺术空白,需要审美主体以文本为前提发挥联想与想象,对文本中尚未昭示的潜在意义进行填补和充实。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中倩女幽魂篇是影视重拍和改编的数量之最,不同版本的影视作品就聂宁二人相遇场景这一未定点抒发想象,各具特色。李翰祥版《倩女幽魂》中,落魄书生在破旧的古寺借宿过程中,追寻着《满江红》的悠长曲调,展开了与美艳佳人一段绝妙的旷世奇缘;叶伟信版中,宁采臣化身水利专家,在寻找水源的路途中不经意被小倩所搭救而相遇。同样是寺庙,不同的是前者在处理这一情节时更像是刻意为之的才子佳人完美邂逅,后者则是青春初恋一见钟情的偶遇。
对图式化构成物的文学作品发挥想象进行具体化或重构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实现陌生化美学的具体途径。创作主体会故意设置未定点留下空白,以提高艺术作品的魅力,激发读者个体的创造欲;文学文本的意会性特点和具體语境也会制造空白,增添文本内涵的审美意味。召唤结构中潜在意义的待建构性是文学经典重拍的内在牵引。
2.3 审美文化接受心理主导下的内在必然性
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间,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集体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构建的概念,在一个社会中有多少群体和机构就对应有多少集体记忆。”文学经典作为历时性积淀下的产物,富含符合人们审美惯性的底蕴,是凝聚在文本文字中的一种社会性、集体性的普遍心理,是群体成员集体记忆的情怀纽带。文学经典重拍是集体记忆下怀旧心理主导的必然结果。大众传媒环境下,媒介成为连接与建构共有记忆的桥梁。文学经典重拍就是在情怀心理导向下对怀旧文化的再创造,是迎合审美主体情感需求的方式,也是消费主义热潮下媒介营销的具体手段。
重拍剧以新的媒介方式再现怀旧符号,实现受众在潜意识中的集体记忆重构。巴金的《家》、钱钟书的《围城》、张爱玲的《上海花》《半生缘》等,充斥其中的民国风情和城市建筑满足了受众对那个时代独特的审美体验,极具风格的民国建筑、中产阶级的生活风情、长袍马褂黄包车等民国元素填充起人们记忆中的场景认同。文学经典重拍是审美文化惯性和怀旧心理主导下的必然结果,是引起受众共鸣和社会认同的必要纽带。
3 文学经典重拍的两个维度:传承与重构
哈布瓦赫曾表示:“‘过去不是被保留下来的,而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被重新构建的。”文学经典作为集体记忆的重要呈现,核心之一便是对过去的联结与重现。因此,文学经典重拍的展述应在传承的基础上随着受众的需求和文化习惯有所改变。
第一,文学经典重拍要注重文化基因的传承与重构。文学经典重拍是时代主导下的必然产物。接受理论视阈下,文学经典重拍是审美变异影响下期待视野的非固定性的必要结果,是文本结构潜在意义重构的必需之路,也是审美文化接受心理主导下的必然性。文学经典恒久而独特的文化基因是支撑作品改编与重拍的内在驱动力,经典重拍首先要重视以文化基因的传承与传播。文学文本所蕴含的对真善美的内在追求是历时性审美需要的必然选择,反映主体价值观的主题内核应予以保留和传承,相应的情节主线和文本结构传承是保证文化基因的关键。同时,文本结构待填充的潜在意义使文化基因具有艺术张力和可填充性,使文学经典经得起时代的审视和改编。在传承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对文学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重构是经典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一种行为方式。
第二,文学经典重拍要注重艺术表现手法的传承与重构。科技的进步使得特效制作更加逼真,场景显现与服装道具更加唯美。视觉消费主义倾向下,经典重拍是时代选择的结果。如何实现艺术表现上的创新、建立符合当下审美取向的摄作风格是重拍者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之一。首先,经典重拍要遵循大众审美惯性和审美趣味,承传原作中具有典型特性的或约定俗成的影视表现元素,使审美主体按照既定的期待视野阅读作品,并在视野范围内领悟作品。其次,经典重拍要契合当下审美期待,开创非传统、非固定式的影视语言和艺术手法,给予观众超出视野期待的作品,带给其丰富的审美享受和深层次的艺术感悟。
结语:接受理论视阈下,文学经典重拍一定程度上是不同时代种读者对文学经典予以自觉接受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读者对文学文本的价值赋予活动,在一定意义上是时代要求下文学经典解读与传播的必要途径。消费文化导向下,影视产业如何处理文学经典IP重拍中的传承与重构关系,是值得反思的重要课题,只有在追利过程中坚守艺术底线,把重心放在文化内核与影视艺术元素连结上,才能够在艺术创作中发挥文学文本的价值魅力。总而言之,改编与重拍是文学经典传承的重要渠道,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更注重融合时代要求与艺术涵义需求,才能在当代影视市场中获得审美追求与市场取向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胡隽一.现代化的影视艺术传播与大众化趋势分析[J].视听,2017,(02):82.
[2]陈明星,袁曦临.文化基因的传承和期待视野的变化:经典名著诠释与改编的双重驱动[J].图书馆建设,2016,(03):96-100.
[3]周来祥,戴孝军.走向读者——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及其独特贡献[J].贵州社会科学,2011,(08):4-16.
[4]徐牧,董广.召唤结构:另一种陌生化美学[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2,(04):46-48.
[5]高静.从电影《倩女幽魂》看当下影视翻拍热[J].电影文学,2013,(02):97-98.
[6]张晨曦.从小说文本到影视文本[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
[7]刘思阳.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理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8.
[8](意)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黄灿然、李桂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
[9](联邦德国)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0](波)罗曼·英迦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陈燕谷,晓未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11](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