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契合学科素养
吴妮
数学素养是人们在理解某些特定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抽象概括,也是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指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真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一些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一些数学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定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表面层次,另一个是深层层次.表面层次是简单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如概念、定义和定理.深层层次是指那些数学素养、数学方法,表面层次是深层层次的基础.学生只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掌握表层的知识,然后发散思维,才能理解那些操作性较强的深层知识.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渗入深层知识,解释表面知识.这样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知识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方法
1.在引入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创造情境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让学生通过类比合理地传递知识.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引入圆柱体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教师进行合理、形象地讲解.例如,问学生粉笔是什么形状,要求学生描述粉笔的结构特征等.描述粉笔的结构就是在描述一个圆柱体的结构.教师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转学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学習数学的最好方式是在数学家的篮子中寻找材料,而不是仅仅阅读书本上的结论.”也就是说,结论与探究结论的过程一样重要.一般来说,这样的过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通过观察和猜想得出结论,最后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二是理论推导结论.因此,在定理和公式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过早下结论,而应该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发现结论.在理解这些数学关系的前提下,最终得到数学结论.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创造性思维中体验和运用数学素养和方法.
2.在教学评价上要科学.
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契合相关的学科素养,就需要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合理地、有效地评价方式.在教学的评价上要具有多样性、发展性、鼓励性和适应性.评价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个人评价,还可以是小组评价;评价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评价可以有当堂评价、阶段评价、学期评价、学年评价;评价可以有结论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学识性评价和思想性评价等.但无论是哪种评价,都要体现出它的发展性、鼓励性和适应性.也就是说,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鼓励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终,要使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在复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复习课应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教材紧密结合,充分渗透相关的数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生的复习能力,同时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
例如,在复习“商的不变性质”时,我们需要充分理解分数和比率的概念.这种相互联系一方面加强了三者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利用学生所学的知识推动了复习.在梳理和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固有的商不变性思维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的来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反映的数学思想.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使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史利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教学效果[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三卷)[C].2017:2.
[2]顾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价值观的案例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36(01):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