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关注心理
黄黎娟
观教育内涵,不管是“上施下效”“使作善”,还是引出其固有的潜在的素质,都必须顺着学生的心愿,“强拉牛头硬喝水”式的教育,往往得不偿失,甚至还会伤害学生身心,贻误其一生的成长。“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流出来的,才能到达学生的心灵深处。”“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教育只有到达学生的心灵深处,唤醒学生的心理需要,那么,我们才算是在做教育。
给予安全感。有人说:“吾心安处是故乡。”只要心里安定,便无所谓某个特定的地方才是故乡。可以说,给予人心理上的安全感,就犹如在家里一样。在家的感觉就是没有恐惧的感觉,对于学生来说,就意味着他们受到保护,由外而内都是安全的。当学生身感安全时,其心理会完全放松下来,那么,他的心灵就是自由的。自由的心灵空间是很大的,学生会以一种积极的姿态接纳教师的教诲、同伴的帮助和他人的关爱,而且他的处事是积极的,他的思维是活跃的,他的心态是阳光的。当学生享受心灵的自由时,我们的教育就显示出了效果。
教育家陶行知说:“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在思想上开导,在心灵上抚慰,照亮他们需要光明的心,从而让他们看到希望,得到温馨,促使其源自内心的觉醒,认清自己的过失,这才是真正的动心为上的教育策略。”给予学生安全感,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包括外在的学习环境,如教室的温馨和温暖,更包括教师创造的人文环境,如让爱的阳光照进学生的心里,与学生展开心灵的对话和交流,从而给学生的心灵以温暖和抚慰。唯有如此,才能唤醒他们美好的心灵,使其主动积极地向上生长。
摒弃比较。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有成为好学生的愿望,教育就应该让教育对象找到“我是好学生”的感觉。教育能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我是好学生”,学生会由此信心大增,每天的学习都充满活力。然而,在我们时下的教育中,我们却对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较乐此不疲,以至于学生在比较中感觉“我什么都不如他人”,从而丧失前行的勇气,渐渐关闭了心灵的大门,蜷缩在自己心灵的角落里孤独地叹息。
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说:“出自于比较的权威是破坏性的。在拿一个学生和另一个学生进行比较时,双方都受到了伤害。不带比较地生活就是拥有健全。”比较,本身就是一种伤害。在比较中处于强势的学生会因此沾沾自喜,产生高人一等的感觉,而处于低位的学生,则会因为不如人而心灰意冷,抬不起头来。
学生之间本身没有可比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具体的,都各有其个性,其阅历、背景、成长经历都是有差异的。让学生之间相互进行比较,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我们班有个学生,学习一塌糊涂,但每天都坚持到校,课堂上不违反纪律,如果拿学习成绩与他人比较,他肯定比不过别人,但他在体育上却有过人之处,长跑、短跑总是拿冠军,这些方面是其他学生无法比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我们的教育应该抓住学生最擅长的一面予以积极关注,给予信心,让他获得自尊,从而在自己的强项上着力,不断进步,不断走向成功,少在比较上着力,多在个性化的引导上下功夫。
寻求解放。今天,我们的教育似乎成了禁锢的代名词。学生听得最多的是“不准”,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在此起彼伏的“不准”之声音中,他们中规中矩,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迈步。如此状态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他们的心总会被一种无形的东西束缚着,只一味地听命于他人,没有主见,不敢创新。
解放学生,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做好自己的事情,相信学生能独立地完成学习及生活中的任务,相信学生能管理好自己。唯有相信,我们才能放手。解放学生,更是对学生的尊重,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自信,促使他们独立而认真地去学习,去做事,去收获,去成长。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百安移民小学,重庆,404120)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