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阅读在新闻教学上的运用

    摘 要:语文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如教师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学生交流讨论法、读写结合法、对比阅读法等。在不同体裁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应量体裁衣,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不能一概而论。本文以《别了,不列颠尼亚》为例,探讨对比教学法在新闻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对比教学法;新闻教学;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4-0058-02

    引 言

    对比教学法是语文教学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对比教学法,是指把不同的文本(课文)放到一起进行对比,找出其异同,从而让学生发现知识点,并深刻地认识到不同文本的知识点的特点,最终掌握知识[1]。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由此可见,对比的方法在学习中具有普遍意义,在新闻教学中也不例外。

    一、新闻教学的现状

    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的第四单元为新闻和报告文学。虽然新闻体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篇目不多,但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新闻无疑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在2016年全国高考统一卷实施前,广东省语文高考卷中一直设有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题目,一般来说,这个文本是新闻体裁的。我们每天都会通过新闻了解这个世界。新闻是一种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学体裁,而新闻阅读能力则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但语文教学大纲对新闻体裁的要求似乎没有古诗文、小说、散文、写作的要求高,加之教材中新闻篇目较少,因此学生对新闻体裁的知识印象不深。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利用教材中有限的篇目让学生掌握新闻体裁的相关知识,就需要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新闻体裁的文章,而这篇新闻又属于非典型性消息,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形成新闻的基本概念。因此,教师直接讲授效果可能不佳。对于这类非典型性文本,笔者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找到一篇典型文本与其进行对比教学。这样,学生就能立竿见影地找出异同,掌握知识点。

    二、对比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在学生通读完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以下用新闻A来表示)之后,笔者让他们阅读了以下这篇新闻(以下用新闻B来表示)。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本报香港7月1日凌晨电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于6月30日午夜举行。23时42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在中英仪仗队入场后,双方礼号手吹响礼号。

    23时46分,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钱其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步入会场登上主席台主礼台。英国方面同时入场并登上主席台主礼台的有查尔斯王子、首相布莱尔、外交大臣库克、离任港督彭定康、国防参谋长查尔斯·格思里。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出席仪式的中外来宾全体起立。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西两侧的旗杆上。

    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接着,江泽民主席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

    凌晨0时12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

    凌晨1时30分,雄壮、激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大厅里响起。随后,江泽民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现在成立。

    ——摘引自1997年7月1日 《人民日报》(有删节)

    学生首先找到这两篇新闻的共同点——内容上都是写香港回归的,但学生立刻又发现了两篇新闻有所不同。于是,笔者引导他们试着分析两篇新闻的不同之处。

    (1)标题的差异。新闻A的标题是《别了,不列颠尼亚》,而新闻B的标题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很快发现新闻A的标题背后传达的信息是“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但用“别了,不列颠尼亚”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分明带着新闻作者的主观情感,即对代表英国统治的查尔斯王子乘坐的“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有着洗雪耻辱的自豪感。新闻B的标题非常客观地表达了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这一主题。

    (2)文字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新闻B通篇文字极其简单明了,是标准的消息的语言,用精炼、准确的语言客观叙述香港回归这一件事情的几个节点。新闻A的文字则在客观叙述中有很多生动的描述,如在第2自然段“在蒙蒙细雨中”的描述,使得末任港督彭定康的离开带上了很明显的悲伤色彩;第6自然段“雨越下越大”为后文查尔斯王子宣读英国女王宣布英国管治香港终结的赠言增添了落寞的气氛。再如,课文中多次使用“对比”的文学手法,课文第3自然段中“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用以往港督离任降旗的情况跟这一次港督离任降旗的情况进行对比,说明了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第5自然段中“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顛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一个是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另一个是象征中国香港自治的紫荆花图案,两者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课文的最后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巧妙地使用对比,一个是150多年前英国殖民从海上而来,另一个是今天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又乘坐“不列颠尼亚”号从海上撤离。

    (3)新闻B纯粹简单地记录事件,新闻A却有对场景的描写。我们看到,新闻B把香港回归当天从午夜23时42分开始的几个时间点的事件简单地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而新闻A则描述了几个香港回归时的重要场景:第一场景——6月30日下午4时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第二场景——6月30日下午6时15分,英国的告别仪式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第三场景——6月30日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象征英国的“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这样四个场景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百年香港的沧桑变迁过程,其背后的意图是让读者充分感受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结束是不可扭转的定局。

    (4)两篇新闻在容量上的差别。新闻A 在事实报道的过程中不时插入背景材料,如第4自然段回顾了港督府的修建、改建和装修,第7自然段记载英国“米字旗”升起的历史和今天“米字旗”降落的现实,第11自然段交代了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等,虽然新闻事实只写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但由于不断地在报道过程中插入背景,使我们了解到香港历史的前世今生,历史跨度非常大,从而使这篇新闻的容量非常大。而新闻B没有涉及这些丰富的背景材料,只是对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过程进行了报道。

    通过对比阅读我们发现,新闻B是一篇非常典型的消息,有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充分体现了新闻体裁的三大特点——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语言的特点是简洁、准确,行文客观、冷静地讲述香港回归这一新闻事件。而新闻A,即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则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性,虽然也体现了新闻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的特点,但同时还具备新闻的主观评价性;它在消息的基础上加入了生动的描述及丰富的背景资料,使这篇新闻跟普通的消息比较起来显得十分独特;它属于一篇特写性消息。特写性消息属于消息文体,其定义是侧重再现,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对于香港回归这件事,为什么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要采用如此明显的主观评价的方式来写呢?如果像新闻B那样写,当然能把香港回归这件事写得清楚明白,但课文这种写法却能唤起读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读者感慨百年香港经过英国的殖民统治后回归祖国怀抱是一件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事,也由衷地表达了作者对香港回归的祝福,从而体现了培养学生民族情感的教育意义。

    结 语

    在本单元的单元导读中,有“学习新闻作品要注意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聞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这样的要求,而现实的学情是,学生在新闻体裁上往往能迅速地反映出新闻作品的三大特点——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但对于新闻的主观评价性则略显生疏[2]。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不仅能掌握新闻体裁的三大特点,还能非常清晰地感受到新闻作品是可以将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这就是对比阅读教学法所能达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曹林.时评写作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喻英贤(1984.4—),女,湖南平江人,中级教师,2019年获深圳市宝安区高中语文教师技能大赛第一名。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