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教育教学分析

    王丽聪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为顺应时代发展也在发生转变,高职教学的目的是为培养从职人员,工匠精神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工匠精神重要性出发,提出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良好校园氛围、发挥课堂主导作用、加大师资建设力度等策略,为培养高职生工匠精神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工匠精神; 高职教育;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2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1-139-001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根本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出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如今市场竞争关系越来越激烈,只有为社会输出大量人才,才能改善这一现象,而工匠精神是在职人员所推崇并倡导的职业精神,因此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培养这种精神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理想途径。

    一、高职教学过程中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精神财富之一,在过去代表了良好的工艺技巧与敬业精神,而时代在不断发展与进步,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对这种精神表达了赞叹。从本质上来看其属于职业道德素养的一种,也是职位人员在自己所担任工作中的综合表现,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更是从职人员对于执行工作时的精神追求。具体表现为对产品或结果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十分关键,从目前社会中企事业单位招聘准则来看,已经不仅仅对人员职业技能有所要求,企业更加看重的是人员实际工作态度以及职业精神。因此让学生保持一颗“匠心”十分重要,为其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可起到关键作用[1]。

    二、落实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

    (一)完善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制度

    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社会实践水平,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优质的社会发展前景,同时给社会输出更多优质技术型人才。目前很多高校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已经开始着手与企事业单位形成一种联动办学机制,而这种联动办学机制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热潮。要想完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就需要政府部门发挥自身职能,拓宽高职院校的自主办学权利,实现与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合作,让企業为人才培养做出贡献,在实践过程中达到育人的目的。这不仅仅能实现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的积极发展,同时还能够提升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

    在实际岗位中,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工匠精神的意义,并在实践过程中深入贯彻这种精神。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应该按照当地具体情况来发展自身教育形式,这种以地区文化为基础的人才培养制度不仅能够实现教育目标,同时也能带动企业发展,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目前我国工匠精神引入时间较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尽快制定出完善的制度,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例如瑞士钟表匠人精神等。

    (二)建立充满工匠精神的校园氛围

    高职院校要想加强工匠精神的深入,就必须要重视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校园环境也是一种隐性课堂,更是深化学生心中文化理念的重要渠道。因此可以采用多种主题活动方式营造出一种充满工匠精神的校园氛围,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特色主题活动,例如爱国主义知识竞赛、职业道德素质专题朗诵等等,从活动中树立其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认知。另外,在校园内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张贴富有匠人精神的宣传标语等等,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

    (三)发挥课堂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在进行专业理论课教学时,应该创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将“工匠精神”的思想与多种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联系起来,融入到实际的教学内容中。在教学过程重,可以使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例如微课、翻转课堂等,让学生发挥课堂的主体性,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传统的课堂模式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单调,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对其理解也不够深入,而创新改革的课堂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并消化知识,自行思考处理问题,这样也有利于“工匠精神”在学生群体中逐步的形成职业习惯。

    (四)加大对高职教师团队的建设力度

    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可起到引导作用,因此要想进一步实现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就需要加大对于高职教师团队的建设力度,让全体教师意识到“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学校与政府部门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匠人型”教师给予适当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职业归属感与责任心。同时,高校需要加大对教师的职业规划力度。选择部分教学能力强、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在学生实习时进行引导,树立“以身作则”意识,在学生中起到带头作用。

    同时需要加强工匠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落实,不仅仅专注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还需要关注到其思想动态与内心情感,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带领学生在实习岗位、专业课程中完成自我总结与自我反思。大力提倡“工匠”教师队伍建设,整合学校内部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的教学资源,对于教学改革、培训活动都要加大投入并大力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企事业单位的创新实践当中,并以此来提升教师对社会的服务性。在进行考核时,也需要把工匠精神融入到考核标准当中,从而实现教师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2]。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元代的黄道婆等优秀工匠身上有所体现,随着历史进程加快,在当今社会中,这种精神仍然是职业人员所崇尚并不断坚持的宝贵精神,在高职院校中推进工匠精神的养成,对于学生日后进入社会工作可起到重要帮助,可树立其良好职业精神,并在岗位中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董娟娟.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黑河学刊,2018(05):137-139

    [2]易佳.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工匠精神”[J]山西青年,2018(17):177-178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