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在景观空间中的延伸
李燕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现探讨植物在景观空间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植物要素的形态设计和功能,植物在景观空间的应用联系,植物在景观空间的设计原则与价值延伸,促使营造出更具宜人性和趣味性的园林景观环境。
关键词:
植物 空间 园林景观 环境
中国的园林景观具有独特的形式美和丰富的内涵价值,其思想意境崇尚自然。植物作为景观环境设计中的构成要素之一,对产生景观空间的自然和谐营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植物既能净化人类赖于生存的生态环境,又能防止污染、保持水土、调整人的情感需求动向和创造出优美的境域空间。各种各样的植物形态也能增加视觉审美观,使景观环境空间充满生机和趣味性。因而,在景观空间的布局中多利用其功能,进行强化生态植物的意境,创造出自然、舒适、绿色的空间环境。
1.植物空间的特性分析
1.1植物要素的形态设计和功能
园林植物空间指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各种适应园林功能要求和优美植物景观的空间环境。亨利·勒菲弗曾经提出:空间是历史和社会共同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中介和结果,精神属性和物质属性在空间中是同时存在的。人类在塑造景观空间时,也会被空间所塑造着。植物作为景观构成的要素之一,不同的植物景观,都是由点、线、面、体为基本要素形成的空间,能够划分空间,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和维持生态平衡的体现。植物在代谢过程中,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HF等有毒气体,还具有杀菌吸尘的功能。植物的色泽、形态、质感影响着人的视觉和感受意识,同时,能让园林景观在植物的折射衬托中,勾勒出具有艺术性、生态性和人文性的多样化的景观环境空间。
1.2植物在景观空间的重要体现。
从园林植物空间营造的角度来看,侧重以艺术造园布局的手法,来进行对景观的画意和意趣的组合,进行意境的传递。同时,继承和发展园林景观中的生境、画境和意境的思想理念。植物作为景观空间构成中的独立要素,它可以应用于空间中任意平面,能够改善局部的生态环境。通过树干和枝叶,形成一种空间的界面形式,从而形成新的空间,进行疏密结合,形成围、达到透空间,以至于促使景观空间富有层次感和深度感的体现。
从艺术美学的角度来看,植物是景观设计中天然的装饰物,是最具有多变的构成要素,植物对景观空间的造园具有独到之意,能不断展示其自身的观赏特质,竟而创造出陶冶人的情操的空间意境。植物的大小形态,可以直接影响着景观空间的范围和结构形态,是在其植物构成不同空间类型的决定因素。在空间的形式中,植物可以和不同地形进行相结合,选择小型的灌木或者花卉,来暗示产生增强和削弱所形成的一个景观空间。为了增加地形的景观空间的效果,可将植物种植其顶端或者高地,与此同时,若配置低矮的植物,可以让低洼地区变得更加透空之景,产生一种艺术底蕴和美学的价值。
2.植物在景观空间的应用联系
2.1植物的色彩特性
植物的色彩是通过影响景观空间的气氛,依附空间的形式而存在的,对景观空间的和谐和层次有重要作用。通过不同植物的不同色调进行相互的配置搭配,进行对植物色彩的对比,形成色彩的膨胀与收缩之感,促使构成深层而丰富的景观空间意境,同时,也可以满足植物构成空间的统一性与多样化。在景观设计中,暖色系列表达出的运动感较强,反之,冷色较弱,进行其中的互补色运动感是最强烈的。进行开敞空间的广场或草坪,可采用大色块的暖色调,进行多色的对比植物,使用花坛或者花丛,烘托大所的景观空间的氛围(图1)。幽静的山林野趣,可采用小色块的冷色调,运用类似色来塑造花径。山地景观空间的造景,通常采用常绿松柏为主,突出其山的气势之景,利用枫香、银杏等变化的叶色树来进行衬托,配置一些以小乔木、花灌木,促使其产生花叶交辉和层林叠翠之意。水边的景观造景,以色彩的淡雅,来进行体现其水景的深远。
2.2植物的形态,以至于体现景观空间
植物在景观中,可以产生构成空间、引导空间、分隔空间的功能特性。每一种植物具有其特有的形态性质,并在人的心理要素中产生不同的情感。伞形的植物,通常以其宽阔延伸感,来突出景观空间的顶平面。圆锥形和尖塔形的植物,可以起到调和空间结构的作用。圆球形的植物,可以增加空间的封闭度和柔和度。垂枝型的植物,有利于时行空间的垂直面与地平面的衔接与引导作用。卵形的植物,可以完善空间顶面和垂直面之间的封闭性。点缀空间,通常采用特殊型植物来进行构造景观。空间的本身是不会产生形态的,是要进行植物的围合与限定的形式,促使其产生一定的景观体积感(图2)。
2.3植物的质感,景观特性表达
植物的质感是会受到植物叶片的大小、树皮的外形、叶表面的粗粮程度、植物综合性的生长习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在一定的景观空间中,进行不同植物的质感的搭配,能够改变空间视觉的尺度和景深、不断地产生调节景观空间的氛围。粗质型的植物,在其视觉的吸引能力较强,可接近视觉的距离感,以达到减小景观空间的尺度性,多用于不规则的景观中。如批把植物、构树。细质型的植物,可使景物的可视距离大于实际距离的幻觉,产生扩大空间。在进行小型的庭园景观空间设计时,可选择质感细腻和精致的植物。如南天竹、合欢。中质型的植物,在粗质型和细质型中充当过渡,使景观空间的气势变化自然,使整个形式变成统一的整体。通过植物互相搭配,可以达到增强景观空间的景深,并增加层次和产生丰富的景观空间的效果。
2.4植物文化的传递
植物的文化是传递一个民族的精神场所。传统文化的延伸和渗透,有利于产生中国景观园林极高的艺术境界。深厚的文学底蕴,促使景观园林空间具有诗情画意之意境。兰亭之修竹,孤山之梅影,西湖之桃柳,使得这些风景闻名遐迩,并形成独特的文化沉淀。景观空间可以使人们欣赏的心境情感收放伸缩,以至强化景观空间的传递。正好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之景,此种虚幻的意境空间要超出表现的实体形象,正所谓植物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直接促使人对景观空间的心理感受。如拙政园里名景“海棠春坞”,取意于唐代羊士谔在《山阁闻笛》中“山坞春深日又迟”,西府海棠、垂丝海棠和贴梗海棠各一株,搭配—丛绿竹,与海棠图案铺地相衬托,竞而在诗意的辅助下,充满春天的气息之意。植物自身就融入了千年文化的底蕴,形成一道独具一格的空间之美。
3.植物在景观空间的设计原则与价值延伸
3.1地域特色、空间对比
植物将具有明显差异的空间进行搭配,要借助对比的作用,来突出其景观空间的特点。即内向与外向的对比,疏与密的对比。内向与外向是相互独立的倾向,它不但存在于建筑空间中,而且也存在于植物景观空间的组织中,促使人们产生一定的行为心理。植物景观空间是以内向为主的形式,强调私密性和围合性。反之,植物景观空间是以外向布局为主的形式,强调开敞与宽阔。疏与密的对比,主要在围合的空间和空间布局的植物配置。植物景观空间交织穿插,才能促使人的心情自然恬静。植物的配置表现在孤植与群落式配置的处理上,点状孤植使人产生孤独。尊重地域文化特色,在尊重的基础上,挖掘出中国景观园林的精髓,以便植物疏密对比在景观空间的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用现代的景观设计语言与美学,与时俱进,进行可持续发展和价值的延伸。
3.1绿色生态,引导与暗示,渗透与层次
绿色、生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进植物景观空间中,要利用欲露而先藏,欲显而先隐的手法,来达到一种含蓄和深沉的效果。在具有很强的带状式的植物走廊空间中,可以使其中的人们形成期待的情绪,希望有所收获。充分利用框景、夹景、漏景吸引人的注意力,使景观空间产生一定的流动感。同时,植物材料的色彩、大小、质感的处理,都会起到暗示前进的方向。空间的分隔与关联的处理,表现在植物景观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变化。选择通透的植物使景观视线流通,但其空间仍然被阻隔,比如将远景从树木枝叶的缝隙里,透漏过来所形成的漏景,以至于增加空间的层次感。
4.结论
植物在景观空间中应力求做到生态性,是自然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是技术与艺术的相互统一。正确处理植物景观空间要素,不断地实现景观环境空间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营造出良好的植物空间意境环境氛围。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高职室内空间设计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