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语境顺应视角下《老残游记》称呼语的翻译对比
摘 要:稱呼语是日常生活中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学作品中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称呼语不仅有利于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还可反映交际中不同参者的身份及地位,传递蕴含中的文化内涵。《老残游记》是刘鹗笔下经典古典小说之作,其中有着大量的称呼语,这些称呼语不仅反映了人物之间的复杂社会关系和不同社会地位,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身后的文化底蕴。维索尔伦的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即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称呼语的翻译本身就是两种语言之间转换以达到交际的目的。本文根据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四大维度,结合小说文本特征,定位到语境关系顺应下的交际语境顺应:顺应心理世界、社会世界、物理世界。研究发现对于称呼语的翻译,杨宪益夫妇多采用省译、直译的方法,而谢迪克多采用音译+注解的方法,更切合交际语境顺应视角,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关键词:交际语境顺应;称呼语翻译;《老残游记》;对比研究
0 引言
称呼语是当面呼叫被称呼人而使用的称谓语(李淼,2006:37)。称呼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对于交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卫志强,1994:10)。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形成了自身庞大的称呼语系统,相比之下,英语国家的称呼语就简单得多,这就给称呼语的翻译造成很大困难。因此,如何准确又合乎语言习惯地翻译称呼语就十分重要。本文从语用学着手,引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定位到其分支交际语境顺应。笔者希望通过分析译者如何通过顺应交际语境翻译称呼语,总结翻译策略,最后对两译本称谓语的翻译进行评价。
1 称呼语翻译研究综述
本文对2000-2019年有关称呼语翻译的论文数量进行了统计,所参考论文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检索词为“称呼语翻译”,共196篇。通过检索调查,发现以下从数量上看,近二十年里对称呼语翻译的研究数量较少,且呈总体平稳趋势。从内容上看,笔者发现学者们对称呼语翻译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具体作品中的称呼语翻译研究。Assis Rosa A.(2000)研究了《鲁滨逊漂流记》中称呼语的英葡翻译。作者试图探讨文化和社会环境在称呼语翻译中的作用。徐雅婧(2010)研究了西德里·沙博里对《水浒传》中称呼语的翻译,并得出在翻译称呼语时,应考虑文化背景、语境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称呼语翻译对比研究。Carmen Araiz (2006)对第二人称呼语的英译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称呼语的恰当翻译有助于幽默效果的再现。Araiz指出,英语和西班牙语第二人称称呼语存在巨大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对其给予足够重视以再现幽默的语用效果。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研究人员也被称呼语的翻译所吸引。吕俊(1993)被认为是第一个涉及称呼语翻译的中国学者。他分析了中英文称呼语的差异,并就翻译这些称呼语时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将语用学引入称呼语翻译。文军(1994)认为在翻译称呼语时应该实现语用对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译者必须综合考虑文化因素、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和语境。
注重称呼语翻译的文化考量。史鸿志(1999)指出,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的称呼语是文化特有的现象。因此,在称呼语的翻译中应考虑并注重文化差异。
将语言学引入称呼语翻译。滕延江(2006)研究了称呼语的人际功能,并建议译者在翻译称呼语时追求人际功能的对等。
除了上面列出的研究人员之外,其他人也为探索称呼语的翻译做出了贡献。但是他们的大部分文章只描述的翻译例子数量有限,这些例子来源十分广泛,很大程度上都是随机获得的。其中大量的论文集中在《红楼梦》和《水浒传》等古典文学作品中称呼语的翻译研究。遗憾的是,本文所考察如《老残游记》等珍贵的文学作品,由于其包含的称谓语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未受学者们青睐。
2 交际语境顺应
交际语境顺应理论,为古典小说中称呼语的翻译提供了新方向。耶夫·维索尔伦(Jeff Verschueren)提出并完善了顺应论这一语用概念,即“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2000:56)。该理论分为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的意识凸显四大维度,其中语境包括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本文主要应用交际语境顺应,具体反映在三个“世界”上,即在心理世界中,“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心理状态也需要作出顺应”(何自然,谢朝群,陈新仁,2007:86),包括“个性、情感、观念、信仰、动机等”;在社交世界中,“大多数社会因素与社会场合或机构有关……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对于说话人使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更具有决定作用”;在物理世界中,交际双方的绝对时空和相对空间距离对交际也有影响。
2.1 社会世界顺应
在交际语境顺应论中,社交世界是第二个重要的方面。而在所有社交世界的因素中,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因为语用学中所谈论的语言使用者,是生活在具体的社会文化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言语行为受到社会、文化规范的种种制约(陈喜华,2001)。就文学翻译而言,我们要顺应的社交世界不仅仅是原 文描写的社交世界,而且也包括预期的译文读者的社交世界。
(1)只有一个伙计,名叫王三。(2015:25)
Y: He had only one assistant whose name was Wang.(2003:43)
S: There was only one servingman called Wang The Third.(2015:36)
(2)那金二接了信,便上了车。(2015:50)
Y: Mr.Jin took the letter and got into his carriage.
S: Chin the Second took the letter and got on his wheelbarrow.(2015:78)
(3)……仍叫李五领去买几件衣服给他穿。(2015:129)
Y: …and told that Mr.Li to take him away again to buy some clothes for him.(2003:164)
S: …and told Li Wu to take him to buy some new clothes.(2015:197)
这里的人名显示了中国古代命名体系的主要特征:穷人和未受教育之人简化、单调的命名。与拥有较高社会地位及影响力的人相比,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很少甚至不对命名给予太多关注。通常在温饱线挣扎的社会底层阶级的名字都是简化而又单调的,一般根据家中的出生顺序命名。因此,小人物的名字大乎是由普通的姓加数字组成。所以遇到这类名字重复率很高却没血缘关系是很正常的。表格中的“王三”,“金二”,“李五”都是由“姓+数字”组成。例如,“王三”就是家中的第三个孩子。在翻译这类名字时顺应源语内涵就十分必要。一方面,穷人的名字暗示了其糟糕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这类名词揭示了穷人和富人之间巨大的经济政治鸿沟。杨隐化了所有姓后的数字来迎合国外读者的审美趣味。甚至在例(2)中直接译为姓名,这种处理方法容易误导目的语读者,让他们困惑不已。但在(3)(4)中,杨以目的语读者文化背景为导向,通过“Mr.+姓”的方式显示尊敬和礼貌,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类凸显礼貌在源语文本中并不存在。尽管杨消除了目的语读者理解此类人名的障碍,但他也没能将古代中国底层人民名字命名规则成功传达给目的语读者,这不失为一种遗憾。相比之下,谢迪克意识到这种文化差异,同时以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为导向,对例(2)(3)采用音译加直译的方法,既顺应了两类读者的文化背景,又达到了动态功能对等。但谢迪克却没有在例(4)采用同样的方法,如“Li Wu”仅仅直译却不添加任何背景信息注释仍然会造成文化障碍。因此,两译者在此类名字称呼语翻译中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2.2 心理世界顺应
维索尔伦的心理世界是交际语境顺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包括交际双方的个性、情绪、意愿和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在语言交际中,一方选择语言的过程就是顺应自己和交际另一方心理世界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4)“……之说了一句‘亲家救我……”(2015:28)
Y: “…all he said was, “Save me!…” (2015:49)
S: “…he only said, “Kinsman, save us!….” (2015:41)
Note: “Kinsman” is used loosely for lack of a better term.Strictly it should be “relation by marriage”.(Shadick, 2005:545)
汉语的一些亲属词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因此称呼语的汉英翻译也很难达到功能对等。这里的“亲家”指的是男女双方父母的称呼,也暗含了这种婚姻伦理关系。且在中国文化中使用“亲家”而非直呼对方父母名字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以示尊敬和敬重。杨对“亲家”进行省译,目的是避免枯燥而错误的翻译,减轻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障碍。谢迪克将“亲家”译成“Kinsman”并加上了注解,既顺应了源语说话人敬重亲近的关系,又将这种心理传达给了西方读者。例(5)中在紧要关头喊了“亲家”这个称呼语,其目的无非是在拉近彼此的关系达成某种目的,这种心理中西方文化都存在,只是在西方文化称呼体系中没有一个词可以暗含这种关系。众所周知,血缘构成的宗族体系在中西方中举足轻重,但在中国文化中,男女方缔结婚姻后,双方父母虽无血缘关系,但这种关系却升华到一种高度,甚至更甚血缘关系,原因是双方父母的和睦相处可以让男女方的感情更上一层楼,而这种文化内涵在西方是没有的。对于“亲家”一词,发话者的心理活动需要纳入考量范围。顺应发话者的心理活动又顺应西方读者的文化背景,在这里的确有难度。值得一提的是,谢迪克将“亲家”译成“kinsman”也存在不足,因为“kinsman”在西方文化中仅仅指的是“男性亲属”,这就造成了翻译不准确,西方读者无法正确理解汉语亲属体系,其中的文化内涵也无法再现,造成文化流失。总而言之,谢迪克尝试减少文化流失比杨宪益省译更值得我们深思。
2.3 物理世界顺应
物理世界主要指的是时间和空间的指称关系。就时间而言,它包括有事件的时间、说话的时间和指称的时间。空间的指称包括绝对的空间关系、说话人的空间、指称空间以及交际双方在物理世界中所处的位置、与言语行为有关部门的体态语:身体姿势、手势以及交际双方的生理特征和外表形象等。(王瑜,2010)
(5)翠花
Y: Emerald Flower
S: Tsui-hua (Note: Tsui is the blue-green of kingfisher feathers.Tsui-hua means “Green Flowers”, suggesting a flower-like head ornament made of pieces of kingfisher feather or jade of this color.)
(6)翠环
Y: Emerald Ring
S: Tsui-huan (Note: Tsio-huan means “Green Jade Bracelet.”)
当提及中国古代女性命名规则时,常常选取带有女子气的字来展示女性的肤色白皙和窈窕姿态。古代封建社会里,女性是不允许和外界有过多接触的。因此,女性的名字常常与他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有关,如装饰品、手镯、刺绣等等。“翠环”和“翠花”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也就是“翠绿色的花环”和“翠绿色的花”之意。杨采用了直译的方法翻译这两个带有地域特色的称呼语,尽管简洁易懂,但也很容易让读者误解汉字在起名中不常用。其次,杨并没有给出注释,读者就不能欣赏到这些名字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西方读者并不了解“翠环”和“翠花”反映了古代女子在当时环境下受到的地理禁锢。谢迪克采取音译+注释的方法,首先对“翠”字进行解释。当时的社会环境“翠”预示着希望和生机,这正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古代女子心之所向。而谢迪克既顺应了源语的女子取名特色、源语读者的物理心理,又順应了译入语读者的物理心理——陌生化催发的好奇,从而达到时空概念的对称。
对比《老残游记》两译本中的称呼语翻译可知,杨宪益夫妇更多地使用交际翻译的方法,替代、省略、通用语等随处可见。其译文在流畅传达原文信息的基础上尽力保留文化因素。谢迪克的译本则体现了语义翻译的特点,直译加注法有力保证了原文文化特色。谢迪克的译本在交际语境顺应视角下更切合,既顺应了汉文化的内涵,又顺应了译入语读者的陌生化感受,从而达到动态平衡。
3 结语
语用学的交际语境顺应论给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切入途径。这种理论能够让译者不仅关注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更注重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所具有的语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了更好的传达和平衡不同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努力做到翻译过程的语用对等,译者要考虑交际中的语境多维因素,包括交际者的认知心理、交际者语言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交际者在 动态语境中所体现的时空间特征。
参考文献
[1]Assis, R.A.The Negotiation of Literary Dialogue in Translation: Forms of Address in Robinson Crusoe Translated into Portuguese [J].Target,2000,12(1):31-62.
[2]Carmen, A.Politeness in the Portrayal of Workplace Relationships: Second Person Address Forms in Peninsular Spanish and the translation of Humor [J].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Language, Behaviour, Culture,2006,2(1):123-141.
[3]Verschueren,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陈喜华.试论翻译中的语境顺应[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S2):158-160。
[5]何自然、谢朝群、陈新仁.《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吕俊.谈称谓的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1993,(03):39-43.
[7]李淼.社会称呼语的汉日对比[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2):37-41.
[8]史鸿志.称谓的翻译与文化比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03):87-91.
[9]滕延江.称呼语的人际功能及其语用翻译等值[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1):32-35.
[10]文军.社交指示、语用等同与称谓的翻译[J].《中國翻译》,1994,(05):8-10.
[11]王瑜.从顺应论的语境关系顺应观来分析语用失误[J].《考试周刊》(17)2010.
[12]卫志强.称呼的类型及其语用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1994,(02):10-15.
[13]徐雅婧.中英文称谓比较研究——评西德里·沙博里翻译的《水浒传》(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02):48-49+67.
作者简介:陆慧丹(1997-),女,瑶族,广西南宁人,华东理工大学翻译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