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研究
刘娜
摘 要: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即用型技能型人才,职业学校一般担负着为当地培养初级技术人员的重任。校企合作就是建立起学校和企业的有效联系,建立学校教育和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本文分析校企合作现状和合作模式,对职业学校校企共建计算机专业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职业学校;校企合作;计算机专业
一、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模式
如何培养出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合格毕业生,是职业学校始终面临的重大考验。2017年初,“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强调了“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模式”。2017年10月党的十九次代表大会上对职业教育工作同样做出了重要规划: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当前,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升职业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增强教育改革发展活力已经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职业学校都在大力促进产教融合,也初步探索形成了适合自身校情的校企合作模式。
(1)订单培养模式。学校依据企业要求,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学校主要负责理论课教学,企业主要负责培训学生实操技能。这种模式通常需要政府主导,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面协调才能推行。
(2)校企互动模式。企业给学校提供实习基地、实训设备用于学生操作训练,学校给企业提供员工理论培训。这种合作模式在学校层面上解决了实训基地、实训材料紧缺、学生实习需求的问题,在企业层面上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工学交替模式。学校联系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学生在学校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在企业的顶岗实践活动交替进行。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企业能够从学校中选取优秀的人才。
(4)“引企入校”模式。学校与企业联合共建校内工厂或者是校内公司,同时这些校内工厂或者是校内公司也是学生实训基地。这种模式实现了教学与企业的有效对接,着眼于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
不同规模、层次、类型的职业学校应合理选用一种或几种校企合作模式,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制定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来有效开展专业建设,实现校企合作、学做一体的指导思路。
二、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调研分析
职业学校一般设立办公软件、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等专业。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成為职业学校普遍开设的热门专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仅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开展分析研究。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调研分析
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计算机网络实践组建、管理、维护等操作能力,能独立进行网络设计、安装、调试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毕业学生一般从事网络管理、网站维护、网页设计与创意和电子商务等工作。
根据对学生对于未来职业规划及就业需求的一项调研结果[1],能够看到学生选择的就业方向,其中最热门的几个选项分别是软件开发(23%)、网络工程师(15%)、以及图形图像处理(11%)。还可以看出,学生就业最看重的目标特质并不是想象中的薪水(50%),而是发展前景(68.10%)和工作环境(64.66%)。
(二)相关企业用人需求分析
计算机网络企业主要为用户提供计算机和服务器维护以及软硬件技术支持,另外还有网络工程设计及建设等业务。主要需求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综合布线、网络建设、管理与维护等方面的员工。
企业招聘主要采用笔试、面试、技能操作三种方式,一般更看重面试和技能操作两部分。要求职业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综合分析、知识储备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企业作为用人单位,重视企业员工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提升,要求员工必须具备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与管理知识,重点掌握网络综合布线、局域网管理与维护、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相关操作和技术,具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能力。
校企合作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学校与企业做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是一种“双赢”模式。计算机网络开发、维护及网络工程、综合布线相关行业常运用引企入校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校企互动模式、校企订单模式等。企业偏向与学校采用校企互动模式,与学校进行业务合作、设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指导。
(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情况
实行“校企合作”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需要,和职业学校立足当地、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相一致。
基于地域和学校自身优势,采用适宜的校企互动模式,学校实现产业与专业对接、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对接。
北京市某信息技术管理学校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制定了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制定了“校企联盟、以工带学”的校企合作策略。
北京市某职业学校与联想集团达成校企合作协议,采用校企互动模式,实现产业与专业对接、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对接。
三、一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职业学校服务于当地和周边经济发展,培养面向地方、行业,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强。校企合作发展可以采用引企入校、校企互动两种模式并行。
第一,引企入校。企业和学校合作建设计算机网络公司,进行办公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机销售、维修和网络规划、配置,服务周边政商客户和附近群众。根据企业管理模式要求,经营活动和经营成果进行规范化管理。企业专家培训学生,让学生业余时间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根据学生特长参与销售、维修、售后等不同岗位工作,学习实际操作技能和增长工作经验,企业创造利润,合理对企业员工和学生进行分配。
第二,校企互动。校企建立实训室和实习基地,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专业教学。学校聘请企业优秀管理者和技术专家到校授课,增加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岗位中去,把学习和工作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在学校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到企业去进行技能提升训练。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学校实训平台的建设贴近工厂中的办公环境。参照模拟实际综合布线工作环境的工厂设置实训室,并建立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类似的规章制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学生,同时也培养了企业员工的意识。利用这一教学特色,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提前感受到将来的工作环境,提前接触到专业的职业生涯,能够潜移默化的培养其职业观念和职业素养。通过教材改革的专业化、教学场所的集中化、教师角色的多样化三种创新方式,在学校构建校企合作计算机特色专业。
校企合作计算机特色专业的建设,兼顾了职业教育目标和企业人才需求,将校企合作贯穿于符合学校教学新理念的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之中,使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习更加行之有效,在校培养与企业岗前的培训有效对接,这有助于学生、学校、企业三方的发展,形成了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校企合作计算机专业建设策略
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需要长期摸索、积极探索具备学校特色的实践之路,更要多方研究,及时总结调整符合地域形势的专业建设策略。
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要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专用人才,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要求学生不仅专业知识过硬,而且實践操作要求高(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校企合作建立计算机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和计算机技术公司。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教师讲授专业知识并配合教学实际操作案例进行讲解、实操练习、反馈讲评。企业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案例分析及专业实践辅导。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就可以到校内实训室进行模拟实操训练。企业适时联系相关的专业公司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基地的专项业务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最后由企业优秀管理者和技术专家培训学生,根据学生特长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具体学习实际操作技能并积累工作经验。在学校与企业联合建设专业过程中,达成对学生知识构建和能力培养,整个培养过程步步衔接,层层紧扣,以此来实现对学生实施“学习——实操——实践——综合能力”整套提升的培养目标。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关键所在。在教育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中说明了以多种形式合作办学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方针,也为了能够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技能型人才,职业学校更应该大力推广实施校校企合作,运用“基础教学+企业+实训操作”,不仅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也能在企业实例演练拓展眼界,而且也对学生以后就业、创业奠定了技术基础。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协同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服务了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提升,为职业教育行业、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发展都带来了春天。
参考文献:
[1]卢瑞婷.基于校企共建的计算机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市场,2016(47).
[2]周大农.校企协同共建平台:培养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教育,2015(17).
[3]耿保阳.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89).
课题:洛阳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职学校校企共建计算机特色专业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