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复三部曲式结构特征

    摘 要:复三部曲式出现于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类型并产生了多种变化。在音乐作品中,已有多首乐曲都是由复三部曲式写作而成,应用极为广泛。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是典型的复三部曲式,这首乐曲刻画出了俄罗斯人民宽厚、深沉、诚挚的性格,抒发了柴可夫斯基充满明朗乐观、肯定生活的思想感情。以《六月-船歌》为例,来揭示復三部曲式各部分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复三部曲式;曲式结构;《六月-船歌》

    复三部曲式是指有再现部的较大型曲式,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首部、中间部分和再现部,以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发展而来。复三部曲式适用于表现对比强烈的情绪及鲜明的形象,在对比的基础上获得内容的完整和统一,主题的对比并置是其主要特征。复三部曲式可作为独立乐曲的结构,也可作为奏鸣曲或交响曲套曲的中间乐章。

    1 复三部曲式首部特征

    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的首部(3-31小节)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整个首部材料统一,为音乐形象的转变做出鲜明的预备。该部分描写了俄罗斯六月河边的夜晚,有浪漫曲式的抒情歌唱性质。A乐段简单再现,在g小调上陈述,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乐句a1在乐句a的基础上进行扩展,通过还原升f临时带入g自然小调,接着连续下行回到和声小调主和弦。中部从原调的关系大调开始,引入了新的调式,使用A乐段主题材料加以变化,最终开放于g小调属和弦上,突出了音乐的不稳定性,达到了首部的高潮。之后原样再现A乐段,从主调g小调的主和弦开始,形成D-T结构,最后完满结束于主和弦。

    2 复三部曲式中间部分特征

    复三部曲式的中间部分(即第二部分)一般会适当地陈述新的主题材料和新的乐思,以此与首部做出鲜明的对比和冲突,使整部作品的艺术性和结构更加完整。由于中间部分的不同写法和结构上的不同特点导致了复三部曲式的不同类型。中间部分分为独立、完整、调性稳定的“三声中部”和结构不完整、调性不稳定的“插部”。“三声中部”和”插部”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结构,但二者也有很多相同点。它们都建立在新的音乐材料上,且常常应用在与曲式两端部分有对比性的新的调性上,如下属方面调性或其同名调性。典型的例子就是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其中间部分在调性上的应用就加强了新材料与两端主题的对比性。由于中间部分的结构没有明确的终止式,因此显得该部分不够稳定和完整,从而使其难以成为一个完整的段落,故此部分为”插部“。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的中间声部(32-53小节)是无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在g小调的同主音大调G大调上发展,使音乐色彩较为明朗、开阔。这一部分是作者情绪的真正开展,新的主题的运用使其有了更多的发展,并逐步引出一个新的对比材料。

    3 复三部曲式再现部特征

    复三部曲式的再现部(即第三部分)常常准确重复乐曲的第一部分。但也有许多作品,其再现部往往是变化的再现,即可能变奏、扩充、缩短,有时也会是较少见的、较为剧烈的变化,即“动力再现“。复三部曲式变化的再现部多采用省略、缩减的手法使其成为具有不完全再现的复三部曲式。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的再现部(54-83小节)为原样再现,音乐材料上与第一部分并无太大变化。在中音区增加了一个陪衬的复调声部,给音乐赋予了新的表现力,使音乐更具有流动性。

    4 复三部曲式从属部分特征以及变体

    复三部曲式的从属部分有引子、尾声和连接。引子、尾声和连接的规模可大可小,具体可看音乐的要求。例如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引子只有两个小节,但结尾却有十六个小节。引子作为乐曲的开始部分,为接下来的主题织体奠定基础。尾声作为乐曲的结束部分,其作用往往比引子更为重要一些。尾声有时会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段落,将曲式对比的主题材料加以适当的概括,或进一步强调作品的主要乐思,给予作品更完满的结束。例如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结尾的十六个小节,结尾部分的写作起到了综合、概括全曲的作用,甚至将乐思继续予以发展。

    连接句起削弱两个不同部分的对比的作用,常常出现在中间部分与再现部之间。连接部分可能是乐段规模或乐句规模,也可能是仅仅几个和弦。连接部分常常伴有和声功能的属准备。连接也不是必须要有的,要视曲式结构和曲式调性布局等情况而定。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在再现部之前,从中间部分的末尾处以减慢的分解和弦形式进入了两个小节的连接(52-53小节),为再现部分进行了属准备。

    复三部曲式的变体有复三部-五部曲式、双重复三部曲式及复杂的复三部曲式。复三部-五部曲式是曲式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中间部分与再现部一起反复一次,其结构为ABABA。这种反复是变化的反复,再现部在反复时往往变奏,甚至缩减,因此成为具有新的独立部分的意义。双重复三部曲式是三声中部在类似的反复中出现转调或其他较大变化。复杂的复三部曲式是指曲式的某个部分已不再是简单曲式的规模,其本身就已经是复杂的曲式结构。

    5 结语

    通过以上以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为例的分析,使得对复三部曲式在表现上和结构上的理解更为深刻,复三部曲式结构的复杂化使其获得了不同艺术表现上的美学意义。复三部曲式在逻辑上丰富了乐曲的内容,在音乐上强调了乐曲的情绪,进一步加强了音乐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杨儒怀.自由曲式结构的形成于发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

    [3]李吉提.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4]钱仁康.音乐作品分析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简介:刘力铭(1999-),女,河南安阳人,商洛学院艺术学院本科在读。

相关文章!
  • 北京电影学院

    校训:尊师重道 薪火相传北京电影学院是一所有着电影历史传承和深厚电影文化积淀的高等艺术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表演艺术研

  •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由1940年建立的国立音乐院等几所音乐教育机构于1949年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培养高级专门音乐人才的高等学府,全国艺术院校

  • 中央美术学院

    学院概况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现设有中国画学院、造型学院、 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