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评估对高校学科建设的影响研究
张艺炜
[摘 要]学科评估已经经过了四轮,完成了七次评估,其覆盖面、影响力正大幅提升。研究发现,学科评估将对高校的学科布局、学科质量、人才资源以及科研激励产生重要的预期以及非预期影响。在分析产生非预期影响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树立正确评估导向;建立高校自我评估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强多方协作,形成主体合力。
[关键词]学科评估;学科建设;非预期影响;第三方评估机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04-0114-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4.021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柱。世界发达国家为了保障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纷纷采取质量评估的做法,如美国的博士点评估以及英国的科研评估等。中国作为拥有世界第二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大国,多年来致力于保障和提高研究生质量,为服务社会以及促进我国学位授予单位学科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在有关部门支持和鼓励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决定对学科建设水平进行评估。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逐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政府无力承担高昂的教育支出,教育投入日益缩减。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成本的重担只能由受教育有自行担负。正因如此,触发了社会各界对教育质量的极大关注,纷纷向大学施压以确保教育质量,由此开启了政府和专门机构主导下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问责和绩效评价时代。受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于20世纪80年代步入正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政府要对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为服务社会以及促进我国学位授予单位学科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在有关部门支持和鼓励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决定尝试从不同于政府行政性评估的角度对学科建设水平进行评估,推动我国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建设[1]。
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2]。目前,学科评估已经经过了四轮,完成了七次评估,其覆盖面、影响力正大幅提升。随着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的出炉,高校的学科调整将是必然趋势。通过前期文献调研,本研究发现我国学者对学科评估的研究多聚焦于学科评估本身的缺点和不足,诸如体系不完善、过程不合理等实施层面的问题,很少批判性的反思学科评估对于高校学科发展的影响以及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实证研究尤其缺乏。因此,本研究以学科评估的目的为基础,首先探讨学科评估对高校造成的预期影响以及非预期影响。其次分析产生这些非预期影响的原因。最后为更好地推进学科评估、促进高校学科建设提供几点思路。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案例法并辅以网络调研。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通过访谈法获得高校学科评估中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学科评估的意见及建议。访谈对象包括学校、院系以及教师三个层面,分别是学校负责学科建设的处长、研究生院院长、教育学部部长、参与学科评估工作的教授。为了研究的丰富性,本文在访谈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网络调研,以“学科评估”为关键词检索了重点院校的信息,以尽可能全面的展现学科评估对高校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情况。
二、学科评估的预期影响
学位中心开展学科评估的目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服务大局;二是服务高校;三是服务社会[3]。学科评估经过多年的实践历练始终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建方针。围绕着评估目的和原则,形成了第四轮以“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为框架的评估体系(表1)。通过对评估指标体系的分解细化,同时基于政策话语中定义的学科评估的目的,本文发现学科评估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提高质量。学科评估旨在推动大学优化其学科结构,提高其学科质量,包括教学和研究两个方面。学科评估的第二个目的是担负责任,即学科评估通过提供高质量的评估信息来帮助学生群体、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学科水平,满足社会对教育质量的知情需求。综上所述,学科评估对被评估机构的影响可能包括推动大学调整学科结构,提高高校学科质量水平,即教学质量和科研绩效。
(一)调整学科结构
学科评估强调“以评促改”,其实就是以评估工作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创新,深教学改革,优化学科结构。学科结构是研究生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相比于层次结构、类型结构,我国学科结构的优化还相对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存在差距。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数量时常变化,学科数量调整以市场为依据,忽视了以学科发展为原则的结构调整。即往往注重数量的扩张,而忽视了结构的调整[4]。因此,优化学科结构是学科评估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提高高校学科质量水平
“以评促建”理念倡导是以评估工作带动学校的各项建设和发展,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改善办学条件,为进一步提高学科质量提供保障。经过前几轮评估工作的经验总结,第四轮评估更加关注质量,更加注意处理规模与质量关系,更加科学地评价教师团队水平和结构质量。例如,改变以往单一的“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师资队伍评价方法,重点对“代表性骨干教师”的水平、结构、国际化情况、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在第四轮学科指标体系中,“S1.师资队伍质量”“S5.学生国际交流”“S6.学位论文质量”“S14.科研获奖”“S15.科研项目”等均指向高校学科质量建设领域。
三、高校对学科评估的回应情况
学科评估作为一项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实施的评估政策,受到了各个高校的高度重视。以第四轮评估为例,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比第三轮增长76%。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学科评估不仅有助于高校了解自身学科建设的状况,而且可以了解彼此高校间学科发展的差距,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而推动高校学科的内涵建设。根据调研情况,大多数院校都表示要认真落实学科评估,通过评估寻找差距,以更好的规划高校学科建设工作。本研究以评估时间先后作为划分标准,将高校的回应总结为以下两方面:在学科评估进行之前,多次在学校和院系层面召开动员会、工作部署会;在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后,院系层面做总结大会,深入分析评估结果,寻找差距和不足,为下一步学科建设制定对策。
动员大会旨在使高校明确学科评估的重要性,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督促参与评估的学科负责人认真学习学科评估的各项指标,针对各项指标收集数据,积极应对学科评估的执行工作。在清华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动员部署会上,校党委书记陈旭表示“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认真仔细统计我校学科发展取得的成果,挖掘相关资源;要全校配合、形成合力,学科评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个学科及相关职能部门都要认真负起责任,各单位党委要主动配合,积极发挥保障工作”[5]。高校对学科评估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学科评估前的迎评工作,而且体现在评估结果出来后的总结反馈工作。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学科实力、总结评估经验,部分高校会选择购买学科评估分析报告,以此帮助院系进一步了解各自学科的发展状况,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学科规划。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就提到“我们要把我们一级学科评估的数据买回来,然后发给各个学科负责人,仔细研究对比自己与其他院校的差距”。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蒋传海也说道“把参评学科的评估报告全部购买回来,这对我们制定新一轮学科发展的规划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6]。
四、学科评估对高校的影响
学科评估对高校带来的影响不仅有预期的,还会衍生出许多非预期影响。这些非预期影响多是受高校环境的现实制约通过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引发出来的。因此,本研究具体分析高校学科建设的实施情况,在分析学科评估的预期影响外,认真分析学科评估所带来的非预期影响,这有利于厘清学科评估对高校学科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调整学科布局,制定学科规划
学科专业结构是大学的基本构架,学科的专业水平事关高校的整体发展。随着学科评估工作的逐步开展,各个高校意识到调整学科布局是突破现有学科发展困境的有效路径,并积极尝试调整现有学科布局。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做出了努力:根据自身情况出台相应的学科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秉承着“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调整了学科布局。各高校秉承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主要采用了两种学科布局方式,一是重新分配学科资源,体现出“有所大为和有所小为”;二是撤销那些非重点、非特色、非优势学科,体现出“有所不为”。
高校致力于培育重点优势学科,目的是将资源集中在某些学科领域,使它们在学科评估上获得更好的排名。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能力提升计划”,就是根据学科的规模、类型、文理交叉情況设置不同资源配置比例,有重点的培育优势学科。北师大学科建设处长解释道:“学科规划在经过三层论证、一级学科内部论证、学校学科委员会论证、以及校外专家论证后,将北师大学科划分为若干梯队,第一梯队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第二个梯队是建设世界知名有中国特色的学科,第三梯队是建设国内一流学科。根据学科梯队的规模、类型、文理交叉情况分层、分类地投放资源,并根据学科定位确定资源配置的系数,例如文理交叉系数为1.2,理科系数为2,工科系数为2.3,将系数乘上原本资源配置的指标即为该学科应享受的资源总量。”与此同时,对于一些长期建设效果欠佳、且不能很好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学科,高校需要实施“关、停、并、转”的裁撤战略,将有限的资源和能力集中发挥作用。例如,兰州大学校方正式发布文件,宣布撤销该校教育学院及内设机构[7]。不仅仅是是教育学院,上海交大的一级学科总数由原来的69个缩减为56个[8]。北京师范大学也由原来的46个一级学科变为现在的40个一级学科。
在高校学科布局调整中,实现有所为容易些,但是要做到有所不为,就需要从高校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不可否认的是,部分高校为了在学科评估中取得好成绩,陷入了“急功近利”的错误倾向:借着“资源整合”名义做起了数字游戏,以“砍杀”或拆并非重点、非特色、非优势学科为代价,来确保重点学科的权威地位;为了获得更好的学科排名随意拆分学科;更有甚者做文字游戏、数据搬家、变相造假等等。复旦大学教授熊庆年深有感触“为了争取排名靠前,不少学校采取了‘丢车保帅的策略,导致一些学科分裂,甚至学校内部院系分裂”[9]。部分高校为了迎合学科评估,擅自削减发展不利的非重点、非特色、非优势学科,采取非正当手段参与学科评估,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势必会破坏高校整体学术生态的发展。
(二)聚焦质量保障,提升学科质量
有研究表明,外部评估是否长期有效,重要的前提就是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对接,积极推动和促进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在学科评估的推动下,高校加强了学科层面的内部质量保障,组织学科规划小组,建立年度学科评价机制、完善学科发展规划;加强硕士、博士论文质量监控;对硕士、博士导师等进行培训。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按照学科评估的评估理念,制定了一项《北京师范大学学科能力提升计划(2014-2020年)》,明确了北师大今后学科建设的改革发展方向。北京大学以各学科排名为依托,运用海量的科研评价文献资源、高效的分析工具,完成了学科竞争力分析报告。并将摸清学科现状、对标国内外相关机构发现学科的长项短板、分析学科竞争力作为北京大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10]。为了防止“严要求,宽通过”的形式主义,进一步提高博士学位论文的培育质量,许多高校逐步实施以学校内部管理质量保障机制为主,以教育部等第三方外部质量监督机制为辅的双保险模式,通过内部质量管理和外部质量监督共同促进博士生质量的提升[11]。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审的方式,同时邀请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专家进行评审,采取国际化的答辩形式,力求保证博士学位论文水平达到国际标准[12]。
(三)重视人才资源,调整人才引进政策
一流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学科建设的人才保障。因此吸引优质师资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一环。高校以多样的引进政策为保障,在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依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春晖计划”国家“985工程”和学校“京师学者奖励计划”等各种渠道引进人才。近五年来,从海外引进人才所占比例从27%增加到55%[13]。北京大学始终秉承“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截至2015年底,北京大学推荐人选已有85人入选“千人计划”,99人入选“青年千人计划”,入选人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14]。
对人才的过度追求导致高校间出现“挖人才”的不良现象。“挖人才”是指人才的一种非合理化流动,即高校采取不正当手段招揽和引进人才,属于无序竞争行为。北师大研究生院长谈到,“鉴于长江学者、院士等都是学科评估的硬性指标,因而部分高校为了所谓的“面子工程”“绩效”不惜花费重金进行人才挖掘,即学校利用高薪将人才从一个院校引入另一个院校”。无独有偶,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也谈及这个问题,“挖‘学术大咖,各个地方花了那么多钱,总量却没有增加”[15]。也就是说,这样一来,大学往往追求快速的成功和立竿见影的效益,这可能不利于中国高等教育的长期繁荣。资金主要用于吸引其他机构的优秀学者,或者支持机构内部的一些优秀学者。相比之下,对新手教师的支持似乎相当有限。“挖人问题”极大地破坏了学术生态,使得学科评估背离了评估的初衷,反而将评估与各种利益纠缠在一起。
(四)强化激励手段,调整科研激励机制
为充分调动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加快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高校均设立了名目繁多的激励机制,这些激励机制均指向生产高量的科研成果。虽然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是每一所大学追求的目标,但是学科评估和其他外部评估(如全球大学排名)确实提供了“什么是好的研究成果”的具体标准。学科评估坚持高水平研究出版物的“国际标准”,如在英语高引/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学科评估使用的绩效指标等等,这些都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考虑因素。
通过这些激励方案,北师大的案例研究表明,具有高度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的数量确实有所增加。大多数教师(尤其是新任教师)确实会改变他们的出版方式,比如在SCI/SSCI索引期刊上发表文章,以满足高校的要求。加大科研激励机制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科研产出的数量,但是其对科研质量、课堂教学以及教师个人的负面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其一,不利于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出,以量化为显性特征的“激励机制”很容易导致学术短视、学术成果肤浅和高质量的学术成果难以涌现[16]。北师大某教授表示“评估时代,写的文章很多,但是十年磨一剑的成果都是很缺乏的。”这源于当前科研激励机制传递出的“短平快”错误导向。其二,过于重视科研成果将会影响教师教学工作。众所周知大学的功能有三个, 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其中科研在当下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把科研作为学校的一项长远发展战略,这对教学的影响是惨痛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表示“学科评估做得不好可能会使学校忘却自己的基本性质——育人性”[17]。北师大教师也认为“在這样的大背景下,教学并不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力,而科研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当前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项目以及科研奖励上,自然无暇顾及教学质量。第三,高校教师作为一支拥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队伍,在目前的评价体制下,受到了过多的约束。尤其是现代高校逐渐形成重科研、轻教学的学术评价体制,高校“非升即走”政策的使得教师被迫迎合考核和晋升指标,忽视了科研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此外,科研激励机制还使得同事间引入竞争、攀比的不良风气,加大了教师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总之,当前高校激励制度的标准围绕“论文数量”和“期刊级别”建立,忽视了研究成果“质量”和“价值”的考量,激励机制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学科质量水平是需要不断反思的问题。
五、产生非预期影响的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讨论,本文发现了学科评估对高校造成的预期影响以及非预期影响,但是仅仅知道影响“是什么”并不能帮助我们改进学科评估。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科评估对高校造成了哪些影响,还要明白造成非预期影响的原因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学科的内涵式发展。综上,本文将高校产生非预期影响的原因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源于学科评估强烈的行政色彩
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受政府委托直接组织并参与评估活动,制定评估规则与评估方案,掌握评估的话语权,使评估不免带有行政色彩[18]。因此,即使学科评估是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一项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但是也很难磨灭其身上强烈的行政色彩,这就容易导致行政力量挤压学术力量,使得学科评估在落实中走样、变形。
以学科评估设定的指标体系为例,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给高校学科发展规划了思路,但同时这种“指标化需求”极有可能对学术研究活动形成“倒逼效应”,导致行政力量习惯于对学科发展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甚至控制,使得大学学术研究活动的内在规律将被行政管理的便利性和政府政策的功利性所替代[19]。比如,在指标体系影响下形成的“以论文为纲,重科研轻教学”风气,造成了教学与科研的失衡;其次不顾学术生态,削弱学术力量。
(二)源于评估本身带来的结果“放大效应”
学科评估的结果对大学有很强的影响,已成为中国政府配置资金的重要参考。中央政府决定将学科评估结果作为绩效拨款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一些地方政府也使用学科评估结果来确定其所在省份的资源分配。此外,以外部评价机制为导向的评估也存在明显问题,容易导致具有高度隐蔽性的、有组织的学术不端和道德失范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学科迎接评估的过程中[20]。比如,为了获得更好的学科排名随意拆分学科、做文字游戏、数据搬家、变相造假等等,虽然第四轮学科评估首次采用“分档”方式公布评估结果,不公布得分、不公布名次,但是采用按百分位进行分档的方式也只能起到淡化分数的引导作用,无法消解高校对于结果的过度重视。
(三)源于不同利益相关者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
现代高等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利益共同体,政府、高校、社会、公众、媒体、家长、学生、校友、用户等诸多群体都有着各自的利益需要和价值诉求,也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高校学科评估工作也是如此。政府通过将评估结果与资源挂钩,实现了对学科的从间接控制到直接控制[21]。高校希望在评估中获得更好的名次,因为学科评估结果会与政府资源分配挂钩,进而影响高校地位、声誉、甚至生源。教师为了职业发展的需要被迫接受政府和高校绩效管理,并在评估指标要求下承担起繁重科研任务。社会则需要一种评估从而满足社会信息公开的需求,正是因为学科评估存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因而在各方博弈均衡的推拉中,政策目标不可能完全达成。
(四)源于薄弱的监督管理机制
学科评估的大部分评估数据需要通过参评高校申报获取。各高校在整合申报材料时获得的“自由空间”,为高校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突击短视提供了便利。高校在权衡观念、利益、权力等多种因素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结果最优化,难免滋生学术不端行为,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然而,不仅学科评估的主体之一的政府尚且没有一套强有力的违规惩戒机制,兼具评估主体和客体的高校也没有相应的自我完善系统,相关制度缺乏约束力,从而越发助长了投机行为的产生。
六、总结与建议
实证研究表明,各个高校积极响应学科评估,它明显地影响了高校的行为,包括资源重新配置和学科结构的调整,用人和提拔员工的制度政策,内部质量保证计划的加强,等等。例如,为了获得更好的表现和相应的更多资金,他们采用了这样的策略:寻找高成就的学者,有吸引力的薪水,奖励核心期刊的研究成果。从某些方面来说,学科评估确实对高校学科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了高校优化学科布局,将高校的建设任务逐步回归到质量中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校作为策略性主体,总是追求结果的最优化;再加上学科评估本身强烈的行政色彩、评估带来的结果“放大效应”、学科评估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也存在差异,导致在学科评估中出现了一些负面非预期影响,正是这些非预期影响的出现使得学科评估的目标达成度、过程合理性以及评估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本文发现的负面的非预期影响,提供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评估的最终目的在于建设,各个高校应在“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理念指引下既重视学科评估,又不唯学科评估,树立正确评估导向,探索出适合高校学科发展的持续性道路;第二,建立高校自我评估制度,帮助高校实现自我研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第三,为了消减政府主导下行政权力对高校发展的干预,也为了高校工作的正常运转,有必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以此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第四,加强多方协作,形成主体合力。日后学科评估工作需要凝聚多方力量,协调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王立生,林梦泉,任超,陈燕.我国学科评估的发展历程和改革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6(21):38-41.
[2][3]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概览[EB/OL]. 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283494.shtml, 2018-04-07.
[4]黄海军,李立国.如何优化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N].光明日报,2016-04-05(13).
[5]悸寔,襄桦.清华大学召开第四轮学科评估动员部署会[EB/OL]. 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10303/2016/20160502211737895970351/20160502211737895970351_.html, 2016-05-02.
[6][15][17]王小梅,范笑仙与李璐,以学科评估为契机提升学科建设水平(观点摘编)[J].中国高教研究, 2016(12): 23-30.
[7]陈学飞等,中国式学科评估:问题与出路.探索与争鸣[J],2016(09): 59-74.
[8]樊丽萍.优化学科布局:有所为有所不为[N].文汇报, 2015-06-03(6).
[9]陈学飞等,中国式学科评估:问题与出路[J].探索与争鸣, 2016(09): 59-74.
[10]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学科竞争力分析报告[EB/OL]. http://www.lib.pku.edu.cn/portal/fw/kyzc/jingzhengqingbao, 2018-04-23.
[11]王光菊,蔡剑锋与李文灿,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实践——基于国家学位论文抽检制度[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403-407.
[12]熊静与杨颉, 中欧博士教育质量保证政策与实践——基于“中欧博士教育合作与对话国际研讨会”的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08): 62-66.
[13]中国教育报.2007-9-24(第5版).
[14]范少锋,张琰,刘超.北京大学人才工作探索与实践[EB/OL]. http://www.italents.cn/journal/327.html, 2016-07-27.
[16]姜世健.对当前大学科研激励机制“病态”现象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评论,2016(02):55-58.
[18]张继平,黄琴.建设“双一流”語境中学科评估价值取向的十大转变[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06): 第75-82页.
[19][美]达里尔· E.楚宾,爱德华·J.哈里特.难有同行的科学:同行评议与美国科学政策[M].谭文华,曾国屏,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41.
[20]王建华.一流学科评估的理论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 ,2012(3).
[21]翟亚军,王晴.“双一流”建设语境下的学科评估再造[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06): 45-51.
(责任编辑: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