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中汤姆和凯拉爱情悲剧的必然性分析

    李先平

    内容摘要:《天窗》是一部爱情悲剧,男女主人公汤姆和凯拉的爱情悲剧具有必然性。笔者试图从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公意的道德和个人感觉偏好的自由之间的矛盾和语言的非交流性三个方面去论证这种必然性。

    关键词:爱情悲剧 价值观念 伦理道德 语言

    话剧《天窗》于1995年在英国问世,戴维·黑尔创作这部剧的初衷,是想写一个室内爱情故事,而且是三角恋,要涉及到孩子。他希望这样能更靠近观众。从他的创作意旨和戏剧所表现的题材来看,《天窗》无疑是一部爱情剧。从剧中矛盾冲突的性质和人物结局所反映出的审美范畴来看,《天窗》是一部悲剧。换言之,《天窗》是一部爱情悲剧。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天窗》中男女主人公汤姆和凯拉爱情悲剧的必然性。这种爱情悲剧具有典型性,是当代爱情已死的一个缩影,所谓的爱情只是想象力的产物。

    一.价值观念的冲突

    《天窗》情节的显在部分是显而易见的,全剧的“情节核”是汤姆和凯拉的婚外情被汤姆的妻子艾丽丝发现,凯拉不辞而别,这是《天窗》中一系列冲突和事件的源头和基础。《天窗》严格遵守了戏剧的“三一律”:在一个冬日的雪夜,在凯拉家中发生的故事,汤姆和凯拉这对老情人从最初的试探到暂时的和解,最后分道扬镳。大量的对白构成戏剧情节的潜在部分,补充了这一婚外情事件的前因后果。如果用德国戏剧理论家古斯塔夫·弗莱塔克提出的戏剧结构“金字塔公式”1来分析,笔者认为,《天窗》的开端是爱德华去找凯拉诉苦,上升部分是当晚汤姆也去找凯拉,两人暂时和解。戏剧的突转亦即高潮发生在汤姆和凯拉看似重归于好之后,两人爆发了真正意义上的争吵,引出导致凯拉不辞而别的“情书”这一关键道具。话剧的下落部分为双方都意识到不可能再回到从前后,凯拉忍痛送汤姆离开。由爱德华开端的戏剧也由爱德华结束,《天窗》以爱德华为凯拉带来早餐为结局。这使得整部戏的结构较为严谨,首尾呼应。

    厘清《天窗》的结构和矛盾之后,我们再去探讨戏剧内容中显在的价值观上的冲突。本文所说的价值观是指对人、事物和现象的态度和看法。从凯拉和汤姆的对话中我们能把握住汤姆和凯拉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从而归纳出两人在至少四个方面上的观念冲突:第一,生活细节的冲突。第二,对生活方式的看法的冲突。长期从商的汤姆被商业的本质所浸染,使得他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商人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性格烙印。而凯拉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的成就和满足。这和后文戏剧高潮部分凯拉对政客的批判和对社会工作者的褒扬一脉相承,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戴维·黑尔的创作意旨。这是汤姆的利己主义和凯拉的救世情怀之间的矛盾。第三,对普通人的态度。凯拉秉持人本主义的平等思想去和他人交流,汤姆以利己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眼光打量他人。第四,对爱情的看法。凯拉心中存有对美好爱情的幻想。汤姆却用理性权衡爱情。

    以上仅是简单列举四个方面的观念冲突,实际上戏剧中还有诸多类似的地方,譬如对裸体画、对工作的选择、是否看报纸等等。这些差异同两人的生活背景和社会阶层密切相关,凯拉只是边陲小镇一个严肃的律师之女,汤姆却是餐饮业大亨,在不同的物质世界里培养起来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艺术趣味和生命追求也必然存在巨大差异。从价值观念层面上看,他们之间不平等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

    二.社会公意的道德和个人感觉偏好的自由之间的冲突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英国的社会风气变得越来越宽容,我们可以得出两点推论:其一,英国社会宽容的风气或许使得曾经在社会伦理道德判断上置于不道德的婚外情获得一定的合理性;其二,妇女解放运动提高了女性的地位。下文将分点论述。

    关于社会公意的道德,凯拉生活的时期正是英国风气逐渐宽容的时期,在这一变化過程中新旧思想道德的交锋必然会对凯拉造成复杂的影响。本文引用的社会公意的道德和个人感觉偏好的自由的概念引用自刘小枫的文章《丹东和妓女》。为方便论述,笔者以20世纪60年代为分界点,将此前的社会公意的道德称为传统的社会公意的道德,认为堕胎、同性恋、婚外情等是不道德的行为。而将60年代以后的社会公意的道德称为新社会公意的道德,公众在心理上逐步接受堕胎、同性恋、婚外情等行为。个人感觉偏好的自由的区分主要看其与传统的社会公意的道德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新社会公意的道德可以看作是个人感觉偏好的自由的一次胜利。因此,笔者此处的社会公意的道德和个人感觉偏好的自由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如下地方:从传统的社会公意的道德层面上看,凯拉和有妇之夫的汤姆相爱一开始就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但由于新社会公意的道德的鼓励,滋长了他们潜藏的个人感觉偏好的自由,两人才维持这段婚外情。凯拉摇摆在传统的社会公意的道德和个人感觉偏好的自由之间,因此才无数次告诫汤姆,他们的婚外情一定不能让艾丽丝知道。汤姆的心中个人感觉偏好的自由逐渐占据上风,才导致他故意让艾丽丝看到他放在厨房里的凯拉写给他的情书,婚外情败露。这一关键点打破了凯拉内心的平衡,她受不了传统的社会公意的道德的谴责,落荒而逃。从本质上看,凯拉的离开是个人感觉偏好的自由在与传统的社会公意的道德的对峙中失败后的必然结果。

    至于妇女解放运动层面,笔者认为凯拉的离开和娜拉的出走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短暂的相处中,观众也能注意到,凯拉在这段关系里充当的是隐忍者、倾听者和理解者的身份,凯拉在这段关系中丢失了自己。直到那些她倾注了全部爱意的情书被汤姆随意地落在厨房,被艾丽丝偶然发现,凯拉才不得不正视这段感情,正视汤姆的幼稚和伪装,正视爱情悲剧必然性。

    三.语言的非交流性

    这一部分笔者主要论述凯拉和汤姆这段感情中的沟通交流问题,从语言的非交流性上论述这段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实际上在第二部分笔者已经提到过沟通和交流的问题,凯拉充当的是倾听者和理解者的角色,汤姆则是十足的无效倾诉者,几乎没有感情上的有效沟通。譬如汤姆始终没有和艾丽丝正面聊过他和凯拉的事情,一直到艾丽丝去世,这件事是他的心结,也是他愧疚的来源。他反而还将责任推到艾丽丝身上,抱怨艾丽丝至死都没有原谅他。此外,汤姆和凯拉在一起的几年中,两人也一直都未进行过有效沟通,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所想,说清楚自己的底线,才有了后来情书被艾丽丝发现的转折性事件,此为一。其二,凯拉离开汤姆三年,这三年中,两人处在不同的空间,接触不同的人群,时空的距离就更加拉大两人心灵的距离,所以两人再次尝试沟通则以失败告终。也许当凯拉大爆发时指责汤姆“占有欲强”、“傲慢”、“否定和无视所有人的潜能”时,汤姆才意识到凯拉在心智上或许比自己成熟得多的事实。

    用语言交流尚且无效,那谈及语言的非交流性无疑更令人绝望。品特曾经这样阐述他对人类语言的功能的看法:“有两种沉默,一种是不说话,一种则发生在滔滔不绝地讲话的同时。这时,讲话实际上道出的是一种隐藏在话语下面的另一种语言……我们听到的话实际上暗示着我们没有听见的东西。”2在这里,品特将语言作为一种托词,是避免情感交流的烟雾弹,汤姆在无意识中就用了这样一种交流方法,避重就轻,用无效的沟通来堆积起日常的交流,而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却被悬置起来了。笔者所说的语言的非交流性是建立在对语言本质的理解上的。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必须是不言自明的”,“人们只能经由语言来解释所说出的话,正因如此,在这种意义上人们不能解释语言自身”3,语言本身是不可被解释的,在传递的过程中又加诸说者和听者的个性化理解,语言在说出口的时候就已经改变了它本来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解体系,说者用自己的话语体系传达出了一个词,听者接收后按照自己的话语体系去理解它,误解便产生了,非交流性就在其中,能说出来的都不是真正想要表达的。因此,笔者认为人与人之间是无法真正交流的,不能交流的爱情还能成其为爱情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一章谈到“史诗的编制,悲剧、喜剧”等,“这一切总的来说都是摹仿”4。换言之,戏剧是对现实生活的摹仿,戴维·黑尔为什么会认为这一爱情悲剧会更靠近观众呢?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悲剧爱情已经屡见不鲜。观众在欣赏戏剧时能产生共鸣和移情,就如德国美学家立普斯所言,欣赏者在对象中发现了“自我”,“自己就在对象里面”。5现代爱情悲剧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现象,汤姆和凯拉的爱情悲剧绝非偶然。

    总之,通过对《天窗》的戏剧结构、矛盾冲突、细节情节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价值观念上的冲突拉大了汤姆和凯拉之间的心灵距离,社会公意的道德和个人感觉偏好的自由之间的矛盾给这段婚外情施加了伦理压力,语言的非交流性使两人无法从根本上交流,三者共同导致了汤姆和凯拉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1]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周宁.西方戏剧理论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3]李贵森.西方戏剧文化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何其莘.英国戏剧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5]李醒.二十世纪的英国戏剧[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6]西蒙·沙玛.英国史.III,帝国的命运:1776-2000[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7]丽贝卡·弗雷泽.英国人的故事.III,萨克森-科堡王朝至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8] 霭理士.性心理学[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

    [9]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

    [10]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1]黑格尔.美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6.

    [12]维特根斯坦.哲学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3]周学麟.英国60年代的“文化革命”[J].现代外语,1996年第3期.

    注 释

    1.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0.

    2.何其莘.英国戏剧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384.

    3.维特根斯坦.哲学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

    4.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7.

    5.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47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