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浅析

张焱
[摘 要]中外高校合作办学是新建本科院校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自身发展、实现教育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以太原学院为例,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及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可以帮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寻找到适合高校实际的、有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052-02
近年来,在教育部“引入优质海外大学教育资源”的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纷纷与海外大学合作,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而如何在与海外大学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办出有特色的合作办学模式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及面临的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指省(市、区)属高校和直辖市(地、州)属高等院校,即由地方财政负担的高等院校,该类院校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需要,1998年以来,全国各地新建了一批本科院校。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数地处地级市,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同时,由于本科办学时间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老牌本科大学相比处于弱势地位,正面临着在高等教育体系内处于劣势地位、受到高职院校带来的强力冲击、区域优势不强且投入严重不足、高层次人才短缺以及办学特色不鲜明等一系列问题。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及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影响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办学实体的由中外双方共同经营的高等教育机构;另一类是两所高校在自愿的基础上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双方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分担专业课程和提供实习及研究条件。[1]
中外合作办学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引进境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如优秀的外国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国外最新的教材,同时选派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合作学校学习与进修,推动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促进师资和管理人员队伍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加快国际化进程,提高学校的对外竞争力,为学校发展开拓更大空间。
2.促进了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国际化发展。通过与国际合作教育机构的深入合作与交流,合作办学逐步从教学合作发展到科研合作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模式,产学研的发展转而又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与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加速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3.使学生以相对较低的费用享受到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观念、能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三、太原学院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
2013年10月,太原学院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双方参与的管理模式,并建立了共同的研究中心,旨在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国外大学的对接。
(一)管理方面
本项目的组织管理由双方各自成立专门的项目组,太原学院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各指派一名代表负责内部协调和项目的双方沟通,确保双方的合作与沟通顺利进行、教学工作能正常运行。
(二)学生培养方面
目前我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是以送出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以校际交流、学分互认的形式,以“1+2+1”的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即该项目接收太原学院优秀的本科二年级学生进入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进行为期两年及以上的学习直至毕业。当学业完成后,符合双方学校学位要求的学生可分别获得太原学院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学士学位。
(三)师资及教学资源合作方面
举办讲座及研讨会,在双方有共同兴趣的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并利用双方的项目和资源提供支持与保障,同时两校之间教师与其他学术人员进行互派交流,共享两校的科学资料、出版物及研究信息。
(四)科研方面
太原学院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共同建立了环境修复联合研究中心,由太原学院争取山西省、太原市政府及国家科协的支持,同时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资金的支持。此项目致力于环境修复方面的研究,并为两校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相互交流合作的机会。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遇到的问题
结合太原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及运行状况来看,相比其他起步早、经验成熟的老牌高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活动时常常会遇到以下的问题。
(一)学校对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虽然已经对中外合作办学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在合作办学前期,学校的宣传工作还做得不够,往往是有项目后再进行宣传,这对学校整体的国际化发展规略没有起到足够的引导与培养作用。并且在教学设置及人才培养上,对培养具有一定语言能力、适应国际文化与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主动性和重视程度还不够。
(二)专业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与国际接轨力度还需加强
在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中,学生作为交流生到对方学校学习的途径之一就是学分互认。然而,中外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及标准上的差异以及国情及国家政策不同所带来的限制,对中外合作办学中的专业课程及学分对接造成了一定影响,阻碍了学生的交流学习。此外,教材选用范围与来源多来自国内,这使得学生在了解国外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研究动态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三)合作办学方式过于单一
现在的中外合作办学方式,尤其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还主要体现在学生输出方面,而在引进留学生、优质教师及其他教育资源、师资及学校建设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培训、科研合作方面大都没有实质性的合作。同时,合作办学的专业也大多是财务、管理、信息等专业,专业分布不尽合理,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合作相对较少。
(四)中外合作办学的长效性不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成立时间短,中外合作办学工作开展得比较晚,加之经验不足、缺乏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因此很多项目都是在“边干边学”的状态下完成的,这样就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整体发展规划,因此造成有些合作项目仅是签订了协议而无实质性合作,或者有些合作项目后期没有继续推进,导致很多项目在合作几次之后出现了停滞或不了了之的局面。
五、改进建议
第一,由于中外合作办学需要一定的资金与资源支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寻求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一定力度的倾斜,在经费上适当扶持,简化手续审批程序,促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顺利开展。
第二,在学校建设、教学管理与科研方面,要与国外合作学校加大合作力度,在吸取现在的管理、教学经验外,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但由于各学校有着各自不同的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各学校不可能复制相同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新建本科院校要突出各自学校的优势学科与专业,创造符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具有国际竞争意识、掌握市场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人才。
第三,在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期间,要与合作学校求同存异,保证双方顺畅的合作交流,同时要对合作项目及时跟进,确保有效的跟踪管理,促进合作的长期性与持续性。
综上所述,中外合作办学对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大力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社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立足自身办学特色与长远发展,着力建设地方性高水平大学,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重要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禧,邓良基.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与启示——以四川农业大学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合作办学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2):12-15.
[2] 李翼.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问题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2-63.
[3] 王树乔,王惠.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以淮阴工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3(8):11-13.
[4] 许琦红,魏金法.新建本科院校引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初探[J].龙岩学院学报,2008(4):119-121.
[5] 陈正权,王自坤.新建本科院校构建中外合作办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5):40-43.
[6] 周嘉.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合作办学实践与探索-以凯里学院为例[J].大众文艺,2005(1):221-222.
[责任编辑:刘凤华]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